- 年份
- 2024(2527)
- 2023(3651)
- 2022(3101)
- 2021(2616)
- 2020(2033)
- 2019(4724)
- 2018(4272)
- 2017(7729)
- 2016(4391)
- 2015(4817)
- 2014(4900)
- 2013(4755)
- 2012(4390)
- 2011(3861)
- 2010(3800)
- 2009(3574)
- 2008(3369)
- 2007(3155)
- 2006(2812)
- 2005(2500)
- 学科
- 济(19082)
- 经济(19077)
- 管理(17404)
- 业(12903)
- 企(10817)
- 企业(10817)
- 环境(9364)
- 方法(8240)
- 数学(7196)
- 数学方法(7081)
- 地方(6724)
- 划(5902)
- 农(5861)
- 财(5552)
- 中国(4460)
- 业经(4422)
- 学(4229)
- 农业(4224)
- 规划(4202)
- 环境规划(4069)
- 资源(4002)
- 务(3731)
- 财务(3722)
- 财务管理(3714)
- 和(3608)
- 企业财务(3575)
- 地方经济(3397)
- 发(3285)
- 生态(3233)
- 技术(2856)
- 机构
- 学院(63559)
- 大学(63293)
- 管理(26686)
- 济(24356)
- 经济(23773)
- 理学(23123)
- 理学院(22905)
- 管理学(22525)
- 管理学院(22436)
- 研究(21087)
- 中国(15671)
- 科学(14131)
- 京(13623)
- 农(11861)
- 财(10690)
- 业大(10564)
- 所(10463)
- 中心(10265)
- 江(10072)
- 研究所(9599)
- 范(8945)
- 师范(8884)
- 农业(8875)
- 北京(8439)
- 财经(8424)
- 院(8352)
- 省(8069)
- 经济管理(7813)
- 州(7620)
- 经(7506)
- 基金
- 项目(47053)
- 科学(37035)
- 研究(33805)
- 基金(33191)
- 家(29181)
- 国家(28965)
- 科学基金(25189)
- 社会(21784)
- 社会科(20690)
- 社会科学(20680)
- 省(19824)
- 基金项目(17740)
- 自然(16169)
- 划(16029)
- 自然科(15717)
- 自然科学(15711)
- 自然科学基金(15362)
- 教育(14987)
- 资助(13235)
- 编号(13205)
- 重点(10768)
- 发(10738)
- 成果(9992)
- 部(9833)
- 课题(9502)
- 创(9331)
- 科研(9099)
- 国家社会(9082)
- 计划(8910)
- 创新(8804)
共检索到92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丙寅 刘淑明 苏少林
依据我国农业行业标准(NY 5020-2001)所规定的污染物控制指标及控制值,采用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推荐的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陕西凤县主要花椒产区大气、土壤、灌溉水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凤县平木、唐藏和双石铺的大气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208,0.229和0.489,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402,0.303和0.559,灌溉水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220,0.294和0.491。大气、土壤和灌溉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处于“清洁”水平,达到“安全”等级,符合目前国家所规定的无公害产品基地环境质量的要求。
关键词:
花椒 环境质量 污染指数 环境评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俊 赵政阳 王雷存 张林森 程向东 郭学军
监测了陕西白水县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区大气、土壤、灌溉水的质量,并对其进行了评价。监测结果表明,无公害苹果生产的4项大气质量指标、6项土壤质量指标和6项灌溉水质量指标均未超过国家《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限制,产地环境条件完全能够满足无公害苹果生产的要求。评价结果还表明,可悬浮颗粒物、As和Cd有可能成为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区大气、土壤和灌溉水未来的主要污染物,并提出提倡果园种草,增加植被覆盖,降低大气可悬浮物,减少苹果果面污染,禁止果园使用福美砷等砷制剂,以避免土壤砷污染的增加等措施。
关键词:
无公害 苹果 环境质量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宗岸 陈有光 许华平 黎星辉 肖润林
分析并评价了东江湖流域的土壤、灌溉水、大气的质量,结果表明东江湖流域的土壤、灌溉水、大气的质量均达到了国家1级标准,适合开展无公害生产。
关键词:
东江湖 无公害生产 环境质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峰 赵璐 解维宁
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的一项战略性基础工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其水源区环境质量状况影响着南水北调工程的供水安全,故而对其水源区环境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研究是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保障。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西段水源区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科学选取评价指标,运用AHP决策分析方法,构建出该地区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运用信息熵法对其指标权重进行修正,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经过定量与定性综合分析验证,最终得出该地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该评价结果表明,水源区环境质量一般,有待进一步改善。为了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水源区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庞彦军 刘震
一、未确知决策模型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决策者掌握的证据常不足以把握事物具有的真实的数量关系或事物所处的真实状态。因而,在决策者心目中产生主观的、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称这种纯主观的、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为未确知性。我们用下面的方法对具有未确知状态或性质的事物进行数学上的定量描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宾津佑 唐小兵 陈士银
以县域尺度为研究单元,构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排列多边形指数、GIS空间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探讨广东省县域乡村人居环境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东省县域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差异显著,两极分化明显,其中高值区集中在珠三角近郊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经济落后的偏远贫困县;各子系统间差异明显,类型以一般、良好为主,且各分项子系统空间分异由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从影响因素看,人口集聚对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为负向效应,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生态环境治理等均为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樊亚明 罗天佑 李康明
[目的]基于乡村人居环境五大子系统评价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并解析其时空演变分异特征,以制定有效提升广西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对策与建议。[方法]文章构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改进熵权法、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广西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测度,探究其时空分异特征。[结果](1)2006—2020年,广西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整体提升显著,空间上呈现由“散点状”向“东北高西南低”的演变发展特征;但在东西方向,呈现出由东、西部水平相当,到西部高于东部,再到东部逐渐又高于西部的交替演变发展特征;而在南北方向,呈现出由“南高北低”向“北高南低”的演变发展特征。(2)广西乡村人居环境自然系统质量整体稳定发展,空间上呈现出“东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的演变发展特征;人类系统质量整体提升明显,呈现由“南高北低”向“散点状”的演变发展特征;社会系统质量整体提升显著,空间上呈现出“西部降低,东部提高,东、西部差距不断扩大的演变发展特征;居住系统质量整体提升巨大,空间上呈现由“散点状”向“相对均衡”的演变发展特征;支撑系统质量整体提升较大,呈现“相对均衡”向“散点状”的演变发展特征。[结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演变发展的时空差异特征明显,应实施差异化、针对性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措施,以有效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宾津佑 唐小兵 陈士银
以县域尺度为研究单元,构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排列多边形指数、GIS空间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探讨广东省县域乡村人居环境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东省县域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差异显著,两极分化明显,其中高值区集中在珠三角近郊区,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经济落后的偏远贫困县;各子系统间差异明显,类型以一般、良好为主,且各分项子系统空间分异由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从影响因素看,人口集聚对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为负向效应,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保障、生态环境治理等均为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蒲金芳 王亚楠 刘沙沙 高阳 王数
[目的]面向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现实需求,科学客观评价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并分析影响效应的空间异质性,对因地制宜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通过构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综合图示法测度结果,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分异格局,借助逐步回归、GWR模型讨论影响因素效应水平的空间异质性。[结果]河北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差异显著,以中等水平为主;在空间上表现为显著集聚特征,热点区和冷点区呈现“双核”分布特征;年平均气温、人口密度、第一产业占比、人均GDP、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农用机械化总功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率7个因素为影响乡村人居环境的主要因素,各因素影响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且在不同分区上影响效应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该文揭示了河北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以中等水平为主,冷热点区均呈现“双核”的格局特征,探讨了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影响因素效应的空间异质性,为因地制宜制定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策略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国胜 王雪军 孙玉军 魏建祥 孙涛
该文利用河北省山区连续清查样地调查数据,从森林生态环境背景、森林生长状态和森林自然性3个方面来构建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生态因子质量等级评分法、加权综合质量指数法系统地评价了河北省山区森林生态环境功能质量状况.结果表明:①在1988—2001年,河北山区森林生态环境功能质量尽管有些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逐渐变好的趋势.②河北山区森林生态环境功能质量等级好、中、差所占的比重大小悬殊,其中质量等级为中等的所占比重最大,说明了河北山区提高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还有很大的潜力.③1988年以来,森林自然性指数值随时间呈现出总体上的变小趋势,说明了该地区森林受到人为干扰程度在日益加...
关键词:
层次分析 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河北山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秀花 叶春和
将模糊信息分配方法应用到水环境质量评价中,以西安市水环境质量评价为例进行了检验计算,结果表明:评价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最后对其进行了合理的分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模糊信息分配 水环境质量评价 西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少华 康平德 陈翠 吕丽芬 袁理春 徐开华 徐中志
采用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及其分析方法标准和相关的文献方法对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新主行政村云木香GAP种植基地规划区环境空气、土壤环境和水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GAP种植基地规划区大气质量标准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达到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水资源达GB5084-92(农业灌溉水质标准)的一类标准。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新主行政村云木香GAP种植区环境质量良好,符合绿色药材栽培的环境质量要求。
关键词:
云木香 GAP种植基地 环耕质量评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戴春莉 郭三杰 付义勋 黄旺
自然资源审计关注的是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以审计对生态文明建设督警,确保辖区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如何评价,指标如何与自然资源审计工作结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结合自然资源审计内容和特点,在充分了解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环境状态及保护响应的基础上,构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并以PE市为例进行实际运用效果检验。评价结果表明,PE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有所上升,生态环境压力与状态呈下降趋势,生态环境响应变化明显且稳步上升。文章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好的客观性和区分度,为促进自然资源审计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相结合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思宜 杨熙 王秀兰 冯仲科 贾文娟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定量描述一个区域生态环境优劣程度的重要手段,可以定量描述环境的优劣程度。本文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以永定河流域2009年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其他辅助资料,在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下,提出了适合小流域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及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并运用该方法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壤水分四个方面对永定河流域(河北—北京段)2009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永定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良好状态。
关键词:
永定河流域 生态环境质量 评价 地理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