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1)
- 2023(12793)
- 2022(10820)
- 2021(9870)
- 2020(8207)
- 2019(18638)
- 2018(18149)
- 2017(34524)
- 2016(19193)
- 2015(21077)
- 2014(20936)
- 2013(20762)
- 2012(19249)
- 2011(17600)
- 2010(17747)
- 2009(16593)
- 2008(16615)
- 2007(15322)
- 2006(13509)
- 2005(11691)
- 学科
- 济(81973)
- 经济(81899)
- 业(57564)
- 管理(51157)
- 农(50488)
- 企(35803)
- 企业(35803)
- 方法(34320)
- 农业(33346)
- 数学(30624)
- 数学方法(30372)
- 业经(22869)
- 中国(19268)
- 学(18878)
- 财(18824)
- 环境(18756)
- 地方(17449)
- 贸(15967)
- 贸易(15966)
- 易(15572)
- 制(14883)
- 发(14119)
- 划(12657)
- 农业经济(12479)
- 技术(11855)
- 银(11330)
- 和(11301)
- 银行(11266)
- 策(11098)
- 发展(11091)
- 机构
- 学院(284006)
- 大学(278915)
- 济(114908)
- 经济(112643)
- 管理(105733)
- 研究(97616)
- 理学(92580)
- 理学院(91525)
- 管理学(89907)
- 管理学院(89424)
- 农(78408)
- 中国(73240)
- 科学(65558)
- 农业(61029)
- 京(57649)
- 业大(55840)
- 所(51892)
- 财(48092)
- 研究所(47849)
- 中心(46126)
- 江(42805)
- 财经(38965)
- 农业大学(38628)
- 范(36268)
- 师范(35777)
- 经(35414)
- 北京(35071)
- 经济学(34405)
- 院(33707)
- 州(33595)
- 基金
- 项目(197312)
- 科学(153169)
- 基金(142255)
- 研究(137454)
- 家(127529)
- 国家(126372)
- 科学基金(105922)
- 社会(88182)
- 社会科(83201)
- 社会科学(83169)
- 省(80223)
- 基金项目(76944)
- 自然(69668)
- 自然科(67900)
- 自然科学(67873)
- 自然科学基金(66656)
- 划(66574)
- 教育(60549)
- 资助(55775)
- 编号(55040)
- 重点(44868)
- 发(44312)
- 部(42558)
- 成果(42477)
- 农(41890)
- 创(41099)
- 计划(38953)
- 科研(38718)
- 创新(38486)
- 业(37269)
- 期刊
- 济(128773)
- 经济(128773)
- 农(80165)
- 研究(71818)
- 学报(56477)
- 农业(54192)
- 中国(52730)
- 科学(48842)
- 大学(41477)
- 学学(40106)
- 财(35729)
- 管理(30544)
- 业经(28710)
- 业(26196)
- 融(24891)
- 金融(24891)
- 教育(21332)
- 技术(20627)
- 问题(18893)
- 版(18743)
- 财经(18346)
- 经济研究(18269)
- 业大(16783)
- 资源(15708)
- 经(15680)
- 农业经济(15017)
- 农村(14872)
- 村(14872)
- 科技(14666)
- 农业大学(14627)
共检索到403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韵
[目的]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由此引发的农村居住地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加强农村居住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分析农村居住地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为有效改善居住地生态环境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方法]以陕西省为主要研究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矩阵模型,研究影响陕西省农村居住地生态环境的农民因素、生产活动和政府因素3个层次,包括周边乡镇企业废物排放、农用投入品的使用、畜禽养殖业废物排放、人均消费支出、农村人均家庭纯收入、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环保意识、政府监管力度、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相关政策法规等10个因素所占权重,得到不同因素的重要性排序。[结果]乡镇企业废物排放、农用投入品的使用、农村人均家庭纯收入和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是影响农村居住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且重要性排序为乡镇企业废物排放>农用投入品的使用>农村人均家庭纯收入>农村人均消费支出。[结论]加强乡镇企业废物排放管理和农用投入品的生产和使用审查,降低不必要的消费支出,同时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均家庭村收入,是目前改善农村居住地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为农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场所,这也将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金华 孙楠 杨帆
本文基于一项老年人口福利调查数据,以生命历程理论为分析框架,基于多元logistic模型对农村老年人居住地类型偏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作为生命历程中的一项重要生命事件,农村老年人外出务工经历对其离开农村居住的偏好有积极影响;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居住地偏好存在差异,即低龄组老年人对到城市或城镇城郊居住的偏好更强;作为关联的生命因素,农村老年人子女的外出务工经历也产生重要影响。子女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村老年人更偏好于迁出农村居住,对城镇城郊的偏好最为强烈;此外,农村老年人个人能动性也对其居住地类型偏好产生显著影响。可见,城市、城镇城郊以及农村对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具有不同的社会含义,而农村老年人偏好于留居农村还是迁居进城,是整个生命历程中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居住地类型 偏好 生命历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小唤 刘业森 江东 罗春 黄耀欢
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是解决统计数据与自然要素数据融合分析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论述已有人口空间化方法的基础上,认为遥感影像得到的居民地数据是表达人口分布的最好指标。为了使居民地数据更好地应用于人口空间化的研究,论文在分析各种与人口居住密度相关指标的基础上,确定了用农村居民地面积所占百分比对农村居民地进行重新分级,然后应用于人口空间化的计算。结果检验表明,人口空间分布数据的误差从分级前的17.4%降到分级后的12%,尤其是误差高于30%的乡镇个数从8个减少到1个,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人口空间数据的精度。
关键词:
人口 空间化 居民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学萍 何劲 陶建平
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构建了一套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汉川市2007~2009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实际测评。评价结果表明: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汉川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状况有较大的波动;法治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最主要的因素。要改善汉川市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必须完善金融业发展的法律和制度环境,实行"金融法治";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推进社会"诚信"文化建设和征信制度建设,增强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各类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使"信用"商品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峻岭 吴尧
[目的]分析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岭南地区农村建设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实地调研法考察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空间结构,并采用空间结构分析法对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的空间分布概况、类型进行分析,采用邻近指数法计算广府、客家及潮汕村落的最邻近指数以揭示其空间布局特征。[结果]广府、客家及潮汕村落的最邻近指数分别为0.020、0.761及0.020,分布类型均属于凝聚型,且分布密度均高于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分布密度的平均值。空间布局受岭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河流及社会环境所影响,其中影响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空间布局的气候主要是潮热;地形多数为山地、丘陵;河流众多,易聚集村落;潮汕村落空间布局受宗教制度的影响较深。[结论]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处于凝聚类型。受岭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河流及社会环境所影响,在农村村落保护及建设过程应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其内在的价值因素,以保障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经济、居住环境及文化的平衡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舒扬 杨洋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至2012年全国基线调查数据,分析影响我国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居住偏好的因素。该研究区分老年人在有配偶和没有配偶两种情况下的居住偏好,并运用列联表分析检验老年人居住偏好与各潜在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居住偏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的居住偏好表现出明显的"依赖子女"或"靠近子女"特征。对于在有配偶时的居住偏好,中龄老年人、现在有配偶的老年人和日常生活能力有重度障碍的老年人更加偏好与子女一起居住。有中度和重度抑郁情况的老年人和子女中有非农业户口的老年人更加希望不与子女一起居住。养老经济来源依靠子女...
关键词:
农村 老年人 居住偏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君 李小建
居住是反映居民基本生存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因素的变化导致了人们对其居住需求的改变和居住区位的再选择,进一步影响着各种居住空间结构的变迁。文章基于1 234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选择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迁居选择的影响因素和迁居意愿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总人口、现住宅改造时间、出路交通、房屋面积及结构、地形是影响农村居民迁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农村居民迁居意愿的产生是农户考虑主要影响因素后,家庭进行综合决策的结果。随着农村大家庭的逐渐消解,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人口较多的大户家庭还面临着进一步迁居的可能;山地农村居民更愿意迁居;出路交通和现有住宅结构还是居住环境中引起居民居住不满的主要因素。今后的农村居民点建设应适度从农户角度出发,合理引导居民迁居,不断完善居民点规划。
关键词:
农村 居民 迁居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宫志诚
一、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三类:第一类是农民的收入水平;第二类是宏观经济发展和农业的发展、消费品的价格水平、消费环境等;第三类是农村居民勤俭节约的消费伦理及消费习惯,其中收入是最直接并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丽娜 徐凌中 王兴州 周成超
目的:了解威海市农村居民就诊机构的选择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入户调查资料,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到村卫生室就诊的患者占52.6%,县医院占17.3%,乡镇卫生院占15.1%,三者合计为85.0%;选择就诊机构主要原因是距离近(64.5%)和价格低(68.7%);居民选择不同就诊机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消费结构和健康状况。结论: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平
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但收入分配差距也持续扩大,目前已逼近警戒线。为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形成和持续扩大的原因,提出扭转差距持续扩大的对策,本文利用中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方法,对近年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探析。研究表明,农村住户家庭经营收入不平衡和地区内部收入分配差距,是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主体。近年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的重要原因。因此,应继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及时化解收入分配中的矛盾。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
关键词:
关键字: 农村居民 收入差距 变动及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连仲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梅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广东农村居民收入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广东农村居民收人结构构成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其中前两者是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要把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作为突破口。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小平 刘海
我国城乡呈现出卫生费用分布不均、医疗服务可及性的不平等、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差异明显等问题。影响农村居民医疗消费的主要因素有收入水平高低、政府卫生投入状况、居民年龄结构以及家庭风险分担机制等。解决这些问题,要从设计差异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家庭风险分担机制作用以及明确政府有关部门的财政投入责任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医疗消费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丽
文章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假说和预防性储蓄假说,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来探讨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的结果表明:(1)农村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东部地区偏低的农村居民消费率以及不断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农村居民消费率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2)医疗教育支出比例、农村人口抚养比、农村人口比重对农村居民消费率的影响还比较小。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居民消费率 动态面板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雪合来提·马合木提 奥斯曼·玉散
文章对新疆1981~2012年期间时间序列数据分别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检验数据的平稳性,长期均衡关系,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新疆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此研究影响新疆农村居民收入的因素。
关键词:
新疆 农村居民纯收入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