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23)
2023(14171)
2022(12393)
2021(11623)
2020(9733)
2019(22436)
2018(22425)
2017(43698)
2016(23800)
2015(26797)
2014(26758)
2013(26660)
2012(24413)
2011(22129)
2010(22249)
2009(20583)
2008(20039)
2007(17855)
2006(16006)
2005(14232)
作者
(68036)
(57052)
(56373)
(53720)
(35943)
(27488)
(25481)
(22268)
(21507)
(20291)
(19348)
(19117)
(17928)
(17927)
(17536)
(17164)
(16989)
(16691)
(16251)
(16003)
(14201)
(14037)
(13674)
(13021)
(12755)
(12682)
(12643)
(12552)
(11493)
(11230)
学科
(97871)
经济(97736)
(73934)
管理(68859)
(52252)
企业(52252)
(48974)
方法(40774)
数学(35479)
数学方法(35125)
农业(32445)
(26074)
业经(25530)
中国(24684)
(22750)
地方(21444)
(21125)
贸易(21117)
(20663)
(19015)
(16085)
技术(15395)
环境(15078)
(14938)
银行(14900)
(14674)
财务(14604)
财务管理(14568)
(14213)
理论(14159)
机构
学院(338705)
大学(337634)
(139289)
经济(136379)
管理(136286)
理学(118349)
理学院(117105)
管理学(115283)
管理学院(114686)
研究(112760)
中国(85759)
(71451)
(69659)
科学(68550)
(63570)
(56331)
业大(55268)
农业(53325)
中心(52297)
研究所(50920)
(50220)
财经(50118)
(45569)
北京(44510)
(43662)
师范(43309)
经济学(40813)
(40193)
(39987)
经济管理(37689)
基金
项目(231754)
科学(182611)
研究(172962)
基金(168622)
(145865)
国家(144602)
科学基金(124480)
社会(109631)
社会科(103621)
社会科学(103596)
(90533)
基金项目(90236)
自然(79568)
教育(77820)
自然科(77630)
自然科学(77615)
自然科学基金(76217)
(75027)
编号(71959)
资助(68334)
成果(58069)
(52156)
重点(51199)
(49887)
(48096)
课题(48063)
(46343)
国家社会(44939)
创新(44869)
教育部(44590)
期刊
(158030)
经济(158030)
研究(100455)
(70596)
中国(67204)
学报(52871)
科学(49347)
农业(47776)
(47522)
管理(47055)
大学(41230)
学学(38983)
教育(35165)
(32037)
金融(32037)
业经(29990)
技术(28503)
财经(24058)
(22673)
经济研究(22340)
问题(22195)
(20397)
(17442)
理论(16831)
科技(16614)
技术经济(16432)
图书(16253)
世界(16027)
现代(15663)
实践(15415)
共检索到502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慧玲  李湄青  
在基地建设和运行中,基地能否最大限度的发挥功能,还取决于多种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运行机制。当前,运行环节的薄弱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瓶颈。该论文从基地建设的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的运行机制出发,阐述了陕西关中地区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中,在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分别从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重点分析研究了中观产业组织模式的几种形态,包括:“车间型”、“订单型”、“合作社型”、“协会型”、“飞地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湄青  曹慧玲  余小方  
以四个农业区域经济规律为理论依据,结合陕西关中地区农业资源分布状况,提出关中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基地选择与布局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此为基础,将出口基地的农业区域划分为小杂粮、果业、蔬菜、中药材四个优势生产区,建立评判优势区域的综合指标。根据以上选择与布局的方法,进一步分析提出四个优势生产区的布局位置、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勇  任国元  杨万江  
我国无公害农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在国内农产品市场上,无公害农产品和常规农产品并存的格局将持续较长一段时期。由于无公害农产品的交易特性有别于常规农产品,所以,无公害农产品交易应该由特定的规制结构予以治理。本文对三个案例的实证分析表明,一体化和双方规制结构比较适合目前无公害农产品的交易特性,但双方规制结构要求交易双方的交易资产专用程度要大体对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汉柱  
简述了无公害农产品与配送服务体系的含义,分析了广西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现状及其配送服务体系的现状,最后对广西建设无公害农产品配送服务体系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伟  徐政华  钱淼  
青岛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具有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较好的自然禀赋和区位优势。近年来,青岛市农产品出口企业按照农产品国际市场的要求,率先走出了“公司+基地+标准”的经营模式,农产品出口的数量、质量和发展速度一直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并且呈现出自己的发展特点。随着农业国际化发展速度加快,农产品国际市场、技术标准、市场准入等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中国农产品自身发展中固有的问题和不足逐渐成为制约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的障碍。本文从青岛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目前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障碍和困难,进而对农产品出口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扩大农产品出口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文海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年来,对外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农产品的出口,由2001年的166.26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271.83亿美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支持。但在出口扩大的同时,我国的农产品遭遇到国外各种各样越来越多的非关税壁垒,遭受了重大损失,农产品贸易也出现了逆差,2004年逆差10.3亿美元,2005年逆差14.7亿美元,而2006年上半年就已经逆差21.5亿美元。建立农产品出口预警机制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急任务。本文简要论述农产品出口预警机制的建立理论以及我国的预警机制现状,着重阐述了预警机制的组织体系建立,建议形成一个由中央统一协调管理,地方分工合作的预警体...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阳   王文明  
选取2011—2021年数字金融发展指数、联合国贸易数据库以及中国县域统计年鉴等数据,基于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质量的提升;互联网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通过调节效应均显著强化了数字金融发展提升中国农产品出口质量;市场化进程在数字金融提升中国农产品出口质量中存在中介效应;此外,研究还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质量存在区域异质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玉兰  姜雪忠  
本文从"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出口特点入手,分析了"入世"后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法制因素,研究借鉴了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农产品进出口的法律法规,提出了要确保我国进出口稳定发展,必须加强农产品进出口协调,完善现有农产品出口的法制政策环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鞠荣华  李小云  
本文在计算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单价和农产品出口名义有效汇率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实证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情况。通过对平行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较低,出口商看市定价,吸收了大部分的汇率变化;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不同,在国际市场上占较大份额的农产品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较高,而份额较小的农产品出口价格的汇率传递程度较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树全  张秀霞  
本文利用1989-2008共20年中国出口到美国农产品高度细分的贸易数据,通过引入生存分析来研究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研究发现这一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很短,HS10分位农产品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9年,中位生存时间为2年,生存时间众数为1。同时分析了贸易持续时间和初始贸易量的相关性,并对各章进行归纳分类,研究它们的共性和区别。稳健性检验表明产品分类的不同层次对结果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俭  侯长林  宋艳  
2001年以来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额呈现出不断增长、贸易逆差在近年迅速减少的态势,本文基于修正的CMS模型对中国整体和分类农产品出口东盟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在第一层次分解中无论是整体还是分类农产品的增长均是竞争效应和结构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第一、三类产品以竞争效应为主,第二、四类产品以结构效应为主;在第二层次分解中,竞争效应方面,无论是整体还是分类农产品多数阶段基本上都源于整体竞争效应。结构效应方面,整体农产品源于市场效应和商品效应的共同作用,第一、四类产品市场效应与商品效应的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春艳  
利用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的农产品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研究了1999—2008年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结构。研究发现,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贸易深受日本农产品市场需求规模与结构的影响,中国出口农产品与日本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匹配性不足,中国农产品竞争力较弱。因此,中国应注重出口质量与竞争力的提升,提高出口产品的分散程度,保持出口持续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勇  王玉丰  于和之  杨光  
近年来,辽宁省的农产品出口工作越发引起政府及农业部门上下关注。本文通过与我国农产品出口大省山东省情况的对比分析,反映出辽宁省在农产品出口规模与增速、市场结构、政府支持及服务机制、基地建设与投资环境、市场建设与标准化发展、认识程度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提出建立领导和协调机制、支持农产品出口企业政策体系和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出口生产基地的建议,以更好地推进我省农产品出口工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响  王守伟  臧明伍  李丹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呈现越演越烈之势,中国农产品频频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农产品出口由顺差转变为逆差。本文以2008—2012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阻情况统计和分析,确定中国主要农产品受阻种类以及受阻的原因;结合中国农产品主要受阻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情况,最后提出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逢珉  杨金超  
本文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视角下,从我国农产品出口日韩市场的出口总额、出口商品结构和遭遇到的贸易壁垒形式等角度比较研究了日韩两个市场的异同点。研究发现:中国农产品对日本的出口额远大于对韩国的出口,且对日本的出口增长较韩国稳定;我国出口至日本的农产品类别较为集中且稳定,主要为水产品及其制品和蔬菜及其制品;出口至韩国的农产品类别变化大,且比重波动也大;在贸易壁垒上,韩国采用的形式更多,关税税率水平也相对较高,日本则在关税配额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用上要求较高。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应在FTA建设背景下,有意识地推进中日韩统一的农产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疫程序的建设,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对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