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7)
2023(11995)
2022(10783)
2021(10388)
2020(8808)
2019(20462)
2018(20592)
2017(39518)
2016(21720)
2015(24436)
2014(24685)
2013(24189)
2012(22053)
2011(19831)
2010(19594)
2009(17918)
2008(17109)
2007(14844)
2006(13045)
2005(11484)
作者
(61499)
(50970)
(50835)
(48373)
(32628)
(24666)
(23136)
(19986)
(19526)
(18312)
(17584)
(17170)
(16235)
(16037)
(15714)
(15573)
(15429)
(14995)
(14674)
(14436)
(12671)
(12608)
(12266)
(11702)
(11443)
(11349)
(11321)
(11313)
(10363)
(10325)
学科
(80450)
经济(80322)
管理(58853)
(58352)
(45284)
企业(45284)
方法(35716)
数学(30793)
数学方法(30400)
(27175)
中国(22425)
(21502)
地方(20385)
农业(19060)
(18607)
业经(18228)
(16595)
(13586)
贸易(13579)
理论(13562)
(13301)
(13120)
环境(12608)
技术(12290)
(12199)
财务(12131)
财务管理(12110)
(12080)
银行(12040)
(11442)
机构
大学(297489)
学院(295700)
管理(118307)
(111644)
经济(108884)
理学(102485)
理学院(101280)
管理学(99490)
研究(99282)
管理学院(98938)
中国(73293)
(63939)
科学(63386)
(52180)
(50600)
(49961)
业大(46437)
中心(45877)
研究所(45675)
(43612)
财经(41208)
(41100)
师范(40750)
北京(40563)
农业(39358)
(37381)
(36518)
(35617)
师范大学(33036)
经济学(32422)
基金
项目(207625)
科学(161713)
研究(152685)
基金(148881)
(129977)
国家(128827)
科学基金(109877)
社会(93894)
社会科(88562)
社会科学(88538)
(81683)
基金项目(80376)
自然(72213)
自然科(70409)
自然科学(70394)
教育(69399)
自然科学基金(69108)
(68779)
编号(63689)
资助(60469)
成果(51964)
重点(46106)
(45199)
(44058)
课题(43524)
(42607)
创新(39703)
科研(39556)
项目编号(38555)
大学(38429)
期刊
(125145)
经济(125145)
研究(86381)
中国(58303)
学报(48547)
(47162)
科学(44722)
管理(41223)
(38691)
大学(36406)
教育(34800)
学学(33942)
农业(32484)
技术(24967)
(24344)
金融(24344)
业经(21196)
财经(19090)
图书(18160)
经济研究(17982)
问题(16981)
(16119)
(16043)
科技(14715)
理论(14684)
资源(14339)
(14323)
实践(13666)
(13666)
现代(13437)
共检索到431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舒昕  李松柏  
在对陕南商洛市镇安县云盖寺镇的一个移民安置点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了解该安置点内避灾扶贫移民的迁移原因,生存现状,以及移民对于迁移后生存状况的满意度。该安置点内的移民在搬迁前大多居住在秦岭山区,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在进行迁移后,移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改善,移民对于迁移后的生活基本感到比较满意,但仍存在一些导致移民不满的问题。通过分析移民对于生存现状满意与否的条件,为陕南避灾扶贫移民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付恒阳  李小燕  
[目的]旨在构建具有较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安置区选址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为陕南移民工程科学选址提供借鉴。[方法]以陕南汉中市勉县为研究对象,选取自然、社会经济、生态3个方面共15个指标构建移民安置区选址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空间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将勉县全域划分为安置区选址最适宜区、一般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个等级,并对已建安置区的空间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最适宜区、一般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270. 19km~2、499. 48km~2、894. 07km~2、742. 25km~2,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11. 23%、20. 76%、37. 16%、30. 85%;最适宜区主要分布于青羊驿镇中西部,褒城镇、老道寺镇、勉阳镇、周家山镇等镇的南部,以及温泉镇和定军山镇的北部。一般适宜区多分布于最适宜的外围;现有的80个已建安置区中,有30个处于最适宜区,36个处于一般适宜区,11个处于较不适宜区,3个处于不适宜区。[结论]陕南移民安置区建设应在空间适宜性评价基础上做到科学选址,合理布局,保障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移民搬迁后的安居乐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明放  彭洁  
陕南作为山区,其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种类多样、分布面广且呈频发趋势,这对山区居民"依山傍水"的居住传统和方式形成了挑战。为规避洪涝和地质灾害,采取"座山临水"的居住方式有着更大的优越性和现实可能性。在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点选择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座山临水"的居住方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茹  王耀麟  张爱国  薛龙义  
在对陕西省定边县扶贫移民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定边扶贫移民安置模式的类型及其特点,运用Hildebrand Frey的模式评价方法建立模式评估模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主体效益四个方面对定边县三种移民模式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以农业园区为依托的安置模式是定边模式的特色,并建议应该改变整村搬迁集中安置的现状,实施分批搬迁,有选择性安置,对不同移民主体因人制宜。为未来扶贫移民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值得借鉴的安置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志良,张涛,张勃,方创林  
本文对扶贫性移民的安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构建了移民社区布局及其建设规模、乡村聚落的空间形式、移民的时序和实施步骤等移民安置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王鸣  金登杨  
扶贫移民安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实际操作难度大,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权衡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文章结合浙江省瑞安市扶贫移民的实际情况,对近年来的扶贫移民实践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从扶贫移民的实践中总结移民安置模式及其特点,通过对现状不同移民安置模式基本形式和特点的比较,为浙江省进一步开展扶贫移民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值得借鉴的安置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力  夏立忠  李运东  杨林章  吴电明  程训强  
针对三峡工程蓄水和移民搬迁对库首地区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对移民安置前后三峡库首地区的秭归、兴山、巴东等县乡镇土地资源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选择典型乡镇移民户作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了移民安置区移民户的经济收支情况及其对移民安置的满意度。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低海拔地区耕地淹没,农村可用耕地总量减少,人均耕地也有所减少,人地资源矛盾比较突出。移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劳务、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其中劳务收入比例较大,农户家庭经济支出主要是以生活支出为主,移民搬迁对部分农民经济收入产生较大影响。移民搬迁以后,库区农村的居住环境、住宅条件、生活条件和交通条件均较移民前有明显改善,农户普遍比较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彭代彦  赵广燕  
为了解陕南移民生活状况,自设问卷对商南县4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运用PLS结构方程分析了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四大因素:生计收入、公共基础设施、移民补偿与后期扶持、社会网络与社会参与。结果表明,年龄影响了移民群体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但并不影响各因子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在影响生活满意度的4个因素中,移民补偿与后期扶持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生计收入。研究发现,陕南移民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但仍存在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后期扶持政策未落实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彭代彦  赵广燕  
为了解陕南移民生活状况,自设问卷对商南县4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运用PLS结构方程分析了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四大因素:生计收入、公共基础设施、移民补偿与后期扶持、社会网络与社会参与。结果表明,年龄影响了移民群体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但并不影响各因子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在影响生活满意度的4个因素中,移民补偿与后期扶持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生计收入。研究发现,陕南移民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但仍存在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后期扶持政策未落实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芬  风笑天  
广义上 ,移民安置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的调整和文化整合 ,还暗含着社会关系网络的重建。针对社会关系网络中断后移民所出现的种种社会适应不良 ,本文建议通过发掘个人社会网络资源 ,来实现移民安置的自我解决 ;并构筑社会保障和制度支持网 ,给予移民安置外部支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宁  陈建军  
文章采用2007年江苏省部分移民安置地区的问卷调查数据及有关移民收入的统计数据,对三峡外迁移民后期扶持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描述性研究与分析。研究发现,尽管移民已逐渐适应安置地的生活,但仍然存在着诸如移民后期扶持方式的合理规划、人口审核与管理,以及移民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迁入地政府需要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有关政策,建立移民后期扶持的稳定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茂林,张志良  
本文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农业灌溉区20万移民安置综合开发建设项目为例,详细地论证了该次开发性扶贫移民中的综合效益。指出本次移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相互联系的,只有三者彼此间协同作用,使人口、资源和环境系统在新的有序状态之下,方能有效地发挥自组织功能,促进甘肃经济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伟  徐洁  黎洁  
[目的]探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域搬迁农户生计适应能力及其对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制定及农户生计适应性研究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基于Pandey等(2011)提出的适应能力评估框架,采用2015年底抽样调查的600多份农户问卷数据,构建农户生计对易地扶贫搬迁的生计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并选择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搬迁农户适应能力对其生计适应策略的影响。[结果]不同适应性水平搬迁户之间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人均耕地面积、住房面积、物质资产、人均纯收入、生计多样化指数、对他人信任度和对政策了解程度等农户生计适应能力指标均是影响农户生计适应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结论]生计资源致使农户生计适应能力表现各异,进而影响农户选择不同的适应策略。农户提升物质资产水平、积累金融储蓄能力、增强农户社会资本和网络,均有利于提升搬迁农户的生计适应能力,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海燕  王永平  
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的理论框架,利用贵州省城镇安置模式下生态移民户的微观数据,运用模糊评价法,分析生态移民搬迁前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搬迁后,移民户的可行能力整体提升,可行能力隶属度从搬迁前的0.479上升到搬迁后的0.590。经济收入、物质条件、居住环境、社会机会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社交网络功能小幅度削弱。安置点转换下,搬迁后所有安置点移民户的可行能力提升,物质条件和社会机会功能改善,但其它三类功能性活动均有不同数目安置点移民户的整体状况变差。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劳动力数量和平均年龄转换下所有区段移民户的可行能力均高于搬迁前,而健康状况转换下"很不好"和"不太好"区段的移民户可行能力下降,各家庭特征因素转换下每一区段移民户的功能性活动改善状况呈现较大差异。因此,为增强生态移民的可行能力,提出以促进就业为核心多渠道增加移民收入、加强对移民的教育培训和医疗卫生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和实施差异化的精准扶持政策、帮助移民重构社交网络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德峰  
大丰市三峡外迁移民采取旧房安置的方式对满足移民基本住房需要,节约生产资金,以及解决土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操作上,做到精心组织充足的房源,严格执行旧房筛选标准,搞好移民外迁前的对接工作,加强配套的辅助措施等;在推广性上,旧房安居符合农业安置的基本要求,适应移民过渡时期的发展需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