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8)
2023(12360)
2022(10968)
2021(10260)
2020(8686)
2019(20053)
2018(19902)
2017(38304)
2016(21291)
2015(23621)
2014(23640)
2013(23402)
2012(21376)
2011(19046)
2010(18705)
2009(16922)
2008(16303)
2007(14141)
2006(12082)
2005(10354)
作者
(63324)
(52459)
(52250)
(49755)
(33201)
(25631)
(23743)
(20852)
(20015)
(18682)
(18122)
(17742)
(16780)
(16431)
(16329)
(16229)
(16208)
(15608)
(15027)
(14939)
(13286)
(12793)
(12703)
(11833)
(11801)
(11774)
(11659)
(11457)
(10761)
(10633)
学科
(79853)
经济(79769)
管理(57815)
(56549)
(47339)
企业(47339)
方法(40817)
数学(35764)
数学方法(35313)
(21053)
(20960)
(19513)
中国(19055)
业经(17442)
地方(15761)
农业(14235)
理论(14041)
(13407)
贸易(13402)
技术(13324)
(13101)
(13076)
(13050)
财务(13037)
财务管理(13014)
(12999)
环境(12955)
企业财务(12398)
(11398)
(11121)
机构
大学(298522)
学院(296412)
管理(117773)
(109994)
经济(107497)
理学(103320)
理学院(102126)
管理学(100139)
研究(99871)
管理学院(99625)
中国(70479)
科学(67803)
(63414)
(56340)
业大(51622)
(51440)
(48357)
研究所(47920)
中心(44689)
农业(44686)
(41802)
财经(39955)
北京(39354)
(39326)
师范(38859)
(36483)
(36431)
(34021)
技术(32671)
经济学(32021)
基金
项目(215382)
科学(167565)
基金(155156)
研究(150522)
(138295)
国家(137198)
科学基金(116245)
社会(92418)
社会科(87527)
社会科学(87501)
(85733)
基金项目(83433)
自然(79207)
自然科(77351)
自然科学(77324)
自然科学基金(75902)
(72761)
教育(69184)
资助(64296)
编号(60285)
重点(48750)
成果(47968)
(46406)
(45314)
(44608)
科研(42127)
计划(42113)
课题(41908)
创新(41633)
大学(39210)
期刊
(112199)
经济(112199)
研究(80549)
学报(56744)
中国(52136)
(49793)
科学(49350)
大学(41474)
管理(40210)
学学(39344)
(35431)
农业(35055)
教育(32434)
技术(24899)
(20521)
金融(20521)
业经(18631)
财经(18563)
(18438)
经济研究(17702)
科技(16351)
图书(15806)
(15712)
业大(15525)
(15378)
问题(14568)
技术经济(14309)
林业(14087)
理论(14055)
资源(14020)
共检索到409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金媛  陈良超  冉隆贵  肖斌  
【目的】研究陕南茶园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的含量与分布,为陕南茶园的培肥管理及茶叶生产的高产优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陕南茶园268个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样品中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锌、有效铜的含量,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分析陕南茶园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与pH、有机质的相关关系。【结果】陕南茶园土壤有效铁含量普遍偏高,平均值79.98mg/kg,远高于临界值(4.5mg/kg);土壤有效锰含量变幅较大,且普遍严重缺乏,平均值53.31mg/kg,远低于临界值(100mg/kg);有效硼缺乏较为严重,平均值0.49mg/kg,稍低于临界值(0.5mg/kg)。从整体来看,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坤  喻华  冯文强  秦鱼生  蓝兰  廖鸣兰  王昌全  涂仕华  
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土壤淹水培养条件下不同中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对土壤pH和镉(Cd)有效性的影响,为Cd污染土壤中中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的合理施用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不同中微量元素和有益元素对土壤pH和Cd有效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淹水后,土壤pH由6.4迅速上升至7.0,维持一段时间后缓慢回落,60 d时降至6.7;土壤Cd的有效性经历了与pH变化相反的变化过程。Ca2+、Mg2+、S、硅酸钠和碳酸钙等能显著降低土壤中有效Cd含量,而Zn2+、Cu2+和Fe3+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效Cd含量。因此,建议在镉污染土壤种植水稻时,宜施用碳酸钙,硅酸钠和含硫肥料,慎重使用铜肥和锌肥。如果必须施用这些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庆庆  刘盛武  王天菊  莫振茂  覃群明  刘钰  
为深入了解桂东南荔枝园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含量状况,对该地区96个荔枝园采集土壤并测定分析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桂东南荔枝园土壤有效S含量最丰富,有效Cu含量中等,有效Zn含量中等偏下,有效Ca、Mg、Mo含量较低,有效B含量普遍缺乏,土壤pH值呈偏酸性。不同荔枝园土壤有效Mo、Zn、Cu、Mg、Ca含量差异较大;不同pH环境下有效Ca含量与pH呈显著正相关;当有机质含量大于20 g/kg时,有效Ca、Mg、S、Cu、Zn含量与其呈显著正相关。采用聚类分析可将96份土样分成3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斌  黄玉溢  陈桂芬  
采集广西岩溶地区有代表性的耕作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中硼、锌、铜、铁、锰、钼等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广西岩溶地区耕作土壤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有效硼为0.18mg/kg,有效锌为1.30mg/kg,有效铜为2.35mg/kg,有效铁为49.20mg/kg,有效锰为32.94mg/kg,有效钼为0.10mg/kg。广西岩溶地区耕作土壤严重缺硼和钼,比较缺锌或潜在缺锌,而铁、铜、锰含量都较丰富。有效硼、铁和锰的含量与土壤pH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与有效锌、硼、铜、锰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建议在农业生产上增施硼、钼、锌肥和有机肥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卫  周冀衡  赵松义  张一扬  李晓忠  杨虹琦  柳均  汤若云  
为了解湖南烟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采集了3295个土样并利用多元统计与地统计学方法对其有效态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烟区土壤有效钼含量较低,有效锌含量适宜,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铁含量丰富.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铁含量表现为湘南、湘中较高,湘西较低;有效钼、有效锰则是由东往西增加.施肥时应适当增施钼肥,并注意钼肥形态,湘西地区还应适当增施锌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淑英  于同泉  王建立  杨柳  杨凯  路苹  
【目的】探明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为合理科学配方施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在北京市平谷区布设置1076个采样点,测定其耕层(0~20cm)与亚耕层(20~40cm)土壤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应用地统计学法进行分析。【结果】平谷区耕层土壤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分别为1.96、2.51、17.32和10.91mg·kg-1,含量均在中等及中等偏上水平,耕层含量高于亚耕层,表现出一定的表聚性;通过半方差函数分析,耕层中有效铁和有效锰的空间自相关范围较大,变程分别为21.6和45.3km,耕层有效铜和有效锌变程较小,分别为3.1和2.9km,亚耕层中4种有效微量元素的变程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义民  同延安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地区农田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变异规律及分布特征,选择陕西省扶风县揉谷乡新集村为试验区,在219 hm2耕地上用网格法采集364个耕层(0~20 cm)土壤样品,对其5种微量元素B、Fe、Mn、Zn和Cu有效含量的空间变异进行地统计学分析,并结合Kriging插值结果对其不同级别含量的分布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效B、Fe、Mn、Zn和Cu的理论半方差模型分别符合线性、指数、球状、指数和线性模型,有效B和Mn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有效Cu、Fe和Zn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5种微量元素最大相关距离依次为:B、Cu>Zn>Mn>Fe,最大相关距离为648~1 855.1 m;5种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伟  聂宜民  胡晓洁  李强  张建国  
采用差分式GPS定位的方法,在山东省龙口市北马镇面积为10 km2的科技示范区内采用200 m×170 m网格式设置205个土壤采样点。用EDTA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法对示范区土壤微量元素铜、锌、铁、锰、硼的有效态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采用GeostatisticsAnalyst地统计分析模块中的Kriging插值方法对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该工作的关键是Kriging插值模型的选择及Cross-Validation交叉验证法的检验与系数修正。结果表明,龙口市北马镇0~20 cm耕层土壤中铜、锌、铁、锰、硼微量元素含量空间相关性中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珍明  张清海  林绍霞  崔斗斗  林昌虎  
为了解不同生态环境下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含量的剖面特征,为鸟王茶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基础依据,采用室内分析测试技术和室外实地考察,对鸟王茶产地土壤和剖面土壤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中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平均含量差别很大,野生茶园的全Fe和全Zn含量最高,分别是39 646和6131 mg/kg,天然林地的全Mn、全Cu和全Mo的含量最高,分别是163.92、13.22和1.23 mg/kg;野生茶园的有效Fe、有效Mn、有效Zn和有效B含量最高,分别是148.47、31.12、5.46和0.32 mg/kg,天然林地的有效Cu含量最高,为1.32 mg/kg;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剖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邦良  袁知洋  李真真  郭晓敏  张文元  
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因子,以江西省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的有效态微量元素与有机质和p H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对有效态微量元素具有吸附作用,有效态微量元素对p H变化敏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Fe、Mn、Zn的含量,随有机质的增加而显著(p<0.05)降低,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Mn、Zn的含量显著(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超  刘国彬  薛萐  肖列  
【目的】探索农耕地撂荒对土壤微量元素演变特征的影响,为该地区植被恢复中土壤质量评价和生态恢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土丘陵区不同撂荒年限的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农耕地撂荒后不同坡向土壤4种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变化趋势。【结果】黄土丘陵区坡耕地撂荒后,阴坡由于土壤温度较低,含水量较大,植被生长旺盛。有机碳、全氮、有效锰、有效铁、有效锌含量变化规律性较强,表现为在演替前期变化较小,而后期随撂荒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增加,有效铜则随撂荒年限呈降低趋势。阳坡土壤有机碳、全氮及4种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则随年限呈波动变化。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量元素密度变化不同,阳坡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锌密度在演替前10年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兵  黄坤  阙劲松  李宏光  陆庆华  邵小东  胡承孝  闫辉  
【目的】本研究对云南红河州8个县市烟叶基地300个土壤样品和900份烟样进行指标检测。【方法】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相关性分析,系统阐述红河不同烟区烟叶品质及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特征,并深入挖掘红河烤烟烟叶品质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结果】红河州不同烟区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异较大,其中有效锌和有效锰变异最为明显;红河烟区烟叶总氮、烟碱、总糖、还原糖、烟叶钾、氯元素、石油醚和淀粉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氯离子变异极为明显。【结论】红河植烟土壤不同中微量元素对烟叶化学组成影响不同,其中交换性镁及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余红兵  肖润林  王仁才  赵运林  杨知建  
对桂西北环境移民示范区柑桔园126个表层土样的有机质、pH、土壤全锌、锰、铜、铁、钙、镁及土壤有效态锌、铜、铁、代换态钙、镁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研究探明了示范区柑桔园土壤中量、微量元素含量状况,结果表明该柑桔园全量铜、锌和锰含量低,全钙、镁缺乏严重,但全铁含量高;中量元素代换性Ca、Mg也严重缺乏,有效铜含量极缺,有效锌含量缺乏,而有效Fe含量高量或过量。柑桔园土壤pH值范围为3.75~4.65,有效铁含量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代换性镁、代换态钙、有效铜、有效锌含量与pH值没有相关性。同时,土壤有机质与土壤有效锌、有效铜、镁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对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具有积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家春  林昌虎  杨钧屹  李朝桢  王永  杨加文  戚燕强  
[目的]为了解野生白及生长的土壤化学特性及有效态微量元素特征,明确白及栽培的适生土壤环境,为白及人工栽培的土壤环境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野生白及生长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野生白及生长土壤的微量元素有效态与化学特性进行调查,分析白及生长土壤的化学特性及有效态微量元素丰缺水平,并探讨影响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的制约因素。[结果]野生白及生长的土壤pH为7.65~7.99,有机质为26.86~280.58 g/kg,全氮为1.55~14.44g/kg,全磷为0.47~0.99 g/kg,全钾为1.89~19.52 g/kg;碱解氮为99~641 mg/kg,有效磷为2.40~18.75 mg/kg,速效钾为70~122 mg/kg;有效铜为0.45~1.70 mg/kg,有效锌为0.83~14.66 mg/kg,有效铁为11.80~119.85 mg/kg,有效锰为24.88~52.55mg/kg。[结论]适宜白及生长的土壤环境为弱碱性,有机质、全氮及全磷含量较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与速效钾含量较高;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对土壤微量元素铜和锰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有效磷与土壤微量元素锌及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白及人工种植过程中,选择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有效磷丰富的土壤,可提高土壤有效锌和有效铁含量,更有利于白及的生长及品质的形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俊  朱江  查世新  韩忠义  秦颖  
根据不同地质背景特点将安徽全境分为 5个地质背景区 ,分别从不同背景地质体 (区域 )和土壤类型采集土样分析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通过其差异性对比 ,得出不同地质背景下发育的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丰缺 (分为高、中、低、贫 4级 )及其对作物的适宜性。以此为基础对地质背景 ,特别是背景地质体与土壤微量元素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