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8)
- 2023(13178)
- 2022(11402)
- 2021(10741)
- 2020(8769)
- 2019(20291)
- 2018(20271)
- 2017(38629)
- 2016(21101)
- 2015(23831)
- 2014(23935)
- 2013(23854)
- 2012(22285)
- 2011(20325)
- 2010(20398)
- 2009(18450)
- 2008(17914)
- 2007(15694)
- 2006(14072)
- 2005(12494)
- 学科
- 济(89197)
- 经济(89112)
- 管理(59026)
- 业(55916)
- 企(44807)
- 企业(44807)
- 方法(35402)
- 数学(30026)
- 数学方法(29700)
- 中国(26500)
- 农(24543)
- 地方(24372)
- 业经(20644)
- 学(19891)
- 财(18511)
- 农业(16953)
- 和(15506)
- 环境(15368)
- 贸(15034)
- 贸易(15020)
- 制(14796)
- 易(14481)
- 理论(14368)
- 技术(14261)
- 发(13993)
- 银(13916)
- 银行(13868)
- 融(13545)
- 金融(13544)
- 行(13372)
- 机构
- 大学(300753)
- 学院(300256)
- 管理(118767)
- 济(116011)
- 经济(113270)
- 研究(106119)
- 理学(101881)
- 理学院(100680)
- 管理学(98987)
- 管理学院(98450)
- 中国(78888)
- 科学(68053)
- 京(66776)
- 所(54655)
- 财(51960)
- 农(51522)
- 研究所(49860)
- 中心(47325)
- 业大(46167)
- 江(44659)
- 北京(43094)
- 范(42292)
- 师范(41895)
- 财经(41167)
- 农业(40210)
- 院(38734)
- 经(37382)
- 州(37248)
- 师范大学(33848)
- 经济学(33110)
- 基金
- 项目(205323)
- 科学(160117)
- 研究(150612)
- 基金(146087)
- 家(127844)
- 国家(126731)
- 科学基金(107752)
- 社会(92109)
- 社会科(87180)
- 社会科学(87154)
- 省(81170)
- 基金项目(78156)
- 自然(70609)
- 自然科(68810)
- 自然科学(68796)
- 划(68505)
- 教育(68152)
- 自然科学基金(67516)
- 编号(62774)
- 资助(59919)
- 成果(50826)
- 发(47795)
- 重点(46017)
- 部(44271)
- 课题(43492)
- 创(42357)
- 创新(39441)
- 科研(38791)
- 项目编号(37984)
- 发展(37777)
- 期刊
- 济(134088)
- 经济(134088)
- 研究(90051)
- 中国(62794)
- 学报(48882)
- 农(47241)
- 科学(45561)
- 管理(44253)
- 教育(37173)
- 财(36732)
- 大学(35768)
- 农业(33505)
- 学学(33212)
- 技术(26442)
- 融(26113)
- 金融(26113)
- 业经(23368)
- 经济研究(20391)
- 图书(19875)
- 财经(19015)
- 业(17514)
- 问题(17408)
- 资源(16381)
- 经(16124)
- 科技(15496)
- 理论(15122)
- 技术经济(14468)
- 实践(14028)
- 践(14028)
- 现代(13968)
共检索到452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乃英 郭彩玲 惠振德 马占元
根据历史文献与作者对陕南秦巴山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地考察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本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优势:一是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质量优良;二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大;三是资源开发、用水用电优越。据此,全区已建成了大、中、小工矿企业85家,乡镇及个体厂矿100余家,开发利用矿产40余种,其经济效益逐年增加。但由于人们认识及工作中的失误,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粗放式开发、采富弃贫,回收率低。②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资源浪费严重,③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针对以上问题,进而探讨了矿业持续发展方略,同时提出了依靠科技振兴矿业;建立集约型生态经济矿区;强化“废物”资源化系统工程建设;依法治矿,依法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梁占存
1.加大矿产资源开采的步伐,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变成经济优势。(1)着眼区外,调动省内甚至更大范围的力量联合开发矿资源;(2)有水怏流,贯彻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3)国家应对该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优惠扶持政策。2.建立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以下面四个矿产资源开发为重点;(1)小秦岭钼钨金矿区;(2)山阳、镇安、柞水铅锌银铁多金属矿区;(3)凤、太铅锌金矿区;(4)汉江上游滑岸区。3.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采、选、冶技术水平,扩大资源的综合利用。首先,全面摸清秦巴山区矿资源的家底,并为采矿设计提供完整、准确的地质资料;其次,加强设备和工艺的更新,做到生产高效、产品优质,低消耗,少污染...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挽琼 郗爱华 冯明友 葛玉辉
四川秦巴山区位于龙门山造山带北段、米仓山褶皱推覆带和大巴山推覆构造带的交汇部位,经受了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的锰、金、铅-锌、钼、铀、铜、石墨、磷和页岩气等矿产的储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石墨和页岩气为该区的优势矿产资源。如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立足资源型产业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积极倡导绿色开发,同时增强资源转型能力,积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四川秦巴山区的脱贫致富及绿色循环发展,这对于生态绿色转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石墨烯 页岩气 绿色开发 秦巴山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朱玉娣 郗爱华 葛玉辉 冯明友
四川秦巴山区矿产资源种类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矿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在分析了研究区矿产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四川秦巴山区油气开发和固体矿产开发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结合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例研究,提出了四川秦巴山区矿产资源的绿色循环开发策略与建议:完整的矿山环境法规是矿产资源绿色开发的根本保障;完善的规划和严格的环境评价是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的第一要务;推进矿山相关科学技术创新是提高矿产开发利用率、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唯一途径,最终使得四川秦巴山区矿业在促进经济腾飞的同时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方乙 郗爱华 葛玉辉 冯明友
秦巴山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的龙门山与大巴山地带,目前已探明有储量的矿种46种,但规模均以中小型为主,缺乏大型、超大型矿床。根据文献查阅及实地调研,分析四川秦巴山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提出矿产资源开发区块划分需要考虑的7项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秦巴山区矿产资源开发进行了2个鼓励开发区、5个限制开发区和2个禁止开发区的划分,分析了四川秦巴山区绿色循环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合理布局的意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艳秋 郭家秀 杨丹妮 尹华强
四川秦巴山区属国家生态保护区和限制开发区,工业发展水平处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主要是初级加工为主的资源开发型产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为薄弱,区域内未实现互联互通,服务能力不足。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程度不够,尚不能满足四川秦巴山区走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需求。结合四川秦巴山区特有的条件,根据中共四川省委提出的连片开发、整体扶贫、精准扶贫的发展战略以及国家相关的政策,以全球视野、创新思维提出了"两化融合",以信息化发展带动工业转型升级,以工业化发展促进信息化进程,同步推进工业化发展与信息化发展,努力构建两化融合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走工业绿色化、信息智能化的低碳发展道路。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丹妮 郭家秀 陈艳秋 尹华强
四川秦巴山区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对于天然气资源可持续发展,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四川秦巴山区天然气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着手,分析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达州为中心建设国家级天然气开发利用综合示范区和调整天然气利用结构的基本思路,并从示范区建设、协同开发、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欣莉 赵巍 阿周源源 刘影 蒋强
以四川秦巴山区的山地经济区域规划部署政策体系为研究对象,参照国家及四川省近年来对秦巴山区进行区域规划和部署的相关政策文件,从整体大方向上理清政策思路及基本目标,并结合实际调研走访情况,对现有政策的落实基础进行梳理评估,分析现存政策与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的呼应点及盲点。通过分析当前政策的问题,提出向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并通过向绿色保护政策转变、强化政策保障体系等两方面的研究对现有政策进行优化,对同类地方山区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山地经济 绿色循环 政策优化 秦巴山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叶青
该文在总结区域开发的矿产资源需求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对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矿业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陕西省黄陵县为例,系统探讨县域煤炭资源开发演变历程,及煤炭资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县域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开发均呈现倒"U"字型结构,受国家"关井压产"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煤炭市场压力、地区竞争及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影响,经济总量增长缓慢,矿业经济比重持续下降,现阶段县域经济正由繁荣期向衰退期转变,促进黄陵县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依托县域资源的综合优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结构转变,实现产业优势再造、优势替代和优势互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冰涛 李松柏
利用问卷法对陕西秦巴山区5个县的生态贫民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目前"生态贫民"生计资本、教育与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陕南秦巴山区"生态贫民"生计困境显著,生计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影响因素出发,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提出了可持续生计系统构建方案,以从根本上推动陕南秦巴山区"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的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都沁军 郝英奇 王胜利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叙笛 王钺 何雨洋 刘琼 陶国平
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对其进行合理评价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分别对区域内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进行评价,得出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同时,由于该区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因此根据生态区划原则,进行生态区划,提出各生态分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以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的关系,推动四川秦巴山区文化旅游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 文化旅游 资源评价 秦巴山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辉 蒲志仲
资源经济时代,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带来了生态环境危机,其负外部性已超过外部经济。因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须补偿相应的负外部性成本,即将消耗的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价值纳入矿产资源价值。相比较而言,征收庇古税是一种较好的解决负外部性的方法。因此,建议小范围的短期负外部性由直接谈判进入生产者成本,具体通过地方政府征收相应的环保和生态保护基金或税进入生产者成本,或普遍对全部碳排放行为征收碳税,或者在消费环节征税。最普通的、也许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消费环节或矿产品制成品的销售环节,以矿产品消费税形式征收与矿产资源消费相关的负外部性成本或所消耗的生态环境资源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严良 康淑娟 洪文智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论是对基础工业,还是对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对后续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都起着明显的导向作用,特别是对于新疆这样欠发达的资源型地区实现经济起飞,有着独特的支撑和启动作用。文章从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系统入手,以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例,针对系统中没有协调好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协调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系统的5条途径。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 系统 协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国华
探讨了我国的矿产资源形势和现状、发展战略与方针 ,研究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与目标 ,指出中国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最后提出了确保我国矿产资源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和对策。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可持续发展 永续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