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58)
2023(13718)
2022(11945)
2021(11165)
2020(9158)
2019(21083)
2018(21095)
2017(40150)
2016(21893)
2015(24613)
2014(24704)
2013(24447)
2012(22564)
2011(20599)
2010(20758)
2009(18894)
2008(18408)
2007(16281)
2006(14641)
2005(12980)
作者
(64419)
(53143)
(52888)
(50051)
(33950)
(25547)
(23967)
(20899)
(20168)
(19080)
(18324)
(17975)
(17071)
(16903)
(16347)
(16307)
(15822)
(15718)
(15223)
(15175)
(13284)
(13270)
(12798)
(12096)
(11971)
(11969)
(11912)
(11807)
(10730)
(10542)
学科
(92123)
经济(92039)
管理(62095)
(59754)
(48760)
企业(48760)
方法(36557)
数学(30161)
数学方法(29815)
中国(26805)
(25634)
地方(25334)
业经(22164)
(20259)
(18898)
环境(17719)
农业(17638)
(15953)
贸易(15939)
(15725)
理论(15676)
(15375)
(15224)
技术(14816)
(14441)
银行(14401)
(14204)
(13932)
金融(13931)
(13899)
机构
学院(311394)
大学(309976)
管理(123714)
(119923)
经济(117072)
研究(108445)
理学(106168)
理学院(104880)
管理学(103170)
管理学院(102586)
中国(80033)
科学(68695)
(68158)
(54853)
(53548)
(50161)
研究所(50011)
中心(48224)
(46656)
业大(45851)
(44905)
师范(44496)
北京(43950)
财经(42554)
(39846)
农业(38797)
(38685)
(38504)
师范大学(35917)
经济学(33788)
基金
项目(210664)
科学(164964)
研究(156024)
基金(149964)
(130359)
国家(129196)
科学基金(110570)
社会(96104)
社会科(90969)
社会科学(90945)
(83689)
基金项目(80505)
自然(71762)
教育(70847)
(70219)
自然科(69966)
自然科学(69953)
自然科学基金(68658)
编号(64750)
资助(61604)
成果(52410)
(49189)
重点(47176)
课题(45294)
(45181)
(43468)
创新(40358)
科研(39625)
发展(39246)
项目编号(39205)
期刊
(140615)
经济(140615)
研究(92729)
中国(62103)
学报(47509)
管理(46506)
(46237)
科学(45758)
教育(38905)
(37624)
大学(35540)
学学(33176)
农业(32692)
(27115)
金融(27115)
技术(27113)
业经(25235)
经济研究(21065)
财经(19399)
图书(18313)
问题(18000)
(16896)
(16464)
科技(15901)
资源(15647)
理论(15211)
现代(14767)
技术经济(14688)
商业(14566)
实践(14093)
共检索到466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景群  苟小东  王谊  吕淑杰  王金照  
以陕南生态旅游资源与多样性旅游功能为基础,提出了陕南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指导思想、开发建设原则与目标。陕南生态旅游开发以西安客源为核心市场,以三市为增长极,紧密依托两条铁路交通线,形成"一核-两轴—三极"的总体布局系统,形成巴山北坡中高山生态旅游带、秦岭南坡中高山生态旅游带、汉江低山川道生态旅游带的"三带"与"十一个功能区"的网络格局。此外,结合目前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陕南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庞振刚  董波  
本文在对上海城乡交错带范围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区位布局状况 ,提出了上海城乡交错带的生态旅游产品的规划 ,并分析了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最后提出了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的思路及保障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继元  
本文主要论述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会导致不同的社会后果 ,在西部旅游开发中应该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生态旅游资源 ,但是西部地区又是自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 ,所以 ,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是西部旅游开发最佳选择。西部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是 :生态旅游环境战略、生态旅游经济战略、生态旅游文化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姗姗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单一强调物质生活的满足,而是试图通过低碳经济的推进来实现更好的生活享受。从当前的发展来看,黑龙江流域基本适应了当地低碳经济建设的相关需求,落实了良好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战略。而在后续建设过程中,如何适应当地低碳经济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强化农业生态旅游的综合建设,这是黑龙江流域当地住户所需明确关注和重视的,本文将从黑龙江流域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优势、问题以及新战略出发,进行全面考量及优化路径探索,以促进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衍用  
1阴影区1991年,笔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撰写了“孟子故里旅游开发战略研究”一文,提出“阴影区”的理论。山东省邹城市是亚圣孟子的故里,有文物点295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6处,并有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旅游资源的数量、品位可谓一流,但旅游事业却一直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伟  吴静  王丽丽  
本文通过对朱庄水库旅游资源及客源市场的系统分析,从旅游形象、市场定位、功能区划、线路设计、环境保护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构想,以朱庄水库为依托打造"三区一带"旅游区,推动其生态旅游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健  李丰生  闫新禹  
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表明,广西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粗放式开发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失衡,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环境容量短板等问题。为此,对于广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应建立兼顾约束与激励的具体机制,在立法约束机制、多元补偿机制、创新激励机制、评估监管机制的综合作用下,夯实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东和,刘玉亭  
本文首先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界定,认为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两大部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山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对黄山市开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进行讨论。最后,对黄山市生态旅游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仲桂清  
蛇岛是我国珍贵的宝岛 ,以栖息大量单一蝮蛇而闻名于世 ,被称为“世界奇岛”。蛇岛资源具有神秘性、奇特性、趣味性、科学性等特点。蛇岛生态旅游开发前提是 :统一规划、科学管理、保护优先 ;要合理地控制游人数和旅游活动量 ;要加强科学研究 ,开发以蛇岛资源和蛇岛为主的系列产品 ,扩大资源量 ,使蛇类资源和蛇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达锦  胡振鹏  
生态文明要求具有较高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旅游的出现打破了我国传统旅游产业长期以来的"资源掠夺式"经营模式,是适应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优经营模式,是生态文明理论所体现的重要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现状剖析发现,新形势下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无经济发展的生态保护缺失、无生态保护的经济虚增、缺乏有效的产业培育机制等现象,指出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应加强制度创新、观念创新和产业结构创新,应强化生态旅游产业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功能。文章以江西环鄱阳湖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为案例进行了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研究》项目组  
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底蕴深厚,对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区划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在对闽台民间信仰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资源基础、swot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开发的战略构想,拟定产品的开发、区域的划分及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静  
佛教旅游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迎合当今的旅游市场需要,有利于推进佛教旅游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九华山的佛教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观光体验型、亲身参与型、纪念购物型、健康休闲型。进一步挖掘九华山的佛教文化内涵,科学合理规划佛教文化旅游的生态发展,实现文化和生态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展示九华山的特色,拓宽传播渠道大力宣传九华山佛教文化生态旅游,才能实现九华山佛教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及展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为忠  王英利  
黄海滩涂是苏东地区海洋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区域应针对海涂资源品质和目前旅游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空间匮乏以及产品结构调整的困境,选择产业组合开发模式,统一产业规划,尽量实现旅游业与农业、海防林业、畜牧业和海水养殖业等土地利用类型的综合开发、立体布局。该模式既可节约土地资源、降低投资门槛与市场风险、延伸产业链的经济效益,又可以激励开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颜节礼  
佛教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佛教生态伦理观的基本特征集中表现在它的整体观、无我论、生命观、净土观以及日常的生态实践方面。佛教生态文化尽管存在不少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它留下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丰富经验和深刻智慧,为人类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对于旅游开发来说,还是有很多值得挖掘和利用的文化资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鄢和琳  包维楷  
本文考察了国外有代表性山地国家生态旅游的开发经验,归纳了川西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其特点,首次提出了川西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及其相应的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宏观调控措施,为四川西部山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