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9)
- 2023(10996)
- 2022(9780)
- 2021(9138)
- 2020(7574)
- 2019(17473)
- 2018(17389)
- 2017(33561)
- 2016(18430)
- 2015(20537)
- 2014(20626)
- 2013(20385)
- 2012(18610)
- 2011(16697)
- 2010(16473)
- 2009(14965)
- 2008(14350)
- 2007(12171)
- 2006(10716)
- 2005(9100)
- 学科
- 济(76304)
- 经济(76236)
- 管理(50009)
- 业(45967)
- 企(37766)
- 企业(37766)
- 方法(34713)
- 数学(29561)
- 数学方法(29256)
- 地方(21594)
- 农(19217)
- 中国(18007)
- 学(16629)
- 业经(16306)
- 财(15341)
- 农业(13375)
- 环境(12744)
- 理论(12578)
- 和(12193)
- 贸(12114)
- 贸易(12109)
- 地方经济(11830)
- 易(11639)
- 技术(11041)
- 制(10635)
- 划(10129)
- 务(9619)
- 教育(9610)
- 财务(9561)
- 财务管理(9546)
- 机构
- 学院(255892)
- 大学(255621)
- 管理(105213)
- 济(95179)
- 经济(92994)
- 理学(92016)
- 理学院(90916)
- 管理学(89355)
- 管理学院(88895)
- 研究(84123)
- 中国(60181)
- 科学(55467)
- 京(54850)
- 所(41647)
- 财(41264)
- 江(40673)
- 农(39345)
- 业大(39082)
- 研究所(38524)
- 中心(37884)
- 范(36672)
- 师范(36344)
- 财经(33969)
- 北京(33842)
- 院(31277)
- 农业(30824)
- 经(30784)
- 州(30416)
- 师范大学(29635)
- 经济学(26933)
- 基金
- 项目(184497)
- 科学(145225)
- 研究(134712)
- 基金(133027)
- 家(115716)
- 国家(114775)
- 科学基金(98976)
- 社会(83799)
- 社会科(79341)
- 社会科学(79320)
- 省(73971)
- 基金项目(72439)
- 自然(65484)
- 自然科(63856)
- 自然科学(63844)
- 自然科学基金(62664)
- 划(61455)
- 教育(60987)
- 编号(55511)
- 资助(54296)
- 成果(43628)
- 重点(41059)
- 发(40310)
- 部(39631)
- 创(38042)
- 课题(38003)
- 创新(35453)
- 科研(35235)
- 项目编号(33705)
- 人文(33676)
- 期刊
- 济(103009)
- 经济(103009)
- 研究(70711)
- 中国(44662)
- 学报(40277)
- 科学(38253)
- 管理(36048)
- 农(34778)
- 大学(29679)
- 教育(28532)
- 财(28075)
- 学学(27864)
- 农业(25031)
- 技术(21549)
- 业经(18114)
- 融(17556)
- 金融(17556)
- 经济研究(15235)
- 财经(14895)
- 图书(14765)
- 资源(14030)
- 问题(13401)
- 科技(13290)
- 理论(12787)
- 经(12508)
- 业(12401)
- 实践(12029)
- 践(12029)
- 技术经济(11765)
- 现代(11429)
共检索到358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何红
区域旅游协作是实现边缘地区旅游经济突破发展和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陕南汉江走廊是典型的旅游边缘地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区域旅游协作意义重大。实现区域旅游协作的具体举措包括: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协调机制,坚持利益共享;编制协作规划,凸显三大效益;改善投资环境,坚持多元投入;立足地域特色,共塑品牌形象;培育区域中心,构建产业集群。
关键词:
旅游协作 区域旅游 汉江走廊 陕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陶卫宁
陕南汉江走廊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基本上分布在汉江及其主要支流所形成的平原台地和河谷阶地上。根据聚落的选址特点,可以将区域内的聚落分为平原台地型和河谷阶地型两种。文章以考古发掘资料为主要依据对这一区域内聚落的地理环境进行了微观个案研究。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聚落规模和文化层的堆积都有差别,聚落中居民的生产方式也不一样。这种比较研究充分阐述了新石器时代走廊内的人地关系。
关键词:
陕南汉江走廊 新石器时代 聚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金平 杜红亮
大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样。但是,由于旅游缺乏区域协作,制约了该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章通过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基础、旅游协作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以及区域旅游协作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促进区域旅游协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旅游 区域协作 大长江三角洲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河清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是一项需要"9+2"各方和国家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推进的系统工程。借鉴博弈论和帕累托最优理论的方法和模型,厘清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创建一套科学的旅游产业政策和旅游协作机制,在不同类型的区域,制定差别灵活的旅游产业政策,从而实现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协作的理想状态——区域均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丽芹
在旅游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经济核心区域,已成为很多旅游发达国家的共识。泛长三角作为我国旅游发达的地区,必须要与世界接轨,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与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本文在系统梳理区域旅游整合与协作内涵以及泛长三角区域旅游整合与协作的基础条件的情况下,提出泛长三角应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线路与旅游市场等方面进行整合与协作,同时应建立政府、规划、人才与信息等方面的完善保障体系,以避免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与无序开发,实现泛长三角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泛长三角 区域整合 区域协作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维平
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界的共识。本文从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多元发展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区域之间在旅游协作的实践中能实现共同发展。
关键词:
区域旅游 协作 共同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元
区域旅游协作还须加大力度王元(河北省旅游协会)北方几省市的区域旅游协作会已经开了好几届,从最初的京津冀三省市发展到现在的京津冀晋鲁豫蒙辽八省市区。仅就这一点也不难推知,我们大家对此已有的共识。如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课题组的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尔康
当前区域旅游协作与国情王尔康(中国旅游协会)我国各经济区的区域旅游协作,对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利的。①据最近的一些调查报告,目前我国国内旅游者人均每次消费约为400余元人民币,这一消费水平正适合中低档次的中短途旅游;而在本地旅游目的地的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亮晶 曹瑾
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实践形式,探究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的现实基础、绩效状况并审视其一体化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甘肃河西走廊为研究区域,利用构建的模型并对其旅游合作绩效水平与发展程度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是一个天然具备一体化合作现实基础的文化生态旅游区;河西五市间的旅游合作较好地促进了区域旅游经济协同发展;河西走廊区域旅游合作绩效水平相对较低,其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还处在合作启动实施阶段。本文针对阻碍区域内产业要素优化配置的主要因素,提出推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丽刚
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红色旅游的区域合作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两大区域红色旅游资源集中度、知名度都相对较高,绿色、古色、民俗、海洋、现代城市等旅游资源适应了红色旅游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为开展区域合作提供了可靠的产品支持。但东、中部经济发展、交通等基础实施、市场意识、人员素质的非均衡性导致红色旅游发展的失衡;区域合作倚重政府,导致旅游企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体制与地方保护主义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对此,应搭建信息平台,促进各地区红色旅游信息和人力资源的交流;强化区域红色旅游法律约束机制,提升合作的效能;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建立区域协商制度,共建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建军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样。但由于条块分割、协作不力等原因,制约了本区旅游业快速发展。文章在分析了区域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及区域旅游协作可行性和现实性的基础上,从建立协调机构、统一规划、利益分配、旅游空间结构和线路创新等方面提出本区旅游协作建设构想。
关键词: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 旅游协作 建设构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赤建 张河清 霍生平
在区域旅游以竞争与协作为主流的背景下,区域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发挥着统筹人力资源空间分布、培养项目适用人才和发掘协作人才的功能。传统旅游人力资源空间协调机制存在时效滞后、地域适应性差、区域行政(市场)壁垒等各种问题,而区域竞争与协作格局为完善这一机制创造了新的动力因素。区域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和旅游教育机构正确选择各自角色定位,共同实现区域旅游人力资源空间配置的协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熊文钊 陈成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其符合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同时为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的法制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与挑战。自1982年《北京市建设总规划方案》首次提出"首都圈"的概念以来,京津冀三地逐步形成了由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唐山、廊坊和秦皇岛组成的内首都圈与包括承德、张家口、保定和沧州4个市的外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辉 张新新
一、引言进入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已突破产业边界,真正成为综合性的大产业。辽宁省已将旅游作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辽宁省旅游业发展与其他产业部门有着越来越密切的关联性,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设施的布局和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很大。如何处理好辽宁省旅游业发展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系,对辽宁省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辽西走廊区域作为辽宁省重要经济板块之一,其旅游经济发展对于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意义上,走廊常被理解为交通通道,但作为区域旅游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月玲
县域是组成旅游区板块的基本单元,县域旅游的良性发展及与旅游区的协作发展,是形成旅游区整体形象和提高旅游区竞争力的关键。文章从县域发展旅游存在的一般障碍出发,分析了县域与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的必要性,并以桂林旅游圈龙胜县为例,提出了县域单元与旅游区协作的策略思路:采用极品带动和错位发展战略与区域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区域旅游集群外溢效益;采取多种合作内容与形式,发挥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
龙胜县域 桂林旅游圈 旅游单元 协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