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5)
2023(11068)
2022(9896)
2021(9358)
2020(7901)
2019(18007)
2018(17952)
2017(34539)
2016(19043)
2015(21153)
2014(21167)
2013(20917)
2012(19162)
2011(17199)
2010(16828)
2009(15133)
2008(14634)
2007(12539)
2006(10663)
2005(9077)
作者
(56839)
(47357)
(46852)
(44736)
(29969)
(22845)
(21290)
(18674)
(17960)
(16739)
(16162)
(15938)
(15030)
(14838)
(14623)
(14575)
(14477)
(14043)
(13593)
(13470)
(11947)
(11426)
(11393)
(10646)
(10584)
(10544)
(10518)
(10343)
(9583)
(9473)
学科
(70387)
经济(70308)
管理(51633)
(49515)
(41329)
企业(41329)
方法(34528)
数学(29872)
数学方法(29526)
(19573)
(18383)
(17349)
中国(17044)
地方(15712)
业经(15293)
(12608)
贸易(12601)
农业(12450)
理论(12287)
(12227)
(11867)
技术(11785)
(11699)
(11630)
财务(11571)
财务管理(11553)
环境(11432)
企业财务(11016)
(10053)
(10028)
机构
大学(266617)
学院(264728)
管理(104341)
(96933)
经济(94663)
理学(91475)
研究(90724)
理学院(90386)
管理学(88635)
管理学院(88173)
中国(63458)
科学(61923)
(56871)
(50019)
(46864)
业大(45683)
研究所(43606)
(43064)
中心(40105)
农业(39651)
(36806)
财经(35624)
北京(35467)
(34952)
师范(34521)
(33192)
(32503)
(30417)
技术(29030)
师范大学(28111)
基金
项目(193551)
科学(150363)
基金(140007)
研究(135067)
(125032)
国家(124058)
科学基金(104880)
社会(82186)
社会科(77789)
社会科学(77769)
(75961)
基金项目(75575)
自然(72124)
自然科(70417)
自然科学(70392)
自然科学基金(69082)
(65221)
教育(61188)
资助(57460)
编号(53973)
重点(43800)
成果(43034)
(41467)
(40870)
(40192)
科研(37967)
计划(37946)
创新(37564)
课题(37287)
大学(35276)
期刊
(100159)
经济(100159)
研究(72723)
学报(51432)
中国(45486)
科学(44973)
(44815)
大学(37215)
管理(36303)
学学(35426)
农业(31486)
(30992)
教育(27504)
技术(20784)
(18714)
金融(18714)
业经(16579)
财经(16495)
(16458)
经济研究(15783)
科技(14754)
图书(14080)
业大(14032)
(13908)
(13678)
问题(13239)
林业(12952)
理论(12950)
资源(12530)
实践(12131)
共检索到365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卜楠  朱清科  王蕊  郑慧  安彦川  
生物土壤结皮对提高黄土区土壤抗冲刷与抗侵蚀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和了解其作用机理对治理该区土壤侵蚀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原状土冲刷槽的实验方法,于2008年9月对陕北黄土区不同类型生物土壤结皮冲刷过程中的径流含沙量、冲刷总量及抗冲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苔藓比例是衡量生物土壤结皮抗冲能力的重要指标,土壤冲刷总量与苔藓比例呈负相关,生物土壤结皮崩解时间与其呈正相关。②生物土壤结皮冲刷过程中,径流含沙量随冲刷时间逐渐增加,在生物土壤结皮完全崩解后,径流含沙量开始减少。③土壤抗冲指数(冲走1g土所需时间)与时间呈显著二次多项式的关系,即随着时间增加,生物土壤结皮逐渐崩解,土壤抗冲指数随之降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乔羽  赵允格  马昕昕  马宁  李雯  孙会  王鹏  
[目的]明确放牧强度对生物土壤结皮(生物结皮)分布格局的影响。[方法]以黄土丘陵沟壑区4个典型的退耕还林(草)县(市)的退耕草地为对象,以单位面积羊粪球数(羊粪球密度)表征放牧强度,将放牧强度划分为轻度(羊粪球数0~10个/m~2)、中度(羊粪球数>10~20个/m~2)、重度(羊粪球数>20个/m~2)3个强度,分别记作G1、G2、G3,以退耕封禁草地为对照(G0),基于景观生态学方法,通过拍照和GIS图像处理,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了生物结皮分布格局的变化。[结果]放牧影响退耕草地生物结皮的盖度及组成,其中G2和G3处理藓结皮盖度显著低于G0和G1处理;藻结皮盖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地衣结皮盖度无显著变化。放牧降低了生物结皮厚度,其中G3处理生物结皮厚度显著低于G0和G1处理。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藻生物量呈增大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藓生物量呈降低趋势。与G0处理相比,放牧显著降低了生物结皮斑块的连结度,而增加了分离度,其中G3处理斑块连结度显著降低,而分离度显著增加。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生物结皮斑块密度变化不显著,斑块盖度、斑块连结度降低,而景观形状指数、分离度增加。放牧强度与生物结皮斑块盖度、斑块连结度、斑块分离度之间显著相关,拟合结果显示均呈二次函数关系。[结论]中度和重度放牧强度(羊粪球数>10个/m~2)导致生物结皮斑块破碎化及退化。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韩炳宏  牛得草  贺磊  任运涛  吴让  傅华  
生物土壤结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较为广泛,约占陆地总面积的40%,生物土壤结皮是支撑该区生态系统主要的生物表面特征,在改善生态环境和草地土壤养分调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自1960年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生态功能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生物土壤结皮演替机制及其微生境土壤养分变异特征的研究尚不明确。为此,本文就国内外该领域近50年来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了解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对土壤肥力的作用过程;同时,也为研究干旱半干旱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一定的科学思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丽倩  赵允格  秦宁强  张国秀  杨凯  
生物结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发育。迄今,有关生物结皮发育过程中土壤物理属性的响应仍不明确。论文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不同生物量生物结皮对土壤物理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生物结皮的发育能够细化土壤,当生物结皮由初期藻结皮演替至60%~80%苔藓结皮时(5等级),生物结皮层粗砂粒含量降低了86%;②随着生物结皮生物量的增加,生物结皮层土壤容重和硬度较初期分别降低了15%和68%,田间持水量和孔隙度分别增加了36%和14%;生物结皮层粘结力是下层土壤的6~7倍;③生物结皮的发育对土壤物理属性的影响与生物量有关,当苔藓生物量达2.91±0.12 g/dm2时,其土壤物理属性基本...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孟杰  卜崇峰  赵玉娇  张兴昌  
论文以陕北水蚀风蚀交错区六道沟小流域的生物结皮为对象,研究分析了其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结皮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结皮层。结皮层的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下层(0~2 cm)土壤的1.56和1.31倍,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幅度最大,为结皮下层的3.72倍;生物结皮能显著提高结皮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氮含量(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焦雯珺  朱清科  张宇清  吴秀芹  王娜  
为了科学评价黄土区退耕还林工程及其水土保持和生态效益,该文于2005年7—8月在陕西省延安市吴旗县进行了植被状况调查.通过对78个标准地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干扰程度、坡向、坡度、地貌部位、植被结构、维管植物和微生境对生物结皮盖度具有明显影响.干扰程度弱,生物结皮盖度大,反之则小;阴坡生物结皮盖度大于阳坡;沟坡大于梁峁坡.②生物结皮盖度随着维管植物盖度和种数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维管植物种数的进一步增加,生物结皮盖度反而下降.③植被结构不同,生物结皮盖度不同,草本植被结构大于乔灌草结构,乔灌草结构则大于灌草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彦敏  朱清科  张岩  赵维军  李镇  马欢  王露露  郑学良  王瑜  梁非凡  
【目的】研究陕北黄土区封禁小流域中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影响,为该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陕北黄土区吴起县合沟流域为研究区,以藻类地衣苔藓结皮、藻类地衣结皮、藻类苔藓结皮和物理结皮(对照)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生物结皮类型对结皮层及其以下土层(2~5cm和5~10cm)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影响。【结果】与物理结皮相比,3种生物结皮均能显著提高结皮层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P藻类苔藓结皮>藻类地衣结皮>物理结皮。生物结皮对结皮层以下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减小,其改良效果为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晨曦  秦树高  冯薇  魏宝  
本研究采用冗余分析的方法,探讨了生物土壤结皮物理性质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黑豆GLycinemax merr L.、白菜Brassica rapavar.GLaBra和软尾生菜LacTuca saTiva萌发的作用。结果显示:1)在结皮上表面:生物土壤结皮的厚度对4种植物种子萌发率均有反作用(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莉  秦树高  张宇清  吴斌  冯薇  刘军  白宇轩  佘维维  
为进一步探究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内结皮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了结皮(地衣结皮和苔藓结皮)未受干扰和移除处理下的土壤水分入渗、蒸发及含水量状况。结果显示:1)两种结皮均对土壤水分入渗具有抑制作用,移除两种结皮后,土壤水分初渗速率、稳渗速率以及累积入渗量均显著增大(P0.05),而苔藓结皮对土壤日蒸发量的影响在模拟蒸发前期表现为抑制(第15天),后期表现为促进(第615天),但对总蒸发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3)总体来看,地衣结皮覆盖区040 cm土层含水量高于地衣结皮移除区,而苔藓样地规律则相反。从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卜崇峰  蔡强国  张兴昌  马力  
土壤结皮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普遍存在的地被物,在土壤—水分—植被系统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在阅览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回顾了近几十年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土壤结皮的研究工作成果,总结了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主要结论有:1)在自然界,土壤结皮的两大类即生物结皮和物理结皮往往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目前缺乏对两类结皮发育关系的认识;2)土壤结皮的发育具有明显的过程复杂性和空间分异性,其生态作用在不同区域的表现不一,甚至有相反的情况发生;3)部分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相关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迫切需要认识结皮对土壤侵蚀、生态水文等过程的作用。需加快相关研究进程,为精准侵蚀预报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为合理保护与利用土壤结皮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国霞   朱娉婷   张淇   黄敏   李琪  
生物土壤结皮作为干旱区土壤表层主要的覆盖者,生存于其中的微生物在调节旱区碳循环的气候敏感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气候变暖对生物结皮微生物群落及其呼吸作用的研究结论尚有分歧。为了更加准确预测未来干旱地区的碳收支,本文归纳了模拟气候变暖的增温试验中不同试验周期、不同季节和不同类型的生物结皮碳排放规律,并结合微生物丰度和有机碳的变化分析了引起碳排放差异的内在原因。短期增温(低于2 a)导致生物结皮中苔藓或地衣丰度显著性降低,从而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碳排放量是否同步增加取决于土壤含水量。长期增温(大于5 a)降低了微生物对温度和湿度的敏感性,微生物丰度和组成趋于稳定,从而使有机碳含量和净碳排放量保持相对稳定。已有的研究结果揭示了生物结皮碳排放规律和原因,但微生物参与的内在调控机制仍不明确。因此,今后需重点探究结皮微生物碳代谢对增温的响应机制,为评估干旱区碳平衡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忠旭  赵允格  王一贺  
【目的】分析黄土丘陵区不同类型生物结皮的发育特征及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以明确生物结皮形成过程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黄土丘陵区浅色藻结皮、深色藻结皮、藻+少量藓结皮、藓+少量藻结皮及藓结皮5类生物结皮的发育特征,并测定生物结皮层及结皮下02cm土层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化学性质,最后分析了不同生物结皮发育特征和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微生物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区浅色藻结皮、深色藻结皮、藻+少量藓结皮、藓+少量藻结皮及藓结皮的结皮厚度分别为1.13,3.26,6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军  张宝颖  毕华兴  李笑吟  
该文以晋西黄土区刺槐林地、油松林地、农地、草地、道路边坡为研究对象,用野外实地放水冲刷的方法,以地表径流含沙量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的抗冲性,并就坡度、地被物、植物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以及流量和土壤抗冲性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研究得出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的抗冲性为油松林地>刺槐林地>草地>道路边坡>农地.林草措施的抗冲效果与坡度密切相关,且随坡度的增大林草措施的防冲效果变小;地被物对土壤抗冲性有显著影响,没有地被物的土壤抗冲性明显小于有地被物的土壤;植物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与冲刷水流的流量密切相关,冲刷水流的流量较小时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改善效果更为突出.黄土区水土保持的关键是分散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  张宇清  冯薇  秦树高  王莉  佘维维  
生物土壤结皮(以下简称"生物结皮")在防风固沙,改善土壤环境以及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正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受到水分、养分的限制以及风蚀的影响,其发育演替和恢复仍然较为缓慢。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自然发育的生物结皮为种源,采用全因子试验设计进行了室外人工培养试验,探究高吸水性树脂(SAP)、硝酸铵、葡萄糖、沙蒿胶及其交互作用对生物结皮形成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SAP对生物结皮的形成发育无显著性影响,硝酸铵和葡萄糖显著增加了结皮叶绿素A含量,沙蒿胶显著增加了结皮的抗压强度,低用量的沙蒿胶显著增加了结皮叶绿素A含量,高用量的沙蒿胶对结皮叶绿素A含量无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还显示,硝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允格  许明祥  王全九  邵明安  
以黄土丘陵区易形成生物结皮的阴坡自然撂荒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时空互代法,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年限(1~13a)撂荒地上生物结皮的形成对0~20cm剖面土壤含水量、容重、地表粘结力、水分渗透性、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全量和速效养分含量等基本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结皮的形成可显著影响0~20cm土层土壤的理化性状,表现为:①退耕后,由于生物结皮的形成,退耕地较农地土壤渗透性显著降低,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退耕年限的延长经历了一个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导致了10a以上退耕地土壤含水量的降低;②生物结皮可显著提高退耕地土壤表面粘结力,10a以上退耕地保留结皮土壤的粘结力是初始退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