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0)
- 2023(10727)
- 2022(8817)
- 2021(7906)
- 2020(6449)
- 2019(13796)
- 2018(13166)
- 2017(24066)
- 2016(13127)
- 2015(14113)
- 2014(13651)
- 2013(13037)
- 2012(12184)
- 2011(10826)
- 2010(10672)
- 2009(9591)
- 2008(9438)
- 2007(8414)
- 2006(7268)
- 2005(6068)
- 学科
- 济(54157)
- 经济(54113)
- 管理(34659)
- 业(27803)
- 企(21095)
- 企业(21095)
- 方法(19271)
- 地方(18099)
- 农(16478)
- 数学(16158)
- 数学方法(16018)
- 中国(15118)
- 学(13370)
- 环境(13183)
- 业经(12789)
- 农业(11452)
- 财(10209)
- 贸(10195)
- 贸易(10190)
- 地方经济(9841)
- 易(9841)
- 和(9129)
- 划(8248)
- 产业(7877)
- 发(7741)
- 理论(7627)
- 融(7549)
- 金融(7547)
- 技术(7478)
- 制(7468)
- 机构
- 学院(181149)
- 大学(178239)
- 济(68950)
- 经济(67470)
- 研究(66844)
- 管理(64547)
- 理学(56077)
- 理学院(55272)
- 管理学(54164)
- 管理学院(53830)
- 中国(47548)
- 科学(45615)
- 农(38683)
- 京(38036)
- 所(34305)
- 业大(32852)
- 研究所(31999)
- 农业(30577)
- 中心(30221)
- 财(28384)
- 江(26986)
- 范(26208)
- 师范(25838)
- 院(25167)
- 北京(23482)
- 财经(23020)
- 州(21843)
- 科学院(21414)
- 省(21335)
- 经(21007)
- 基金
- 项目(134545)
- 科学(104965)
- 基金(95903)
- 研究(93214)
- 家(87776)
- 国家(87027)
- 科学基金(72652)
- 社会(59945)
- 社会科(56712)
- 社会科学(56699)
- 省(54292)
- 基金项目(52042)
- 自然(48265)
- 自然科(46983)
- 自然科学(46962)
- 划(46411)
- 自然科学基金(46089)
- 教育(41359)
- 编号(36515)
- 资助(36302)
- 重点(31966)
- 发(31207)
- 创(28325)
- 部(27551)
- 成果(27256)
- 计划(26666)
- 创新(26468)
- 课题(26181)
- 科研(26007)
- 国家社会(25138)
共检索到260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开宇 张艳芳
陕北风沙区生态环境退化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威胁。在榆林地区生态功能演化的过程中,强烈的人文过程在潜在的自然因素基础上对生态环境退化发挥了显著作用,区域文化在生态退化过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内在影响。通过对区域文化在榆林地区景观生态历史演变与景观生态建设中的影响分析,认为区域人文环境建设是遏制榆林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的关键途径之一,景观生态文化建设是区域文化响应的重要方式,其重点内容包括:①树立正确的景观生态建设观。景观生态建设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生态系统,而且还注重于景观格局及其各要素间的功能联系,合理的景观管理措施可以使生态系统恢复到以前或与之相近的状态;②普及生态科学,消除知识贫困,强化“居安思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泽元 王文科 黄金廷 段磊
在野外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生态安全地下水位埋深的概念;并深入探讨了地下水位埋深与植被生长、河湖基流量及土地荒漠化的关系,确定了风沙滩地区生态安全地下水位埋深为1.5~5 m;采用面向生态的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理论,以生态安全地下水位埋深为约束,计算出该区地下水可采资源量约为107万m3/d。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彦随 倪绍祥 查勇
本文在分析研究区环境背景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地退化的发生机制、时空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对退化性土地进行有效整治和生态重建的技术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土地退化,沙漠化,风沙滩地区,治理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增文 米彩红 潘岱立 杨森浩 李卓青 罗伟
【目的】研究不同针、阔叶树种的种间关系,为通过针、阔混交或枯落叶客置来防治人工针叶纯林土壤的极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北部半干旱风沙区的靖边县,选择覆盖度达到90%~100%的22年生油松和25年生樟子松纯林,建立20 m×20 m的标准地,以5样方(1 m×1 m)混合采样法采集0~10 cm土层腐殖质土壤和附近不同针、阔叶树种的当年枯落叶后,进行室内混合培养试验。【结果】油松纯林会导致土壤养分含量、部分酶活性降低及真菌、放线菌数量明显减少的负向极化发展趋势,樟子松纯林会导致土壤部分酶(脲酶、蔗糖酶)活性降低和细菌数量明显减少的负向极化发展趋势。引入阔叶树种枯落叶防治油松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青霞 谷达华 刘勇 林雪
基于重庆市渝中区298个小区共计2685个住宅样本点,利用GIS空间分析的网络分析和视域分析工具,在特征价格模型的框架下采用地理加权模型分析重庆市渝中区生态景观对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公园绿地和水体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力不同。(2)综合公园、专类公园距离与房价呈空间负相关,社区公园、游园对房价的影响小。(3)湖景距离、两江距离与房价呈空间负相关,湖景视域、两江视域与房价呈空间正相关。(4)与特征价格模型相比,地理加权模型对房价的解释能力提高了约23%,为厘清生态景观对房价的影响机制、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提供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思华 肖英
城市森林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分析长沙城市森林建设,提出长沙城市森林建设要依据城市整体布局;重视长沙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建立长沙城市的绿色廊道体系;重视乡土树种种植改变绿化结构单一现象。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景观生态学 长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镇华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安徽省砀山县近代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结果显示 :明清时期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是造成砀山县社会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 ;194 9年以来的综合治理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重新带来了砀山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说明生态环境建设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天纵 孙保平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戴兴安 胡曰利
湖南西部山区开发是该区脱贫的重要措施,也是维持自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如何实现湖南西部山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保障的双赢,对该区扶贫及今后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过去的开发,存在着毁林开荒,毁草开荒;森林资源经营不当;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认识偏颇;城镇化过程无序;扶贫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与不足,这些问题可采用景观生态规划先行,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进行生态农业和生态村镇建设,开展山区景观生态建设等景观生态学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
湖南西部 山区开发 景观生态规划 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军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整治景观生态建设基础,提出不同尺度的土地整治景观生态建设途径与方法,以引导土地整治的景观生态建设。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整治景观生态建设在大尺度上从规划层面构建生态板块和生态网络体系,确定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布局;在中尺度上通过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加强景观多样性保护,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的空间格局;在小尺度上注重提高土地综合生产力的同时,重视斑块、廊道的景观生态化设计,提升景观生态功能性;同时积极拓展公众参与的途径、方式,注意汲取当地乡土知识、技巧和经验。研究结论:明确不同尺度的土地整治景观生态建设内容,尊重乡土景观与提高公众参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道许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来说,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既是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从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历程来看,地方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在推进区域金融生态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亚杰 赵峰侠 唐学娟 冀雯霞 王国华 缑倩倩 段萱 王永吉
【目的】探究晋西北风沙区人工柠条林(Caragana korshinskii)功能性状对生产力的影响,揭示人工柠条林生态功能退化机制,以期为该区植被管理及生态安全的可持续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一般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探讨植物功能性状对不同林龄人工柠条林生产力的影响。【结果】①随着林龄的增加,人工柠条林的生产力和地上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18年后出现退化现象;②人工柠条林茎叶比(R~(2)=0.277,P=0.000)、基径(R~(2)=0.404,P=0.000)、分枝数(R~(2)=0.269,P=0.000)、株高(R~(2)=0.395,P=0.000)、纵截面积(R~(2)=0.211,P=0.001)、叶面积(R~(2)=0.314,P=0.000)、叶片碳含量(R~(2)=0.284,P=0.000)、叶干重(R~(2)=0.233,P=0.001)、枝干重(R~(2)=0.211,P=0.001)均与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③茎叶比(R~(2)=0.287,P=0.000)、纵截面积(R~(2)=0.318,P=0.000)、叶干重(R~(2)=0.366,P=0.000)、枝干重(R~(2)=0.992,P=0.000)与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相关性,但其它功能性状与地上生物量未呈显著相关性(P>0.05);④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茎叶比(11.59)、基径(9.82)、枝干重(9.18)是影响其生产力变化的主要功能性状,枝干重(22.59)、叶干重(12.87)、纵截面积(4.58)是影响地上生物量的主要功能性状。【结论】与枝条相关的功能性状是影响晋西北风沙区柠条林生产力和地上生物量的主要机制之一,而叶片性状的影响相对较弱,在未来人工柠条林的管理中应着重促进叶片性状的发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黎明 李振鹏 马俊伟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和乡村的交错结合带,是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矛盾冲突的区域,科学地规划好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对城市和乡村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论述了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生态特征;分析了该区域乡村景观功能的科学定位问题,探讨了乡村景观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应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景观生态建设:①以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理念推进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建设,并注重地方特色景观的保护;②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与建设的合理模式,实现城市和乡村优势互补、协调发展;③改变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推动城郊型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现代都市农业建设;④合理开发城市边缘区景观生态资...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景观生态建设 乡村景观规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石瑞香 杨小唤 张红旗 王立新
西部的生态环境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研究土壤特性及其垂直分布,能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灰钙土与风沙土是新疆伊犁谷地的两种主要土壤类型。本文在对新疆伊犁谷地实地考察基础上,运用42个灰钙土剖面和12个风沙土剖面自然发生层各层的土壤样品测试数据—土壤有机质、pH值、电导率、总盐、八大阴阳离子,研究了灰钙土和风沙土土壤特性的垂直分布,并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生态建设中土壤利用和保护的建议。研究表明,伊犁河谷的不同土壤,其土壤特性的垂直分布和变化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一致性体现在有机质和K+的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pH值、CO32-、Mg2+和Na+的含...
关键词:
伊犁 灰钙土 风沙土 生态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