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8)
- 2023(11735)
- 2022(10139)
- 2021(9383)
- 2020(8109)
- 2019(18820)
- 2018(19405)
- 2017(35912)
- 2016(20271)
- 2015(23026)
- 2014(23826)
- 2013(22919)
- 2012(21354)
- 2011(19360)
- 2010(19865)
- 2009(18651)
- 2008(18954)
- 2007(17452)
- 2006(15250)
- 2005(14056)
- 学科
- 济(76061)
- 经济(75943)
- 管理(61112)
- 业(54207)
- 企(45787)
- 企业(45787)
- 方法(32327)
- 数学(27720)
- 数学方法(27381)
- 财(24552)
- 制(23095)
- 农(22168)
- 中国(21419)
- 业经(17611)
- 学(17348)
- 体(16580)
- 银(14888)
- 银行(14849)
- 地方(14758)
- 务(14656)
- 财务(14607)
- 理论(14575)
- 财务管理(14554)
- 行(14145)
- 贸(13989)
- 贸易(13984)
- 融(13773)
- 金融(13765)
- 农业(13751)
- 企业财务(13709)
- 机构
- 学院(288086)
- 大学(287882)
- 济(113478)
- 经济(110684)
- 管理(104478)
- 研究(98279)
- 理学(88044)
- 理学院(87008)
- 管理学(85362)
- 管理学院(84810)
- 中国(76161)
- 京(62010)
- 科学(60437)
- 财(58845)
- 所(51395)
- 农(51386)
- 江(47646)
- 研究所(45879)
- 中心(45809)
- 财经(44573)
- 业大(43134)
- 农业(40270)
- 经(40001)
- 北京(39364)
- 范(38538)
- 师范(38084)
- 州(37294)
- 院(35383)
- 经济学(34798)
- 技术(33048)
- 基金
- 项目(181547)
- 科学(140323)
- 研究(135239)
- 基金(127538)
- 家(111189)
- 国家(110193)
- 科学基金(92584)
- 社会(82431)
- 社会科(77818)
- 社会科学(77795)
- 省(72884)
- 基金项目(67134)
- 教育(64285)
- 划(60904)
- 自然(58605)
- 编号(57375)
- 自然科(57164)
- 自然科学(57144)
- 自然科学基金(56125)
- 资助(52310)
- 成果(49042)
- 重点(41576)
- 课题(41020)
- 部(40339)
- 发(38769)
- 创(37554)
- 制(36851)
- 性(35304)
- 创新(35212)
- 科研(34555)
- 期刊
- 济(133479)
- 经济(133479)
- 研究(88598)
- 中国(66393)
- 财(50031)
- 学报(47095)
- 农(46840)
- 科学(40902)
- 教育(39839)
- 管理(38990)
- 大学(35470)
- 学学(32995)
- 农业(30377)
- 融(28699)
- 金融(28699)
- 技术(27044)
- 财经(22823)
- 业经(22092)
- 经济研究(20705)
- 经(19622)
- 问题(17527)
- 业(16213)
- 版(15044)
- 图书(14590)
- 理论(14038)
- 贸(13922)
- 财会(13682)
- 技术经济(13650)
- 统计(12905)
- 商业(12890)
共检索到449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佳 吴普侠 杨君 郭震
建国以来,陕北地区虽经土地改革、人民公社、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林业“三定”、“四荒林地”使用权拍卖和近几年的林权流转,但至今仍有40.6%的集体山林保留在乡、村、组等集体组织。在林地经营方面存在集体林直接经济价值不高、林地生产力低,农民承包意愿不强等问题。陕北地区林业要持续发展,必须以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带动荒山造林,对集体林地分类施策,加快林权证发放进度,尽快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业、投资林业的积极性,确保陕北地区林业重点工程减少后,林业投资
关键词:
陕北 集体林 产权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平 王文烂
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实现森林资源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即实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效率的实现。但通过对福建集体林产权改革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没有达到效率的目标。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效率目标实现的滞后既是林业家庭经营与林业经营规模化要求之间冲突的体现,也是林业家庭经营体制与其他林业政策之间冲突的反映。
关键词:
集体林 效率 产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俊清 吕杰
分析了新一轮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后林农经营不同林种的行为特征,得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预期目标与改革结果不相一致的结论。用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改革成效不大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国家对采伐限额制度、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林业税费制度这3种影响林业发展的制度供给不足,并从5个方面指出国家对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提出了完善配套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制度 预期 制度需求 制度供给 林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璨 黄和亮 刘浩 朱文清
采用历史产权制度研究方法,利用详实的历史数据与信息,系统地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每个重要时期的改革内容与进程以及集体林地林木流转制度演化历程,发现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集体林所有权和家庭经营的基因没有变,变的是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实现形式;指出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道路中的困惑;提出未来集体林产权制度的选择路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文烂
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开展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既要实现"耕者有其山",又要实现森林资源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即实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但调查研究发现,福建集体林产权改革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公平,但却没有达到效率的目标。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既是林业家庭经营与林业经营规模化要求之间冲突的体现,也是林业家庭经营体制与其他林业政策之间冲突的反映。
关键词:
集体林 公平 效率 产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秀英 杨松坤
依据公共物品理论和产权的公法限制理论对中国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主要内容进行了研究。研究提出,公益林产权制度的改革应遵循"分类改革"的原则,属于纯公共物品的公益林,采取国有化林权模式;属于准公共物品的生态公益林,坚持公益林所有权不变。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⑴建立公益林征用与管制制度;⑵优化公益林产权权利,合理落实经营与管护主体;⑶促进公益林产权市场化运作。
关键词:
集体林区 生态公益林 产权制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艳芹 孔祥智
福建省的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理顺了集体林的产权关系,激发了林业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初级木、竹产品的供给,带动了林业加工企业的发展,增加了林农收入,为林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现有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产品科技含量低、和林农利益连接不紧密、对林农增收作用有限、对林业的产业化发展带动力不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林业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促进福建林业的产业化水平。
关键词:
集体林 产权制度改革 林业加工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荣庆娇 刘璨
基于对9省区、18县市的1778个样本农户的调研数据,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了林改主体改革及配套改革影响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的因素。结果表明:实施林改主体改革及配套改革对样本农户生产要素投入产生了显著影响。森林保险、造林补贴、林权抵押贷款和采伐指标获得程度对林地面积、劳动力和生产费用投入呈现出各异格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学文 刘浩 刘璨
本文利用连续跟踪调研获得的9省区、18县市区的1277个样本农户1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集体林产权制度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测度了集体林产权制度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对农户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程度。我们的经验性结果表明:20032015年,实施集体林产权制度主体改革增加了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集体林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增加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和非农收入。在总体上,实施集体林产权制度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对样本农户总收入不平等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呈先升后降态势,集体林权制度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祥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杰南 秦秀华 温中林
林地,作为林业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和资源载体,是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地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提高林地资源利用率、可持续发展经营水平、生产力提供重要保障。本文在阐述广西集体林地产权制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本区的集体林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了符合区情的解决思路和改革措施。
关键词:
广西 集体林地 产权制度 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漆多俊
作者认为,集体企业财产权状况的明显弊端是集体组织成员对企业财产的"无差别占有"性。即集体组织成员个人不存在出资份额,在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分配企业利润和承担亏损责任等方面均无差别,这种典型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严重制约着集体企业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作者提出了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即通过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区别情况,分别改组为公司、合伙企业、合作企业和独资企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沈文星 佘光辉
福建经过三年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上实现了明晰林业产权,“均山均林”的阶段性改革目标。目前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控制日益表面化的利益冲突,构建利益协调机制。鉴于林业生产和各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冲突的特殊性,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制度对利益冲突的控制,建立主体地位平等,规范有序的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流转机制,加强对林地、林木资源的监督和管理等制度,以实现改革的最终目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浩 刘璨
我国新一轮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利用实地跟踪调研获得的大量一手数据资料,分析了我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的进展情况,侧重探讨了农户经营林地意愿、林权抵押贷款和林地流转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