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2)
- 2023(7522)
- 2022(6145)
- 2021(5498)
- 2020(4205)
- 2019(9562)
- 2018(9419)
- 2017(16981)
- 2016(9298)
- 2015(10514)
- 2014(10673)
- 2013(10703)
- 2012(10418)
- 2011(9769)
- 2010(10052)
- 2009(9150)
- 2008(9152)
- 2007(8581)
- 2006(8025)
- 2005(7263)
- 学科
- 济(44420)
- 经济(44384)
- 管理(23975)
- 业(20835)
- 地方(19410)
- 中国(17973)
- 农(14786)
- 企(14179)
- 企业(14179)
- 业经(11997)
- 发(10830)
- 地方经济(10472)
- 农业(10401)
- 学(9373)
- 环境(8902)
- 方法(8801)
- 融(8534)
- 金融(8534)
- 资源(8332)
- 银(8267)
- 银行(8253)
- 行(8161)
- 和(7990)
- 制(7479)
- 发展(7423)
- 展(7403)
- 技术(6971)
- 数学(6764)
- 数学方法(6698)
- 贸(6574)
- 机构
- 学院(135301)
- 大学(131283)
- 研究(55606)
- 济(52436)
- 经济(51057)
- 管理(45658)
- 中国(42503)
- 理学(36730)
- 理学院(36192)
- 科学(35604)
- 管理学(35524)
- 管理学院(35262)
- 京(31056)
- 所(29617)
- 农(27856)
- 研究所(26595)
- 中心(25152)
- 江(24079)
- 财(23950)
- 农业(21421)
- 范(21284)
- 师范(21017)
- 业大(20603)
- 北京(20544)
- 省(20526)
- 院(20339)
- 州(19836)
- 技术(17887)
- 科学院(17566)
- 财经(17280)
- 基金
- 项目(84455)
- 科学(64500)
- 研究(64437)
- 基金(55631)
- 家(49168)
- 国家(48641)
- 科学基金(39906)
- 社会(38356)
- 省(36272)
- 社会科(36165)
- 社会科学(36156)
- 划(29668)
- 基金项目(28961)
- 教育(28591)
- 编号(27627)
- 发(25933)
- 自然(24078)
- 自然科(23260)
- 自然科学(23252)
- 成果(23220)
- 自然科学基金(22796)
- 资助(22187)
- 课题(21158)
- 发展(20741)
- 展(20331)
- 重点(20025)
- 创(17516)
- 部(17089)
- 年(17070)
- 创新(16423)
共检索到236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苏楠 刘学敏 杨琳 贾敬敦 史培军
因特殊自然条件及历史原因,陕北地区仍是中国最不发达的区域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里进行过多次生物资源开发,但因与国家某种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并没有使经济发展起来,人民不能得到更多实惠,且使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基于此,提出要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资源开发战略必须调整,树立全新思路,加快资源开发的市场化进程,走资源开发的产业化道路。以保持资源独特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把环境保护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建设水苏糖基地。水苏糖基地建设的目标是,以水苏糖为主导产业,使生产企业成为水苏糖原料供应商和水苏糖系列深加...
关键词:
生物资源 产业化 水苏糖基地 陕北地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从清
攀西地区资源高度富集、组合条件特别优越、最具开发潜力。目前,开发已经启动,效益开始显现,政府和群众积极性很高。但其开发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资金短缺,投入严重不足;二是生产基地规模小,龙头企业实力弱,产业化组织程度低;三是生态体系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威胁长江流域安全;四是社会经济发展起点低,人口素质差。作者提出了创新生物资源开发思路;加大攀西生物资源研究、规划和宣传力度;着力培育生物资源开发龙头企业;从根本上创造生物资源开发的投资环境;设立攀西生物资源开发风险基金,多渠道筹措生物资源开发资金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攀西地区 生物资源 开发 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俊权 杜国祯 陈家宽
云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多样化的气候孕育了种类繁多的生物种群。在这个“生物资源王国”和“生物基因宝库”建设生态省,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个载体把自然和人力资源整合在一起,将生态产业开发、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积极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并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省建设 循环经济 人与自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史培军 李晓兵 张文生 徐伟
该文从世界生态系统退化和中国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角度,阐述了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所面临的生态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问题的风险逐渐加大,并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环境危机、以及控制其风险加剧等问题的途径,即生物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双健康模型",它是以生物地球物理与化学过程为主的"地球健康"系统和以生命地球物理与化学过程为主的"人类健康"系统的有机结合。"地球健康"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健康"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生物资源的开发必须服从地球健康与人类健康的要求,生态建设是维护地球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必要手段。探求生态资产开发市场化途径,即实现"地球健康"与"人类健康"双营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体制...
关键词:
生物资源 生态建设 地球健康 人类健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培胜,王德才,卞永平
搞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是兴工强市之路卢培胜王德才卞永平山东荣成是我国第一渔业大县,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如何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走好具有地域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我们走访了国内海洋界一些知名教授、专家、学者,广泛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一致认为,改革开放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业荣 孙海清
中国一旦加入 WTO后 ,云南现有的传统优势产业将受到严重冲击 ,然而天然生物产品、绿色产品正成为 2 1世纪消费需求的主流 ,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在新的形势下 ,云南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资源为依托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 ,加快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的产业化步伐 ,继“两烟”之后寻找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尽快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
生物资源 开发 创新 产业化 云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从清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光热条件,孕育了攀西地区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因而认真分析攀西地区生物资源开发现状、特点和主要症结,结合攀西实际提出生物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对促进攀西地区生物资源开发、推动攀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攀西地区 生物资源 开发 基本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国钰
宛乡明珠——宝天(山曼)位于伏牛山腹地,介于内乡县和南召县之间,海拔1700多m,面积7523hm~2,这里是河南省最早划定的自然保护区之一,现已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此也是南阳地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游览景点。宝天(山曼)生物资源及其丰富,得天独厚,是生物科研的最佳基地,也是生物资源开发和发展旅游业的最理想的场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新文 李义敢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生物资源优劣势、生物科技创新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深刻分析和判断 ,提出实施生物资源创新工程的思路和原则 ,并探讨了建立全省生物科技创新体系、新的科研开发运行机制、管理体系、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以及政府部门的职责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生物 资源 开发 创新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郜华萍 宗明华 欧阳坚 杨继康
本文通过对生物资源项目开发技术与其他项目的开发技术的特殊性和差异的论述,说明了其技术含量是开发效果的关键,为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对生物资源开发项目技术含量的内涵和其指标体系的阐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魏琮 张雅林
就西部开发中的生物资源保护问题进行了讨论 ,分析了目前的保护现状及其面临的严峻现实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资源人文价值”的新概念 ,强调了生物资源的遗产价值和人文价值、生物防治技术、科技进步以及价值取向教育等在保护工程中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亚光
云南省实施﹃18生物资源开发工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考云南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张亚光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云南省自然地理、资源分布、经济水平、社会形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农村经济的地区差异性,使云南与沿海地区、全省内部各地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丹
基于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条款的分析和解释,研究了外大陆架非生物资源开发收益分享的含义、制度安排以及相关利益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等问题。研究认为,外大陆架沿海国应善意履行缴纳费用或实物的义务,国际海底管理局应制定公平分享外大陆架非生物资源开发收益的标准和指导外大陆架沿海国履行义务的指南。中国在国内层面应进行立法和政策设计,为履行相关国际义务做好准备;在国际层面,应积极参与相关谈判,利用发展中国家和地理不利国身份,分享应有的外大陆架非生物资源开发收益的份额。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金燕 赵曦琳 刘本洪 第宝锋 黄成敏
四川秦巴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及高耸的地形在四川盆地北部构成了一道天然生态屏障。该区自然资源禀赋充足,有以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主的生物资源,盛产银耳、木耳、核桃、杜仲、油橄榄、猕猴桃、苍溪雪梨、野生天麻、野生食用菌等天然有机或绿色食品,并蕴藏丰富的药材资源。对该区域丰富的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从该区生物资源特点、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挑战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该区发展特色生物资源的潜力;提出了在该区发展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并提出资源开发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加强组织协调领导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生物资源 可持续发展 四川秦巴山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