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06)
- 2023(10823)
- 2022(9035)
- 2021(8258)
- 2020(6545)
- 2019(14787)
- 2018(14257)
- 2017(27353)
- 2016(14760)
- 2015(16414)
- 2014(16471)
- 2013(16438)
- 2012(15673)
- 2011(14679)
- 2010(15194)
- 2009(14055)
- 2008(13983)
- 2007(12811)
- 2006(11968)
- 2005(11136)
- 学科
- 济(69809)
- 经济(69753)
- 管理(41605)
- 业(39698)
- 企(30361)
- 企业(30361)
- 地方(24564)
- 中国(22965)
- 农(21186)
- 方法(19724)
- 业经(16972)
- 数学(15352)
- 数学方法(15142)
- 农业(14718)
- 地方经济(13831)
- 策(13147)
- 发(13055)
- 财(12800)
- 环境(12548)
- 学(12530)
- 制(12487)
- 银(12360)
- 银行(12348)
- 融(12294)
- 金融(12293)
- 贸(12262)
- 贸易(12248)
- 行(12128)
- 易(11780)
- 和(11361)
- 机构
- 学院(218083)
- 大学(212715)
- 济(91465)
- 经济(89318)
- 研究(83901)
- 管理(81415)
- 理学(67651)
- 理学院(66751)
- 管理学(65792)
- 管理学院(65313)
- 中国(64815)
- 科学(50042)
- 京(47660)
- 所(43105)
- 财(42262)
- 研究所(38681)
- 中心(37805)
- 江(36301)
- 农(34680)
- 范(33903)
- 师范(33644)
- 财经(31747)
- 北京(31200)
- 院(30608)
- 州(29498)
- 经(28547)
- 业大(27484)
- 师范大学(26952)
- 农业(26494)
- 经济学(26240)
- 基金
- 项目(136226)
- 科学(108259)
- 研究(104235)
- 基金(96255)
- 家(83309)
- 国家(82559)
- 科学基金(70381)
- 社会(65971)
- 社会科(62615)
- 社会科学(62601)
- 省(54800)
- 基金项目(50225)
- 教育(46203)
- 划(45667)
- 编号(43386)
- 自然(43184)
- 自然科(41947)
- 自然科学(41937)
- 自然科学基金(41166)
- 资助(39635)
- 发(36883)
- 成果(36003)
- 课题(31501)
- 重点(31329)
- 发展(30166)
- 展(29640)
- 部(29173)
- 创(27940)
- 国家社会(26843)
- 创新(26079)
共检索到358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崔平
本文对陕北旅游业发展的资源与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探讨了陕北旅游业发展的模式与资源特点,提出了大陕北条件下的旅游发展新思路,并且对陕北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陕北 区域经济 旅游业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霍佳颖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休闲娱乐的时间变短,可以享受自然与人文风光的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游客首选的旅游形式之一。为了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如何开发并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问题。陕北黄土高原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其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很大潜力。文章通过梳理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与分类方式,从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等2个方面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乡村旅游资源现状,总结出该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拥有资源数量较多、类型多样,分布较为集中、利于组合开发等比较优势,提出陕北黄土高原乡村旅游应采取打造陕北黄土高原乡村旅游品牌、利用科技手段建立先进营销模式及开发个性化的旅游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顺安
防城港市地处中越边境,是我国大西南地区通往越南和东南亚的交通要道,区位优势明显。这里有辽阔的海滩,茂密的热带季雨林,成群的白鹭,生长在大海中的红树林以及迷人的京族民族风情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要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这一难得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本市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城市。
关键词:
防城港市 区位优势 旅游资源 旅游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克兴
特色,是旅游业的灵魂。有特色的旅游是高层次的旅游,缺乏特色的旅游是低层次的旅游。不少旅游界的有识之士指出,特色将是二十一世纪世界旅游业竞争的主要内容,是吸引旅游者、繁荣旅游事业的首要条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永清 谢迪辉 周茂权
一、组建大桂林旅游区是搞活旅游经济的战略举措 一般认为,桂林旅游区包括桂林市和阳朔县,这是关于桂林旅游区地域范围的狭义理解。从资源类型组合关系、资源地域分布结构及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宜将桂林旅游区扩大至包括桂林市、阳朔县、临桂县、灵川县、兴安县、永福县、资源县及龙胜各族自治县(一市七县),共同组成“大桂林旅游区”。其理由是:(1)上述各县均与桂林市相毗连,将之划入桂林旅游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葛莉珍
陕北有着发展民俗旅游的良好资源禀赋。目前陕北民俗旅游有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要使其形成产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必须注重开发的原则和具体策略。民俗旅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开展本国的民俗旅游活动。
关键词:
民俗旅游 开发 原则 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华丽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实现海南全省旅游业的协调发展,需要海南中西部旅游发展的支撑和配合。本文就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对海南中西部旅游发展的必要性以及优劣势和机会威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海南中西部旅游发展特点,提出政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创新旅游产品开发理念、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培养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旅游岛 海南西部 旅游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夏学英 金艳春 李龙
应用区位商方法对我国旅游产业区域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市场占有率作为辅助衡量指标与区位商共同作用判断我国各省市旅游产业区域比较优势和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莹
文章阐述了蒲城桥陵的位置和桥陵旅游资源的特色,并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蒲城县桥陵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指出了桥陵开发条件的限制性因素,最后就桥陵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春鲜
在旅游资源优势度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15个地、州、市进行了旅游资源等级划分,分别与旅游经济水平、旅游经济增长速度进行耦合分析。结果显示:2000—2006年,旅游经济水平与旅游资源优势度呈正相关关系;旅游资源优势区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慢于旅游资源劣势区。说明新疆旅游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经济学中"资源的诅咒"现象;虽然新疆旅游经济水平空间差异化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旅游资源禀赋的空间差异,但旅游资源禀赋已不再是旅游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旅游经济持续增长与地区经济水平(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和旅游资本投入密切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春鲜 马耀峰
文章在旅游资源优势度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15个地、州、市进行了旅游资源等级划分,并分别与各地区旅游经济水平、旅游经济增长速度进行耦合分析。分析认为新疆旅游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经济学中"资源的诅咒"现象。但旅游资源优势区中的阿勒泰地区因为大量的旅游资本投入使其一直保持了较高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旅游资源优势区旅游业合理转型,由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新疆旅游业持续增长的根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万津津
文化历史和艺术是目的地形象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旅游资源具有的意境美、抒情性、季节性、地域性与多元复杂性等特征,是生态旅游规划中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这一特种旅游资源的价值已越来越引人注目。文中指出,开发文学旅游资源应重视保护真实性,深层次营造艺术氛围,重视营销策略和分析游客心理体验等。本研究旨在吸引文化游客,创设特种遗产体验,促进文学地经济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迎涛
根据1980年以来的文献检索,在对有关区域旅游资源整合问题的多篇论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将该研究20多年来的进展划分为早期和现阶段两大阶段,阐述了各阶段的研究特点,并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从基本理论研究、实践研究2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了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进一步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区域 旅游资源整合 进展 发展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艳玲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文章从资源现状分析入手,构建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开评价体系,以区位商法、特尔菲法与加权求和的方法,对河南省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潜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70~100分的一级开发区包括郑州、洛阳,46~69分的二级开发区包括焦作、新乡、济源、安阳、南阳、开封,30~45分的三级开发区包括驻马店、平顶山、三门峡、鹤壁、信阳,10~29分的四级开发区包括商丘、濮阳、漯河、许昌、周口。并分析河南省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对概念理解不够全面,缺少特色资源;旅游经济的带动性不足,旅游产业的外向度较低;资源开发不当,生态环境失衡;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水平需要提升等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崔勇前
[目的]通过分析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产业发展情况,提出缩小区域差异、提升旅游资源开发水平、运用现代化推广技术等发展意见解决山西省乡村旅游业发展道路上的问题。[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各级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对其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结果]山西乡村环境舒适得分最高,自然资源是开发乡村旅游的优势。乡村旅游可进入性得分为0. 81,可进入状况良好。山西乡村权重为0. 534,乡村性特点不突出。山西乡村旅游资源的设施因子得分较高,乡村旅游景点设施配备比较齐全,开发空间和潜力较大。外围吸引物权重最低,可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农业资源互补的组合优势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评价结果总分为6. 25,这表明指标权重得到调研对象的一致认可。[结论]山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综合特征前3位的权重顺序为乡村性>乡村资源>可进入性。山西省在乡村旅游业的经营与发展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乡村旅游区域差异明显、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浅、乡村旅游地缺乏知名度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山西省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