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7)
2023(9580)
2022(8261)
2021(7444)
2020(6380)
2019(14843)
2018(14644)
2017(27981)
2016(15509)
2015(17784)
2014(18153)
2013(18498)
2012(18295)
2011(16879)
2010(17644)
2009(16768)
2008(16127)
2007(14727)
2006(12954)
2005(12003)
作者
(49585)
(41539)
(41468)
(39407)
(26384)
(20165)
(19031)
(16262)
(15659)
(14896)
(14272)
(13921)
(13427)
(13303)
(13124)
(12915)
(12863)
(12327)
(11958)
(11900)
(10688)
(10571)
(10323)
(9630)
(9435)
(9370)
(9343)
(9258)
(8553)
(8496)
学科
(73542)
经济(73477)
管理(39349)
(39341)
(28862)
企业(28862)
方法(27750)
数学(24314)
数学方法(24117)
中国(22282)
(21766)
地方(21661)
业经(15884)
(15496)
(15241)
农业(14790)
(14151)
(13838)
金融(13836)
(13620)
贸易(13610)
(13103)
(12832)
银行(12801)
(12384)
地方经济(12133)
(11369)
环境(10963)
(10896)
教育(10209)
机构
大学(235721)
学院(235451)
(96808)
经济(94479)
研究(89413)
管理(82959)
理学(69412)
理学院(68488)
管理学(67250)
管理学院(66805)
中国(66582)
科学(55586)
(52143)
(47725)
(47351)
(43927)
研究所(42956)
中心(39951)
(38372)
业大(37155)
农业(37144)
北京(33906)
财经(33848)
(33480)
师范(33102)
(31720)
(30963)
(30430)
经济学(29377)
(29355)
基金
项目(146748)
科学(112361)
研究(107652)
基金(101533)
(89010)
国家(88195)
科学基金(72833)
社会(65188)
社会科(61622)
社会科学(61603)
(59655)
基金项目(53441)
(50168)
教育(49548)
自然(45995)
编号(45058)
自然科(44760)
自然科学(44741)
自然科学基金(43898)
资助(42168)
(37816)
成果(37801)
重点(33926)
课题(32722)
(31934)
发展(30112)
(29943)
(29596)
创新(28098)
科研(28036)
期刊
(118008)
经济(118008)
研究(74285)
中国(54664)
(44413)
学报(39774)
科学(35814)
(33555)
教育(30859)
农业(30069)
管理(29557)
大学(29183)
学学(27315)
(25304)
金融(25304)
技术(20621)
业经(20532)
经济研究(18137)
(16877)
财经(16864)
问题(15713)
(14502)
(12412)
技术经济(12057)
(11802)
商业(11694)
图书(11508)
理论(11100)
世界(11007)
国际(10950)
共检索到373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学军  韩崇选  张宏利  卜书海  王明春  杨清娥  
 采用野外调查和数学分析的方法,对陕北及关中林区的草兔危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陕北和关中林区遭受草兔危害的面积约为12.61万hm2,平均被害株率6.71%,危害的主要树种有山杏、沙棘、刺槐、侧柏、油松等;同一树种在不同地区的受害程度不同,同一地区不同树种的受害程度也不相同。应用聚类分析法可将调查地区的兔害分成4类,即麟游、耀县、富县为1类,旬邑和千阳为1类,吴旗、安塞和延安为1类,永寿、韩城和潼关为1类;在同一类内,草兔对林木的危害率近似;同时用聚类分析法将调查的9个树种分为3类,即苹果、油松和沙棘为1类,刺槐和仁用杏为1类,侧柏、豆科等为1类。在陕北和关中地区,草兔对林木的危害季节一般...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瑞贺   刘佳奇   刘磊   范世明   崔浩   董小姣   刘燕   张志伟  
[目的 ]本研究旨在明确山西省沁水县松墨天牛发生规律及危害特征,为有效防控松墨天牛在山西省内进一步扩散蔓延并阻断松材线虫入侵山西省提供理论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9—2022年,采用“动态监测法”连续4 a悬挂松墨天牛诱捕器监测松墨天牛成虫种群发生动态并分析成虫形态特征;结合“总有效积温定律”和气象数据,推算山西省沁水县松墨天牛发生世代数;建立24块标准样地,采用“每木检尺法”调查样地内的乔木树种遭受松墨天牛危害情况,同时选取36株危害致死的白皮松进行立木解剖,以明确松墨天牛在寄主树种白皮松上的发生危害规律。[结果 ]山西省沁水县松墨天牛雌雄成虫的鞘翅长、触角长、触角长/体长、胫节长、股节长这5个指标在雌雄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可使用松墨天牛成虫“触角长/体长”作为松墨天牛性别判定的形态指标;松墨天牛在山西省沁水县约为1年1代,松墨天牛成虫的发生期约为5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其中始见期为5月下旬,始盛期为6月中旬,羽化高峰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盛末期为7月中下旬,终见期为10月上旬;在山西省沁水县,松墨天牛主要危害径级为2.50~17.50 cm白皮松树,其中幼虫主要分布于树干0~1 m (41.54%)处,羽化孔则主要集中于树干1~2 m (28.62%)范围内。[结论 ]松墨天牛在山西省沁水县发生世代约为1年1代,雌雄成虫形态特征差异显著;成虫发生期约为5月下旬至10月上旬,羽化高峰期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松墨天牛在山西省沁水县主要危害白皮松树,幼虫虫口密度和羽化孔数量主要集中在树干0~2 m范围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华兰  叶鹏盛  倪国成  何炼  张瑜  杨红宣  韦树谷  
通过在川芎种苗(苓种)和大田栽培种植过程中,开展全程系统调查,明确了在川芎种植阶段,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斑枯病等,主要虫害有茎节蛾、蛴螬、斜纹夜蛾、红蜘蛛、种蝇等,并明确了川芎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为川芎重要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德友  何永福  陆德清  叶照春  袁洁  
为了解油菜蚜虫种类和田间消长动态,2007~2010年,对贵州省油菜蚜虫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贵阳市小河区作了田间消长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油菜蚜虫主要有桃蚜、萝卜蚜和甘蓝蚜3种,出现明显的3峰型,发生期在10月下旬至5月下旬;发生高峰分别在11月下旬、1月下旬和5月上旬;针对油菜蚜虫的发生危害规律,提出了田间防治措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申时才  张付斗  徐高峰  李天林  吴迪  张玉华  
云南省农科院环资所杂草研究室于1996年至2010年间开展了云南农田杂草的野外调查,共发现云南外来入侵农田杂草有186种,隶属41科,122属。外来杂草数量最多的是菊科和禾本科,分别有37种和35种,数量较多的科有豆科19种,苋科12种,茄科9种,大戟科8种。草本杂草有172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92.5%。1年生杂草植物有79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42.5%;2年和多年生杂草植物有85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45.7%。分布区域主要集中于滇南和滇中的各有122种和102种,分别占外来杂草种数的65.6%和54.8%;属于全省分布的有23种,占外来杂草植物种数的12.4%。绝大多数的外来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记伟  徐小钰  刘家宏  解建仓  
【目的】分析渭河平原旱涝灾害的演变特征及趋势,为区域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旱涝灾害史料,重建渭河平原2 205年(BC193-AD2012年)的旱涝灾害等级序列,通过绘制旱涝灾害等级图谱,统计不同时间段灾害的分布及持续性规律,并利用累积距平法、滑动T检验法结合小波分析法探究旱涝灾害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特征。【结果】2 205年内渭河平原共有796年发生了各类洪涝灾害,旱灾发生总频次为480年,高于涝灾的316年,且旱涝交替现象明显,但近200年旱灾的发生频率有所下降,涝灾则呈上升趋势;2 205年中连旱灾害发生总频率高于连涝灾害,但连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在近300年有增强趋势;旱涝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静  徐云  欧阳进  陶琼  彭云  钱发聪  李向东  
通过对昆明市烟草虫害预测预报网络中烟草蚜虫、烟青虫、金龟子、小地老虎的发生观测研究,浅析了2011-2013年昆明市4种烟草虫害的发生趋势和发生特点。在系统观测圃,烟蚜在2013年的发生较为严重,最高发生率为26.53%,蚜量指数12.19,而2011和2012年发生较为轻微;烟青虫、金龟子和小地老虎3年的发生均较轻。系统普查测报观测点,2011年4种虫害的发生均为中度程度危害,2012和2013年4种虫害在辅助测报观测点的发生均明显下降,发生危害程度较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粉华  孙国俊  季敏  张海艳  韩敏  袁方  邱淑芬  张留斌  
采用"M"形9点取样法定块调查,结果表明,金坛茶园秋季杂草有83种。其中,禾本科杂草10种,占12.05%;阔叶杂草67种,占80.72%;莎草科杂草3种,其它杂草3种,各占3.61%;多年生杂草26种,占31.33%。阔叶杂草中藤本杂草10种,占阔叶杂草的14.93%。明确了茶园秋季杂草群落组成。通过数据处理分析,秋季杂草相对多度(relative abundance)大于5%的优势杂草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旱稗(Echinochloa var.his-pidula)、牛筋草(Eleusine indica)、一年蓬(Erigeron annuus)、铁苋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强胜  魏守辉  胡金良  
江苏省主棉区棉田杂草有 1 2 4种 (含变种 ) ,隶属于 37科、 93属 ,其中恶性杂草有马唐、铁苋菜、稗、鳢肠、狗尾草、马齿苋、牛筋草、千金子和刺儿菜等 9种 ,区域性恶性杂草 1 3种 ,常见杂草 2 0种 ,一般杂草 82种。发生优势度最大的为马唐、铁苋菜、稗、鳢肠 ,是江苏各棉区杂草群落的优势种。由于棉花耕作栽培方式的不同 ,导致杂草的发生有差异 ,在水旱轮作棉田 ,稗、千金子、牛繁缕等喜湿性杂草的发生优势度较大 ;而在旱连作棉田 ,狗尾草、牛筋草、刺儿菜、波斯婆婆纳、香附子、苣荬菜等旱生性杂草种群发生较多。江苏棉田的杂草危害基本上以 1~ 2级为主 ,3~ 5级出现的田块相对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明春  韩崇选  杨学军  张宏利  杨清娥  李文爱  
 调查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草兔(Lepuscapensis)对常见造林树种的危害程度与危害症状,并采取不同防治措施进行了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草兔主要危害郁闭前的幼树,在调查的26种树木中,7种危害严重,10种危害中等,9种危害较轻。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春季用牛油或废柴油涂干处理的苗木被害率较对照降低50.2%或48.7%;造林时对裸根苗用多效抗旱驱鼠剂150倍水溶液兑成泥浆蘸根,苗木被害率降低32.3%;苗木生长期用多效抗旱驱鼠剂400~500倍水溶液叶面喷施、篱障阻隔、阻隔与药泥蘸根或阻隔与叶面喷施相结合,均对草兔危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各处理苗木被害率分别较对照降低了25.5%,63.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翠珠  杨红玲  黄夏宇骐  黄俊斌  李国庆  郑露  
【目的】草莓灰霉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分布的真菌病害,研究旨在探索湖北省设施草莓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分析不同流行因子与灰霉病发生的相关性,选择与果实发病率具有显著相关性因子建立模型,揭示不同因子与草莓灰霉病发生的关系,为湖北省设施草莓灰霉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3—2015年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草莓种植基地选取3个代表性草莓大棚,用5点取样法采集无症花、叶、果实,结合特异性PCR和保湿培养法检测组织上灰霉菌带菌率;选取其中两个大棚数据对草莓果实发病率与花朵发病率、叶片发病率、温度、相对湿度、果实带菌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庆雷  
日本苜蓿虫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河北省沧州市农业科学院王庆雷苜蓿营养价值高,对家畜适口性强,为优质牧草作物之一。在国内外畜牧业生产中,苜蓿的地位与作用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种植苜蓿已成为畜牧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日本,苜蓿的生长季节以高温高湿的气候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茹桃勤  李向东  宋宏伟  孙金钟  宋小菊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在河南省是危害杨树的最主要蛀干害虫,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已成为影响杨树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作者结合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工作,对杨树光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杰辉  张宏志  陈己任  熊兴耀  钟晓红  李炎林  
月季黑斑病是由蔷薇双壳菌及细极链格孢侵染引发的一类严重影响月季观赏价值和生物产量的病害。综述了月季黑斑病的发生与危害及抗性育种的研究进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瑜  吴代东  牟海飞  江文  蒙平  陈丽娟  李小泉  蔡炳华  韦华芳  林贵美  李朝生  张进忠  赵明  
以2008年初极端低温胁迫对广西香蕉产业造成严重影响为启示,针对各地香蕉寒冻害危害情况调查标准不统一,对寒冻害造成损失的评估存在差异等问题,将香蕉寒冻害划分为5个等级,并在等级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综合灾损,最终完成了广西香蕉寒害冻害等级指标及其灾损评估标准的制定。对广西各地可能发生寒冻害的时间和概率进行具体分析,统计情况表明,广西香蕉主产区开始发生1级、2级寒害的时间分别为11月上旬和12月上旬,平均发生概率达到50%以上,并造成10%~20%的综合灾损;12月下旬至1月下旬期间还可能出现3至4级的严重冻害,综合灾损大于3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