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4)
- 2023(5193)
- 2022(4488)
- 2021(4172)
- 2020(3564)
- 2019(8155)
- 2018(7958)
- 2017(15395)
- 2016(8665)
- 2015(9346)
- 2014(9435)
- 2013(9532)
- 2012(9064)
- 2011(8320)
- 2010(8361)
- 2009(7571)
- 2008(7559)
- 2007(6783)
- 2006(5860)
- 2005(5352)
- 学科
- 济(33349)
- 经济(33302)
- 业(22797)
- 管理(22556)
- 企(18789)
- 企业(18789)
- 方法(17078)
- 数学(15019)
- 数学方法(14849)
- 学(11594)
- 财(9043)
- 中国(7832)
- 农(7709)
- 制(6722)
- 业经(5974)
- 务(5754)
- 财务(5748)
- 财务管理(5733)
- 贸(5631)
- 贸易(5630)
- 企业财务(5589)
- 易(5450)
- 融(5374)
- 金融(5373)
- 地方(5371)
- 技术(5365)
- 银(5302)
- 农业(5249)
- 银行(5240)
- 理论(5091)
- 机构
- 大学(131108)
- 学院(128352)
- 研究(53437)
- 济(46246)
- 经济(45141)
- 管理(42028)
- 科学(39346)
- 农(38158)
- 中国(37266)
- 理学(36732)
- 理学院(36152)
- 管理学(35130)
- 管理学院(34943)
- 所(31242)
- 农业(31230)
- 京(29461)
- 研究所(29137)
- 业大(28346)
- 中心(22494)
- 财(21423)
- 农业大学(19886)
- 江(19639)
- 省(19587)
- 院(18915)
- 科学院(18311)
- 北京(18306)
- 室(18306)
- 业(17704)
- 财经(17343)
- 实验(16812)
- 基金
- 项目(93154)
- 科学(70672)
- 基金(67966)
- 家(66089)
- 国家(65618)
- 研究(55226)
- 科学基金(52205)
- 自然(39034)
- 自然科(38180)
- 自然科学(38162)
- 自然科学基金(37509)
- 省(36108)
- 基金项目(35567)
- 社会(33533)
- 划(32920)
- 社会科(31684)
- 社会科学(31671)
- 资助(29023)
- 教育(25227)
- 计划(22668)
- 重点(22409)
- 科技(20972)
- 部(20075)
- 发(19521)
- 科研(19102)
- 创(19027)
- 编号(18772)
- 业(18054)
- 创新(17983)
- 专项(17064)
共检索到187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樊廷录 马明生 王淑英 李尚中 赵刚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品种冬小麦灌浆期穗下节可溶性糖含量(SS)、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差异,探讨限量灌溉条件下SS与产量和WUE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北方12个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在甘肃陇东黄土高原进行大田试验。【结果】不同冬小麦品种之间产量、WUE、SS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灌浆进程的推进,SS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且灌浆中后期差异达到最大。冬小麦灌浆期SS与产量、WUE均呈显著正相关,并且相关性在灌浆中后期和后期达到极显著;【结论】限量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籽粒灌浆期SS可作为筛选高产和高水分利用效率品种的参考指标之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孔祥旋 杨占平 武继承 史福刚 薛毅芳 何方 杨稚娟
在河南省丘陵旱作区,采用限量灌溉的方法,研究了灌水对冬小麦子实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期灌水0~90 mm范围内,灌水平均增产13.0%~39.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0%~18.0%,且能改善冬小麦的生育性状和产量构成。在雨水偏丰的年份,满足最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补充灌水量为45 mm,满足灌溉水利用率最高时的补充灌水量为30~45 mm。冬小麦拔节孕穗期灌水能增加成穗数,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灌浆期灌水能增加粒重,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拔节孕穗期是限量灌溉的最佳生育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广龙 罗远培 杨培岭
1993~199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科学园进行了冬小麦节水灌溉试验。通过对干物质积累、分配动态观测表明:供水较多、供水较早的处理,干物质累积总量及根、冠生长量较大。根量最大值出现在开花期,在此之前,根、冠同步增长并呈正相关;之后,由于根系不断衰亡出现负相关关系。土壤水分不足,分配到根系的干物质比例及根冠比(R/S)增大,拔节期及其之前的土体水量对R/S影响较大,之后的对R/S影响很小。冬小麦在扬花与拔节期对水分条件较为敏感,其中扬花水显得更为重要,应特别注意加强扬花、灌浆期水分管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亮 黄婷苗 郑险峰 顾炽明 王朝辉
【目的】探讨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关中灌区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该地区实现小麦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农979"作为供试冬小麦品种,研究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配施0,87.5,175,262.5,350kg/hm2氮肥以及秸秆不还田条件下施用175kg/hm2氮肥6个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土壤贮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在氮肥用量相等(175kg/hm2)的情况下,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处理的冬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较单施氮肥处理分别增加了39万穗/hm2,1.57,2.11g和1 200kg/hm2。6个处理中,玉米秸秆还田配施262.5kg/hm2氮肥处理的...
关键词:
秸秆还田 产量 冬小麦 水分利用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友军 熊瑛 吕强 陈明灿 骆炳山
比较了3种类型专用小麦(强筋小麦郑麦9023、中筋小麦温麦4号和弱筋小麦豫麦50)在籽粒灌浆过程中旗叶、倒一茎节、倒二三茎节、倒四五节茎节、叶鞘中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及籽粒中可溶性总糖、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灌浆过程中,中筋小麦温麦4号和弱筋小麦豫麦50旗叶中可溶性总糖、蔗糖、SS和SPS活性均高于强筋小麦郑麦9023,温麦4号略高于豫麦50。SS和SPS活性峰值出现时间早于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在花后12d至成熟期间,豫麦50籽粒中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温麦4号次之,郑麦9023最低;豫麦50淀粉含量显著高于温麦4号和郑麦9023,灌浆后期的ADPP活性也高于温麦4号和郑麦9023。相关分析...
关键词:
小麦 叶 茎 粒 可溶性糖 淀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胜爱 李正来 秦青春 何建兴 李瑞奇
在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两熟区,在传统的施肥种类和施肥量基础上,采用3个灌水次数处理,A1(起身拨节水)、A2(起身拨节水、孕穗水)、A3(起身拨节水、孕穗水、灌浆水),研究了春季不同灌溉制度对冬小麦籽粒产量构成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春一水处理明显降低了小麦穗粒数和粒重,春二水处理与春三水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春二水处理的水分生产效率最高。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溉制度 产量构成 水分生产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赛力汗·赛 张永强 薛丽华 梁玉超 雷钧杰 陈兴武 王志敏
为优化新疆北疆滴灌冬麦区节水灌溉技术,探讨滴灌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的影响,2013—2015年设置0(CK)、900(W1)、1 800(W2)、2 700(W3)、3 600(W4)、4 500(W5)、5 400(W6)、6 300m3/hm2(W7)共8个灌溉量处理,测定不同滴灌量下冬小麦叶面积指数、SPAD值、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产量及耗水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冬小麦随生育进程递进LAI均呈现单峰型变化趋势,在孕穗期达到最大,其值以W5最高;叶片最高SPAD值出现时期随滴灌量增加而后延。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单茎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Vm)均以W5处理最高。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冬小麦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W5处理获得最高产量,而W4处理获得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滴灌量为3 600~4 500m3/hm2的处理为高产高效的最适灌溉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尚宇 于振文 张永丽 赵俊晔 石玉 王东
【目的】研究高产条件下不同畦宽灌溉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0—2011年和2011—2012年小麦生长季,在山东兖州小孟镇史家王子村(35°24′N,116°24′E)高产麦田以高产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地表纵向比降为2.09‰、畦长为60 m条件下,设置1.0、1.5、2.0和2.5 m 4个畦宽处理,分别用W10、W15、W20和W25表示,各处理均在拔节期用水龙带从机井口引水至畦首灌水,水龙带出水口安装水表计量灌水量。改口成数为90%。将畦田沿灌水水流方向划分为0—20、20—40和40—60 m 3个区间,用烘...
关键词:
畦宽 小麦 耗水特性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馨逸 刘小虎 韩晓日 段鹏鹏 朱玉翠 齐文
【目的】辽春10号和辽春18号小麦是常见的两个小麦品种,但是关于这两个小麦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对维持土壤肥力的差异性方面还未知,因此探讨土壤中活性有机库(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在各生育期的动态变化,以此来评价土壤活性有机库对不同施氮量的响应以及转化。【方法】以不同品种盆栽小麦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施氮量(N0:0 kg·hm~(-2)、N1:45 kg·hm~(-2)、N2:90 kg·hm~(-2)、N3:135 kg·hm~(-2)、N4:180 kg·hm~(-2)、N5:225kg·hm~(-2))的设定下,探究土壤活性有机库在小麦生育期内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小麦生育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左文博 吴静利 杨奇 张嘉楠 刘桂茹
本试验测定了北方冬麦区主推的22个冬小麦品种的根系活力以及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并测定了各品种的抗旱性,尝试寻找根系活力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与作物抗旱性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22个供试品种中,抗旱指数较高的品种有长6878、长4378、保麦9号、河农825、中旱110等;灌浆中期旱胁迫条件下的根系可溶性糖含量与作物抗旱性呈负相关,推测抗旱性强的品种在旱胁迫条件下将根部形成的可溶性糖运输至穗部灌浆,弥补由于干旱造成的光合产物量的不足。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小麦 根 根系活力 可溶性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海泽 刘志萍 巴图 马宇 吕二锁 郭呈宇 李建波 王文迪 王金波 齐海祥 徐寿军
【目的】探讨大麦可溶性糖与籽粒淀粉积累的关系。【方法】以蒙啤3号、甘啤4号、蒙啤5号、垦啤7号4个大麦品种为供试材料,设0、90、180、270 kg/hm~2(分别标注为N_0,N_1,N_2,N_3)4个施氮水平,分析灌浆期间不同施氮水平下大麦营养器官可溶性糖和籽粒淀粉的动态变化,研究营养器官可溶性糖输出量对籽粒淀粉积累的贡献,探索各营养器官可溶性糖积累量与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积累量的相关性。【结果】4个大麦品种叶片、茎秆、籽粒可溶性糖积累量随着生育时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花后21 d达到最大值。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4个大麦品种叶片、茎秆、籽粒可溶性糖积累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N_2处理达到最大值。4个大麦品种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随着生育时期呈现升高的变化趋势。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4个大麦品种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N_2处理达到最大值。营养器官可溶性糖输出量对淀粉积累有重要贡献,4个大麦品种开花前和开花后叶片、茎秆贮藏可溶性糖输出量对淀粉贡献均表现为N_2>N_3>N_1>N_0,4个大麦品种开花前和开花后贮藏可溶性糖总输出量对淀粉贡献均表现为N_2>N_3>N_1>N_0。4个大麦品种开花前和开花后贮藏可溶性糖输出量均表现为茎秆最大,叶片最小。相关性分析表明,4个大麦品种在不同灌浆阶段,叶片和茎秆花后7、21、28、35 d可溶性糖积累量与籽粒总淀粉、支链淀粉积累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和茎秆花后7、21、28、35 d可溶性糖积累量与籽粒直链淀粉积累量均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营养器官中可溶性糖的积累量、籽粒中淀粉积累量、花前花后营养器官可溶性糖的输出量及其对籽粒淀粉的贡献率达到最大值的最佳施氮量为180 kg/hm~2纯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金凤 白志英 李存东 米少艳 刘永霞
以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磷处理条件下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旗叶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研究低磷胁迫对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并对控制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相关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中国春-Synthetic 6x染色体代换系及其亲本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测定的各生育时期中明显低于对照;Synthetic 6x的2A、3A、5B、7D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促进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的基因;3A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诱导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的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彩云 党红凯 郑春莲 郭丽 马俊永 李科江
针对低平原区水资源缺乏问题,研究不同降雨年型下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的产量、耗水组成、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试验于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2个小麦生长季进行,采用裂区设计,以春季5个灌溉模式作为主处理(春季灌溉1水—W1、2水—W2、3水—W3和4水—W4,不灌溉作对照—W0),以3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作为副处理(小麦品种衡观35、石4185和衡4399)。研究结果表明:随灌溉量的增加,产量非线性增加,产量受降雨的多少和阶段分配的影响,2年分别以3水模式(少雨年)和4水模式(多雨年)产量最高,但2012—2013年度2水模式和3水模式产量差异不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振柱 于振文 李晖 余松烈
在自然大田和人工防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限量灌水对冬小麦光合性能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土壤耗水强度以拔节至挑旗期间为最大,此期间限量灌水较显著地减缓了冬小麦生育后期光合面积的衰减,使叶片的气孔阻力降低,蒸腾强度升高,群体和叶片的光合速率均升高,改善了光合性能,提高了产量水分利用率
关键词:
限量灌水,冬小麦,光合性能,水分利用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学成 胡承孝 谭启玲 魏文学 王运华
在土培条件下 ,采用分期播种方法 ,研究了施用钼肥对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2个播种期条件下 ,施用钼肥均极显著提高幼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及其脯氨酸含量 ,早播冬小麦的游离氨基酸及脯氨酸含量随生育期推进而明显下降 ,施钼使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的幅度有随生育期而提高的趋势 ,而脯氨酸含量的增幅随生育期推进而下降 ;但晚播冬小麦的变化不同。施用钼肥能显著提高早、晚播冬小麦分蘖期和拔节期植株可溶性蛋白质和总糖含量 ,但对苗期植株影响不大 ;施用钼肥使冬小麦可溶性蛋白质和总糖含量提高的幅度有随生育期而提高的趋势 ,可溶性糖尤为明显。施用钼肥能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