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98)
2023(5189)
2022(4435)
2021(3803)
2020(2982)
2019(6246)
2018(6325)
2017(11261)
2016(6370)
2015(6650)
2014(6049)
2013(5774)
2012(4922)
2011(4543)
2010(4402)
2009(3853)
2008(3174)
2007(2734)
2006(2253)
2005(1854)
作者
(18172)
(15115)
(15063)
(14209)
(9422)
(7382)
(6577)
(5993)
(5698)
(5272)
(5049)
(4985)
(4918)
(4749)
(4700)
(4663)
(4589)
(4518)
(4404)
(4307)
(4000)
(3660)
(3590)
(3535)
(3432)
(3386)
(3356)
(3253)
(3224)
(3141)
学科
管理(18071)
(17270)
经济(17254)
(12303)
(10284)
企业(10284)
环境(9599)
(7044)
(6072)
方法(5934)
中国(5201)
(5051)
数学(4927)
数学方法(4817)
业经(4583)
(4207)
(4184)
贸易(4181)
(4120)
(4072)
资源(3856)
规划(3782)
农业(3751)
环境规划(3705)
理论(3495)
地方(3366)
生态(3194)
(3142)
(3033)
经济学(2891)
机构
学院(80161)
大学(76374)
研究(27483)
管理(25941)
(25619)
经济(25034)
理学(22689)
理学院(22410)
管理学(21690)
管理学院(21586)
科学(20826)
(20681)
中国(18687)
业大(16926)
农业(16761)
(15346)
(14899)
研究所(13850)
中心(12457)
(11648)
技术(11603)
农业大学(11374)
(11125)
(10143)
(10060)
(9983)
师范(9853)
(9594)
(9547)
科学院(9284)
基金
项目(59705)
科学(45423)
基金(41590)
研究(40355)
(38447)
国家(38182)
科学基金(31579)
(26218)
社会(23919)
社会科(22651)
社会科学(22645)
自然(21933)
基金项目(21801)
(21782)
自然科(21449)
自然科学(21440)
自然科学基金(20995)
教育(18796)
编号(16569)
资助(16102)
重点(14288)
(14065)
计划(13524)
(13185)
创新(12389)
成果(12332)
科技(12330)
科研(12046)
课题(11968)
(11458)
期刊
(28527)
经济(28527)
(20314)
学报(19732)
研究(18143)
中国(15331)
科学(15204)
农业(14057)
大学(13547)
学学(13147)
教育(9453)
管理(9372)
(8352)
(7220)
业经(6652)
业大(6138)
技术(6121)
(5525)
农业大学(5319)
科技(5096)
经济研究(5025)
(4855)
金融(4855)
中国农业(3994)
林业(3943)
商业(3696)
财经(3610)
自然(3603)
职业(3576)
资源(3251)
共检索到110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志  姜绍通  罗水忠  李兴江  潘丽军  赵辛  
目的乙醇脱氢酶(ADH)是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代谢途径中的支路关键酶,选育米根霉ADH突变株,降低ADH活力,可以提高乳酸转化率。方法利用亚硝基胍(NTG)诱变米根霉As3.3462,在含丙烯醇的YPD选择培养基上筛选获得ADH突变株,研究了突变菌株在限氧与通氧条件下的乙醇、乳酸、ADH与L-乳酸脱氢酶(LDH)的特性。结果获得11株ADH突变株,其中mut-2突变株在通氧和限氧条件下对乳酸的转化率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84.6%和175%,而对乙醇的转化分别下降了39.5%和59.8%。mut-2突变株的最大ADH活力在通氧和限氧条件下均比出发菌株降低,而LDH活力在限氧条件下显著增加,通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明照  徐兵  
主要分析了供应链发生中断后,供应商在与分销商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如何设计最优合同中各主要参数,以降低自己的期望损失,同时通过理论公式和数据模型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最优合同中各要素以及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影响,并联系实际对不同情况下供应商的合理风险储备提出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仕凤  唐俊  高永东  翟志伟  刘力行  高必达  陈捷  
为探索康氏木霉REMI突变株适宜的产酶条件,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固态发酵培养基、接种量、料水比、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分为稻草粉︰麦麸为9︰1(质量比),料水比1︰1(质量比),硫酸铵1%,Tween-200.1%,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7.5%,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96h,pH自然;该突变株的FPA酶活和CMC酶活分别达6.097,8.123IU/g.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夏  妙佳源  高小丽  杨璞  高扬  冯佰利  
为研究不同连作年限下谷子功能叶片衰老和活性氧代谢特性,加深对谷子连作障碍的认识,以晋谷29号品种为材料,选取3个不同年限(2、3和4年)的连作方式,以轮作方式为对照,分析不同连作年限下,功能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保护酶活性(SOD、POD、CAT)、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氧自由基积累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对比轮作与连作处理,结果表明:谷子开花后,其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CAT、SOD和P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MDA和氧自由基积累量持续上升。其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显著下降(P<0.05);CAT活性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下降;SOD和POD活性在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雅新  王甲果  张翔凯  李驰  马磊  刘东阳  沈其荣  
[目的]本文通过高能射线照射筛选获得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高产生长素(IAA)突变株M95,并研究其对植物的促生效应。[方法]利用X射线照射获得哈茨木霉突变体库,结合Salkowski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筛选出IAA产量最高的突变株M95;利用Biolog FF微孔板法研究IAA高产突变株的碳源利用特性;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M95生长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并通过水培和盆栽试验探究M95对黄瓜的促生效果。[结果]从突变体库中筛选到38株优势菌株,其中M95的IAA产量较野生株NJAU 4742(WT)提高了20.51%;Biolog FF微孔板试验结果表明,M95在以D-果糖为唯一碳源的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并显著高于WT;荧光定量结果表明,M95中吲哚乙酰胺水解酶基因(iaaH2)和腈水解酶基因(nit2)的转录水平比WT分别提高了32.68和14.58倍。M95处理对黄瓜幼苗的促生作用显著优于WT处理,相对于WT处理,M95处理黄瓜株高、叶面积、地下部鲜重和干重,在水培条件下分别增加了14.79%、16.84%、31.41%和47.96%,在第1季盆栽试验中分别增加了20.99%、13.92%、17.92%和34.02%,在第2季盆栽试验中分别增加了12.23%、15.15%、23.29%和30.02%。在盆栽试验中,M95处理根际细菌、真菌和木霉数量较WT处理分别增加1.91%、5.80%和5.08%。[结论]筛选获得了高产IAA菌株哈茨木霉M95,其对黄瓜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M95中吲哚乙酰胺水解酶和腈水解酶转录水平的提高是其产IAA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从文  鲍宝龙  
为了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一氧化氮合酶的功能和作用,克隆了该基因的全长序列,在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缺陷菌株的基础上,构建一氧化氮合酶过表达菌株,进行表型验证,研究NO对细菌表型的影响。结果显示,一氧化氮合酶缺失使细菌自溶速率加快,抗氧化杀伤能力减弱,生物被膜生成能力降低,缺失和过表达均会影响细菌正常的生长周期和速率。外源性NO对野生菌株、敲除菌株和过表达菌株生物被膜的不同影响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一氧化氮合酶还参与了外源性NO对生物被膜的调控。一系列表型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内源性NO作用不仅仅是阻断Fenton反应,增强过氧化氢酶活性,还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调控细菌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月月  赵霞  王磊  代兴杨  阮祥春  李琳  曾明华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b基因(Cytb)突变与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对喹啉类抗球虫药产生抗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安徽和县、舒城县、肥东县、庐江县、凤台县和全椒县6个地区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经分离、纯化、鉴定和鸡体试验法检测耐药性后,采用PCR法和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各个地区的野外分离株及敏感株之间Cytb基因的序列突变情况。[结果]获得了1 100 bp的目的片段。测序后发现:与敏感株相比,耐药株中Cytb基因有更多的基因突变,主要表现为T→C、T→A、A→G的突变,其中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艺晖  林河通  林艺芬  张居念  赵云峰  
【目的】研究拟茎点霉侵染对龙眼果实采后果皮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采后龙眼果实用拟茎点霉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04个孢子/mL)浸泡接种5 min,以无菌水处理的龙眼果实为对照。经过处理的果实在(28 1)℃、相对湿度90%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果实病害指数、果皮褐变指数、MDA含量、产生速率、活性氧清除酶(SOD、CAT、APX)活性和内源抗氧化物质(AsA、GSH)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果实相比,拟茎点霉侵染提高了龙眼果实病害指数和果皮褐变指数。同时,拟茎点霉侵染促进龙眼果皮产生速率增加,且在整个侵染过程维持较高水平;拟茎点霉侵染0—2 d内的果皮GSH含量和APX活性明显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德顺  徐春梅  王丹英  章秀福  陈松  褚光  刘元辉  
【目的】研究根际氧环境对水稻幼苗磷吸收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以期为促进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新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珍汕97B和密阳46为材料,用国际水稻所营养液配方进行水培试验。秧苗移栽一周后用在线溶氧仪(氮气、氧气调节)设定中氧:2.5—3.5 mg·L~(-1),高氧:>6.0 mg·L~(-1)(饱和溶解氧处理,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用充气泵连续向水体中充入空气)和常规水培(CK,不进行氧调节)3个氧处理,研究水稻幼苗生长(生物量、根系形态结构)、根系生理(根系活力、磷吸收动力学、磷酸酶活性、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柠檬酸等)以及磷吸收积累等指标。【结果】(1)中氧处理促进水稻幼苗分蘖的发生和生长,增加其生物量、根冠比以及磷的吸收和积累;高氧处理降低株高,减少地上生物量,对地下部分生物量无明显影响。(2)中氧处理后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总根系体积较对照显著增加,平均根粗显著降低;高氧处理与之相反。中氧和高氧处理均能促进有机酸的分泌(有机酸总量、草酸、酒石酸以及柠檬酸含量均增加)、提高叶片和根系中酸性磷酸酶活性;但与高氧处理相比,中氧处理后根系活力显著增强,磷吸收动力学参数得以优化,Imax增大、Km和Cmin降低。(3)磷积累量、地上部磷含量与根系形态(总根长、根系表面积、平均根粗和总根系体积)、根系活力、吸收动力学参数Imax、草酸以及酒石酸含量显著正相关,与磷吸收动力学参数Km和Cmin显著负相关。地下部磷含量与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根系活力、有机酸总量以及草酸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其余指标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结论】适度增氧(中氧)增加叶片和根系中酸性磷酸酶活性、根系活力、草酸、酒石酸和柠檬酸分泌量,优化根系形态(增加根系总长度和表面积)和磷素吸收动力学参数,从而促进水稻幼苗对磷的吸收。因此,生产上可以通过栽培措施的调控改变根际氧环境从而提高水稻对磷吸收利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震  李小华  黄新凤  邵小虎  李林  
克隆了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菌株AS1.2829的1种主要细胞壁自溶素-N-乙酰葡萄糖胺糖苷酶的编码基因acmAas,并对其编码蛋白AcmAas的结构进行了预测,发现该蛋白由1个具催化活性的N-末端和1个具细胞壁锚定活性的C-末端结构域组成,其中C-末端又由3个LysM(lysin motif)结构域组成,具有典型的"βαβα"型二级结构。进一步通过体外在acmA基因中引入红霉素抗性基因(Emr)而构建具有与宿主菌染色体acmA基因进行整合作用的重组基因,并导入宿主菌后筛选得到发生染色体整合重组的重组菌株MB257,对该菌株的形态与生长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霞  徐春梅  王丹英  陈松  陶龙兴  章秀福  
【目的】研究不同根际溶氧量对分蘖期水稻生长及其氮素代谢的影响,并探讨适宜水稻生长及提高其氮素利用效率的溶氧浓度。进一步完善水稻需氧规律、了解氧气在水稻生长中的作用,为中国中低产田——潜育性稻田的改良、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方法】正式试验在2013年于中国水稻研究所网室进行。试验采用国际水稻所营养液配方进行水培,营养液中添加双氰胺抑制硝化作用,控制营养液铵硝比约为1﹕1;供试材料为常规籼稻中嘉早17和常规粳稻秀水134;移栽行间距为15 cm,移栽后10 d进行不同梯度的氧处理,通过安装水体循环泵将空气中的氧气带入营养液以控制营养液中的氧气含量,试验设置了对照(C...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春华  朱建国  刘标  曾青  罗克菊  唐昊冶  刘钢  张国安  
【目的】明确臭氧(O3)浓度升高对转Bt基因水稻(Oryza Sativa L.)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农田开放式O3浓度升高(O3-FACE)研究平台,以Bt汕优63(Bt-SY63)及汕优63(SY63)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种植,分别于处理26 d、47 d和75 d对其光合特性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随着O3处理时间的延长,Bt-SY63和SY63剑叶净光合速率(Pn)呈现下降趋势,与各自对照相比75 d时分别下降21.1%和15.1%(P<0.01),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变化趋势与Pn基本保持一致;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光化学猝...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国栋  吕德国  李学强  秦嗣军  李慧峰  
以甜樱桃品种“抉择”/本溪山樱为试材,研究在限根条件下7种人工混配基质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中添加草炭、炉渣后,容重变小,固、液、气三相比例适宜,甜樱桃生长发育好,植株成花比例高、产量高,易获得早期丰产;基质中添加炭化稻壳,植株生长量小,产量低,综合效果较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付传明  何金祥  黄宁珍  何成新  周浩  王新桂  
通过调整培养液pH值、无机盐组分和碳源,对筛选的3株秸秆纤维素分解真菌F-1、F-2、F-3进行产酶条件优化研究,并通过紫外诱变处理,选育高纤维素酶活突变株。结果表明,在不同初始pH值液体发酵培养时,3株真菌在培养6 d时的滤纸纤维素酶活力(FPase)达到最高,最适的初始pH分别为8.0、9.0、9.0,培养10 d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CMCase)达到最高,最适的初始pH分别为8.0、7.0、7.0;培养一段时间后,各菌株发酵液的pH值均有一定的下降,其中以F-2下降幅度最大;对纤维素酶活力相对最高的F-1进行不同无机盐和碳源培养后发现,适合该菌株产纤维素酶的碳源为谷壳粉,无机盐组分为B...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池  蒋静  胡先文  付艳苹  姜道宏  
基于液质联用(LC-MS)的代谢组学分析手段,通过突变株Qnox1-6与野生株zs-1的代谢比较,研究NADPH氧化酶相关基因对盾壳霉代谢的影响。筛选得到14个重要的代谢差异物质,主要是羧酸类和苷类物质。特别是7个仅在突变株中出现的物质为:苯二酚、松柏苷、甾体皂苷类物质、3个羧酸类物质及其他物质,这些代谢物与盾壳霉寄生核盘菌紧密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