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0)
- 2023(11005)
- 2022(9684)
- 2021(9148)
- 2020(7517)
- 2019(17616)
- 2018(17278)
- 2017(34193)
- 2016(18149)
- 2015(20358)
- 2014(20359)
- 2013(20201)
- 2012(18253)
- 2011(16371)
- 2010(16035)
- 2009(14556)
- 2008(14228)
- 2007(12392)
- 2006(10697)
- 2005(9329)
- 学科
- 济(74299)
- 经济(74218)
- 管理(56747)
- 业(54679)
- 企(46942)
- 企业(46942)
- 方法(37285)
- 数学(32747)
- 数学方法(32445)
- 财(20519)
- 农(18209)
- 中国(17575)
- 业经(16466)
- 学(15135)
- 务(14429)
- 财务(14371)
- 财务管理(14356)
- 制(13972)
- 企业财务(13683)
- 贸(13676)
- 贸易(13668)
- 地方(13549)
- 易(13225)
- 农业(11976)
- 和(11901)
- 环境(11872)
- 理论(11811)
- 技术(11658)
- 融(11108)
- 金融(11107)
- 机构
- 大学(261538)
- 学院(259219)
- 管理(109668)
- 济(104545)
- 经济(102352)
- 理学(95897)
- 理学院(94939)
- 管理学(93490)
- 管理学院(93026)
- 研究(82153)
- 中国(61434)
- 京(54721)
- 科学(49873)
- 财(48630)
- 所(40099)
- 财经(40002)
- 农(37844)
- 业大(37828)
- 中心(37120)
- 经(36507)
- 研究所(36448)
- 江(35361)
- 北京(34627)
- 范(32168)
- 师范(31898)
- 经济学(31142)
- 财经大学(30212)
- 院(29890)
- 农业(29608)
- 商学(29349)
- 基金
- 项目(181311)
- 科学(143501)
- 基金(133627)
- 研究(132466)
- 家(115540)
- 国家(114616)
- 科学基金(99981)
- 社会(83705)
- 社会科(79463)
- 社会科学(79442)
- 基金项目(71956)
- 省(69429)
- 自然(66362)
- 自然科(64877)
- 自然科学(64863)
- 自然科学基金(63708)
- 教育(60199)
- 划(58480)
- 资助(55126)
- 编号(53891)
- 成果(42171)
- 部(40417)
- 重点(39472)
- 创(37869)
- 发(37345)
- 课题(35534)
- 创新(35214)
- 教育部(35108)
- 科研(34745)
- 人文(34596)
- 期刊
- 济(110381)
- 经济(110381)
- 研究(77128)
- 中国(43133)
- 管理(39844)
- 学报(39290)
- 财(36941)
- 科学(36715)
- 农(33242)
- 大学(29839)
- 学学(28167)
- 教育(24930)
- 融(23461)
- 金融(23461)
- 农业(23453)
- 技术(21092)
- 财经(19687)
- 业经(18739)
- 经济研究(18188)
- 经(16592)
- 理论(14589)
- 问题(14202)
- 实践(13428)
- 践(13428)
- 图书(13374)
- 技术经济(12736)
- 商业(12642)
- 科技(12320)
- 业(11825)
- 现代(11814)
共检索到366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力一 温权
文章对2006年以来限售股解禁和减持现状及其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发现限售股的解禁日之前市场效应明显,而解禁当日的市场效应不强。相比于"大非"来说,"小非"减持力度更强,这与"大小非"的构成及持有动机有关,"小非"中的个人股及风险投资基金的投机套利行为加剧了市场波动,主要原因是股票一级和二级市场价格割裂、股票定价机制不健全、投资收益的获利途径单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限售股 解禁与减持 定价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金海 李明
解禁事件不传递任何新的信息,却导致显著的负向市场效应。本文选取A股市场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的849起解禁事件为样本,发现解禁造成-4.59%的累计异常收益。相对正常时期,应计收益在解禁期间平均增加53.27%,这说明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低于正常水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盈余质量与解禁前的累计异常收益负相关,这意味着盈余质量越差,负向市场效应越大。这说明限售协议发挥减弱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作用,使流通股东能够识别内部人解禁期间的不当行为,在预期股票价格下跌的情况下,选择解禁前就卖出所持股票。
关键词:
限售股 解禁 盈余质量 市场效应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黄建欢 尹筑嘉 粟瑞
限售股解禁及其减持现象将在中国股市长期存在,利用博弈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深刻认识该现象并阐述其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进而为相关治理途径选择提供依据。通过序贯博弈模型和同时决策的静态博弈模型分析限售股解禁的减持效应,并基于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研究。博弈模型推导表明,减持效应可能存在;当已流通股与解禁股的相对规模差异不大时存在减持效应的自稳定机制。实证分析证实了前述推断,并发现减持效应出现自稳定机制时往往伴随着股价的显著下跌;解禁日后存在一段观望期,期间减持效应不显著,但之后出现大规模的减持行为;提前反应明显强于减持效应,限售股解禁的心理冲击影响可能大于实际减持压力。要缓解限售股的解禁和减持压力,关键在于...
关键词:
限售股 解禁 减持效应 自稳定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庆峰 黄维加
以大小非为主的限售股解禁对A股市场究竟有无冲击?冲击程度多大?存在怎样的时间节点规律?解禁类型、解禁规模与市场环境等因素对解禁效应有无影响?本文拟采用事件研究法给予实证。基于2006年以来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解禁样本,结果证实: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冲击效应主要在解禁前得以反应,尤以解禁当日和之前3个交易日的冲击效应最为明显;分组检验的结果除进一步证实解禁事件的冲击效应提前反应外,还表明限售股解禁类型(大小非还是大小限)、解禁规模(大于10%还是小于10%)以及市场环境(牛市阶段还是熊市阶段)等因素并没有造成解禁效应的显著性差异。多元回归分析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扩展了这一结论。文章还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张凯 赵龙凯 祖国鹏
本文研究了1004家公司限售股解禁的价格效应,研究发现,解禁事件带来显著为负的异常收益,-3至0天的累积异常收益为-1.58%,解禁导致平均换手率增加了20%。进一步分组比较发现,非政府控制的公司以及存在限售自然人股份的公司异常收益明显较低,说明这两类公司解禁股东出售股份更为积极。对于同时有A+H股交叉上市的解禁公司来说,只有A股股票有显著为负的异常收益,进一步说明A股的解禁交易导致了股价下跌。横截面回归的结果显示,异常收益与公司限售国有股比例正相关,与分组比较的结果相符;与套利风险显著负相关,支持了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假说。另外,回归结果还显示异常换手率与异常收益正相关,这与股份供给增加导致股...
关键词:
股份解禁 异常收益 异常换手率 套利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于忠泊 杨星
本文对创业板限售股减持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创业板整体减持比例、控股股东以及董监高的减持比例与其他板块无显著差异。减持公告前市场存在正向反应,公告披露后市场短期内没有显著波动,长期来看减持公告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也应该注意到,创业板的减持行为具有多元化动机,市场效应包含很多影响因素,这种效应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在稳定减持预期的前提下需要适当引导投资者的情绪,以避免非理性因素引起的市场波动。
关键词:
限售股解禁 限售股减持 创业板 减持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丽 蔡让发
选取2007~2009年A股市场具有解禁行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计算出解禁事件发生的窗口期内公司股票的平均累计异常收益率(AAR),并利用单样本T检验研究了限售股解禁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发现在股指上升期和下降期具有解禁行为的上市公司的异常收益率表现出不同的变动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多元回归法寻找限售股解禁公司平均累计异常收益率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投资者防范风险、监管者制定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建欢 张蓓蓓 尹筑嘉
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反应机制可概括为累积效应、提前反应和减持效应。实证研究证明了这三种机制的存在,同时还发现:累积效应是中国股市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前反应和减持效应均存在且显著为负;限售股解禁因素总体上引发了负向的市场反应;限售股解禁的心理冲击影响可能大于实际减持压力。大幅度提升市场投资需求以有效承接股票供给规模的巨量增加,这可能是缓解限售股解禁压力的重要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子薇 戚拥军
本文以上市已满三年、包括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内的原始股份都已陆续解禁的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2010~2016年为事件研究窗口,从限售股解禁倾向和解禁比例两方面研究创业板公司送转股行为。结果表明:限售股解禁公司的送转倾向大于未解禁公司,并且其解禁比例越大,公司送转的可能性就越大;限售股解禁公司的送转比例同样也大于未解禁公司,并且其解禁比例越大,公司的送转比例就越高。公司在限售股解禁时推出高送转,或有配合解禁的用意,既能推高股价,又给大股东减持套现创造了机会。
关键词:
限售股 解禁 送转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贺欣 刘青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限售股解禁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限售股减持的高额获利,使得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本文研究了2009年至2011年10月沪深各类限售股解禁前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解禁前及解禁期,出于解禁动因,企业有显著的正向盈余管理,并且盈余管理程度与解禁规模成正比。原来就存在盈余管理的企业,其为了解禁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更大。不同限售类型和不同市场类型的限售股,其盈余管理的时间序列特征并不相同,但并没有对解禁目的的盈余管理造成显著影响。
关键词:
限售股解禁 解禁规模 盈余管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亦春 孙君明
随着限售股的陆续解禁,中国证券市场上出现了一类新的交易主体——解禁者。新交易主体的出现破坏了原来市场各交易主体的利益平衡,各类投资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改变各自的投资策略,导致 A 股市场的强烈震荡。本文从限售股解禁这一角度出发,研究新形势下各交易主体的行为变化,并提出了稳定市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限售股 解禁 证券市场 投资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则斌 于海云
文章以2008~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限售股股东对限售股追加解禁承诺的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我国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限售股股东追加解禁承诺与股价效应的关系。研究发现市场能够识别限售股股东追加解禁承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承诺公告在解禁日前发布比解禁日后发布的市场反应更好,而且越接近解禁日发布承诺公告的公司股价效应越好;限售股股东追加解禁承诺规模越大,市场反应越好,但市场并不关注追加承诺是否附带价格承诺,并且实际控制人是国家、股权集中度高以及营业利润增长率比较高的上市公司的股价在承诺公告发布前后更容易得到市场的积极支持。
关键词:
限售股股东 追加解禁承诺 股价效应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建文 余婧
波动性是衡量股市稳定性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股市是否成熟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股市自2005年9月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已开始进入全流通时代。伴随着股市中流通股比例的增加,股市中纯投机因素应有所抑制,股市的波动性应有所减弱。对于这一过程的波动性变化,本文采用ARCH模型对一系列已开始解禁限售股的股票进行研究,试图验证限售股解禁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限售股解禁对股价的波动性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且短期因素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变小,但这些变化还不十分明显,这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股市的其它配套改革措施有必要尽快跟进,这样才能减少股市的波动性,使股市更加成熟有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邓亚昊
在证券市场中,大股东持有限售股一旦解禁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减持套现,而高送转作为企业炒作股价的主要手段,已沦为大股东在限售股解禁前抬高股价的助推工具。因此,限售股解禁配合高送转对上市公司超额收益具体产生何种影响,此外,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下上市公司的超额收益会发生何种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13—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中发布高送转预案后2个月内限售股解禁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以上问题的分析。
关键词:
超额收益 限售股解禁 高送转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顺武 王梦莹
有限关注是行为金融学中的前沿理论。当投资者面对海量信息时,由于时间、精力、知识和能力等限制,投资者只能选择性地关注部分信息,有限关注成为必然。基于有限关注视角,可探究其对IPO限售股解禁公告后股价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证券市场存在IPO限售股解禁公告后的股价漂移现象;投资者关注IPO限售股解禁公告后股价的即期反应和滞后反应均显著正相关,且第二次解禁中投资者关注对股价漂移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有限关注 IPO 限售股解禁 股价漂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