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54)
- 2023(17873)
- 2022(15677)
- 2021(14865)
- 2020(12560)
- 2019(28845)
- 2018(28960)
- 2017(56343)
- 2016(31115)
- 2015(35052)
- 2014(35346)
- 2013(34546)
- 2012(31989)
- 2011(28891)
- 2010(29057)
- 2009(27151)
- 2008(26804)
- 2007(24113)
- 2006(21030)
- 2005(18712)
- 学科
- 济(120922)
- 经济(120781)
- 管理(91212)
- 业(86315)
- 企(71970)
- 企业(71970)
- 方法(56697)
- 数学(49351)
- 数学方法(48780)
- 财(34556)
- 农(34232)
- 中国(31325)
- 学(26907)
- 业经(26316)
- 制(25950)
- 地方(23991)
- 贸(23806)
- 贸易(23795)
- 易(23060)
- 务(22474)
- 财务(22384)
- 财务管理(22339)
- 农业(22048)
- 企业财务(21153)
- 理论(20709)
- 银(20323)
- 银行(20262)
- 融(19470)
- 金融(19461)
- 行(19301)
- 机构
- 学院(441078)
- 大学(440069)
- 济(174364)
- 管理(172451)
- 经济(170335)
- 理学(148275)
- 研究(147288)
- 理学院(146662)
- 管理学(144058)
- 管理学院(143278)
- 中国(111766)
- 京(93498)
- 科学(91474)
- 财(83383)
- 所(75427)
- 农(75117)
- 研究所(68234)
- 中心(67509)
- 业大(66637)
- 江(66449)
- 财经(66007)
- 经(59803)
- 北京(59241)
- 农业(59155)
- 范(57848)
- 师范(57271)
- 州(53458)
- 院(53007)
- 经济学(51411)
- 财经大学(48824)
- 基金
- 项目(292774)
- 科学(228608)
- 研究(214532)
- 基金(210267)
- 家(182727)
- 国家(181164)
- 科学基金(154733)
- 社会(131770)
- 社会科(124616)
- 社会科学(124582)
- 省(115148)
- 基金项目(111423)
- 自然(101834)
- 教育(99827)
- 自然科(99438)
- 自然科学(99410)
- 自然科学基金(97640)
- 划(97014)
- 编号(89988)
- 资助(87684)
- 成果(73811)
- 重点(65402)
- 部(64701)
- 发(61864)
- 课题(61818)
- 创(60189)
- 科研(56129)
- 创新(56105)
- 教育部(55194)
- 项目编号(55130)
- 期刊
- 济(194642)
- 经济(194642)
- 研究(129757)
- 中国(84124)
- 学报(70415)
- 农(68090)
- 财(65669)
- 科学(63336)
- 管理(62177)
- 大学(52414)
- 教育(50292)
- 学学(49343)
- 农业(46199)
- 融(42559)
- 金融(42559)
- 技术(37934)
- 业经(33336)
- 财经(32400)
- 经济研究(31099)
- 经(27571)
- 问题(25215)
- 业(23893)
- 图书(22525)
- 理论(21570)
- 技术经济(21270)
- 版(20847)
- 商业(20735)
- 贸(20095)
- 科技(19925)
- 实践(19616)
共检索到652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亦春 孙君明
随着限售股的陆续解禁,中国证券市场上出现了一类新的交易主体——解禁者。新交易主体的出现破坏了原来市场各交易主体的利益平衡,各类投资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改变各自的投资策略,导致 A 股市场的强烈震荡。本文从限售股解禁这一角度出发,研究新形势下各交易主体的行为变化,并提出了稳定市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限售股 解禁 证券市场 投资行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丽 蔡让发
选取2007~2009年A股市场具有解禁行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计算出解禁事件发生的窗口期内公司股票的平均累计异常收益率(AAR),并利用单样本T检验研究了限售股解禁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发现在股指上升期和下降期具有解禁行为的上市公司的异常收益率表现出不同的变动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多元回归法寻找限售股解禁公司平均累计异常收益率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投资者防范风险、监管者制定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向琴 谢磊柯 辛苑
基于2006-2008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数据,利用事件研究法估计解禁事件的市场冲击(累计超额收益率CAR),从解禁特征、公司特征(微观角度)和股市周期(宏观角度)对影响CAR大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公司财务特征对CAR的解释作用很小,股市周期对CAR有很强的解释作用,而解禁特征作用居中。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力一 温权
文章对2006年以来限售股解禁和减持现状及其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发现限售股的解禁日之前市场效应明显,而解禁当日的市场效应不强。相比于"大非"来说,"小非"减持力度更强,这与"大小非"的构成及持有动机有关,"小非"中的个人股及风险投资基金的投机套利行为加剧了市场波动,主要原因是股票一级和二级市场价格割裂、股票定价机制不健全、投资收益的获利途径单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限售股 解禁与减持 定价机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建欢 张蓓蓓 尹筑嘉
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反应机制可概括为累积效应、提前反应和减持效应。实证研究证明了这三种机制的存在,同时还发现:累积效应是中国股市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前反应和减持效应均存在且显著为负;限售股解禁因素总体上引发了负向的市场反应;限售股解禁的心理冲击影响可能大于实际减持压力。大幅度提升市场投资需求以有效承接股票供给规模的巨量增加,这可能是缓解限售股解禁压力的重要思路。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黄建欢 尹筑嘉 粟瑞
限售股解禁及其减持现象将在中国股市长期存在,利用博弈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深刻认识该现象并阐述其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进而为相关治理途径选择提供依据。通过序贯博弈模型和同时决策的静态博弈模型分析限售股解禁的减持效应,并基于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研究。博弈模型推导表明,减持效应可能存在;当已流通股与解禁股的相对规模差异不大时存在减持效应的自稳定机制。实证分析证实了前述推断,并发现减持效应出现自稳定机制时往往伴随着股价的显著下跌;解禁日后存在一段观望期,期间减持效应不显著,但之后出现大规模的减持行为;提前反应明显强于减持效应,限售股解禁的心理冲击影响可能大于实际减持压力。要缓解限售股的解禁和减持压力,关键在于...
关键词:
限售股 解禁 减持效应 自稳定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卫爱华
本文以公司的CAR值为数据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t检验法分析了大股东解禁对当前全流通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解禁政策对市场证券营销存在一定负面作用,"大股东解禁"政策在解禁日之前就已经对市场产生了影响,解禁股份对市场累计盈利没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大股东解禁 t检验法 股权分置改革IPO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子薇 戚拥军
本文以上市已满三年、包括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内的原始股份都已陆续解禁的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2010~2016年为事件研究窗口,从限售股解禁倾向和解禁比例两方面研究创业板公司送转股行为。结果表明:限售股解禁公司的送转倾向大于未解禁公司,并且其解禁比例越大,公司送转的可能性就越大;限售股解禁公司的送转比例同样也大于未解禁公司,并且其解禁比例越大,公司的送转比例就越高。公司在限售股解禁时推出高送转,或有配合解禁的用意,既能推高股价,又给大股东减持套现创造了机会。
关键词:
限售股 解禁 送转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张凯 赵龙凯 祖国鹏
本文研究了1004家公司限售股解禁的价格效应,研究发现,解禁事件带来显著为负的异常收益,-3至0天的累积异常收益为-1.58%,解禁导致平均换手率增加了20%。进一步分组比较发现,非政府控制的公司以及存在限售自然人股份的公司异常收益明显较低,说明这两类公司解禁股东出售股份更为积极。对于同时有A+H股交叉上市的解禁公司来说,只有A股股票有显著为负的异常收益,进一步说明A股的解禁交易导致了股价下跌。横截面回归的结果显示,异常收益与公司限售国有股比例正相关,与分组比较的结果相符;与套利风险显著负相关,支持了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假说。另外,回归结果还显示异常换手率与异常收益正相关,这与股份供给增加导致股...
关键词:
股份解禁 异常收益 异常换手率 套利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金海 李明
解禁事件不传递任何新的信息,却导致显著的负向市场效应。本文选取A股市场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的849起解禁事件为样本,发现解禁造成-4.59%的累计异常收益。相对正常时期,应计收益在解禁期间平均增加53.27%,这说明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低于正常水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盈余质量与解禁前的累计异常收益负相关,这意味着盈余质量越差,负向市场效应越大。这说明限售协议发挥减弱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作用,使流通股东能够识别内部人解禁期间的不当行为,在预期股票价格下跌的情况下,选择解禁前就卖出所持股票。
关键词:
限售股 解禁 盈余质量 市场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贺欣 刘青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限售股解禁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限售股减持的高额获利,使得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本文研究了2009年至2011年10月沪深各类限售股解禁前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解禁前及解禁期,出于解禁动因,企业有显著的正向盈余管理,并且盈余管理程度与解禁规模成正比。原来就存在盈余管理的企业,其为了解禁而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更大。不同限售类型和不同市场类型的限售股,其盈余管理的时间序列特征并不相同,但并没有对解禁目的的盈余管理造成显著影响。
关键词:
限售股解禁 解禁规模 盈余管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史永东 于明业
本文以2008年1月—2009年3月沪深两市的1 341个限售股解禁事件为样本,研究其解禁前后个股非正常收益率和成交量的变化,结论显示,股市中存在明显的过度反应,并且限售股月解禁比例与沪深300指数滞后两个月的月度收益率高度相关。其原因在于,微观上投资者对于个股限售股解禁事件的过度反应汇总到一起,形成宏观上的投资者正反馈交易行为,进而造成了股市振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任伍 倪馨 向守方
股票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然而,由于政府的强外生性偏好,导致我国股票市场失灵,价格不但偏离宏观经济走势,偏离价格,而且与政府政策强相关。政府低迷时托市,高涨时打压,人为制造牛市以实现其为国有企业筹资的行为偏好,我国股票市场陷入"发行受阻—干预—发行"的怪圈,形成政策型预期市场。
关键词:
强外生性 托市 打压 政策型预期市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建文 余婧
波动性是衡量股市稳定性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股市是否成熟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股市自2005年9月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已开始进入全流通时代。伴随着股市中流通股比例的增加,股市中纯投机因素应有所抑制,股市的波动性应有所减弱。对于这一过程的波动性变化,本文采用ARCH模型对一系列已开始解禁限售股的股票进行研究,试图验证限售股解禁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限售股解禁对股价的波动性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且短期因素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变小,但这些变化还不十分明显,这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股市的其它配套改革措施有必要尽快跟进,这样才能减少股市的波动性,使股市更加成熟有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娥平 唐舜
文章基于期权定价模型对可交易性折扣进行了建模,提出了可交易性价值转移假说,对限售股解禁的价格效应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限售股解禁事件对股票价格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根据可交易性折扣模型,随着限售期的逐渐缩短,流通股的可交易性价值将减少,限售股解禁实质上是一个可交易性价值从流通股向限售股转移的过程;(2)限售股解禁事件导致的累计异常收益主要形成于解禁前,并且呈现出显著的、稳定的、持续的下降趋势,而在解禁后略有回升;(3)较高的新增流通股相对比例、股价套利风险以及限售股股东减持意愿将加大限售股解禁事件对股票价格的负向影响。文章为限售股解禁导致的股票定价异象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限售股解禁前...
关键词:
可交易性 价值转移 限售股解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