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27)
- 2023(7724)
- 2022(6708)
- 2021(6192)
- 2020(5466)
- 2019(12951)
- 2018(12557)
- 2017(24849)
- 2016(13629)
- 2015(15688)
- 2014(15974)
- 2013(16080)
- 2012(15315)
- 2011(13926)
- 2010(14084)
- 2009(13387)
- 2008(13663)
- 2007(12622)
- 2006(10958)
- 2005(10082)
- 学科
- 济(61584)
- 经济(61515)
- 业(41366)
- 管理(41045)
- 企(34252)
- 企业(34252)
- 方法(31984)
- 数学(28835)
- 数学方法(28618)
- 财(18459)
- 农(15831)
- 中国(14168)
- 学(13553)
- 制(13466)
- 务(12623)
- 财务(12608)
- 财务管理(12581)
- 贸(12572)
- 贸易(12566)
- 易(12168)
- 企业财务(11983)
- 业经(11604)
- 农业(10097)
- 地方(10036)
- 融(10007)
- 金融(10005)
- 银(9757)
- 银行(9717)
- 行(9235)
- 和(9079)
- 机构
- 大学(212134)
- 学院(209095)
- 济(88369)
- 经济(86556)
- 管理(78829)
- 研究(73513)
- 理学(67379)
- 理学院(66630)
- 管理学(65468)
- 管理学院(65090)
- 中国(57045)
- 科学(45658)
- 京(45376)
- 财(42619)
- 农(42076)
- 所(39522)
- 研究所(35599)
- 业大(33962)
- 财经(33810)
- 农业(33709)
- 中心(33670)
- 江(32159)
- 经(30727)
- 北京(29038)
- 经济学(27691)
- 院(25780)
- 财经大学(25312)
- 州(25184)
- 经济学院(25132)
- 范(24981)
- 基金
- 项目(133832)
- 科学(103961)
- 基金(97952)
- 研究(92081)
- 家(87238)
- 国家(86548)
- 科学基金(72619)
- 社会(57375)
- 社会科(54371)
- 社会科学(54347)
- 基金项目(51594)
- 省(51228)
- 自然(49580)
- 自然科(48458)
- 自然科学(48435)
- 自然科学基金(47627)
- 划(44339)
- 教育(42823)
- 资助(42030)
- 编号(36572)
- 重点(30534)
- 部(30514)
- 成果(29861)
- 发(28248)
- 创(27140)
- 科研(26727)
- 计划(26039)
- 教育部(25662)
- 创新(25488)
- 课题(25230)
共检索到315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鲁桂华
股权分置改革后,原非流通股(即限售股)逐渐解禁成为可流通股。据统计,仅2007年度先后解禁的限售股就高达302.67亿元,涉及沪深两市529家上市公司。根据《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解禁限售股的数量及其进入流通的时间安排是事先给定的,并且早已为市场所预期,因而不会有明显的市场反应。显然,获得流通权与立即进入流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获得流通权的原非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于忠泊 杨星
本文对创业板限售股减持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发现,创业板整体减持比例、控股股东以及董监高的减持比例与其他板块无显著差异。减持公告前市场存在正向反应,公告披露后市场短期内没有显著波动,长期来看减持公告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也应该注意到,创业板的减持行为具有多元化动机,市场效应包含很多影响因素,这种效应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在稳定减持预期的前提下需要适当引导投资者的情绪,以避免非理性因素引起的市场波动。
关键词:
限售股解禁 限售股减持 创业板 减持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建欢 张蓓蓓 尹筑嘉
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反应机制可概括为累积效应、提前反应和减持效应。实证研究证明了这三种机制的存在,同时还发现:累积效应是中国股市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前反应和减持效应均存在且显著为负;限售股解禁因素总体上引发了负向的市场反应;限售股解禁的心理冲击影响可能大于实际减持压力。大幅度提升市场投资需求以有效承接股票供给规模的巨量增加,这可能是缓解限售股解禁压力的重要思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立见 才静涵
在"大小非"减持日益成为影响市场运行的重要因素的背景下,研究限售股东持股成本及减持收益,对于揭示股改后市场运行风险、完善解禁股份上市流通监管等都具有特别现实的、深远的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力一 温权
文章对2006年以来限售股解禁和减持现状及其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发现限售股的解禁日之前市场效应明显,而解禁当日的市场效应不强。相比于"大非"来说,"小非"减持力度更强,这与"大小非"的构成及持有动机有关,"小非"中的个人股及风险投资基金的投机套利行为加剧了市场波动,主要原因是股票一级和二级市场价格割裂、股票定价机制不健全、投资收益的获利途径单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限售股 解禁与减持 定价机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艳艳
2019年以来,上市公司股东用所持股份换购ETF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股东换购ETF不会直接冲击二级市场供求关系,且国有股东换购ETF被视作推动国企改革的举措。本文研究股东换购ETF比例的影响因素,发现国有企业股东换购ETF比例高于民营企业,2019年的股东换购比例与其他年份无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股东换购ETF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发现市场反应显著为负,产权性质对市场反应不产生影响,2019年的市场反应比其他年份更为负面。研究表明,尽管股东换购ETF存在可取之处,但资本市场将此视作股东减持。2019年11月以来,监管机构开始参照股东减持规定严格监管股东换购ETF,这与本文结论一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赤 王利君
文章以深圳证券市场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短时间窗口的视角考察其大股东减持的时机选择以及减持后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大股东在减持时进行了精准的时机选择;而市场认为大股东减持传递出公司估值偏高、业绩不佳的信号,对此表现出强烈的负面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在减持过程中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非控股股东;低账面市值比公司股东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高账面市值比公司股东;高市盈率公司股东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低市盈率公司股东;绩差公司股东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绩优公司股东;小规模公司股东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大规模公司股东。基于此,从加强监管、完善信息披露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大股东减持 时机选择 市场反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桢 王光伟
本文回顾了有关研究限售股减持的文献,采集股权分置改革以来的减持样本数据,并就样本数据按个股减持数量,样本个股减持数量占总股本比例,限售流通股减持市值进行分类统计;然后建立了以减持期平均价格为因变量,前一期平均价格与减持数量占其总股本的比例为自变量的不变系数回归方程,并对系数进行了估计,结果发现样本股票价格存在一定自相关,并且持续的减持对股票交易价格有较强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限售流通股 减持 价格影响实证分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阮永平 吕可夫 郑凯
2017年5月27日,证监会公布实施《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本文通过事件研究首次考察了减持新规期间的定向增发市场反应,实证结果表明:在政策颁布期间,定向增发市场整体为负,呈U形走势,其原因在于投资者预期减持新规导致了未来公司定向增发的不确定性提高,进而股价下行。进一步研究发现:减持新规的颁布能够提升投资者对于定向增发事项的认可程度。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已有定向增发市场反应研究文献,也对完善我国减持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减持新规 定向增发 市场反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程睿 王华 梁斯宁
不同于国内文献聚焦的股改限售股,本文以首发限售股解禁后原股东的减持事件为样本,实证分析不同类别的原股东的减持行为、市场影响及其减持动因。研究表明,原股东存在剥夺外部投资者利益的择机减持行为,且当减持发生于控股股东、非控股大股东,以及民营控制公司时尤为如此。控股股东减持的主要原因源于公司业绩走低或所处地区法治水平较低,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降低时,会增加国有控股公司原股东逐利套现减持的可能性;非控股大股东的减持与公司市值高估、股权集中度较高、限售股解禁规模大有关,体现了其规避风险与择机套利的特性,并且在民营控股的公司中表现得更加显著;而原中小股东仅在受法律保护较低时才选择减持。根据不同类别原股东的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红辉
国有股减持造成股票市场的结构性变动 ,并改变了市场长期以来的定价机制与价值评价标准。沪深股市对此反应程度不一 ,沪市存在过度反应的现象 ,而深市则不存在。造成市场过度反应的原因既包括结构非理性的因素 ,也有投资者非理性心理的作用。减持国有股应综合考虑市场改革的历史背景与规范化趋势、市场公平与资源配置功能的维护等因素 ,逐步推进
关键词:
股票市场 国有股减持 过度反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力 朱文革
文章以2006~2009年沪深两市的限售股减持数据为样本,使用事件分析法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减持窗口期的累积异常收益率和异常交易量显著为正,其中减持前90天至后30天CAR均值为11.16%。这表明在减持期间,限售股股东获得了超出市场的收益水平。随后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对操纵行为、需求曲线效应和过度反应等特征变量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减持股东对公司价值具有更准确的认识,减持时机的选择非常准确,但并不存在普遍的操纵现象。
关键词:
限售股 减持 异常收益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叶美萍 陈玉琢 姜新录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股票的行为日益增多。法人股东减持股票一般会涉及增值税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以下简称"增值税及附加")、证券交易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但如何计算各项税金及附加,尤其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现行税收政策有一些不明确甚至不合理的地方,致使准确计算各项税金及附加的难度很大,税企双方容易产生争议。一、基本案情甲公司在2017年6月1日前为增值税小规模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玉涛 陈晓 薛健
摘要:限售股减持在为股东企业兑现投资收益的同时,也能帮助其改善会计利润,因此限售股成为部分企业平滑利润的蓄水池。本文研究考察了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减持限售股的动机。我们发现民营企业出售限售股所获投资收益显著高于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更倾向于在当期主营业务利润较低或亏损、业绩增长较少、盈利持续性较低时减持限售股。这一发现意味着国有企业减持限售股更多地是为了平滑利润,而民营企业则为了实现投资收益最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国有企业业绩考核体系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
限售股减持 产权性质 利润平滑 投资收益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饶立新 欧阳明
企业限售股减持因税收偷逃问题严重受到社会关注。为此,本文从企业减持限售股现行的税收政策和管理现状入手进行分析,并为完善企业减持限售股的税收政策和税务管理提供有益建议:实施企业减持限售股信息报告制和证券账户备案制,建立限售股减持信息日常监测机制,实现信息管税;借助专业中介辅助税收管理,同时提升人员专业水平,改进税务管理;将限售股减持收益与企业其他所得分离,征收股票资本利得税。
关键词:
限售股 税收 资本利得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