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50)
2023(16062)
2022(13845)
2021(13094)
2020(11045)
2019(25665)
2018(25749)
2017(49923)
2016(27220)
2015(30474)
2014(30682)
2013(30161)
2012(27462)
2011(24623)
2010(24723)
2009(22748)
2008(22321)
2007(19463)
2006(17016)
2005(15194)
作者
(77446)
(64417)
(64031)
(61185)
(41211)
(31043)
(29094)
(24984)
(24409)
(23215)
(22061)
(21810)
(20659)
(20248)
(19951)
(19900)
(19156)
(19037)
(18486)
(18436)
(15884)
(15847)
(15547)
(14767)
(14342)
(14258)
(14257)
(14254)
(12992)
(12632)
学科
(105337)
经济(105193)
管理(82326)
(77141)
(66372)
企业(66372)
方法(50503)
数学(44168)
数学方法(43408)
(30829)
(27704)
中国(26202)
(24495)
业经(23927)
(22989)
地方(20846)
(20263)
财务(20176)
财务管理(20137)
企业财务(19143)
理论(18700)
农业(18105)
(17533)
贸易(17520)
(17051)
(16995)
技术(16806)
(16682)
银行(16638)
(16563)
机构
大学(382643)
学院(380659)
管理(150725)
(147175)
经济(143824)
理学(130921)
理学院(129449)
管理学(126910)
管理学院(126212)
研究(123926)
中国(92571)
(81284)
科学(77672)
(71956)
(62139)
(60159)
财经(57078)
业大(56913)
研究所(56384)
中心(56345)
(55510)
(51822)
北京(51200)
(49844)
师范(49366)
农业(47088)
(45288)
(45190)
经济学(44046)
财经大学(42691)
基金
项目(261145)
科学(205480)
基金(189732)
研究(189563)
(165220)
国家(163894)
科学基金(141423)
社会(118470)
社会科(112285)
社会科学(112255)
(102136)
基金项目(100656)
自然(93572)
自然科(91418)
自然科学(91396)
自然科学基金(89733)
教育(88114)
(85886)
资助(79191)
编号(77327)
成果(63064)
重点(58146)
(57422)
(54179)
(53928)
课题(53375)
创新(50558)
科研(49991)
教育部(49431)
大学(49017)
期刊
(159353)
经济(159353)
研究(111179)
中国(72983)
学报(60928)
(57307)
管理(56011)
科学(55684)
(54437)
大学(46492)
教育(43709)
学学(43661)
农业(37186)
技术(33630)
(33537)
金融(33537)
财经(27911)
业经(25703)
经济研究(25120)
(23698)
问题(20623)
(19469)
图书(19402)
(18243)
科技(18176)
理论(18164)
技术经济(17827)
统计(16883)
现代(16682)
实践(16576)
共检索到553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华珍  
近年来,国内少数公司采用的一种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本文结合四方股份的实际案例,对其原有的限制性股票静态模式进行重构,设计出一套动态调整模式。将实际历史数据应用至动态调整模式后,从执行的结果可以分析发现,动态调整模式的做法,相对静态模式而言,有望更好地提升管理层的工作积极性,并对公司股票的市场表现更为关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华珍  
近年来,国内少数公司采用的一种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本文结合四方股份的实际案例,对其原有的限制性股票静态模式进行重构,设计出一套动态调整模式。将实际历史数据应用至动态调整模式后,从执行的结果可以分析发现,动态调整模式的做法,相对静态模式而言,有望更好地提升管理层的工作积极性,并对公司股票的市场表现更为关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虹  张鸣  柳琳  
探索长效激励机制的合理适用性,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公平利益分配、提升企业价值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契约结构理论,构建了以关键契约要素的选取与科学设计为前提的股权激励契约的合理性框架。结合昆明制药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从股权激励契约结构的内生性出发,解析股权激励契约的合理适用性,提炼了"回购+动态考核"的关键内核。并从回购股票的市场效应、算数效应和实施激励计划后的业绩表现三方面验证了其方案的有效性,对探究股权激励的作用机理做了有益的尝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丁静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上市公司股份支付管理办法(试行)》(2005)、《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份支付试行办法》(2006)的陆续出台,我国股份支付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实施股份支付的上市公司也越来越多。其中,员工激励计划中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股份支付是最主要的形式。但是,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股份支付成本费用的计量模型尚未进行详细规定,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盲点和分歧。我国会计准则体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曜  
本文从权利义务、估值、会计、税收等多角度对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近3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公司偏好选择股票期权,但主要行业选择没有差异。运用事件研究法比较两种激励政策的证券市场反应后,发现证券市场对股权激励具有正面反应,但主要是由于股票期权的公告效应十分显著,而限制性股票的股价公告效应并不明显。本文认为,限制性股票优于股票期权,应该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上市公司选择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方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云梅  
作为薪酬激励重要方式,股权激励在解决企业委托代理问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受契约完全性不足影响,股权激励极易成为企业管理人员利用盈余管理攫取私利的"导火索",影响企业财务指标准确性,导致经营业绩恶化,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因此,开展限制性股票激励下的盈余管理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栗艳玲  
目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用定向增发限制性股票作为股权激励方式。现有的会计准则、税收法规要求企业在对限制性股票激励进行财税处理时"参考股票期权",但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作为不同的激励方式具有不同的实质,在财税处理上不能简单照搬。本文结合案例对限制性股票的行权日、等待期、行权数量及会计费用与税前扣除费用的差异进行了剖析,并针对股份支付环节提出了财税处理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明明  
一、引言近年来,国内有很多学者对于我国的股权激励会计成本核算都有很重大贡献:卢婷(2010)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一个全面和详细的分析,指出《企业会计准则》不够完善,给企业带来许多自由的空间。《企业会计准则》开始实施后,股权激励成本记为费用,因此股权激励的成本核算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报表业绩是否良好。然而2012年以来,许多公司采用了"创新型"成本核算方法,大大降低了股权激励会计成本,美化了业绩。本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雪  
2015年11月4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的通知》(财会[2015]19号),明确了限制性股票的会计处理问题。本文通过案例对该文件进行了解读,同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娇  李恩平  
高科技企业对科技人才实施股权激励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的吸引、激励和约束科技人才。文章以高科技企业杭州B公司为例,研究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对科技人才的作用效果,证明了实施股权激励后,员工的忠诚度会有所增强,公司的业绩会显著提高,同时分析了公司股权激励中存在的员工对限制性股票认识有偏差、激励对象与原股东之间存在利益矛盾、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海燕  
本文对"爱尔眼科"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进行实际问题分析,对比该公司实际会计处理方式与本文提出的会计处理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差异。对比表明,在授予期间将收取价款作为负债予以确认,更加有利于对报表使用者做出客观决策。本文对激励成本确认计量问题分析显示"爱尔眼科"采用BS模型确定标的股票公允价值,并采用授予日公允价值确定激励总成本,同时在等待期采用全部平均法摊销各期成本。如采用本文解决对策的会计处理方式,该公司确认激励成本应为其实际确认成本的7.4倍,对利润表影响差异十分明显。可见,"爱尔眼科"的实际处理方式低估了成本费用,本文解决对策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此情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文晶  
《企业会计准则11号——股份支付》(以下称《股份支付》准则)对限制性股票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但在实务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完善的地方。本文主要针对授予、行权、回购注销会计处理和激励成本确认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海燕  
本文对"爱尔眼科"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进行实际问题分析,对比该公司实际会计处理方式与本文提出的会计处理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差异。对比表明,在授予期间将收取价款作为负债予以确认,更加有利于对报表使用者做出客观决策。本文对激励成本确认计量问题分析显示"爱尔眼科"采用BS模型确定标的股票公允价值,并采用授予日公允价值确定激励总成本,同时在等待期采用全部平均法摊销各期成本。如采用本文解决对策的会计处理方式,该公司确认激励成本应为其实际确认成本的7.4倍,对利润表影响差异十分明显。可见,"爱尔眼科"的实际处理方式低估了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毅  
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对上市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给出了具体的规定,包括授予限制性股票、等待期发放现金股利和稀释每股收益的处理。本文通过一系列案例解析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课题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而其中很多公司采用限制性股票的形式。由于会计准则不够完善、上市公司缺乏经验等原因,上市公司对股份支付准则规定的理解存有分歧,限制性股票相关会计处理存在诸多问题。为进一步了解情况,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课题组选取北京辖区有代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