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26)
- 2023(4877)
- 2022(4115)
- 2021(3856)
- 2020(3273)
- 2019(7220)
- 2018(6901)
- 2017(12949)
- 2016(7466)
- 2015(8222)
- 2014(7942)
- 2013(8134)
- 2012(7798)
- 2011(7094)
- 2010(7105)
- 2009(6401)
- 2008(6380)
- 2007(5841)
- 2006(5059)
- 2005(4688)
- 学科
- 济(24327)
- 经济(24286)
- 业(17446)
- 管理(17407)
- 企(14200)
- 企业(14200)
- 方法(11867)
- 数学(10319)
- 数学方法(10159)
- 学(9984)
- 财(7468)
- 制(7201)
- 中国(6920)
- 教育(6389)
- 农(6085)
- 融(4869)
- 金融(4867)
- 研究(4800)
- 业经(4798)
- 银(4772)
- 银行(4737)
- 务(4728)
- 财务(4702)
- 财务管理(4688)
- 理论(4666)
- 企业财务(4552)
- 行(4499)
- 贸(4389)
- 贸易(4388)
- 技术(4266)
- 机构
- 大学(111946)
- 学院(106879)
- 研究(47309)
- 济(38097)
- 经济(36999)
- 科学(33416)
- 管理(33121)
- 中国(31651)
- 农(30838)
- 理学(28554)
- 理学院(28031)
- 管理学(27129)
- 管理学院(26953)
- 所(26651)
- 京(25504)
- 农业(24917)
- 研究所(24687)
- 业大(23382)
- 中心(19693)
- 财(17984)
- 院(17659)
- 江(17417)
- 省(17127)
- 室(16190)
- 北京(15934)
- 农业大学(15916)
- 实验(14236)
- 财经(14208)
- 科学院(14142)
- 业(14111)
- 基金
- 项目(77501)
- 科学(58447)
- 基金(55898)
- 家(53798)
- 国家(53389)
- 研究(47160)
- 科学基金(42749)
- 自然(31745)
- 自然科(31050)
- 自然科学(31026)
- 省(30589)
- 自然科学基金(30509)
- 基金项目(28768)
- 社会(27712)
- 划(27247)
- 社会科(26159)
- 社会科学(26147)
- 资助(24288)
- 教育(22836)
- 重点(18920)
- 计划(18428)
- 科技(16996)
- 部(16581)
- 编号(16301)
- 发(16238)
- 科研(16171)
- 创(15983)
- 创新(15099)
- 业(14461)
- 专项(14291)
共检索到164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昌霖 周国英 肖柏 刘君昂
【目的】研究降香黄檀心材和边材中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及其与木材内环境因子的关系,为降香黄檀内生真菌价值评价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为指导降香黄檀人工促进心材形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木材理化性质,研究降香黄檀心材和边材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采用方差分析、冗余分析等手段分析其与降香黄檀内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经过高通量测序,共获得2 193 336条序列,碱基总数为761 438 850 bp,有效序列平均长度为385 bp。得到3 621个OTUs,分属26纲67目116科167属186种。纲水平上,心材内生真菌优势菌群为伞菌纲、粪壳菌纲和散囊菌纲,边材内生真菌优势菌群为粪壳菌纲、座囊菌纲、伞菌纲、地舌菌纲和银耳纲;属水平上,心材内生真菌优势菌群为暗枝顶孢壳属、镰刀菌属、孢子丝菌属、黑酵母样真菌属和球托霉属,边材内生真菌优势菌群为镰刀菌属、毛色二孢属、枝孢属、念珠菌属、德巴利酵母属和木霉属;种水平上,心材内生真菌优势菌群为孢子丝菌环境种、卵形孢球托霉菌和尖孢镰刀菌,边材内生真菌优势菌群为可可毛色二孢菌、酵母菌和镰刀菌。方差分析、冗余分析等结果表明,p H、灰分和钾元素与降香黄檀内生真菌属水平的群落结构呈负相关,热水抽提物、镁和钙元素与大部分属真菌群落呈正相关,与少量属真菌群落呈负相关。含水量、热水抽提物、矿质元素钙和镁与多样性指数Chaol、Shannon和Simpson指数呈正相关,p H、灰分和钾元素与其呈负相关。【结论】降香黄檀心材和边材含有丰富的内生真菌群落,群落结构丰度和多样性均为心材大于边材。引起心材和边材内生真菌群落结构性差异的主要木材内环境因子为p H、灰分和矿质元素钾,引起多样性差异的主要木材内环境因子为p H、含水率、矿质元素钙和钾,且含水平影响最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蓝柏成 刘君昂 肖柏 周国英
【目的】降香黄檀是我国濒危树种,降香黄檀的高效培育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旨在为合理利用降香黄檀内生细菌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对降香黄檀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降香黄檀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同时测定并分析了降香黄檀心材边材的理化性质,包括含水率、p H值、灰分含量、热水抽提物含量、钙元素含量、钾元素含量和镁元素含量。【结果】经过测序共获得301 585条序列,有效序列平均长度为447.5 bp;得到4 678个OTUs,分属24门51纲104目200科329属。在门的水平上,心材优势菌为变形菌门和蓝细菌门,边材优势菌为变形菌门。在属的平上,心材优势菌为肠杆菌属,边材优势菌为肠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丰度指数、香侬指数和辛普森指数的结果显示降香黄檀心材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大于边材。降香黄檀的内生细菌无论是数量还是多样性,在心材和边材上都存在差异。研究发现降香黄檀心材和边材灰分含量、热水提取物、pH值、Ca含量和K含量都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降香黄檀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心材均大于边材;引起降香黄檀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木材环境因子有灰分含量、热水提取物、pH值、Ca含量和K含量;降香黄檀的各项理化性质中对其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大的是含水率和pH值,其中pH值影响最大。
关键词:
降香黄檀 内生细菌 心材 边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玥琳 徐大平 杨曾奖 刘小金 洪舟 张宁南
[目的]为了解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降香黄檀心材形成和精油成分的影响。[方法]以胸径6~8 cm降香黄檀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注射的方法,研究不同乙烯利浓度(CK、0.1%、0.5%、2.5%)对降香黄檀淀粉和可溶性糖、基本材性、组织化学、精油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边材和变色边材的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明显,变色边材的含糖量均明显低于边材;各处理边材的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CK, 0.5%处理的变色边材中的淀粉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0.5%处理的生材密度最大,为1.036 g·cm~(-3);绝对含水率、相对含水均为2.5%处理的最高;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显著提高了变色边材的百分比和变色边材形成率。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各处理边材中均含有大量淀粉,变色边材中基本没有;变色边材中观测到大量脂类、酸性脂类和酚醛类物质,而未在边材中出现。变色边材出油率随乙烯利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0.1%、0.5%、2.5%分别比CK增加了52.28%、121.54%、128.54%。在检测到的12种共有心材成分中最主要的为橙花叔醇,各处理的橙花叔醇含量顺序为:CK>0.1%>2.5%>0.5%;甜没药萜醇A含量最高的为2.5%,比CK升高了36.59%;α-金合欢烯和紫檀素均为0.1%处理的含量最高。[结论]综合分析各乙烯利处理对降香黄檀可溶性糖、基本材性、组织化学、精油成分和含量的影响, 2.5%处理更有利于促进降香黄檀心材的形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权 刘君昂 吴毅 何苑皞 董文统 苏圣淞 周国英
林下伴生种是降香黄檀林分中特殊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增加林地生物学总生产量和维护林分系统稳定性。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降香黄檀林下伴生种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对30种参评植物做了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1)30种参评植物适应性差异明显,其中46%的植物关联度大于0.8,适应性表现较好,40%的植物关联度介于0.6~0.7之间,适应性表现一般,其余14%的植物关联度小于0.6,适应性表现很差;(2)关联度在0.9以上、属于优秀适应型的植物有5种,即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carpon、三点金DesmoDium trifl orum、链荚豆alysicarpus vaginalis、地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金阳 罗建举
利用扫描电镜对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木材的组织构造进行了系统分析,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细胞的纹孔的典型特征。降香黄檀木材导管壁上的纹孔为互列式,附物非常丰富;轴向薄壁细胞壁上为单纹孔,个体较大而数量较小,成组聚集分布,3~5个一组呈猫爪或花瓣状。木材纵切面上,轴向薄壁组织中常见似"分室含晶细胞",但经X-射线能谱仪分析表明,这种"分室含晶细胞"中的块状物并不是传统认为的草酸钙等无机盐物质,其主要组成元素为碳和氧,由此可初步认定这种似"分室含晶细胞"中的块状物为树胶类物质。
关键词:
降香黄檀 木材构造 扫描电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江业根 陆俊锟 康丽华 王胜坤 杨富成
筛选出能促进降香黄檀苗期生长与结瘤的最佳施肥组合,探究菌剂在肥料中的作用。采用L9(34)正交设计,设立菌剂(根瘤菌+溶磷菌混合液,简称M)、N、P、K等施肥因素,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11个月生降香黄檀的生长与结瘤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间降香黄檀的生物量、根瘤数、瘤质量等指标差异极显著,施肥对降香黄檀的早期生长极为重要;降香黄檀的苗高、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根瘤数和瘤质量在最佳施肥处理中,相关的指标分别是不施肥对照处理的1.98、4.86、4.34、78、400倍;影响降香黄檀生物量的4种因素从主到次排序为K>M=P>N,影响根瘤数的4种肥料因素从主到次的排序为K>M>P...
关键词:
降香黄檀 苗期 菌剂 促生 结瘤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麻永红 贾瑞丰 杨曾奖 徐大平 张宁南 刘小金
对6年生49个家系的降香黄檀幼林进行了生长和心材形成状况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枝下高和冠幅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白沙28、白沙29、五指山60、通什63和东方98五个家系在生长性状中表现最好,可作为降香黄檀采种育苗或组织培养的材料加以重点研究;(2)海拔与胸径呈显著正相关,即一定范围内较高海拔的家系能有较大的茎粗生长;年均降雨量与树高、枝下高和冠幅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干旱地区的家系生长表现具有一定的优势;(3)心材检测结果表明6年生林分胸径在8 cm以下没有心材形成,胸径在810 cm
关键词:
降香黄檀 家系 生长表现 心材 挥发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珊珊 徐大平 洪舟 刘小金 杨曾奖 李毓琦 薛世玉 郭俊誉
【目的】探讨降香黄檀扦插生根过程中的相关理化特征,为降香黄檀扦插繁殖技术提供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降香黄檀1年生枝条进行扦插,测定插穗不定根形成过程中营养物质、植物激素和相关氧化酶活性的含量变化。【结果】1)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一直下降。2)IAA含量呈一直下降的变化趋势;GA3含量在扦插12 d前后变化明显,呈现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CTKs、ZR和ABA含量出现了1个谷值和1个峰值。IAA/ABA、ZR/ABA值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ZR/IAA值呈下降—上升趋势;GA3/IAA值变化趋势较为平缓。3)降香黄檀扦插生根与相关酶活性密切相关,其中,SOD、PPO和POD活性在扦插生根过程中呈一直下降的趋势;IAAO活性则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结论】降香黄檀扦插生根是一个消耗大量营养物质的生理学过程,较高水平的营养物质有利于不定根的产生;较高的IAAO活性能够氧化较多的IAA,较低的IAA和ZR以及较高的ABA水平共同调控着降香黄檀不定根的诱导过程;SOD和POD保护酶的活性一直下降的趋势,表明1年生插穗对环境适应较快,扦插后产生的活性氧等物质较少,更有利于生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珊珊 刘小金 徐大平 洪舟 郭俊誉 杨曾奖
[目的 ]开展降香黄檀扦插繁殖试验,探究不同浓度IAA和NAA对降香黄檀根系和新梢发育的影响,为降香黄檀优良单株材料的快速繁育和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 ]以2年生降香黄檀实生苗为采穗母株,依据IAA浓度、NAA浓度及浸泡时间设计正交试验;调查扦插80 d后不同处理间的生根率、根系发育和新梢发育指标,并运用隶属函数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繁殖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IAA浓度、NAA浓度、浸泡时间、IAA浓度与NAA浓度的交互效应以及IAA浓度与浸泡时间的交互效应对生根率的影响均差异极显著(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坚 吴朝辉 陈秋夏 马晓华 夏海涛 王金旺
【目的】探究遮荫对降香黄檀容器育苗生长发育和形态生理的影响,为林木育苗的光环境控制条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当年生降香黄檀幼苗为试验材料,设遮荫程度0(T_0)、40%(T_1)、60%(T_2)、80%(T_3)、95%(T_4)5个处理,用不同遮荫程度处理4个月后,每隔15天监测降香黄檀幼苗的地径、苗高、叶片数等生长指标,观察其生长进程;并于试验处理结束后测量降香黄檀幼苗的生物量、比叶质量、叶绿素含量(Chl)、净光合速率(P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系数(Tr)等。【结果】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降香黄檀幼苗的苗高、地径逐渐降低,生长越来越...
关键词:
降香黄檀 遮荫 容器幼苗 生长 形态生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茜 周国英 董文统 杨蕾 吴毅
【目的】为了揭示降香黄檀主要叶部病害的发生机制,本研究从群落结构角度来探讨降香黄檀人工林病害发生情况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旨在为降香黄檀人工林叶部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海南全岛范围内降香黄檀人工林叶部病害发生和人工林分布情况,设置41个人工林样地,采用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害进行调查。选择树高、地径、林龄、密度、郁闭度、草本盖度、草本高度、冠幅8个群落结构因子作为调查指标,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出影响降香黄檀叶部病害发病最显著的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进一步分析显著因子与叶部病害之间的关系。【结果】回归分析结果表...
关键词:
降香黄檀 人工林 群落结构 叶部病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梁建平 蒋军林 秦武明 吴道念 严理 吴敏 姜翠
针对广西南宁良凤江树木园内46年生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人工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通过进行树干解析的方法阐述这一珍贵红木树种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46年生降香黄檀平均树高、胸径、去皮单株材积分别为18.70 m,21.6 cm和0.401 9 m3·株-1。降香黄檀的树高连年生长量呈现明显的"高—低—高"规律,幼苗期其高增长较快,至35年生之后呈现较稳定的树高生长趋势并最终达到18.70 m。降香黄檀的胸径生长在46年生的生长期中出现2次较明显的稳定期,分别是14~28年生及32~46年生。在材积生长量方面,降香黄檀的材积生长在珍贵阔叶树中处于中上水平。降香黄檀在8年生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志明 王海英 王芳 潘晓星 田补
芳香植物日本花柏天然耐久,富含精油。日本花柏心材和边材的精油组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其心材与边材精油组分均主要由醇类和萜烯类化合物组成;心材精油主要挥发性组分为δ-杜松醇(40.64%)和β-荜澄茄油烯(12.67%);边材精油主要挥发性组分为α-杜松醇(29.98%)和α-依兰油烯(10.18%)。日本花柏心材和边材精油的挥发性组分不同,日本花柏心材精油中最高含量的δ-杜松醇为木材抗白蚁活性成分,萜烯类化合物具有化感作用。日本花柏心材精油在环境友好型农药开发上具有潜在价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静静 陆柳琳 黎俊杰 赵天义 彭春艳 曹宏明 邱清华 贾纪鑫 龚斌
【目的】对半红树药用植物杨叶肖槿(Thespesia populnea)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为开发生态友好型抗菌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北部湾沿海杨叶肖槿茎、叶和树皮组织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选用从柿树、核桃、荔枝中分离的炭疽菌(Colletotrichum)、香蕉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OC1(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1)和FOC4(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4)、黄瓜瓜链格孢菌(Alternaria cucumerina)6种植物病原真菌、白骨壤内生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罗非鱼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为指示菌,通过平板对峙法和滤纸片法对杨叶肖槿内生真菌提取物进行抗真菌和抗细菌活性筛选。【结果】从杨叶肖槿中共分离纯化出60株内真生菌,分属于5个属25个种。其中,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和间座壳属(Diaporthe)为优势菌属,分离率为48.33%和26.67%;其余菌属分别是葡萄座腔霉属(Botryosphaeria)、亚隔孢壳属(Didymella)和小隐孢壳属(Cryptosporella),对应的分离率为15.00%、6.70%和3.33%。从杨叶肖槿树皮组织分离到的菌株最多,共分离到4个属23株菌,占总分离量的38.33%;其次为叶片组织(31.67%)和茎组织(30.00%)。发现12株内生真菌与NCBI数据库已公布ITS rDNA序列相似性低于95.00%,为潜在新种。抑菌结果表明,炭疽菌J1-20对8种指示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柿树炭疽菌、核桃炭疽菌、荔枝炭疽菌、香蕉枯萎病菌FOC1和FOC4、黄瓜瓜链格孢菌、白骨壤链格孢菌的抑菌率分别为39.39%、25.00%、19.10%、32.43%、28.20%、89.00%和74.19%,对罗非鱼海豚链球菌的抑菌圈为21.00 mm。【结论】杨叶肖槿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分布较均匀。其中J1-20菌株对8种指示菌具有广谱抑菌性,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关键词:
杨叶肖槿 内生真菌 多样性 抑菌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静 刘堰凤 梅眉 黄永红
在前期研究发现,韭菜处理可以减轻香蕉枯萎病和根结线虫病害的发生,推测韭菜中含有能抑制病原菌及致死根结线虫的生防菌。对韭菜根际真菌和内生(叶片和根系)真菌的种群结构及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分离鉴定韭菜中抑菌和杀根结线虫的生防真菌提供理论依据。通过Illumina平台对韭菜根际真菌和内生(叶片和根系)真菌样品中的18S rRNA序列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从韭菜根际土壤、根系、叶片中获得348 484高质量序列和123个操作分类单元(OTU)。根际真菌的Chao、ACE、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内生真菌(叶片和根系),而Simpson指数则显著小于内生真菌。根际真菌群落主要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67. 20%)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24.44%) 2个菌门组成;而内生真菌主要由子囊菌门组成,在叶片和根系中含量分别为91. 39%和96. 60%。在检测到的5个菌门中,内生真菌中子囊菌门显著高于根际土壤,其他菌门则显著低于根际土壤。叶片和根系中内生真菌稍有不同,但是差异并不显著。该研究表明,韭菜根际真菌和内生真菌的种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根际真菌的多样性及丰富性显著高于内生真菌。该研究为分离鉴定韭菜中抑制植物病原菌及致死根结线虫的生防真菌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