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4)
- 2023(12249)
- 2022(10165)
- 2021(9153)
- 2020(7378)
- 2019(16122)
- 2018(15583)
- 2017(29061)
- 2016(15990)
- 2015(17308)
- 2014(16782)
- 2013(16246)
- 2012(14669)
- 2011(13171)
- 2010(13101)
- 2009(12154)
- 2008(12029)
- 2007(10417)
- 2006(9224)
- 2005(8243)
- 学科
- 济(59362)
- 经济(59255)
- 管理(49918)
- 业(43804)
- 企(35710)
- 企业(35710)
- 方法(22270)
- 数学(19577)
- 中国(19474)
- 数学方法(19390)
- 财(19096)
- 农(17358)
- 制(16708)
- 业经(14688)
- 学(12948)
- 地方(11926)
- 务(11551)
- 财务(11530)
- 农业(11510)
- 财务管理(11506)
- 环境(11379)
- 体(11316)
- 贸(11166)
- 贸易(11160)
- 企业财务(10960)
- 易(10840)
- 银(10631)
- 银行(10593)
- 行(10035)
- 融(9671)
- 机构
- 大学(224012)
- 学院(223913)
- 济(89778)
- 经济(87765)
- 管理(82814)
- 研究(79364)
- 理学(71856)
- 理学院(70976)
- 管理学(69807)
- 管理学院(69404)
- 中国(59130)
- 科学(50463)
- 京(46932)
- 财(43892)
- 农(43668)
- 所(40136)
- 业大(37438)
- 研究所(36669)
- 中心(36021)
- 农业(34578)
- 财经(34452)
- 江(33738)
- 经(31343)
- 院(29662)
- 北京(28723)
- 经济学(27962)
- 范(27889)
- 师范(27445)
- 州(26105)
- 财经大学(25640)
- 基金
- 项目(159776)
- 科学(126172)
- 基金(117859)
- 研究(110548)
- 家(106110)
- 国家(105254)
- 科学基金(89425)
- 社会(72977)
- 社会科(69213)
- 社会科学(69196)
- 基金项目(63280)
- 省(62077)
- 自然(59208)
- 自然科(57844)
- 自然科学(57826)
- 自然科学基金(56791)
- 划(53696)
- 教育(49770)
- 资助(45433)
- 编号(41886)
- 重点(37090)
- 部(34852)
- 发(34411)
- 创(33914)
- 制(33411)
- 成果(32826)
- 创新(31885)
- 国家社会(31187)
- 科研(31120)
- 计划(31087)
共检索到326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印定坤 陈正侠 李骐安 贾海峰 刘正权 沈雷 AHMAD Shakeel
为科学定量评价不同降雨特征对多雨城市海绵改造小区径流控制效果的影响,该文基于在线监测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某多雨地区海绵城市试点区内一个典型小区为研究对象,布置代表性的监测点对其排口流量和悬浮物(suspended solid,SS)进行连续在线监测。在此基础上构建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开展海绵小区改造对径流水量控制和水质净化效果评价的实证研究。利用实测在线降雨水量水质数据对模型关键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均大于0.71。在实际场次降雨和典型年降雨情景下,模拟分析了海绵改造对雨水径流水量控制和水质净化的效果。结果表明,海绵改造后,小区范围内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52.9%,年径流削减率为28.0%,污染物负荷削减率为66.3%。整体而言,共计81场降雨事件下的径流控制率均达到70%以上。同时,研究发现极端降雨事件与各降雨事件下的降雨特征均对场降雨径流控制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区2009年内平均场降雨控制率为86.5%,而当分别不考虑极端小降雨/暴雨事件时,平均场降雨控制率为79.9%和88.2%。降雨量与雨前干期对场降雨径流控制能力的影响较大,在小雨(25 mm)3种不同情况下,研究区的场降雨径流平均控制率分别为98.1%、73.8%和52.9%。在雨前干期大于等于6d的降雨事件下(共15场),场降雨径流控制率均达到90%以上。而降雨历时与平均雨强对场降雨径流控制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和意 刘敏 刘华林 程书波 汪青 余婕
城市屋面是城市不透水面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屋面径流是城市非点源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分析国外对屋面径流水质研究情况并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发现,屋面径流水质含有的污染物浓度较高。实验研究表明不同屋面材料、屋面的使用时间长短、位于不同功能区的屋面其径流中污染物浓度存在有很大的差异,其大致的规律是混凝土屋面径流的污染指标基本上都比较高,屋面使用的年载越长,其径流中污染物浓度相对越高,靠近交通要道的屋面,径流中污染物浓度都较高。用无量纲累积污染物量与累积径流量的比值方法分析初始冲刷效应,发现屋面径流初始冲刷比较明显。屋面径流处理后实现再利用,处理过程简单,可以成为城市用水的一个重要来源。
关键词:
城市屋面径流 初始冲刷 管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金桂梅 刘宏斌 胡万里 付斌 翟丽梅 段宗颜 李文超 鲁耀 潘艳华 杜彩艳
对凤羽河流域2013年3次典型降雨全过程进行了连续监测,测定了径流量及降雨径流过程中氮磷(N、P)的形态、浓度与通量变化。结果表明,N、P各形态浓度变化曲线与流量曲线趋势大致相同,总氮(TN)浓度随降雨量增减迅速,硝态氮(NN)浓度变化平稳,铵态氮(AN)浓度较低且峰值出现均晚于其它氮素形态峰值,颗粒态氮(PN)与颗粒态磷(PP)浓度在径流过程中迅速达到峰值后陡然下降。暴雨径流前期氮素迁移以PN为主,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受降雨强度影响;后期以NN为主,来源于土壤硝酸盐随壤中流淋失。磷素主要以地表径流迁移的
关键词:
暴雨径流 氮流失 磷流失 迁移过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焕广 王东启 陈振楼 周栋 张菊
在上海市城市河岸带人工绿地建设了微区径流场,进行了5次模拟降雨径流实验,研究了人工绿地岸带下渗流中氮浓度和去除率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人工绿地岸带对垂直下渗流中氮有显著的净化作用,且主要集中于土壤的0~30cm以内,TN和NH4+去除率在39.9%和39.8%以上,NO3-+NO2-去除率除11月为负值外,其余月份均在10.0%以上;在30~60cm深度,由于土壤氮的析出导致径流中氮浓度增加,去除率降低;而60~90cm深度的去除率增加。径流场内下渗流中氮浓度具有明显的水平空间变化,随距入水端距离的增加,30cm深度下渗流中氮浓度先上升后下降;人工绿地岸带对下渗流中氮的净化作用均随淹水时间的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程江 杨凯 刘兰岚 李博
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城市下垫面改变对降雨径流关系有着重要影响。选择高度城市化的上海中心城区,利用初损和径流量修正方法并经实测数据验证后的SCS-CN修正模型,在城市集水区尺度上,初步探讨模拟了1947—2006年中心城区在0.5~10 a一遇设计暴雨重现期条件下持续1 h的降雨事件和丰、平、枯降雨年份下的径流系数,并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前期土壤湿润程度(AMC)和降雨因素对中心城区60 a降雨径流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60 a间,AMCⅠ和0.5~10 a一遇设计暴雨重现期条件下的径流系数相对增长17.21%~6.14%,枯、平和丰水年的年径流系数相对增长分别为20.49%、11.83%和1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学 吴佳文 滕勇
沙丘前沿区因其特定的下垫面和水文气象条件,降雨径流关系复杂。针对沙丘前沿区水文特性,探索适合区域特点降雨径流预报方法。分别采用新安江模型和模型树方法,对沙丘前沿区逐日降雨径流过程进行试验模拟。结果表明:新安江模型模拟过程与实测过程偏差很大,17年降雨径流过程预报结果均不合格;而模型树方法模拟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预报合格率91%,确定性系数达到0.8,满足水文预报精度要求。对比这两种方法的建模过程及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型树的数据驱动水文模型具有输入数据要求少、过程简单、维护工作量少等优点,适用性强,精度能够得到保证,可应用于沙丘区前区降雨径流预报,为沙丘前沿区水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
沙丘前沿区 降雨径流 预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平 陈广才 陈丽
受气候变化和频繁人类活动的影响,用于水资源评价计算的年径流序列失去了一致性。本文针对非一致性年径流序列,提出基于降雨径流关系的水资源评价方法,推求过去、现在和未来各个时期变化环境下的地表水资源量。该方法假设非一致性年径流序列由相对一致的随机性成分和非一致的确定性成分两部分组成,采用水文变异综合诊断方法识别与检验年径流序列的变异点,并用变异前后降雨径流关系线之间的差值描述序列的确定性成分;根据时间序列分析的分解与合成理论,对年径流序列的随机性成分进行提取,采用有约束加权适线法对其进行频率计算;将确定性的预测值和随机性的设计值进行合成,得到过去、现在和未来不同时期年径流合成序列的频率分布。在无定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萍 郑悦华
本文主要选取中国南北方大城市———广州市和西安市1951~ 1996年之间的逐月降雨资料及 1971~ 1996年的暴雨资料 ,采用时间序列对比方法对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年内总体分配、年内干湿季分配及暴雨状况进行分析计算 ,并对结果及原因进行总结 ,以便为城市水资源规划提供依据。
关键词:
降雨特征 城市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岩 张迎颖 张志勇 徐佳兵 闻学政 刘海琴 宋雪飞 郭文景 周庆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护坡对降雨径流中污染物的削减效果差异。[方法]设置4种类型的护坡(网面护坡、砖面护坡、草面护坡和土面护坡),采用人工进水方式,开展为期15 d的护坡处理降雨径流中试试验。试验于不同时段采集底部出水,监测氮[总氮(TN)、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磷[总磷(TP)、颗粒态磷(PP)]、化学需氧量(COD)、总悬浮物(TSS)等指标。[结果]砖面护坡对径流中PP、TP、NH~+_4-N、COD和TSS的削减效果较好,削减率分别为89.28%、62.87%、74.28%、56.48%和85.00%;网面护坡对径流中NO~-_3-N和TN的削减效果较好,削减率分别为29.24%和38.29%。通过Z_i分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后发现,砖面护坡对污染物削减效果优于其他护坡。砖面和网面护坡的植物和护坡表面构筑物,可以起到延缓径流流速、延长水力停留时间的作用。[结论]砖面护坡对污染物的削减优势源于其对颗粒物及其结合污染物的有效拦截;网面护坡对硝态氮和总氮的削减优势,可能源于其较好的微生物生存环境。
关键词:
护坡 水力停留时间 雨水径流 污染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岩 张迎颖 张志勇 徐佳兵 闻学政 刘海琴 宋雪飞 郭文景 周庆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护坡对降雨径流中污染物的削减效果差异。[方法]设置4种类型的护坡(网面护坡、砖面护坡、草面护坡和土面护坡),采用人工进水方式,开展为期15 d的护坡处理降雨径流中试试验。试验于不同时段采集底部出水,监测氮(总氮TN、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磷(总磷TP、颗粒态磷PP)、化学需氧量(COD)、总悬浮物(TSS)等指标。[结果]砖面护坡对径流中PP、TP、NH_(4)~(+)-N、COD、TSS的削减效果较好,削减率分别为89.28%、62.87%、74.28%、56.48%和85.00%;网面护坡对径流中NO_(3)~(-)-N和TN的削减效果较好,削减率分别为29.24%和38.29%。通过Z分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发现,砖面护坡对污染物去削减效果优于其他护坡。砖面和网面护坡的植物和护坡表面构筑物,可以起到延缓径流流速、延长水力停留时间的作用。[结论]砖面护坡对污染物的削减优势源于其对颗粒物及其结合的污染物的有效拦截;网面护坡对硝态氮和总氮的削减优势,可能源于其较好的微生物生存环境。
关键词:
护坡 水力停留时间 雨水径流 污染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娜 许有鹏 陈爽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下垫面的改变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共同作用使大气边界层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城市地区的降雨。位于太湖流域平原水网地区的苏州城市化发展迅速。在分析了苏州城市化发展进程的特点及1953~2000年降雨时间序列特征基础上,采用同时期城区(苏州站)与郊区(望亭站)雨量横向对比、城市化发展不同时期同一站雨量纵向对比的方法,研究了城市化对该地区降雨量、降雨年内分配、降雨发生次数等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城市化对年雨量、汛期雨量和最大日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作用,其中对最大日雨量的影响最显著;受城市化影响,降雨年内分配有集中的趋势;城市化使不同类型降雨发生次数均增加,其中对暴雨发生次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忠翰 王海玲 彭江燕 邓德仁
根据城市污水土地处理慢速渗滤等工艺的去除率BOD5和CODCr分别为84.3%和82.5%,TP、KN和NH3-N分别为94.9%、85.8%和89.4%,SS也高达58.4%。保证这类生态工程终年稳定运行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出水水质稳定和处理水量的稳定。影响稳定的主要因素有作物非用水季节(收获和栽种)的水量调节系统、雨季稳定运行和高去除率的处理工艺、适应慢速土地处理的气候和土壤等环境条件以及水量平衡调节与管理的有效保证。集水区域内实行分区管理的截流和改善下垫面排水调控能力的水利工程,配合使用灌溉型慢速土地处理(SR)或植物生长淹没床(VSB)湿地资源化利用与处理系统等生态工程处理工艺,是实现降...
关键词:
滇池流域 河流 降雨径流 资源化利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宇聪 邱慧 何严松 党慧馨 夏梦姿
【目的】植草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被广泛应用,但关于植草沟的设计参数对其滞蓄效果影响的研究却较少,通过研究植草沟的护坡高度、植被覆盖率、坡度和边坡比这4个典型构造因子对地表径流的调控效果及其敏感性,为植草沟的建设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WMM模型模拟两种降雨事件中不同构造参数设置下植草沟所消减的径流和洪峰量,再通过修正了的Morris法检验植草沟各构造参数对于地表径流和洪峰流量变化的敏感程度,并进行排序。【结果】1)植草沟对降雨径流和洪峰流量具有一定的消减作用,在1 a重现期的降雨事件中具有较好的径流和洪峰消减效果,平均可以达到60%以上,但在2 a期降雨重现期条件下,径流和洪峰消减效果大大降低,只有30%左右。2)对于径流消减:1 a重现期降雨事件中,护坡高度、植被覆盖率和边坡比为敏感参数,坡度为中敏感参数;而在2 a重现期降雨事件中,护坡高度为敏感参数,植被覆盖率和坡度为中敏感参数,边坡比为不敏感参数。3)对于洪峰消减:1 a重现期降雨事件中,护坡高度、植被覆盖率和坡度均为敏感参数,边坡比为中敏感参数;而在2 a重现期降雨事件中,覆盖率为敏感参数,护坡高度、坡度和边坡比为不敏感参数。【结论】植草沟设计中不能忽视构造因子对径流调控的影响。1)低降雨强度时植草沟调控水量功能明显,4个典型构造因子中,护坡高度与植被覆盖率与植草沟径流和洪峰流量消减呈正相关;而坡度和边坡比与之呈负相关。2)植草沟典型构建因子中植被覆盖率主要影响洪峰延迟,护坡高度、坡度和边坡比主要影响滞蓄效果。因此,在植草沟设计中,不能简单复制方案图集,避免规划设计与实际效果不符。
关键词:
植草沟 构建因子 径流调控 敏感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桥 胡维平 章建宁
城市地表污染物是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主要来源,其累积和降雨冲刷过程分别是沉降—悬浮—再沉降以及悬浮—沉淀—再悬浮的动态过程。描述累积过程的模型主要有线性、指数、对数等形式,其中以指数及一些变形形式发展相对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模型都将雨前干期天数(ADWP)作为主要的影响因子。而描述冲刷过程的模型主要基于一级反应动力学假设,这类模型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为使冲刷模型更接近实际,人们进一步在其中引入了雨天排污因素,并取得较好的成效。虽然城市地表径流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目前的模型基本属于经验型或基于大量监测数据的统计学模型,尚缺对污染物输移过程的机理性描述。因此,从城市地表污染物输移过程的...
关键词:
城市 地表污染物 累积 降雨径流 冲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军 乔云峰 宋献方 叶爱中 张学成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不同下垫面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文选择黄河岔巴沟流域,采用野外人工控制条件下的降雨实验,针对不同下垫面类型、不同下垫面覆盖度以及不同的处理方式等情况下进行了水文过程的实验研究,并对不同植被覆盖度、不同耕作措施、降雨径流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同下垫面对径流系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黄土沟壑地区的降雨径流关系有很大影响,其中耕作措施的使用对降雨径流关系的影响远大于地表覆盖率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地表覆盖率单因素变化时,稳定产流时的产流量变化不超过10%,而当采用耕作措施进行单因素分析时,稳定产流时的产流量大于20%。在相同雨强下,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