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5)
- 2023(13951)
- 2022(12373)
- 2021(11460)
- 2020(9756)
- 2019(22198)
- 2018(22163)
- 2017(42478)
- 2016(23206)
- 2015(25987)
- 2014(25553)
- 2013(25105)
- 2012(22580)
- 2011(20238)
- 2010(20131)
- 2009(18608)
- 2008(17748)
- 2007(15489)
- 2006(13546)
- 2005(11899)
- 学科
- 济(85149)
- 经济(85031)
- 管理(63359)
- 业(61663)
- 企(50301)
- 企业(50301)
- 方法(40061)
- 数学(34570)
- 数学方法(34101)
- 中国(25549)
- 财(23811)
- 农(23142)
- 学(20031)
- 业经(19337)
- 地方(17466)
- 制(17017)
- 理论(15933)
- 贸(15318)
- 贸易(15309)
- 农业(15070)
- 易(14857)
- 银(14780)
- 银行(14725)
- 务(14400)
- 财务(14330)
- 财务管理(14300)
- 和(13957)
- 行(13945)
- 融(13545)
- 金融(13543)
- 机构
- 大学(317655)
- 学院(316368)
- 管理(124204)
- 济(119906)
- 经济(117069)
- 理学(107250)
- 研究(106332)
- 理学院(106069)
- 管理学(103964)
- 管理学院(103435)
- 中国(81359)
- 科学(68907)
- 京(68251)
- 财(57103)
- 所(53968)
- 农(53868)
- 业大(49477)
- 研究所(49376)
- 中心(48271)
- 江(46086)
- 财经(45349)
- 北京(43205)
- 农业(42516)
- 范(41371)
- 经(41287)
- 师范(40887)
- 院(38981)
- 州(37474)
- 经济学(35405)
- 技术(34362)
- 基金
- 项目(220391)
- 科学(171735)
- 基金(158821)
- 研究(158546)
- 家(139620)
- 国家(138442)
- 科学基金(118141)
- 社会(97821)
- 社会科(92425)
- 社会科学(92401)
- 省(86771)
- 基金项目(84113)
- 自然(78809)
- 自然科(76952)
- 自然科学(76928)
- 自然科学基金(75512)
- 划(73534)
- 教育(72660)
- 资助(66310)
- 编号(65099)
- 成果(52395)
- 重点(49516)
- 部(47417)
- 发(46466)
- 创(45616)
- 课题(44960)
- 科研(42750)
- 创新(42560)
- 计划(40785)
- 大学(40730)
- 期刊
- 济(131680)
- 经济(131680)
- 研究(94946)
- 中国(60836)
- 学报(53723)
- 农(48955)
- 科学(48445)
- 管理(45031)
- 财(42204)
- 大学(39958)
- 学学(37679)
- 教育(35740)
- 农业(33936)
- 融(29408)
- 金融(29408)
- 技术(26836)
- 业经(21777)
- 经济研究(21325)
- 财经(20963)
- 经(17742)
- 业(17171)
- 图书(16813)
- 问题(16334)
- 理论(15817)
- 科技(15450)
- 版(15109)
- 实践(14525)
- 践(14525)
- 技术经济(14505)
- 现代(14066)
共检索到461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亚柯 李鹏
2019年《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将单位缴费率降至16%,且调整平均工资计算口径,这些措施会对养老保险的精算平衡和再分配功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2018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CHIP)数据,对方案前后养老保险的精算平衡和再分配规模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降费综合方案增强了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精算平衡功能,改善了代际不平衡。总体来看,城镇职工的养老金收益明显增长,其中,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收益增长了近2倍,机关事业单位增长近1倍。进一步地研究发现,综合方案更多为中高工资、年轻和男性职工带来了政策利好,养老金收益有所增大,更多职工的养老金收益实现了精算平衡;低工资、年老和女性职工的养老金收益略有下降,但仍实现了精算平衡。这主要是由于基础养老金账户的精算平衡功能显著增强,代际不平衡大大改善。为此,各省要根据养老保险基金状况,制定养老金计发的过渡措施,确保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平稳衔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吕承超 赵红
在社保降费背景下,本文构建精算模型,测度了社保降费前后不同省份、不同登记注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工资增长率和利率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社保降费前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都发挥了正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社保降费后无论是缴费现值和收益现值都比社保降费前减少了,此次改革更加有利于非私营单位低收入者;各省份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效应均为正,北京在所有省份中净转移额绝对值最大;东部地区具有最大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西部地区次之,然后是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外商投资单位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净转移额最大,其他内资单位内部收益率最大;当工资增长率不变时,利率水平越高,净转移额越大,但这种不断增大的边际效应存在递减规律;当利率不变时,随着工资增长率的不断提高,净转移额在不断下降,并且下降的幅度是不断增大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乃军 杨燕绥 孟强
以2006年全国统一改革建立个人账户为起点,利用2006—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评估养老保险缴费情况在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差异,进行缴费累进性和再分配效应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养老保险缴费累进系数较小,从缴费比例来看,工资收入较高群体并不比低收入群体更高,说明个人缴费从低收入到高收入群体缺乏累进性;从再分配系数来看,养老保险并没有降低缴费前工资收入的基尼系数,再分配效应不足。如果降低低收入群体缴费费率,相对提高高收入群体缴费费率,并取消社保缴费最低工资限制,则可以提高养老保险缴费的再分配性和累进性。
关键词: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累进系数 分配系数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江正发 冯晨阳 岑敏华
根据社会养老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采用符合实际和逻辑一致的精算假设,以2015年末为评估时间点,以退休待遇制度承诺兑现为目标,对未来75年基金收支及平衡状况进行模拟运算。精算结果显示,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持收支平衡需满足以下约束条件:总和生育率于2050年提高到更替水平;适当延迟职工退休年龄,至2037年达到男、女职工退休年龄分别为65岁和60岁;将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覆盖率、遵缴率、缴费工资率逐步提高到62%、90%和80%的目标值;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的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江正发 冯晨阳 岑敏华
根据社会养老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采用符合实际和逻辑一致的精算假设,以2015年末为评估时间点,以退休待遇制度承诺兑现为目标,对未来75年基金收支及平衡状况进行模拟运算。精算结果显示,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保持收支平衡需满足以下约束条件:总和生育率于2050年提高到更替水平;适当延迟职工退休年龄,至2037年达到男、女职工退休年龄分别为65岁和60岁;将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覆盖率、遵缴率、缴费工资率逐步提高到62%、90%和80%的目标值;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的政府责任,将每年提供的财政补贴应逐步提高到占当年GDP1%的水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志东 李妍
基于精算估计的方法,以终身纯转移率作为衡量指标,结合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新人”“中人”“老人”的划分特点来探讨中国现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代际收入再分配效应,并分析不同收入组、延迟退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缴费年限四个维度对代际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结论表明:中国现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使得男性、女性终身纯转移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小,整体体现为逆向的代际收入再分配效应,在不同收入组的情况下还能实现正向的代内收入再分配效应;延迟退休政策有利于提升男性年轻在职个体的效用以及降低女性临近退休个体的效用,会进一步扩大代际收入差距;个人账户实际收益率达到记账利率标准可以实现个体效用水平的提高;增加缴费年限有利于提升效用水平,但难以保持代际公平。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呙玉红
采用代表性个人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在合意精算假设的基础上,测算并比较分析了不同缴费基数边界设定方案对不同收入水平职工的全方位影响。研究表明,缴费基数的上下边界约束了低(高)收入者的最低(高)保障水平以及制度再分配的程度,即限定了低(高)收入者内含报酬率的上(下)限。中国现行缴费基数下边界设定过高,导致越是需要制度保障的低收入者其制度进入门槛越高,从而越难被制度覆盖。建议取消对缴费基数上边界的调整;在做实缴费基数的基础上,逐步取消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缴费基数下边界的约束,或者将缴费基数下边界与最低工资标准对接,避免在制度设计层面对过低收入者养老保险权益的损害。
关键词:
城镇职工 养老保险 缴费基数边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 安立波
在我国养老保险向部分积累制转型面临巨额转轨成本、做实个人账户试点严重受挫的背景下,是否选择名义账户制便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目前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名义账户制的实证研究较少,而已有的实证研究或者建立在"准名义账户制"基础上,或者没有全面考虑"老人"和"中人",不能真正揭示养老保险模式转向名义账户制后的实际情况。文章在严格按照名义账户制财务平衡机制的要求,既考虑"新人",又考虑"中人"和"老人"的基础上,构建人口和精算模型,并使用六普及其他新数据进行预测,发现名义账户制虽能在精算上保持平衡,但是"老人"、"中人"、"新人"以及不同缴费年限人群的养老金收入替代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可能使部分人群退休后陷入贫困的境地。
关键词:
名义账户制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精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 安立波
在我国养老保险向部分积累制转型面临巨额转轨成本、做实个人账户试点严重受挫的背景下,是否选择名义账户制便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目前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名义账户制的实证研究较少,而已有的实证研究或者建立在"准名义账户制"基础上,或者没有全面考虑"老人"和"中人",不能真正揭示养老保险模式转向名义账户制后的实际情况。文章在严格按照名义账户制财务平衡机制的要求,既考虑"新人",又考虑"中人"和"老人"的基础上,构建人口和精算模型,并使用六普及其他新数据进行预测,发现名义账户制虽能在精算上保持平衡
关键词:
名义账户制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精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亚柯
利用200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基于精算估计方法测算了居民的各种养老金财产及其对家庭财产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养老保险制度范围内,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较高,产生了较大的正向再分配效应,大幅度降低了居民财产分布的不平等程度。但在全体居民范围内,由于较低的覆盖范围,社会养老保险财产并没有明显改变居民财产的分布差距。
关键词:
养老金财产 财产分布 精算估计方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董克用 郑垚
2019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至16%。同年,国家全面推开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基于此背景,本文构建区间最低缴费率函数,模拟测算了2021—2050年跨度内,国有资本划转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划转的国有资本通过分红收益效果甚微;如通过自主运行则10%划转比例下能使最低缴费率下降1.1到2个百分点,但基金在16%的单位费率下难以维持长期可持续;若进一步提高划转比例至30%,缴费率下降幅度达到5.7个百分点,且能够在16%的单位费率下进一步提供下调空间。因此,尽快研究国有资本自主管理操作方案,适度提高划转比例,并行推进延迟退休、提高缴费年限等增收减支政策的出台,多法并施才是确保缴费率能够进一步下调的关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向伟 肖帆
本文分析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务收支平衡相关情况,得出现阶段制度下的财务基金收支整体和结构都是不平衡的,并且财政负担呈系统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基金收缴力度、进一步划转国有资本充实养老保险基金等建议,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 基金收支 整体和结构 平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永芳
随着退休职工的不断增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面临支出的压力。根据我国现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收支办法,建立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预测模型,并利用安徽省的有关统计资料,对未来20年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从2026年起,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开始出现缺口,以后缺口逐年扩大。因此,应采取措施弥补基金收支的缺口。
关键词:
城镇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 基金收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志 邢华彬 肖夏璐
文章通过建立精算模型,运用净转移额和转移率两个测算指标,测算了利率、工资增长率、入职年龄、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的变动对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的影响情况。结果发现,利率水平越高,职工获得的养老保险收益就越小,代际间的再分配效应就越弱;工资增长率越高,职工获得收益的人数就会越多,收益程度也就越大,代际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就越强;入职年龄的大小与养老保险收益负相关,缴费年限与养老金收益正相关,这符合养老保险制度"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设计初衷;职工在养老保险中获得的终生收益与退休年龄的早晚直接相关,退休年龄推迟的越晚,职工获得的终生收益就越小,再分配程度就越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志 邢华彬 肖夏璐
文章通过建立精算模型,运用净转移额和转移率两个测算指标,测算了利率、工资增长率、入职年龄、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的变动对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的影响情况。结果发现,利率水平越高,职工获得的养老保险收益就越小,代际间的再分配效应就越弱;工资增长率越高,职工获得收益的人数就会越多,收益程度也就越大,代际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就越强;入职年龄的大小与养老保险收益负相关,缴费年限与养老金收益正相关,这符合养老保险制度"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设计初衷;职工在养老保险中获得的终生收益与退休年龄的早晚直接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方式研究——基于精算模型分析
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模式选择研究——基于精算模型分析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综述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降费空间的地区差异研究——基于参数匹配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测算:20162060——基于生育政策调整和延迟退休的双重考察
严征缴能否降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费率?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测算:2016~2060——基于生育政策调整和延迟退休的双重考察
安徽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运行风险研究
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