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69)
2023(5160)
2022(3541)
2021(3196)
2020(2667)
2019(5386)
2018(5456)
2017(9672)
2016(5801)
2015(6608)
2014(6665)
2013(6249)
2012(5501)
2011(4972)
2010(4900)
2009(4550)
2008(4511)
2007(4155)
2006(3712)
2005(3658)
作者
(20052)
(16755)
(16724)
(15917)
(10596)
(8049)
(7411)
(6611)
(6455)
(5843)
(5841)
(5605)
(5540)
(5516)
(5402)
(5262)
(5242)
(4962)
(4848)
(4833)
(4428)
(4406)
(4326)
(3898)
(3850)
(3819)
(3809)
(3806)
(3578)
(3443)
学科
(21373)
经济(21356)
(11320)
(11286)
管理(11175)
中国(8596)
(8152)
企业(8152)
(7418)
业经(6264)
农业(5079)
方法(4954)
(4841)
地方(4589)
发展(4334)
(4321)
理论(4279)
(3938)
产业(3844)
数学(3703)
(3670)
数学方法(3638)
总论(3539)
信息(3467)
(3211)
经济学(3190)
信息产业(3131)
(3101)
教育(3097)
银行(3072)
机构
大学(84575)
学院(83770)
研究(34623)
(27977)
经济(27324)
科学(26254)
(25395)
中国(23638)
管理(22970)
农业(20432)
(19775)
理学(19259)
理学院(18898)
研究所(18488)
(18480)
管理学(18215)
业大(18190)
管理学院(18092)
中心(14607)
(13884)
农业大学(13251)
(12656)
(12612)
(12223)
(12139)
技术(12128)
(11965)
师范(11697)
科学院(11346)
(11179)
基金
项目(58838)
科学(43654)
基金(40635)
(38588)
国家(38286)
研究(37059)
科学基金(30442)
(24820)
社会(21804)
自然(21236)
基金项目(20911)
(20813)
自然科(20728)
自然科学(20713)
社会科(20427)
社会科学(20420)
自然科学基金(20315)
教育(17142)
资助(15998)
重点(14589)
编号(14295)
(13571)
计划(13571)
科技(13048)
成果(12334)
(11962)
科研(11604)
(11397)
创新(11352)
(11288)
期刊
(33215)
经济(33215)
学报(25854)
(25040)
研究(22552)
科学(18719)
中国(18512)
大学(17840)
学学(17034)
农业(16860)
教育(10347)
(9774)
管理(8833)
(8765)
业大(8108)
农业大学(7067)
(6875)
技术(6196)
(6136)
金融(6136)
经济研究(5603)
业经(5348)
图书(5218)
财经(5207)
科技(4873)
自然(4720)
问题(4682)
林业(4629)
(4570)
中国农业(4537)
共检索到127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剑宏  潘艳梅  胡晓丹  祭芳  殷宪超  史建荣  
【目的】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降解菌Devosia sp.DDS-1产生的3-AC-DON氧化酶的酶学特性,掌握DDS-1降解3-AC-DON到3-酮基-DON特性,为该酶的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LG培养基培养DON毒素降解菌Devosia sp.DDS-1后,用PBS离心洗涤菌体后采用超声波破碎,用硫酸铵沉淀菌体破碎液获得粗酶液;然后在不同的酶反应体系中检测3-AC-DON氧化酶的酶活性。【结果】降解菌DDS-1产生3-AC-DON氧化酶的最适条件为:pH 7.0、25℃、培养36 h;该酶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反应pH为7.0;该酶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唐学玺  杨震  黄健  严小军  
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了海带被褐藻酸降解菌感染过程中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初期,海带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急剧升高,随着感染的进行,二者的活性逐渐下降。(2)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在感染的初期变化不明显,而在感染的后期活性有所增加。(3)在整个感染的过程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的变化无规律性,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升降变化。说明这四种酶在海带抵抗褐藻酸降解菌感染的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和作用的时期有所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静  符真珠  王政  何松林  
【目的】研究影响牡丹试管苗多酚氧化酶(PPO)酶学特性的因素,为牡丹的高效组培提供参考。【方法】以牡丹品种"乌龙捧盛"为供试材料,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研究温度、pH值、PPO提取液添加量及底物的类型和浓度对牡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牡丹PPO的最适反应温度与最适pH分别为25℃和6.0,最适PPO提取液添加量为1mL。牡丹PPO的最适作用底物为咖啡酸,其最适浓度为0.08mol/L。【结论】通过选择合适的pH值和培养温度,同时结合化学抑制剂调控牡丹PPO活性,可以达到在牡丹组织培养中减少褐化现象、提高试管苗生根率的目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永菊  师俊玲  刘延琳  
【目的】研究无核白葡萄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为无核白葡萄干加工过程中褐变问题的解决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McIlvaine缓冲液从无核白葡萄中提取PPO,研究了反应温度、pH、底物浓度、酶液用量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该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了其催化邻苯二酚的催化动力学方程及其参数。【结果】以10mmol/L的邻苯二酚McIlvaine溶液为底物时,无核白葡萄PPO的最适作用温度为25℃,最适反应pH为6.0。在最适作用条件下,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分别为45mmol/L和500U/min。该酶在温度低于25℃时,能在60min内保持较稳定的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尚红梅  韩淑君  陈诚  高岩  兰红秋  
【目的】研究菊苣根多酚氧化酶(PPO)酶学特性的影响因素,为菊苣根加工过程中酶促褐变的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菊苣新鲜根为材料,从供试的3种三元酚、5种二元酚和4种单元酚底物中选出最佳反应底物,分析所选择底物的浓度、PPO提取液添加量、pH、温度及抑制剂对菊苣根PPO活性的影响,同时研究PPO的酶促动力学特征。【结果】菊苣根PPO的最适底物为焦性没食子酸,其最佳浓度为40mmol/L,菊苣根PPO的最适粗酶液添加量为0.4mL,最适pH和反应温度分别为7.0和35℃。PPO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酶促反应的动力学米氏常数为0.39mmol/L,最大反应速率为217.39U/min。控制pH...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庞学群  黄雪梅  杨晓棠  季作梁  张昭其  
【目的】荔枝果皮褐变与花色素苷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关系极为密切,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PO催化花色素苷降解而引起果皮褐变的机理。【方法】利用纯化的荔枝果皮PPO、花色素苷、花色素、花色素的降解产物及固定化PPO,探讨PPO在花色素苷降解中的作用。【结果】纯化的荔枝果皮PPO虽不能催化花色素苷降解,但在邻苯二酚存在下,花色素苷被PPO迅速降解,并形成褐色产物;PPO可直接催化氧化荔枝果皮花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并形成褐色产物;利用固定化PPO建立了PPO-酚-花色素苷反应系统,表明花色素苷的降解不依赖于PPO,而仅依赖于PPO催化形成的醌类物质。【结论】在荔枝果皮褐变过程中,首先是PPO催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行健  程玉鑫  刘思宇  徐晓云  胡婉峰  潘思轶  
以红肉桃桃皮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ris-hCl缓冲液进行提取并采用硫酸铵盐析法和柱层析法进行纯化,电泳得到单一的条带。根据米氏常数确定桃皮ppo的最适底物为邻苯三酚,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桃皮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其最适温度为45℃、最适p h值为7.0~7.5,ppo在中性p h值环境中以及55℃以下更为稳定。分别应用圆二色谱仪、荧光光谱仪、动态散射光谱仪对ppo的结构进行表征。圆二色谱表明,该ppo二级结构包含α-螺旋、β-折叠、β-转角以及无规卷曲等结构,其含量分别为50.61%、32.47%、10.83%和6.21%。荧光光谱表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宁珍  付传明  何金祥  唐凤鸾  区婵  何成新  
用稀释法和表面消毒法分别从腐烂木屑和霉变树枝中分离纤维素降解真菌,获得两个菌株,编号为34和H。在以木屑为唯一营养的培养基上,两个菌株生长良好;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上,真菌H生长速度明显大于真菌34,但所形成的刚果红透明圈直径则真菌34明显大于H。研究两个菌株的生物学及产酶特性发现:复杂多糖比简单双糖或单糖更利于菌株的生长,淀粉是它们的最佳碳源;当MS为无机盐、滤纸或CMC-Na为碳源、pH为6.0~7.0时,两个菌株的纤维素酶活较高;其中,真菌34的最高FPase和CMCase为144.14和325.67 U/L,真菌H则为111.38和328.47U/L。真菌34与四株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宁  马秋刚  计成  关舒  牛天贵  
本研究对一株具有降解黄曲霉毒素B1活性的黏细菌的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优化的培养基以及培养条件。优化后的培养基为:酵母粉7 g/L、CaCl2.2H2O为1 g/L、MgSO4.7H2O为0.5 g/L、VB12为750μg/L;并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5、接种量20%、发酵时间50 h、发酵温度30℃。在上述最佳培养基和最佳发酵条件下,该菌株降解黄曲霉毒素B1的能力为78.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洪志  杨谦  张鲁进  
在环境破坏较少的野生森林土样中,通过刚果红平板、滤纸条液体培养等初筛,并在摇瓶发酵复筛的基础上得到一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通过最适酶活、最适温度及其稳定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CMCase的最适pH为2.8,最适温度是50℃,在30~50℃温度范围内温度稳定性较强。FPase的最适pH为4.8,最适温度是60℃,30~40℃温度范围内稳定性较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罗莎  黄璐瑶  殷勤  张钰莹  赵燕  张智胜  
为了解析菠菜乙醇酸氧化酶(Sp GLO)的酶学特性及同工酶谱。首先提取菠菜的RNA并反转录成c DNA,通过NCBI数据库中提供的菠菜GLO基因mRNA序列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目标序列并连接到p MD19-T载体上进行测序鉴定;随后再次设计引物并在上游引物加入His标签,克隆Sp GLO基因构建到p YES2载体上,将该载体转入酿酒酵母中进行表达并通过His-tag亲和柱纯化,然后在不同诱导时间点取样测定Sp GLO酶活。结果显示,转化后的酿酒酵母菌株在诱导发酵20 h后能得到最高的GLO活性。以乙醇酸为底物测定Sp GLO在不同p H、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催化活性,其最适p H值为8. 0,最适温度为39℃。然后分别以乙醇酸、乙醛酸、甘油酸为反应底物,系统分析了Sp GLO的酶学特性,数据显示,Sp GLO对乙醇酸的亲和力最高,其Km为0. 41 mmol/L,Vm为45. 92μmol/(min·mg)。以乙醇酸、乙醛酸为底物,使用草酸抑制其催化活性,其Ki分别为4. 61,2. 09 mmol/L,表明以乙醛酸为底物时Sp GLO的催化活性更易被草酸抑制。同时将纯化后的Sp GLO通过Caps-氨水电泳体系进行同工酶电泳,经过染色后出现2条同工酶带,表明菠菜叶片中可能存在2种GLO同工酶。为将来深入研究植物GLO同工酶之间的生化特性差异并分析其不同生理功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淑娟  王坤波  傅冬和  李园莉  雷玉国  李勤  
采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pH 5.6)匀浆浸提法和硫酸铵沉淀法,从茶鲜叶中提取多酚氧化酶,并通过分光光度法研究pH,温度,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茶多酚氧化酶PPO的最适pH为5.6,最适温度为50℃,亚硫酸钠、半胱氨酸和V-C为PPO的抑制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桂娥  吴小芹  
以高效植酸盐降解细菌水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JZ-GX1为研究对象,对其分泌的植酸酶在细胞内的定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菌48 h的培养物中,菌株细胞不同部位的植酸酶比活力存在极显著差异,分别为:胞外上清液2.503 7 U/mg,胞间质0.001 5 U/mg,胞内0.000 2 U/mg,说明JZ-GX1菌株所产植酸酶为胞外酶;通过研究pH值和温度对该菌分泌的胞外植酸酶活性的影响表明,JZ-GX1菌株所产植酸酶为酸性植酸酶,最适pH值为5.5,具有一定的耐酸性,但不耐碱;最适温度为37℃,当温度小于50℃时,该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本研究为水拉恩氏菌JZ-GX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国政  田世平  刘海波  徐勇  
Pichiamembranefaciens能有效抑制桃果实采后软腐病。笔者观测和比较接种拮抗酵母菌P .mem branefaciens和软腐病菌Rhizopusstolonifer对采后桃果实多酚氧化酶 (PPO)、过氧化物酶 (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诱导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桃果实接种P .membranefaciens +R .stolonifer 2 4h后 ,PPO和PAL活性开始升高 ,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只接种R .stolonifer也能诱导桃果实PPO和PAL活性的增加 ,但效果不如接种拮抗菌 +病原菌的好。然而 ,接种拮抗菌 +病原菌和只...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涤非  钟彩虹  王仁才  
为延长桃果实货架寿命及提高贮藏保鲜技术,以5年生早花露桃果实为试材,对桃多酚氧化酶的纯化及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疏水柱层析,透析与PEG浓缩,纯化了早花露桃的多酚氧化酶.所得的酶液经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显示单一条带,等电点为3.0.经SDS-PAGE分析,它由2条主要多肽(相对分子质量(MW)分别为3.98×104,6.59×104)和2条含量较少的多肽(MW为6.67×104,6.76×104)所组成.纯化酶液的最高吸收峰在波长272.5nm处,300nm以上几乎无吸收.该酶对邻位二元酚有较高亲和力,几乎不能催化一元酚和三元酚的氧化.以儿茶酚为底物,其最适pH为7.0,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