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81)
- 2023(6059)
- 2022(5008)
- 2021(4564)
- 2020(3811)
- 2019(8353)
- 2018(8063)
- 2017(14637)
- 2016(8130)
- 2015(8694)
- 2014(8316)
- 2013(8075)
- 2012(7444)
- 2011(6620)
- 2010(6286)
- 2009(5661)
- 2008(5332)
- 2007(4514)
- 2006(3791)
- 2005(3258)
- 学科
- 济(28230)
- 经济(28196)
- 管理(22401)
- 业(21239)
- 企(16220)
- 企业(16220)
- 方法(13905)
- 数学(12712)
- 数学方法(12586)
- 学(9428)
- 农(8579)
- 财(8349)
- 贸(7297)
- 贸易(7294)
- 中国(7151)
- 易(7135)
- 业经(6387)
- 农业(6043)
- 环境(5900)
- 技术(5122)
- 制(5112)
- 务(5067)
- 财务(5047)
- 财务管理(5040)
- 地方(4828)
- 企业财务(4799)
- 产业(4234)
- 划(4232)
- 银(4212)
- 银行(4158)
- 机构
- 大学(114550)
- 学院(113525)
- 研究(43317)
- 济(43237)
- 经济(42501)
- 管理(41261)
- 理学(36836)
- 理学院(36324)
- 管理学(35508)
- 管理学院(35333)
- 科学(32225)
- 农(31365)
- 中国(31010)
- 业大(25532)
- 农业(25508)
- 京(24289)
- 所(24233)
- 研究所(23059)
- 中心(19191)
- 财(17668)
- 农业大学(17307)
- 院(15932)
- 江(15658)
- 室(15280)
- 省(14994)
- 北京(14784)
- 财经(14756)
- 科学院(14573)
- 实验(14533)
- 实验室(13926)
- 基金
- 项目(89405)
- 科学(68689)
- 基金(66253)
- 家(63453)
- 国家(62978)
- 研究(53627)
- 科学基金(51668)
- 自然(37725)
- 自然科(36872)
- 自然科学(36858)
- 自然科学基金(36234)
- 基金项目(36014)
- 社会(34595)
- 省(34269)
- 社会科(32838)
- 社会科学(32827)
- 划(30537)
- 资助(26082)
- 教育(23264)
- 重点(21118)
- 计划(20769)
- 科技(19155)
- 编号(18745)
- 发(18675)
- 创(18636)
- 科研(18519)
- 部(18467)
- 创新(17551)
- 业(16722)
- 专项(15765)
共检索到153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君 李秀彬 朱会义 凌峰
近50年来,随着流域降水量减少,以及修建水利水保工程、引水等人类活动的增加,密云水库的入库泥沙量呈显著减少趋势。为了揭示密云水库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对减少密云水库入库泥沙的实际作用,基于降水—产沙统计模型,定量评估了降水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密云水库入库泥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66—1979年、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5年,水利水保工程措施的减沙作用非常显著,减沙贡献率分别为89.45%、78.86%、86.90%和64.36%;降水变化的减沙贡献率分别为10.55%、21.14%、13.10%和35.64%。以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迎春,姚治君,刘宝勤,吕爱锋
运用回归分析和多种曲线拟合方法,对密云水库近几十年来的入库径流时间系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入库径流总体上呈指数减少趋势,洪峰流量从绝对流量和所占比例两个方面都有大幅度的减少,而且洪水减少程度高于一般径流减少程度。同时,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分析认为,气候变化对入库径流减少的影响较小,而流域内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利用变化是入库径流减少的主要驱动因子。
关键词:
密云水库 径流 变化趋势 动因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圆 马钦彦 王玉涛 康峰峰 田平 卢俊峰
该文对北京密云水库和森林植被影响下不同水源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密云水库河川径流中的化学元素含量不仅与降水化学组成有关,而且受该地区的土壤、植被及人为因素影响较大.2003—2005年密云水库水质富营养化比1987年加剧,其中白河对密云水库中化学元素入库负荷贡献最大,达到密云水库水体对应数值的46.20%;潮河其次,为30.02%;白马关河仅为4.97%.潮河和白河河水的N、P含量大于白马关河和安达木河,而K含量正好相反,这种含量差异主要是由于各流域土地利用及施肥等情况不同而造成的.密云水库流域的水源涵养林对大气降水、农田径流的水质净化效果显著.
关键词:
密云水库 河川径流 富营养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萌 王秀琳 秦秀英 刘建萍 陈露
根据密云水库 1996~ 1998年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生物量、组成和季节变化 ,对其所能提供的滤食性鱼类的鱼产力进行了粗略的估算。调查结果表明 :浮游植物生物量各站点平均值为 1.0 5mg/L ,最高峰出现在 6月和 8月 ,优势类群为硅藻门和绿藻门 ;浮游动物生物量各站点平均值为 1.87mg/L ,最高峰出现在 7~ 9月 ,优势类群为桡足类 ;底栖生物数量和生物量各站点平均值分别为 :数量 2 4 78.0 5m- 2 ,生物量 19.76g/m2 ,最高峰出现在 12月 ,优势类群为水蚯蚓 (数量 )和软体动物 (生物量 )。以浮游生物量粗略估算滤食性鱼类鱼产力为 2× 10 6 ...
关键词:
密云水库 水生生物 生物量 鲢鳙鱼产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浩 夏军 严茂超 李璐
气侯变化的影响导致发展投资的效率和效益产生风险,其潜在的影响会阻碍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论文开发了一个综合评估工具,旨在评估气候变化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以及适应性措施的经济效益,并将这一分析框架运用于密云水库水供给项目的评估。结果显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密云水库水供给量将会受到极大影响。而收益-成本分析和多目标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水田改旱地、引滦入潮、污水处理等适应性措施,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将是可行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铁军 武菊英 肖春利 滕文军
以裸露荒坡地为对照,在密云水库库滨带不同植被中设置径流试验小区,研究植物生物学特性及其动态变化对坡地水土流失防治的影响,结果得出,不同恢复植被中,人工草地建植1年后,植株密度可达545.0×104株/hm2,植被覆盖度与0~30 cm土层地下生物量最高可达92.3%~97.7%和2 238.8 kg/hm2;雨季玉米植株高度与地上生物量在各类型植被中最高,可达133.3 cm和11 035.3 kg/hm2,此时自然恢复地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相对最低。坡地水土流失与降雨有关,降雨量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但无论降雨量大小,人工草地水土保持效果最佳,保水、固土能力可达92.3%~93.2%和99....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径流小区 密云水库 植被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文福 李秀彬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最重要的地表水水源。然而近年来,密云水库的入库径流量逐年减少,给北京市的城市生活供水造成很大的压力。当前,为了增加密云水库的入库径流量,北京市政府和河北省正协商在密云水库上游地区实施“退稻还旱”政策,以增加密云水库入库径流量。本文通过农户调查,定量评估了“退稻还旱”政策将对上游地区农民生计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实施“退稻还旱”政策,在3个典型村对农民生计的影响分别是:在赤城县后城村,实施这一政策农民减少的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平均比例为3.42%;在赤城县巴图营村,实施这一政策农民减少的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3.27%;在丰宁县胡麻营村,实施这一政策农民减少的收入占...
关键词:
密云水库 “退稻还旱” 农民 福利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毕彪 杨建英 钱云楷 史常青 艾宪锋
【目的】探讨不同自然降雨雨型对径流过程的影响。【方法】根据降雨数量特征及雨峰集中时间对密云水库上游地区自然降雨进行二级分类,分别探究不同雨型及过程雨型下的径流特征。【结果】(1)根据降雨量(P)、降雨历时(t)、最大30 min雨强(I_(30))可将研究区降雨划分为3类:P_2t_3I_2雨型(中雨量、长历时、中雨强)、P_1t_2I_1雨型(小雨量、中历时、小雨强)、P_3t_1I_3雨型(大雨量、短历时、大雨强),其中,P_1t_2I_1雨型在研究区发生频次最高,占比81.01%。4种过程雨型的发生频次从大到小依次为均匀型、前峰型、后峰型、中峰型。(2)不同雨型下的径流特征差异明显,从单次降雨看,P_3t_1I_3雨型单次产流能力最强,P_2t_3I_2雨型在研究区的径流贡献率最大。(3)不同过程雨型对径流特征影响较大,降雨量集中在降雨前期最容易产流。(4)降雨量对径流深的影响最大,I_(30)对径流深、径流系数及径流深峰值的影响均比较大,且对径流深峰值的影响要大于对径流深的影响。【结论】坡面径流特征对降雨雨型及过程雨型敏感性很高,采用合理的雨型划分方法研究雨型—径流关系可提高水力侵蚀研究精度。图4表5参27
关键词:
雨型划分 径流过程 聚类分析 降雨特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杨 程维明 柏延臣 万丛 申元村 蒋艳 刘海江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易发度主要是地质灾害自然属性特征的体现,它与孕灾环境的各项因子密切相关。这些因子包括地形地貌、流域水文、构造等内部条件因子以及地震、降雨等外部触发因子。为突出反映滑坡及泥石流主导因子的作用,本文参考了许多研究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和因子选择,重点选取对该地区滑坡及泥石流发生区域分析评价起一定主导作用的、便于研究区域数据资料与空间资料匹配、关系密切的几个指标,包括地形地貌要素(坡度、坡向、坡形、相对高差、地貌类型)、环境要素(植被指数、河网密度、洪水淹没范围)、构造要素(距断层的距离、断层密度、地质岩性),通过对这些因子的敏感性进行分析,采用专家打分方法确定每种要素及因子的权重,借助因子加权叠加办法得出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空间分布,用于表示其可能发生的统计意义上的可能性(概率),该研究对于区域地质灾害预防具有一定的适用价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韦杰 贺秀斌
河流泥沙负荷是人类活动影响下侵蚀产沙的重要反映。选择人类活动对嘉陵江流域泥沙负荷变化影响较大的7个表征变量,通过应用SPSS15.0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抑制土壤侵蚀的各个因子作用大小依次为:新修塘库、农村劳动力转移、累计治理面积、森林覆盖率、农村用电量、公路通车里程及旱地比例。对嘉陵江河流泥沙负荷减少的直接贡献由大至小分别为:新修塘库、农村劳动力转移、累计治理面积、农村用电量、旱地比例、公路通车里程及森林覆盖率。各影响因子的间接作用由大至小分别为:森林覆盖率、公路通车里程、农村用电量、累计治理面积、旱地比例、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新修塘库。
关键词:
人类活动 嘉陵江 泥沙负荷 通径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巍 周孝德 王新宏 程文
【目的】分析多泥沙河流供水水库中供水与排沙减淤之间的矛盾,为此类水库合理调度运行方式的确定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运用水沙数学模型与优化理论的基本思想,构建多泥沙河流供水水库水沙联合优化调度耦合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亭口水库这一典型多泥沙河流供水水库调度运行方式的优化比选研究中。【结果】成功构建了多泥沙河流供水水库水沙联合优化调度耦合模型,该模型由水库优化调度动态规划子模型及泥沙冲淤计算子模型2部分构成,子模型之间通过参数及数据的相互传递,实现对模型定解条件的影响,从而组成一个耦合模型。该模型在亭口水库调度运行方式优化比选研究的应用表明,亭口水库适宜采用"蓄水运用,汛期低水位相机排沙"的调度运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娜 赵巧华 闫桂霞 黄琴
科学估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可以更为合理地规划利用地球水资源。针对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的减少问题,分别采用Mann-Kendall方法和Pettitt检验,对1960~2012年间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的年际和年内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与同时期汉江上游20个地面观测站的降水、气温的年际和年内演化趋势进行了比较,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两个方面分析了入库径流减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气候弹性模型分别估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度。结果表明:近年来丹江口入库径流的减少主要受春季和秋季径流减少的影响,在春季径流的减少总量中,气候变化的贡献度为67%,人类活动为33%;秋季径流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凤春 郑华 王效科 马东春 彭文佳
研究运用In VES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北京与上游地区水生态合作现状进行了生态环境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植树造林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质,同时减少了15%的水资源供给服务;由于实施稻改旱工程的面积仅占整个流域面积的0.6%,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扩大到整个流域来评价,各种服务功能变化比较细微(小于1%)。通过相关利益方博弈分析,从"整体性、一体化"角度提出"区域生态合作共同体"理念,并通过方案设计和优劣势对比,探讨提出"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最后,建议通过政策补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凤春 郑华 王效科 马东春 彭文佳
研究运用In VES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北京与上游地区水生态合作现状进行了生态环境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植树造林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质,同时减少了15%的水资源供给服务;由于实施稻改旱工程的面积仅占整个流域面积的0.6%,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扩大到整个流域来评价,各种服务功能变化比较细微(小于1%)。通过相关利益方博弈分析,从"整体性、一体化"角度提出"区域生态合作共同体"理念,并通过方案设计和优劣势对比,探讨提出"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最后,建议通过政策补偿、资金支持、项目支持和智力支持等形式开展合作,为促进区域合作共赢、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胜 洪惜英 王礼先
从土壤物理性质、土壤蓄水量、土壤入渗、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方面研究了北京山区密云水库上游油松等林分调节水分的效应。研究表明,油松等林分具有明显的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林地蓄水量和入渗量、减少地表产流的作用,根据坡面和流域对比试验的观测资料可知,所研究的林分具有明显的调洪作用和减少土壤侵蚀等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