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3)
- 2023(9294)
- 2022(8393)
- 2021(7927)
- 2020(6685)
- 2019(15462)
- 2018(15605)
- 2017(30120)
- 2016(16628)
- 2015(18719)
- 2014(18721)
- 2013(18563)
- 2012(17005)
- 2011(15157)
- 2010(14996)
- 2009(13277)
- 2008(12808)
- 2007(10802)
- 2006(9195)
- 2005(7775)
- 学科
- 济(62395)
- 经济(62330)
- 管理(47743)
- 业(43325)
- 企(36932)
- 企业(36932)
- 方法(31462)
- 数学(27193)
- 数学方法(26846)
- 农(15704)
- 学(15126)
- 财(15106)
- 中国(14996)
- 业经(13879)
- 地方(12612)
- 和(11581)
- 环境(11437)
- 理论(11032)
- 贸(10593)
- 贸易(10588)
- 农业(10517)
- 易(10268)
- 务(10088)
- 财务(10030)
- 财务管理(10016)
- 技术(9991)
- 制(9603)
- 企业财务(9393)
- 划(9251)
- 教育(8840)
- 机构
- 大学(231940)
- 学院(229524)
- 管理(94192)
- 济(84390)
- 理学(82658)
- 经济(82402)
- 理学院(81733)
- 管理学(80157)
- 管理学院(79766)
- 研究(74850)
- 中国(53101)
- 科学(50069)
- 京(49572)
- 农(38489)
- 业大(38331)
- 所(37651)
- 财(37120)
- 研究所(34806)
- 中心(33450)
- 江(31412)
- 北京(31267)
- 财经(30681)
- 农业(30410)
- 范(30088)
- 师范(29817)
- 经(27905)
- 院(27585)
- 州(26367)
- 技术(24848)
- 师范大学(24195)
- 基金
- 项目(166459)
- 科学(128781)
- 基金(119404)
- 研究(119102)
- 家(104802)
- 国家(103938)
- 科学基金(88731)
- 社会(72291)
- 社会科(68369)
- 社会科学(68348)
- 省(65537)
- 基金项目(64578)
- 自然(59947)
- 自然科(58494)
- 自然科学(58480)
- 自然科学基金(57391)
- 划(55043)
- 教育(53962)
- 资助(49399)
- 编号(48776)
- 成果(38864)
- 重点(36685)
- 部(35606)
- 发(34575)
- 创(34313)
- 课题(32994)
- 科研(32293)
- 创新(31948)
- 计划(30840)
- 大学(30678)
共检索到317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丹丹 张相辉 王小升 关体青 安毅
[目的]为寻找能够有效降低造纸法再造烟叶的焦油释放量的技术手段。[方法]系统考察了原料梗叶比例、打浆度、定量、涂布率、外加纤维比例、钾盐及碳酸钙等因素对PRT焦油释放量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的降焦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①打浆度、定量、外加纤维比例、钾盐及碳酸钙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的焦油释放量均有显著影响。②原料梗叶比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的焦油释放量也有一定影响,在梗叶比为2:1时再造烟叶的焦油释放量最低。③再造烟叶涂布率与其焦油释放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涂布率的增加会造成焦油释放量的增加。④集合了外加纤维比例、打浆度、定量因素制备的再造烟叶的焦油释放量下降了50%以上,且掺配于卷烟产品中也具有明显的降焦效果。[结论]再造烟叶焦油释放量可以通过调节工艺过程参数而降低,集成了降焦因素的PRT样品掺配到卷烟中,可使卷烟的焦油释放量大幅降低。因此,可综合考虑,适当采用这些具有降焦效果的技术条件来降低PRT的焦油释放量,并掺配于卷烟中实现"减害降焦"。
关键词:
焦油 造纸法再造烟叶 打浆度 定量 钾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丹丹 吴德军 张文军 李锐 周桂园
【目的】考察β-环糊精对造纸法再造烟叶保香的影响。【方法】按照常规造纸法工艺流程制备造纸法再造烟叶,并在提取浓缩过程中加入β-环糊精,采用两步同时蒸馏萃取法对提取浓缩液的香气成分进行萃取,GC-MS内标定量检测游离态和结合态香气成分。比较并分析添加β-环糊精前后的游离态和结合态香气量的差异。【结果】添加β-环糊精后,游离态致香成分总量下降,结合态致香成分上升。经8 h萃取后,提取浓缩液萃取出的致香成分总量下降,下降比例为12.75%。这是同时蒸馏萃取8 h后,部分挥发性香气成分与β-环糊精处于络合状态,而未被萃取释放出来。【结论】添加β-环糊精使造纸法再造烟叶的提取浓缩液的致香成分得以缓释保香。
关键词:
β-环糊精 造纸法再造烟叶 保香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如灿 谭兰兰 戴亚 冯广林 杨文敏 汪长国
采取均匀设计试验,运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卷烟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与制丝工艺参数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主效应分析、单因素效应分析、双因素交互作用分析、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中NH3释放量影响大小依次为热风风门开度、HT工作蒸汽压力、筒壁温度、热风温度、筒体转速、切丝宽度,切丝宽度对NH3释放量影响不显著,NH3释放量与HT工作蒸汽压力和筒壁温度呈负相关,与热风风门开度、热风温度和筒体转速呈正相关,HT蒸汽工作压力和热风温度、HT工作蒸汽压力和筒壁温度,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综合分析,降低热风风门开度、热风温度和筒体转速,提高HT工作蒸汽压力、筒壁温度,对控制卷烟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春奎 张博莹 李紫琳 丁佳 闫洪洋 刘强 梁淼 李萌 李科都
采用描述统计、相似优先比、指数和法等统计方法,研究2004—2018年275份烤烟型卷烟标准样品的烟气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和烟碱量的数量特征及变化、每5年变化情况、不同年份的相似性,并对不同年份卷烟烟气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和烟碱量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卷烟烟支焦油量≤10 mg的样品占卷烟样品总量的18.54%,烟支一氧化碳量≤15 mg的样品占卷烟样品总量的89.09%,烟支烟碱量为>0.75~1.25 mg的卷烟样品占样品总量的77.09%;2011—2016年,任意年份的卷烟样品烟气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和烟碱量与上1年或后1年样品烟气的优先比值相对较小,其相似性较大;2014—2018年烤烟型卷烟烟支焦油量均值、一氧化碳量均值和烟气烟碱量均值比2004—2008年卷烟样品的分别降低了21.82%、23.89%、16.09%;卷烟样品烟气2004—2008年卷烟样品的烟气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和烟碱量适宜性指数相对较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春奎 张博莹 李紫琳 丁佳 闫洪洋 刘强 梁淼 李萌 李科都
采用描述统计、相似优先比、指数和法等统计方法,研究2004—2018年275份烤烟型卷烟标准样品的烟气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和烟碱量的数量特征及变化、每5年变化情况、不同年份的相似性,并对不同年份卷烟烟气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和烟碱量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卷烟烟支焦油量≤10 mg的样品占卷烟样品总量的18.54%,烟支一氧化碳量≤15 mg的样品占卷烟样品总量的89.09%,烟支烟碱量为>0.75~1.25 mg的卷烟样品占样品总量的77.09%;2011—2016年,任意年份的卷烟样品烟气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和烟碱量与上1年或后1年样品烟气的优先比值相对较小,其相似性较大;2014—2018年烤烟型卷烟烟支焦油量均值、一氧化碳量均值和烟气烟碱量均值比2004—2008年卷烟样品的分别降低了21.82%、23.89%、16.09%;卷烟样品烟气2004—2008年卷烟样品的烟气焦油量、一氧化碳量和烟碱量适宜性指数相对较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昆燕 冯广林 李东亮 杨杰 谭兰兰 刘德安 周进华
选择红花大金元B3F、C3F、X2F烟叶,对打叶复烤各工序卷烟主流烟气氢氰酸、苯并[a]芘和巴豆醛释放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工序上部烟叶卷烟样品的HCN释放量最高,下部烟叶的最低,一润工序较处理前较大幅度提高了上部烟叶氢氰酸释放量;二润工序与一润工序相比,下部烟叶苯并[a]芘释放量降低9.36%;复烤工序与二润工序相比,下部烟叶巴豆醛释放量降低14.96%,中部烟叶苯并[a]芘释放量降低17.29%。综合结果,上部烟叶各工序间样品的主流烟气3种物质的变化强度都明显高于下部烟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成龙 宋朝鹏 戴亚 马扩彦 王文超 石盼盼 王梅 佘世科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用掺配不同比例"三丝"(梗丝、膨胀丝及薄片丝)的烟丝(不加香)卷制烟支,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3种有害成分(NH3,HCN,CO)的释放量。结果发现:以烟气NH3释放量为主要考虑因素时,梗丝、膨胀丝和薄片丝最优掺配比例分别为15%、15%和15%;以烟气HCN释放量为主要考虑因素时,梗丝、膨胀丝和薄片丝最优掺配比例分别为15%、5%和15%;以烟气CO释放量为主要考虑因素时,梗丝、膨胀丝和薄片丝最优掺配比例分别为15%、15%和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颜克亮 周博 朱东来 陈微 杨莹 胡巍耀 凌军
为研究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与7项有害成分释放量的相关性,重点选择云南省内及省外烟叶进行了常规化学成分(烟碱、总氮、总糖及蛋白质)和7项有害成分(一氧化碳、苯并芘、苯酚、氨、氰化氢、巴豆醛、N-亚硝胺)的测定,分别从部位、地区、等级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上部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与7项有害成分的相关性更为显著,其氨及危害性指数均与烟碱、总糖及蛋白质呈显著相关;昆明地区烟叶巴豆醛含量与烟碱、总氮、总糖及蛋白质含量显著相关;红河地区烟叶危害性指数与烟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云南省外烟叶氰化氢及危害性指数与蛋白质含量显著相关;红大及K326中烟碱含量对氨、苯酚及危害性指数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整体相关...
关键词:
烟叶 化学成分 有害成分 相关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大锋 刘建福 肖飞 丁时超 廖文大
为提高稠浆法再造烟叶的物理性能 ,研究开发了一种稠浆法再造烟叶专用粘合剂 .结果表明 ,该粘合剂的使用 ,可使再造烟叶的纵向平均抗张强度比对照提高 111.4 % ;可使再造烟叶的横向平均抗张强度比对照提高12 7.3% .再造烟叶的有效利用率从 5 2 .7%提高到 90 .3% ,同时可有效地减轻再造烟叶的粘连结块现象的发生 .
关键词:
再造烟叶专用粘合剂 抗张强度 有效利用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福涛 胡海清 彭徐剑
应用排放因子法,对大兴安岭林区1980—2005年间森林火灾中不同林型下灌木、草本和地被物层气体释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大兴安岭25年间森林火灾灌木、草本和地被物层CO2,CO,CxHy,NO,SO2的释放量分别为25.04×106,5.72×106,0.21×106,0.09×106和0.24×106t。其中白桦-落叶松林、白桦-杜鹃林和蒙古栎-胡枝子林是气体释放量较多的林型,约占总排放量的70%以上。此外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SO2和NO的释放量可达到我国总生物质燃烧释放量的50%左右,其释放量与农业上备受关注的秸秆燃烧相当。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灌木 草本 地被物 排放因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秋会 赵铭钦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强致癌物质,烟草特有亚硝胺的前体物,本文从栽培措施、施肥管理、遗传育种、调制方法、化学处理和卷烟加工等方面全方位综述了降低烟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途径和方法,这对阻断烟草特有亚硝胺形成具有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卷烟吸食安全性,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
关键词:
烟叶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松 王正银 石俊雄
【目的】研究不同香气类型烟叶的质量特征,探讨不同香气类型烟叶的化学成分及品质指标特点。【方法】对贵州4个香气类型烟叶366个样品的16个化学成分、4个化学品质指标和6个吸食品质进行主成分和回归分析。【结果】4种香气类型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化学品质指标和吸食品质差异明显,但各烟叶化学成分的第1主成分组成较为相似,反映烟叶质量主要受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及其比值影响;第2至第7主成分组成差异较大,说明烟叶不同香型与其化学成分组成差异关系密切。4种香气类型烟叶的吸食品质分别与不同化学成分呈显著回归关系,清偏中类烟叶与蛋白质、总氮、氯、氮碱比、磷显著负相关,清香类烟叶与氮碱比、硫和锌显著正相关,偏清香...
关键词:
烟草 贵州省 香气类型 质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饶国华 赵谋明 林伟锋 杨晓泉
以低次烟叶为材料,研究了烟叶蛋白质最佳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烟叶磨浆 工艺。结果表明,磨浆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固液比(烟叶:水)1:17,提取温度60℃,提取液pH 8.0,磨浆2次。 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研究了烟叶蛋白碱溶工艺,得到其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60℃,pH 8.0,时间60 min,搅拌条件 下碱溶3次。烟叶蛋白酸沉操作中,在pH 3.0,4℃下静置8 h效果最佳,最终烟叶蛋白提取率为76.62%。
关键词:
低次烟叶 蛋白质 响应面 提取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饶国华 赵谋明 林伟锋 杨晓泉
中国低次烟叶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仅关系到烟农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关系到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当前中国低次烟叶资源非常丰富,种植面积133×104hm2左右,年产量大约为240×104t,均居世界首位;但正面临着综合利用水平低、途径少、资源浪费非常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综述了中国低次烟叶资源分布特点、变化趋势及综合利用现状,探讨了低次烟叶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部分低次烟叶重新用于卷烟生产;低次烟叶中蛋白质用于生产普通蛋白食品、功能性食品、香精香料、医药学辅助材料和植物保护剂等;茄尼醇用于合成辅酶Q10、VK、抗癌增效剂SDB等;烟碱用于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农药;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等成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继忠 戴莉 徐清泉 梁娅 廖付 祁林 吴键 张峻松
分别测定38种具代表性卷烟烟丝中总烟碱、游离态烟碱、结合态烟碱的含量和烟气总粒相物pH,通过简单相关性和内在关联性分析方法,研究卷烟烟丝中烟碱不同形态与烟气总粒相物pH的关联性。简单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游离烟碱含量与卷烟烟气总粒相物pH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46,游离烟碱和总烟碱之比与卷烟烟气总粒相物pH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84。内在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总烟碱含量对烟气总粒相物pH影响显著(P=0.016)。
关键词:
卷烟 烟碱形态 烟气 pH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