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
- 2023(1550)
- 2022(1302)
- 2021(1175)
- 2020(1159)
- 2019(2421)
- 2018(2383)
- 2017(4814)
- 2016(2660)
- 2015(2812)
- 2014(2914)
- 2013(2920)
- 2012(2670)
- 2011(2551)
- 2010(2566)
- 2009(2333)
- 2008(2363)
- 2007(2118)
- 2006(1762)
- 2005(1676)
- 学科
- 险(10637)
- 保险(10546)
- 业(9686)
- 济(8139)
- 经济(8126)
- 管理(7263)
- 企(6020)
- 企业(6020)
- 方法(5140)
- 银(5003)
- 银行(5001)
- 中国(4889)
- 数学(4802)
- 数学方法(4769)
- 行(4693)
- 各种(4302)
- 种类(4241)
- 各种类型(4239)
- 类型(4239)
- 制(3795)
- 融(3790)
- 金融(3790)
- 保险业(3737)
- 财(3428)
- 务(2647)
- 财务(2647)
- 财务管理(2637)
- 业务(2578)
- 企业财务(2505)
- 度(2463)
- 机构
- 大学(35680)
- 学院(35488)
- 济(15313)
- 经济(14974)
- 管理(14631)
- 中国(12953)
- 理学(11790)
- 理学院(11713)
- 管理学(11539)
- 管理学院(11479)
- 财(10163)
- 研究(9955)
- 财经(7681)
- 京(7307)
- 经(7012)
- 融(6584)
- 金融(6493)
- 农(6115)
- 财经大学(5925)
- 科学(5575)
- 中心(5536)
- 公司(5448)
- 江(5408)
- 银(5206)
- 业大(5069)
- 农业(5041)
- 经济学(4969)
- 所(4950)
- 险(4941)
- 银行(4884)
共检索到56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陆昌华
实现畜产品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已成为当前畜牧兽医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采用动物卫生经济学思路、对养猪业风险加大的主要表现、生猪产销体系风险加大的根本原因、猪场经济效益、"养、贩、宰"之间利润分割进行剖析,并指出农户散养和小规模专业户养殖是中国当前生猪主要养殖模式,该模式的市场波动性大,难以创造品牌产品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导致中国生猪产业的发展缓慢。而现代化养猪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薄弱因素都可能成为风险。应尽快建立市场信息平台,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健全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并建议养猪
关键词:
动物卫生 卫生经济 生猪市场 信息技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司瑞石 余璇 刘明月 陆迁
兽用抗菌药过量使用产生的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给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健康带来严峻挑战。如何降低兽用抗菌药过量使用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河北、山东、河南和湖北四省份675户生猪养殖户数据,从休药期监管、休药期遵从和休药期时限三个层面表征休药期制度,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休药期制度对养殖户兽用抗菌药过量使用的影响效应与路径。研究发现:休药期监管和休药期遵从能够降低养殖户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过量使用。休药期监管每增加一次,养殖户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过量使用金额将分别降低10.1元/户和7.0元/户;如果养殖户选择遵从休药期,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过量使用金额将分别降低12.1元/户和9.4元/户。休药期时限对养殖户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过量使用呈现U型显著影响,并在15.5天和8.7天拐点时抑制作用最强,因此,休药期制度对养殖户处方药过量使用的抑制效应大于非处方药。进一步地,休药期监管在休药期遵从影响养殖户处方药过量使用中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同时,休药期监管在休药期时限影响养殖户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过量使用中均发挥U型的负向调节效应。本文提出,增强休药期监管可持续性、完善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提升畜禽养殖生物安全水平以及提高规范用药技能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Malcolm Poslinsky 章海贤
对任何企业的生存来说,保持健康的现金流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当今恶劣经济环境下,要管理来自债权人的现金流变得越来越困难了。这个问题在于,每个债权人的信用风险程度都不相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建华 刘茁 浦徐进
为了剖析生猪养殖户政策认知水平对病死猪处理行为选择的影响路径,本文基于江苏、安徽、湖北和湖南4省349个生猪养殖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贝叶斯推理方法探究了生猪养殖户在现有无害化处理政策认知状况下的病死猪不当处理行为风险。研究发现,生猪养殖户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政策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其病死猪处理行为选择。如果生猪养殖户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政策的满意程度越低,其病死猪不当处理行为风险发生的概率越高;生猪养殖户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政策的了解程度和重视程度越高,其病死猪不当处理行为风险发生的概率越低。为此,把征询生猪养殖户的建议作为相关政策优化的出发点,能够更有效地降低生猪养殖户病死猪不当处理行为风险,从源头...
关键词:
病死猪处理 贝叶斯网络 风险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勋章 杨江澜 徐笑然 彭紫瑞 路剑
为了解动物疫病风险认知对养殖户生物安全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以河北省786个生猪养殖户为调研对象,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研究了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对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的影响,并引入养殖规模作为解释变量,分析了不同规模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和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差异。结果表明:1)养猪户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对其生物安全行为采纳有显著影响,其中外部环境风险认知影响最大,其次是生猪易感性风险认知和生猪病原的危险性风险认知;2)大、中、小和散户4种养殖规模对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有显著影响,且不同养殖规模下其生物安全行为偏好有所差异;3)不同规模养猪户的生猪疫病风险认知有一定差异;4)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受其个人特征、经营特征等多种因素影响。据此,本研究提出加强养猪户生猪疫病风险认知培训,分类施策促进不同规模养猪户生物安全行为建设,鼓励养猪户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培养新型养猪人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蔡云涛
近年来,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比率不断上升,生猪养殖的会计核算如何做到更加准确和规范化非常重要。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规定,对规模化生猪养殖的会计核算进行了探讨,以供生猪养殖企业参考。
关键词:
生猪养殖 会计核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媛媛 张硕 崔小年 齐皓天
本文立足养殖成本与市场价格双重视角,探讨“保险+期货”服务中国生猪养殖市场风险管理的市场条件、方案设计与定价机制,并基于“价格保险”与“再保险”功能定位,全面探析“保险+期货”风险管理效应。研究发现:(1)波动率和保险周期是“保险+期货”费率决定的主要变量,其中生猪项目费率仅在2个月周期内低于6%;(2)短周期、多批次承保更能适应畜牧养殖循环滚动生产的特点,但其风险转移效率和“再保险”功能发挥受到配套场内期权缺位、手续费与流动性等调仓成本的制约。最后,提出以持续做好市场培育、强化业务风险控制、健全产品供给体系为基础推动“保险+期货”服务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燕媛 陈超
基于2015年江苏、河南两省调研数据,从经营特征、风险类型、保险认知、政府信任等方面选取变量,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养殖者的生猪保险效果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超过66%的养殖者认为生猪保险在应对风险冲击、降低灾害损失、恢复农业生产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养殖者面临的自然风险的加剧、对生猪保险认知和对当地政府信任的增加对其评价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养殖者面临的市场风险的加剧有显著负向影响。此外,加入专业合作社对养殖者的评价态度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骏
发展绿色金融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是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向绿色转型、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从当前看,进一步激励和发展绿色投融资也是稳增长、防止投资增速过快下滑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客观要求。2016年由七部委在《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几项激励绿色投资的措施,包括央行的绿色再贷款、绿色MPA考核,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对绿色项目担保、贴息等措施都开始逐步落地。但是,总体来看,已有的激励机制的力度和实施面还不大,到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朝旭
李审计长今年提出把审计重点放在真实性上,防范和避免由于企业作假账出现问题后审计人员承担风险,切中了要害,非常及时。本文试图从审计人员审计责任角度加以分析,提出如何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 这里所说的审计风险是指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在法定职权范围内由于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给国家或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关系人造成损失后审计人员承担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善高 周应恒 田旭
文章基于生猪养殖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法中的4种常用模型和刀切模型平均法,测算了2004—2018年我国生猪养殖的技术效率,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分析了生猪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4—2018年,我国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均值为0.869;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在时间上呈现略微的增长趋势,但存在空间非均衡性,东北、中南地区的生猪养殖技术效率较高,华北、西北、西南地区次之,华东地区则最低;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精饲料费用占比、卫生防疫支出、养殖规模、养殖周期、政府支农力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对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燕君芳 刘晓宁 王鹏
从生猪养殖的饲料种植、种猪优选、母猪繁殖、子猪饲养以及商品猪冷链物流、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安全控制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生猪养殖领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智能养殖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对生猪养殖市场的产销平衡、价格波动等信息的监控和预测。指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和云计算处理方法,可以科学应对由于生猪养殖的周期性和特殊性而造成的我国生猪价格大起大落以及生猪养殖行业市场供需不平衡的局面。
关键词:
智能养殖 神经网络 产销平衡 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