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94)
2023(12142)
2022(10727)
2021(10331)
2020(8674)
2019(20247)
2018(20373)
2017(40805)
2016(22080)
2015(24935)
2014(25259)
2013(24929)
2012(23208)
2011(21052)
2010(21188)
2009(19502)
2008(19281)
2007(17104)
2006(15434)
2005(13909)
作者
(63784)
(52373)
(52040)
(49868)
(33522)
(24970)
(23911)
(20431)
(19999)
(19060)
(17881)
(17585)
(16771)
(16616)
(16306)
(16186)
(15675)
(15543)
(15147)
(15002)
(13114)
(12854)
(12752)
(11895)
(11811)
(11788)
(11782)
(11751)
(10583)
(10219)
学科
(83970)
经济(83871)
管理(64895)
(60767)
(49991)
企业(49991)
方法(39289)
数学(34344)
数学方法(33944)
中国(24827)
(23678)
(23407)
(23184)
银行(23037)
(22979)
(21659)
业经(18301)
(17228)
(17001)
金融(17000)
(16789)
贸易(16777)
地方(16545)
(16358)
农业(15299)
(14501)
财务(14436)
财务管理(14407)
环境(14293)
(14231)
机构
大学(313443)
学院(312346)
管理(126633)
(126238)
经济(123267)
理学(108225)
理学院(107079)
管理学(105463)
管理学院(104888)
研究(103316)
中国(84555)
(67342)
(62351)
科学(61973)
(51733)
财经(49020)
(48010)
中心(47551)
研究所(46611)
(46187)
(44399)
业大(43922)
北京(43401)
(40313)
师范(40012)
(38203)
农业(37620)
(37351)
经济学(37117)
财经大学(36385)
基金
项目(204667)
科学(160172)
研究(153210)
基金(147484)
(126630)
国家(125537)
科学基金(107737)
社会(94275)
社会科(89290)
社会科学(89266)
(78896)
基金项目(78273)
教育(70088)
自然(69979)
自然科(68194)
自然科学(68179)
自然科学基金(66932)
(66663)
编号(64379)
资助(61874)
成果(53278)
(45817)
重点(45073)
课题(43707)
(43432)
(41953)
项目编号(39908)
教育部(39393)
创新(39030)
科研(38818)
期刊
(140046)
经济(140046)
研究(100115)
中国(57055)
管理(46234)
(45696)
学报(44652)
(43286)
金融(43286)
(43241)
科学(42168)
教育(34377)
大学(34031)
学学(31897)
农业(28865)
技术(26145)
财经(23571)
业经(23320)
经济研究(22090)
(19894)
问题(18554)
理论(18130)
实践(16785)
(16785)
图书(16454)
技术经济(15166)
(14895)
现代(14886)
科技(14196)
商业(14040)
共检索到472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段默  
不良资产问题是困扰全球银行业的一个难题。事实上,不良资产问题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时常要遇到的问题,许多国家为化解银行不良资产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当前,我国的银行业同样面临着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处置艰难的障碍。由于不良资产问题事关金融体系的稳定,事关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极大地制约了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和积极性,因此,面对不良资产形成与处置中的困难与问题,从研究不良资产在制度、法律、社会信用及银行自身的组织及管理机制出发,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银行不良资产的化解途径和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孔仙娥  
2007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宏观经济与银行不良资产之间的内在联系被银行业普遍关注。在我国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的大背景下,对银行新增不良资产进行重点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在研究宏观经济波动与银行信贷经营的关系,分析宏观经济波动对不良资产影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止信贷资产质量大幅波动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军新  杨燕杰  
新一轮的不良资产交易市场化是在当前我国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资产率"双升"、交易市场体制初步形成的背景下进行的。在不良资产交易市场存在一级和二级市场投资人不足、法规不够完善和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应该进一步拓宽和发展不良资产交易市场的一级和二级投资主体,构建不良资产生态圈和统一的信息披露平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军新  杨燕杰  
新一轮的不良资产交易市场化是在当前我国不良资产余额和不良资产率"双升"、交易市场体制初步形成的背景下进行的。在不良资产交易市场存在一级和二级市场投资人不足、法规不够完善和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应该进一步拓宽和发展不良资产交易市场的一级和二级投资主体,构建不良资产生态圈和统一的信息披露平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霞  廖鲁海  
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影响金融业发展的一大隐患。我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面临分业经营的限制、地方政府的干预、《破产法》对企业的保护和各种税费太高、太乱等问题。为此 ,应尽快改善银行外部环境 ,银行自身也要加强对不良资产的管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隆昌  
降低不良资产与发展高效益资产研究王隆昌一、降低不良资产的措施降低不良资产的总方针是保全负效益资产,提高低效益资产的盈利水平,压缩非盈利性资产占用。具体措施有以下五个方面。1.合法追索,即根据经济合同法中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有关条款依法追索债权。具体要求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庆军  王群伟  
减少不良贷款是降低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以生产理论为指导,将不良贷款视为银行经营活动中伴随利润等期望产出而来的一种不良的非期望产出,进而利用非参数的DEA方法构建了测度不良贷款降低潜力的定量化模型。以此为基础,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7-2010年的实际情况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有所进步,并呈现出改善的优势,但53.5%~61.7%比例的降低仍是可能的;各银行可减少的不良贷款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波动性,兴业银行是潜力相对最小的银行,年均5.4%,农业银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郭婧洲  
本文探讨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既有国有银行自身的原因,也有政府干预的因素,同时还受社会信用环境、金融监管等因素影响,并探寻了防范和解决不良资产的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建平  诸葛宏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最大风险是70亿美元的不良贷款。处理不好,经济改革的成本会吞没经济改革的成果。”英国金融时报、高盛公司、穆迪公司、法国里昂证券同时发表了对中国银行业的研究报告,对不良贷款的现状发出警报。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困扰和束缚我国金融体制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桎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累积更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最大隐患。因此,不良资产的防范和化解应是各家银行信贷乃至通盘工作的重点之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邱招完  
中国金融改革的成败在银行改革,而银行改革的成败却在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败却在于如何处置巨额不良资产和铲除产生巨额不良资产的成因。要想避免“亡羊”,必须先从“补牢”做起,剖析成因,才能寻到良策,更好的防范与化解不良资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靳立生  周莉  
我国银行面临诸多风险,其中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将危及银行健康发展并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波。目前,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25%左右,其中呆帐贷款约占2%左右,加上逾期和呆滞贷款中实际收不回来的贷款,贷款损失可能达到5%~6%。因此,消化和减少不良资产成为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济  
控制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主要有 :加强国家法制建设和政策支持 ;努力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 ;加强银行内部信贷管理 ,将贷款风险控制关口前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