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7)
- 2023(11276)
- 2022(9419)
- 2021(8298)
- 2020(6780)
- 2019(15088)
- 2018(14222)
- 2017(27048)
- 2016(14828)
- 2015(16223)
- 2014(15890)
- 2013(15519)
- 2012(13958)
- 2011(12509)
- 2010(12269)
- 2009(11770)
- 2008(11838)
- 2007(10656)
- 2006(9285)
- 2005(8435)
- 学科
- 济(57445)
- 经济(57342)
- 管理(52850)
- 业(48030)
- 企(40463)
- 企业(40463)
- 方法(25597)
- 数学(22673)
- 数学方法(22523)
- 财(20955)
- 制(16977)
- 农(16079)
- 中国(15573)
- 业经(13974)
- 贸(13913)
- 贸易(13901)
- 务(13816)
- 财务(13793)
- 财务管理(13766)
- 易(13570)
- 企业财务(12874)
- 体(11392)
- 银(11159)
- 银行(11124)
- 融(10844)
- 金融(10842)
- 学(10759)
- 行(10510)
- 农业(10129)
- 体制(9704)
- 机构
- 大学(216621)
- 学院(215255)
- 济(92591)
- 经济(90885)
- 管理(83988)
- 理学(72988)
- 理学院(72232)
- 研究(72094)
- 管理学(71248)
- 管理学院(70857)
- 中国(55893)
- 财(46193)
- 京(44238)
- 科学(42332)
- 农(40484)
- 财经(36522)
- 所(36052)
- 业大(34489)
- 中心(33250)
- 经(33197)
- 研究所(32442)
- 江(32168)
- 农业(32068)
- 经济学(29309)
- 财经大学(27273)
- 北京(27243)
- 经济学院(26534)
- 院(26025)
- 州(24513)
- 范(24018)
- 基金
- 项目(147597)
- 科学(117172)
- 基金(110878)
- 研究(102265)
- 家(98732)
- 国家(97974)
- 科学基金(84321)
- 社会(69071)
- 社会科(65764)
- 社会科学(65747)
- 基金项目(58880)
- 省(56489)
- 自然(55633)
- 自然科(54429)
- 自然科学(54412)
- 自然科学基金(53515)
- 划(47934)
- 教育(46816)
- 资助(44264)
- 编号(38257)
- 重点(33440)
- 部(33309)
- 制(32089)
- 创(31408)
- 发(30371)
- 国家社会(29848)
- 成果(29788)
- 创新(29466)
- 科研(28896)
- 教育部(28788)
共检索到317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光华 金亮
为研究降低成本对质量差异化竞争制造商市场入侵的影响问题,建立消费者效用函数,构建在位制造商、入侵制造商以及零售商之间的多方博弈模型,进而分析在位制造商降低成本技术投资的价值,以及市场入侵、降低成本等对系统均衡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在位制造商降低成本不能阻止入侵制造商进入市场,但在位制造商仍会有动机通过技术投资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这能增大入侵制造商进入市场的难度,并提升其自身利润水平以及市场占有率;同时,降低成本会使两种产品的价格均降低,价格竞争加剧;不管在位制造商是否选择降低成本技术投资,市场入侵总是会使在位制造商选择低价策略,获得的利润减少,而零售商选择低价策略能获得更多利润;最后,降低成本和市场入侵均能激励更多支付意愿较低的消费者购买产品,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福利;然而,购买高质量产品的消费者福利不一定更高,这取决于两种产品的质量差异化程度。
关键词:
成本降低 市场入侵 定价 消费者福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崔晶
虽然企业通过并购能提高市场竞争力,但供应链中企业不同的主导权结构可能导致并购不能充分发挥其市场优势。本文基于两个差异化竞争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在市场竞争和市场并购情形下,分别构建由各个制造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的供应链博弈模型,考察差异化竞争制造商的市场并购策略以及不同主导权结构对并购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情形下,处于供应链主导地位的成员企业总是能够通过实施高价策略获取更多利润;差异化竞争制造商的市场并购策略能够有效提升供应端企业的利润水平,但却也会导致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会受到双重边际效应的负影响,并使得产品总需求降低;制造商拥有主导权时具有更大的动机实施并购策略,而零售商处于主导地位则能缓解供应链上游垄断对其造成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市场并购 主导权结构 差异化竞争 定价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郭强 徐常皓 聂佳佳
研究绿色供应链中零售商的成本分担策略下制造商的渠道入侵问题。通过构建不同策略组合下的博弈模型,得出模型的均衡解,分析双方的均衡策略及其影响。研究发现,零售商在制造商渠道入侵情况下必定不会采用成本分担策略,且零售商的利润总是因制造商的渠道入侵而受损。零售商在制造商不进行渠道入侵情况下是否采用成本分担策略与其成本分担的比例有关。制造商总是在固定直销成本较低时选择渠道入侵,在固定直销成本较高时放弃渠道入侵,但是在固定直销成本居中时,制造商的入侵策略取决于零售商是否会采用成本分担策略,制造商可能会放弃渠道入侵以使得零售商进行成本分担,此时双方实现共赢。拓展分析中零售商提供成本分担契约情形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在固定直销成本处于中间范围时的利润均得到改善,并且可能实现制造商、零售商和产品绿色水平的“三赢”。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 成本分担 渠道入侵 均衡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聂佳佳 李芳
研究了制造商渠道入侵情形下零售商是否引入双渠道策略。分别建立了无制造商入侵零售商单渠道销售、制造商入侵零售商单渠道销售、无制造商入侵零售商双渠道销售和制造商入侵零售商双渠道销售四个博弈模型。得到了模型的均衡解,分析了制造商的渠道入侵策略和零售商的双渠道策略。结果发现:零售商和制造商同时选择渠道策略时,制造商入侵零售商双渠道销售的渠道策略下双方利润都可能增加,实现共赢,随着消费者线上渠道接受度增加,制造商会侵蚀零售商的利润。最后,讨论了零售商和制造商先后选择渠道策略对均衡的影响,说明核心结论依然成立。
关键词:
供应链 渠道入侵 零售商双渠道 博弈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咏梅 杨如益
文章对存在垂直质量差异的制造商的定制化策略选择进行博弈分析。发现产品质量差异会影响制造商的定制化策略选择,具有质量优势的制造商更倾向于选择定制化策略,但对定制化水平的选择影响不大。当制造商间垂直质量差异较小时,无论定制化固定成本多高,两制造商都不会选择定制化策略。当制造商间垂直质量差异较大时,如果定制化固定成本较低,两制造商都会选择定制化策略,并提供相同的适中的定制化水平;如果定制化固定成本中等,只有具有质量优势的制造商才会选择定制化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咏梅 杨如益
文章对存在垂直质量差异的制造商的定制化策略选择进行博弈分析。发现产品质量差异会影响制造商的定制化策略选择,具有质量优势的制造商更倾向于选择定制化策略,但对定制化水平的选择影响不大。当制造商间垂直质量差异较小时,无论定制化固定成本多高,两制造商都不会选择定制化策略。当制造商间垂直质量差异较大时,如果定制化固定成本较低,两制造商都会选择定制化策略,并提供相同的适中的定制化水平;如果定制化固定成本中等,只有具有质量优势的制造商才会选择定制化策略。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郑本荣 杨超 杨珺
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企业销售模式发生改变,直销渠道入侵作为一种有效的竞争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制造商采用。影响制造商渠道入侵策略选择的因素有多个方面,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供应链中制造商的渠道选择策略,但在闭环供应链背景下关于产品再制造对制造商渠道入侵策略选择影响的分析还非常有限。基于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回收模式选择的不同,研究制造商回收和零售商回收两种模式下制造商渠道入侵决策及对零售商、供应链系统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运用Cournot模型刻画直销与传统零售渠道之间的竞争行为,建立两种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渠道入侵决策模型,并得到均衡结果。利用算例分析不同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渠道入侵对供应链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无论制造商是否进行渠道入侵,制造商回收模式对制造商、闭环供应链系统和消费者均更有利,而零售商回收模式下的利润更高。②如果传统零售渠道的成本优势足够大,制造商的渠道入侵行为使零售商受益。③当回收量不受需求量约束时,两种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最优渠道入侵策略相同;当回收量受需求量约束时,制造商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渠道入侵能带来更高的增量利润,但零售商回收模式下制造商受益于渠道入侵的区间更大,且制造商渠道入侵对零售商更有利。回收模式是影响制造商渠道入侵决策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的渠道选择决策提供帮助,并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借鉴和决策参考,在制定相关回收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回收模式与制造商渠道入侵之间的内在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利娥 施国洪 陈敬贤
针对制造商价格领导权的供应链结构,将消费者分为高低碳偏好消费者和低低碳偏好消费者,通过建立单一传统渠道决策模型和双渠道决策模型,研究了电子渠道低碳效用对制造商双渠道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存在消费者低碳偏好差异时,只要电子渠道的低碳效用大于零,制造商就会开通电子渠道进行双渠道经营以增加自身的利润;但是双渠道决策的均衡解不唯一,均衡结果取决于电子渠道低碳效用的大小;当制造商采取双渠道经营时,制造商和供应链的利润增加,但是零售商的利润降低,渠道冲突加剧;制造商和供应链的利润均随高低碳偏好消费者比例和电子渠道低碳效用的增加单调递增。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7年9月第97卷第4期刊登了Kira.Fabrizio,Nancy.Rose与Catherine.Wolfram合作的一篇题为"市场能够降低成本吗?对美国发电企业规制重构效率影响的评价"(Do Markets Reduce Costs?Assessing the Impact of Regulatory Restructuring on U.S.Electric Generation Efficiency)的论文。作者考察了近10年来美国发电企业规制重构后市场是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黄甫 吕一帆 薛玲 郭萍 谢鸿飞 李小飞
通过构建由一个在位制造商、一个外部高质量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模型,研究了当在位制造商占主导地位时,外部高质量制造商入侵对供应链成员均衡决策的影响以及在位制造商面对高质量外部制造商入侵的整合策略选择问题。分析比较了在不同策略下,两种产品的批发价、售价、服务、利润等均衡解。研究发现:外部制造商的入侵能削弱供应链中的双重边际效应,有利于零售商和消费者。在位制造商不进行整合策略是其严格劣策略,在位制造商的最优整合策略受产品差异度、服务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的综合影响。当在位制造商选择纵向整合时,能进一步削弱供应链的双重边际效应,对供应链系统总绩效和消费者有利,应尽量避免制造商之间的 横向整合。相比于完全整合,在位制造商更倾向于部分整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吾
降低成本是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实际情况却是,虽然企业都在抓降低成本管理,企业成本却居高不下,并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顽疾之一。为什么客观现实会与我们的主观愿望产生如此大的反差?本文正是基于解答这一问题,从多个角度对成本的若干基本问题提出再认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尚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开放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信息时代,企业综合运用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等因素在市场进行全方位竞争,而成本又在企业竞争力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如何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建立降低成本的新思路和方法,对于有效进行价格竞争,提高企业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龚漱舫 盛继如
降低成本战略研究仪征化纤公司龚漱舫,盛继如一、仪化公司降低成本战略研究的重要意义仪化公司是纺织部辞一直属的特大型化纤和化纤原料生产企业,也是我国第一批27家试点企业集团之~的仪征化纤集团的核心企业,在纺织工业及国民经济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总经理任...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闵杰 徐小禹 欧剑 曹宗宏
考虑由一个合同制造商(Contract Manufacturer, CM)和一个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组成的二级供应链,CM在为OEM代工的同时,也引入自己的品牌与OEM竞争。在OEM能够获取消费者质量偏好信息的前提下,分析不同信息结构和CM高质量入侵行为对供应链成员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CM入侵总是对自身有利,而对OEM不利。(2)信息不对称始终损害CM的利益,但只有在CM入侵且高低偏好市场之间的差异较大时才损害OEM的利润。(3)若真实市场偏好较高,且不掌握信息的CM对市场信心较弱,则OEM产品的定价能使所有消费者的需求都得到满足。(4)提高代工产品的质量在CM不入侵或者信息对称下对CM有利,而其余情况下是否有利与CM销售成本有关。进一步讨论了消费者偏好信息的作用,发现多数情况下OEM不获取消费者信息对自身更有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