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6)
- 2023(10838)
- 2022(8735)
- 2021(7804)
- 2020(6775)
- 2019(14750)
- 2018(14660)
- 2017(28845)
- 2016(15482)
- 2015(17106)
- 2014(17002)
- 2013(16965)
- 2012(15324)
- 2011(13362)
- 2010(13640)
- 2009(13221)
- 2008(13519)
- 2007(12419)
- 2006(11193)
- 2005(10778)
- 学科
- 业(83328)
- 企(77103)
- 企业(77103)
- 管理(69490)
- 济(65629)
- 经济(65493)
- 财(31365)
- 业经(27500)
- 方法(26958)
- 农(23230)
- 务(22359)
- 财务(22343)
- 财务管理(22315)
- 税(22034)
- 制(21272)
- 企业财务(21168)
- 税收(20563)
- 收(20381)
- 数学(19187)
- 数学方法(19075)
- 中国(16448)
- 农业(16435)
- 技术(16196)
- 体(15156)
- 策(14691)
- 划(14458)
- 和(14127)
- 体制(13597)
- 银(13139)
- 银行(13134)
- 机构
- 学院(225258)
- 大学(219158)
- 济(99101)
- 经济(97279)
- 管理(93786)
- 理学(79273)
- 理学院(78626)
- 管理学(77848)
- 管理学院(77415)
- 研究(65716)
- 中国(58900)
- 财(58824)
- 京(44392)
- 财经(44138)
- 经(39912)
- 江(36244)
- 科学(34707)
- 农(33312)
- 财经大学(32515)
- 所(31597)
- 中心(30870)
- 经济学(30331)
- 业大(27914)
- 北京(27800)
- 州(27660)
- 商学(27620)
- 经济学院(27427)
- 商学院(27375)
- 研究所(27230)
- 农业(25723)
- 基金
- 项目(137864)
- 科学(111418)
- 研究(104982)
- 基金(103564)
- 家(87128)
- 国家(86297)
- 科学基金(77534)
- 社会(70537)
- 社会科(66863)
- 社会科学(66846)
- 基金项目(54303)
- 省(53483)
- 自然(48323)
- 自然科(47268)
- 自然科学(47259)
- 自然科学基金(46524)
- 教育(46220)
- 划(43087)
- 资助(41937)
- 编号(41632)
- 制(34223)
- 业(33442)
- 成果(33293)
- 创(32412)
- 部(31291)
- 重点(29887)
- 国家社会(29698)
- 创新(29420)
- 性(28934)
- 发(28470)
共检索到354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健宇 王文慧
利用A股上市公司"应付职工薪酬"明细科目构建企业层面的养老保险实际缴费比例指标,实证检验了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与企业避税的关系,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实际缴费比例与企业避税程度正相关。进一步发现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与企业避税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劳动力密集度较高和员工平均工资较低的企业中更加显著。路径分析检验发现,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降低通过增加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降低企业的避税动机。将企业总部所在地的法定养老保险企业缴费比例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两阶段回归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为我国正在推进的"减税降费"综合改革提供了实证数据支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健宇 陆正飞
现有文献对员工的薪酬支付结构如何影响企业产出缺少关注。以养老保险为代表的社会保险是员工薪酬的重要构成,而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偏高,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这是否会阻碍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呢?本文利用A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附注中特有的"应付职工薪酬"明细科目披露构建指标,以及公司总部所在地法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时间和横截面政策变化构建外生变量,发现企业为员工支付的养老保险占员工总薪酬的比重与全要素生产率负相关,且这一负向关系仅在员工平均工资较低的企业中显著。本文还发现,较高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增加了企业劳动力成本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同时却降低了员工当期可支配收入。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提高还导致企业创新的下降。本文对当前的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特别是如何优化养老保险缴费结构,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养老保险 缴费比例 生产效率 员工工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璐 杨明辉
社会保险缴费负担过重一直被认为是阻碍企业发展、限制企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提高政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政府部门着力解决的工作重点。本文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避税的影响以及劳动密集程度和股权集中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避税具有倒U型影响;劳动密集程度的提升会弱化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和企业避税的倒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的提升会强化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和企业避税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避税成本已经较大的企业具有较低的避税动机;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避税动机相对较弱;较强的税收征管力度会对企业避税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兼任董事长和CEO与高质量外部审计等有效的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能够较好地抑制企业避税行为。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化社会保险缴费与企业避税的关系,为减税降费和社保费征收体制改革提供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曾益 李晓琳 石晨曦
2019年5月1日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降低3个百分点,但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逐步受到老龄化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文章运用精算模型预测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政策的持续时间,研究发现:(1)当没有其它政策干预,降费政策最多持续5年;(2)实施征缴体制改革后,如果征缴率从61.59%提高至70%-100%,降费政策可持续6-17年;(3)当进一步延迟退休并引入外源性融资,降费政策至少可持续31年;(4)如果政府旨在2050年及以前保证基金可持续,当同时实施上述政策调整方案,缴费率可再降低3.41-9.06个百分点。可见,在一定条件下,降费政策能在较长时间内实施。因此,在基金可持续基础上,为降低企业负担,政府可稳步推进征缴体制改革,尽快实施延迟退休等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邱志刚 苗萌 王子悦 杨真
本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法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变动对企业申报的缴费基数、就业规模等决策的影响和具体机制。在给定监管力度和法律环境下,在法定缴费比例上升时,企业会减小申报基数;反之则增加申报基数。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缴费基数是企业与员工共同商量的结果,并且法定缴费比例变动对企业就业规模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在对不同企业类型进行分析后发现:(1)当法定比例降低时,省份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较低的企业逃费程度降低的幅度大于省份社会平均工资较高的企业。(2)当法定比例上升时,资本密集的企业相比于劳动密集的企业会更多地减少就业规模。(3)当法定比例上升时,非国有企业减少就业规模,而国有企业不会。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企业缴费基数 就业效应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曾益 姚金
2019年以来我国实施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例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由28%降至24%,下调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能提高缴费遵从度吗?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又将发生何种变化?文章基于2002-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和精算模型得到如下结果:(1)当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缴费遵从度会上升3.117个百分点;(2)如果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仍为28%,基金分别于2021年和2026年开始出现当期赤字和累计赤字,2030年和2050年累计赤字规模分别为13.89万亿元和280.36万亿元;(3)若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下调4个百分点,缴费遵从度上升12.468个百分点,养老保险基金开始出现累计赤字时点向后推迟1年至2027年,2030年和2050年累计赤字规模分别减少29.67%和8.14%;上述结论均通过稳健性检验和敏感性测试。综上所述,降低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既能提高缴费遵从度,又能促进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运行,是一项"一举两得"的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耀淞 徐翊琬
异地商会作为构建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本文以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异地商会对企业避税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参加异地商会可以有效抑制企业的避税行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异地商会主要发挥服务会员和服务社会职能,通过缓解外源融资约束和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两条路径削弱会员企业的避税动机,进而降低企业避税程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异地商会对于企业避税的抑制效果主要体现在税收征管力度较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大和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中,这说明在治理企业避税方面,参加异地商会与税务部门征管、机构投资者监督和分析师跟踪存在叠加效应,即异地商会能否发挥税收治理效应取决于政府和市场机制是否有效。本文从企业避税视角丰富了异地商会的治理效应研究,从社会组织视角拓展了企业避税的影响因素文献,为促进异地商会健康有序发展、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实践、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
异地商会 避税程度 融资约束 社会责任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冯霄汉 于文广 孙榕 黄玉娟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提升企业养老保险缴费遵从对于促进养老保险体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1—2019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在测度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证实了数字经济发展提高企业养老保险缴费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加强外部监督力度和提升劳动生产率三条路径实现。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的促进作用在资本密集型、非国有和处于税收部门征收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和参保人数促进了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本文结论为促进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发展,提升养老金可持续性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曾益 李晓琳 杨思琦
《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指出今后我国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当其他条件不变,征收体制改革可能会提高社会保险征缴率并增加企业缴费负担。那么,为对冲征收体制改革带来的企业负担,我国社会保险政策缴费率可否进一步降低?本文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运用计量模型和精算模型,分析征收体制改革对社会保险政策缴费率下调空间的影响,研究发现:征收体制改革可使我国养老保险征缴率提高13.5个百分点;征缴率提升使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加,在确保基金收支平衡和养老金待遇不变的同时,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在2019—2025年间可降至21.82%;与征收体制不变和未降低政策缴费率的情况相比,征收体制改革与降低政策缴费率可使企业缴费负担下降16.79%。综上所述,征收体制改革为降低我国养老保险政策缴费率创造了契机。可见,我国应稳步推进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改革,进一步降低社会保险政策缴费率,以达到减轻企业缴费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目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景鹏 陈明俊 杨思琦
构建世代交叠模型,在两种框架下考察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对财政养老负担的影响,并评估其经济效应。研究发现:缴费率与财政养老负担的关系因分析框架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新古典增长框架下二者呈反向关系,降低缴费率将加重财政养老负担,而内生增长框架下二者呈非对称U型关系,适当降低缴费率可以减轻财政养老负担;两种框架下降低缴费率都使得生育率上升,新古典增长框架下会抑制经济增长,而内生增长框架下能促进经济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由新古典增长向内生增长转变,政府可进一步降低缴费率以更好地给企业减负。
关键词:
养老保险缴费率 财政养老负担 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益 李晓琳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降低社会保险缴费比例,为企业减负,这是否会影响社会保险基金可持续性?文章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运用精算模型分析降低缴费率对社会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如果没有任何政策干预,基金在2027年左右开始出现累计赤字;(2)在短期(2019-2025年)内,无论是否引入改善基金财务运行状况的政策,缴费率再下调1个百分点也不会影响基金可持续性;(3)在中期(2019-2050年)内,即使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并提高缴费遵从度,基金在2029-2045年间开始出现累计赤字,进一步延迟退休年龄后,缴费率下调0.5-4.75个百分点并不影响基金可持续性。综上所述,在短期内可以实现降低社会保险缴费率与基金可持续两项目标,但在中期内,引入政策调整方案可实现上述两项目标。因此,为降低企业和职工缴费负担并保证基金可持续运行,政府应鼓励生育、提高缴费遵从度并尽快实施延迟退休等政策。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谢勇 项军烽
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费率是“减税降费”政策的重要一环。我国于2019年推出了《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政策,故使用2014—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该政策的实施对企业雇佣规模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此次降费政策总体上对企业的雇佣规模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使企业的雇佣规模增加2.6%,该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过后依然成立。此外,本次降费的政策效果呈现出显著的企业异质性,更有利于制造业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雇佣规模的扩大。有关影响机制的分析显示,养老保险降费政策主要通过现金流效应以及要素替代效应影响企业的雇佣规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波 潘小庆
基于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养老保险法定缴费率下调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考察“降费”的“稳就业”效应。实证发现,养老保险法定缴费率下调1个百分点,企业实际劳动用工规模增加5.4%,潜在劳动用工规模增加9.2%。机制和渠道分析表明,养老保险法定缴费率下调政策降低了企业劳动力成本,并通过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两个渠道,促进企业增加劳动用工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养老保险法定缴费率下调政策主要促进企业增加低人力资本劳动力用工,劳动力平均工资下降,工资总额增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天皓 张友棠
数字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业态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其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微观企业行为都具有巨大影响。基于2011~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18年),实证检验各省份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避税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有助于抑制企业的避税行为;公司融资约束的降低是上述效应产生的重要渠道之一。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与企业避税的负向关系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与高科技企业中,在市场化环境差的地区影响更加显著。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企业避税 融资约束 金融监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雄
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在监督财务报告质量、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内外部审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对同样是重要治理内容的税收规避问题却着墨甚少。本文选取2000—2014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双重差分的方法检验了审计委员会对于企业避税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与企业避税显著负相关,且在设立之初治理效果显著,后续年度则不明显,抑制作用的持续性有待提高。双重差分的结果表明,相较于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企业,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企业在设立之后对避税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本文的结论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