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4)
- 2023(1717)
- 2022(1326)
- 2021(1266)
- 2020(1004)
- 2019(2290)
- 2018(2372)
- 2017(4309)
- 2016(2560)
- 2015(2752)
- 2014(2910)
- 2013(2889)
- 2012(2799)
- 2011(2470)
- 2010(2604)
- 2009(2137)
- 2008(1878)
- 2007(1755)
- 2006(1575)
- 2005(1505)
- 学科
- 管理(6693)
- 济(6581)
- 经济(6578)
- 业(4842)
- 企(3904)
- 企业(3904)
- 环境(3016)
- 银(2578)
- 银行(2574)
- 方法(2561)
- 制(2536)
- 行(2411)
- 中国(2287)
- 数学(2283)
- 财(2276)
- 融(2258)
- 金融(2258)
- 数学方法(2245)
- 农(2027)
- 和(1967)
- 资源(1956)
- 贸(1786)
- 贸易(1785)
- 易(1745)
- 理论(1689)
- 教学(1679)
- 地方(1667)
- 生态(1608)
- 度(1511)
- 制度(1507)
- 机构
- 学院(29694)
- 大学(29486)
- 中国(12061)
- 济(11324)
- 经济(10966)
- 管理(10502)
- 研究(10097)
- 理学(8098)
- 理学院(8004)
- 管理学(7853)
- 管理学院(7794)
- 银(7640)
- 银行(7393)
- 行(7069)
- 京(6683)
- 农(6647)
- 中心(6442)
- 财(6277)
- 江(6203)
- 科学(6098)
- 农业(5053)
- 所(5037)
- 人民(5007)
- 州(4955)
- 财经(4613)
- 省(4550)
- 研究所(4418)
- 业大(4387)
- 国人(4358)
- 中国人(4344)
共检索到56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泽顺 胡青飞 谢丽霞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良芳
金融机构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已关系到我国银行同外资银行的竞争与生存,也关系到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业稳定、确保经济和金融的安全运行。为此,商业银行要加强信贷管理,控制新增不良贷款,提高贷款发放和管理的质量,加快清收处理不良贷款进度,降低不良贷款比例。
关键词:
不良贷款 资产质量 信贷管理 金融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戴海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庆军 王群伟
减少不良贷款是降低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以生产理论为指导,将不良贷款视为银行经营活动中伴随利润等期望产出而来的一种不良的非期望产出,进而利用非参数的DEA方法构建了测度不良贷款降低潜力的定量化模型。以此为基础,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7-2010年的实际情况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有所进步,并呈现出改善的优势,但53.5%~61.7%比例的降低仍是可能的;各银行可减少的不良贷款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波动性,兴业银行是潜力相对最小的银行,年均5.4%,农业银行、
关键词:
不良贷款 商业银行 银行风险 金融危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丹娜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商业银行在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有了质的提高。但是,较高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一直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如何降低我国不良贷款的产生已成为目前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双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忠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政刚 莫金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冯建强
本文从金融结构调整的角度,研究了不良贷款下降的路径。文章从融资结构、业务结构、金融业务的扩展、城乡结构等方面论述了不良贷款和金融结构的一般关系,提出了“调整金融结构,促进不良贷款下降”的设想。
关键词:
金融结构 不良贷款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晓四 柯玉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洪正 何美玲 张琳 包健
基于2007—2016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数据,本文分析了民营资本入股对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民营资本入股降低不良贷款率的效果仅在地方政府控股型城商行存在,且该效应在国有经济占比高以及金融发展落后等地方政府干预程度高的地区更为明显。进一步探究地方政府控股型城商行中民营资本异质性特征与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关系后发现:与外地股东相比,本地股东因在监督城商行和信息提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更有助于降低不良贷款率;仅有"散沙式"民营小股东难以制衡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掏空作用。尽管民营资本大股东一般在降低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中起重要作用,但当民营股东处于依赖外源融资的资本密集型行业时,引入多个大股东反而不利于降低不良贷款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