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49)
2023(3577)
2022(2930)
2021(3069)
2020(2231)
2019(5415)
2018(5729)
2017(8263)
2016(5975)
2015(6998)
2014(7601)
2013(6408)
2012(5904)
2011(5496)
2010(5884)
2009(4859)
2008(4906)
2007(4740)
2006(4253)
2005(4039)
作者
(13781)
(11157)
(10975)
(10760)
(7026)
(5399)
(5374)
(4534)
(4464)
(4265)
(3829)
(3803)
(3674)
(3622)
(3517)
(3508)
(3434)
(3357)
(3279)
(3222)
(3109)
(2994)
(2827)
(2707)
(2679)
(2633)
(2504)
(2387)
(2357)
(2332)
学科
教育(20037)
中国(10720)
管理(10363)
(9254)
经济(9238)
理论(8076)
教学(7874)
(7675)
(6405)
企业(6405)
(5327)
思想(4246)
学法(4191)
教学法(4191)
(4124)
(4111)
政治(4045)
(3993)
研究(3929)
思想政治(3822)
政治教育(3822)
治教(3822)
德育(3784)
发展(3766)
(3642)
(3592)
学理(3568)
学理论(3568)
学校(3488)
高等(3350)
机构
大学(71769)
学院(69528)
教育(27302)
研究(25490)
(21720)
师范(21638)
师范大学(17654)
(17642)
管理(16489)
职业(15606)
(15129)
科学(14711)
(14345)
经济(14249)
技术(14127)
中国(13758)
理学(12935)
(12781)
理学院(12632)
北京(12407)
管理学(12136)
管理学院(11969)
(11464)
研究所(11162)
中心(10925)
职业技术(10782)
教育学(10653)
(9963)
技术学院(9799)
(9327)
基金
研究(36673)
项目(35496)
科学(27809)
教育(26679)
编号(19939)
成果(19908)
基金(18850)
社会(17903)
课题(17764)
(16607)
社会科(16382)
社会科学(16378)
(16099)
(15535)
(14688)
国家(14321)
规划(12009)
项目编号(11627)
(11137)
研究成果(11109)
科学基金(11108)
(10990)
(10198)
(10172)
阶段(10143)
年度(10009)
重点(9663)
阶段性(9357)
(9310)
(9101)
期刊
教育(50400)
研究(33494)
中国(27710)
(22827)
经济(22827)
职业(13195)
技术(11695)
(9500)
技术教育(8660)
职业技术(8660)
职业技术教育(8660)
学报(8078)
大学(7466)
(6595)
科学(6423)
(6214)
论坛(6214)
管理(6156)
高等(5948)
图书(5808)
成人(5758)
成人教育(5758)
(5162)
高等教育(5134)
学学(4873)
(4528)
金融(4528)
书馆(4469)
图书馆(4469)
职教(4354)
共检索到126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魏潾  
在哈军工的创建和办学实践过程中,陈赓的教育思想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并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主要教育思想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确立特色鲜明的办学方针;与时俱进,勇攀高峰,推动学科建设走在时代前列;以人为本,从严治教,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郝文武  
孙喜亭先生为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地位、价值、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和传播做出重要贡献。他认为,教育是将体力和经验为主的传统劳动者转化为智力为主的现代劳动者、将一般和简单劳动者转化为专门和复杂的劳动者、将知识形态的可能或潜在生产力转化为技术形态的现实生产力的基本途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实质是育人为本,是塑造民族精神为本;教育规律既有客观性、历史性、时代性,也有选择性。教育理论需要以教育经验为基础,教育经验有待升华为教育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包涵教育的一般共性,现代教育的一般共性,中国教育的一般共性,中国现代教育的一般共性,也包含中国现代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汉才  
林则徐教育思想初探●陈汉才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反抗英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他没有用长篇巨制来系统阐述过自己的教育观,他的教育思想散见于短小精警的奏折、公牍、日记、诗歌之中。概括起来,林则徐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揭露科举制度“摧锄”人才的弊端,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金成  
陈选善认为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职业教育课程应包括学生的全部活动,坚持普遍性的原则,以科学的职业或工作分析为依据;职业补习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训应包括专门学科训练和教育研究训练;职业指导是人人需要的,有很高的价值,必须有效实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敦恒  
闻一多教育思想初探孙敦恒闻一多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战士,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曾自豪他说“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的确,在他48年的人生历程中,有38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在清华的时间最长,他在这里求学10年,执教14年,前后24年。他虽然没有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德国职业教育被誉为全球楷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为德国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制造业强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是与源远流长的德国职业教育思想分不开的。追溯古典、近代、现代具有代表性的德国职业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家的主流观点,从启蒙教育学和新人文主义的影响,到形成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实践模式,其职业媒介、改革主导、现实转向的发展沿革,在世人面前呈现出一幅熠熠闪光的反思图景,也为深入理解职业教育涉及的教育与职业、科学与政治、职教与普教的辩证关系,勾勒出一个思考的轮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景书  
对东汉崔寔 《四民月令》的农业教育思想进行探究 ,论述了崔寔在中国古代农业教育方面的重要思想 ,特别是其关于广义的农业教育、庄园与家政管理教育、本富教育、家庭理财与济贫救困教育、农隙蒙训教育等内容。该书对指导农业生产和改善农业经营管理 ,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古代农业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平  
计划经济时代人与人、人群之间是以社会政治分层为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手段贫乏且机械同一。以经济分层为主体的现阶段,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生机,也带来巨大的考验,主要是思想意识多元化,主流意识的马克思主义却呈滑坡趋势。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现实,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中要不断创新,以形成科学的、操作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评价(估)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为先的素质养成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填补思想政治教育之空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卫国  
大学政治思想教育面对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的现实,承受着进行教学改革的迫切压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要从分析课程特点、明确教学定位入手,找准改革的方向;加强课程内容建设,引入具有时代性的新内容,为教学改革奠定基础;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是确保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志坚  
当前,上网不仅成为了人们社会日常生活主要方式,而且是当代大学生对学习生活、思想判断、行为方式的重要选择。网络走进校园,不仅开阔了大学生视野,同时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挑战与压力,尤其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想观念、非主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冲击已经造成某种混乱,值得重视。或者说,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的不仅仅是芸芸众生的生活,更重要的带来了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观念的根本性的嬗变。这种伴随着网络所独有特点的改变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拷问和验证我们的思想教育内容和工作模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何杰峰  周润年  
藏密大师米拉日巴在师徒关系、学习信念、知行关系三方面的一系列论述,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佛教教育思想体系,开创了藏传佛教噶举派学修思想的宗风,对藏传佛教噶举派教法思想的确立以及藏族教育传统的开拓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现代藏族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顾明远先生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其中"以人为本"是贯穿始终的一条重要思想。这一基本思想反映在他关于教育本质、师生关系、知识教学、人的发展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的一系列论述中。在有关这些问题的论述中,他始终坚持将"人"作为重要的核心和最终的目的。顾先生在这里所说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以及所有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的其他人。顾明远先生"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超越了教育思想史上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等理论简单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水平,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水平上科学而深刻地揭示了教育过程中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的辩证关系。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丁盘龙  
张太雷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青年教育思想激励了很多青年人去拼搏奋进。文章立足于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分析了张太雷倡导教育青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教育青年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以及教育青年要善于做好宣传工作三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张太雷青年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朱旭东  李育球  
顾明远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教育学科建设思想也十分丰富。在马克思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顾先生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学科建设思想。它具体包括:教育学的实践目的论;教育学的人本对象论;教育学的哲社属性论;教育学的开放视角与方法论;教育学的时代发展论;教育学的多维建制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柳亮  刘小平  
四功能范式理论与"一般化象征性媒介"理论是塔尔科特·帕森斯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的解释框架。专业问责是高等教育问责的主导形式,"认知理性"与"认知复合体"、"专业"与"专业复合体"以及"工具行动主义"与"制度化个体主义",分别为专业问责提供了内在的知识-价值基础、结构化的制度基础与宏观的社会文化基础。专业问责以"价值承诺"流通的形式对大学施加约束,意味着大学"部分自主"的地位,并且与深层的大学信任问题相联系。社会与公众对于大学信任的流失,既刺激了外部问责的扩张,又对专业问责与大学自主提出了挑战。帕森斯关于高等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