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26)
2023(4619)
2022(3822)
2021(3581)
2020(2921)
2019(6571)
2018(6218)
2017(11548)
2016(5727)
2015(6019)
2014(4923)
2013(4701)
2012(4261)
2011(3742)
2010(3799)
2009(3550)
2008(3426)
2007(3222)
2006(2797)
2005(2462)
作者
(13320)
(11267)
(11160)
(10347)
(7080)
(5363)
(4955)
(4230)
(4018)
(3849)
(3742)
(3546)
(3526)
(3514)
(3440)
(3322)
(3289)
(3251)
(3084)
(3048)
(2619)
(2540)
(2528)
(2518)
(2437)
(2416)
(2394)
(2330)
(2263)
(2167)
学科
(21654)
经济(21636)
(19993)
管理(18904)
(16634)
企业(16634)
(11913)
贸易(11909)
(11794)
(10949)
技术(10791)
技术管理(8897)
(7865)
出口(7863)
出口贸易(7863)
方法(7519)
(7014)
(6943)
中国(6891)
数学(6431)
数学方法(6367)
业经(5325)
农业(4770)
(4516)
(4247)
银行(4242)
(4150)
地方(4086)
关系(4063)
财政(3878)
机构
学院(71213)
大学(70400)
(34775)
经济(34270)
管理(28390)
理学(24477)
理学院(24249)
管理学(23978)
管理学院(23829)
研究(23082)
中国(18431)
(15789)
(13681)
财经(12324)
经济学(11908)
科学(11701)
(11259)
经济学院(10898)
中心(10834)
(10652)
(10046)
财经大学(9089)
研究所(8975)
(8869)
(8611)
(8581)
师范(8566)
商学(8522)
商学院(8442)
北京(8374)
基金
项目(49233)
科学(40283)
研究(39065)
基金(36595)
(31278)
国家(30997)
社会(27419)
科学基金(27339)
社会科(26196)
社会科学(26191)
(19372)
基金项目(18934)
教育(17060)
(15388)
自然(15085)
自然科(14824)
自然科学(14822)
编号(14779)
自然科学基金(14571)
(13920)
资助(13551)
创新(13277)
国家社会(12374)
成果(11609)
(11279)
(11057)
(10954)
重点(10836)
(10425)
课题(10252)
期刊
(36513)
经济(36513)
研究(23209)
中国(15798)
管理(12056)
(11867)
科学(8363)
教育(8306)
(8212)
(8032)
金融(8032)
学报(8013)
(7313)
经济研究(7107)
大学(6946)
技术(6697)
学学(6419)
业经(6287)
国际(5975)
财经(5973)
农业(5358)
(5249)
问题(5071)
科技(5021)
技术经济(4518)
世界(3797)
商业(3588)
(3575)
(3525)
论坛(3525)
共检索到110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海芳  
年初扁宋会达成的十点共识,评论界视为陈水扁又回归“新中间路线”,一度引起岛内激进“台独”势力的激烈批评。在岛内反《反分裂国家法》的鼓噪声中,陈再度与“台独”势力合流,并恫吓访问大陆的国民党政要,再现“台独”立场。面对国、亲主席相继访问大陆,陈一面表现出对两岸关系缓和的期待,一面又坚持“中华民国”主权独立的立场,否定“九二共识”。种种情况表明陈水扁仅作“台独”策略的调整已经无法取信于两岸民众,也不能满足“台独”势力膨胀的欲望,“新中间路线”已陷入困境。陈水扁和民进党要真正摆脱岛内外的困境,唯一的出路是承认“九二共识”,取信于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征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已成为经济生活中颇具生机、富有活力、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型经济单元,为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实力的壮大作出了贡献。——改革十年,乡镇企业不仅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4,缓解了市场供应长期严重匮乏的局面,促进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198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4764亿元,占社会总产值的1/5,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1/2。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玉平  
我国农村统计调查体系是适应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建立起来的,它的特征是:统计管理体制实行由国家统计系统和部门统计系统共伺承担国家统计调查任务的“双轨制”;调查方式采用全面调查、层层上报为主的全面报表制度;指标体系采取以反映实物量、数量为生的“实物数量型”指标体系。这一农村统计调查体系,在我国三十多年的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惠正,李锡林  
煤炭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是1959年建立的老所,同煤炭工业出版社(含印刷厂)和新建的煤炭工业音像出版社属同一机构。全所现有职工700余人,设有18个处室和一个印刷厂。近40年来,我所在为领导服务、为煤炭工业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芦苇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特别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更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发展新常态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新常态下,科技创新理念的缺失、人才的缺乏、源动力不足等现实困境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只有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做好顶层设计并落到实处,才能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聪玲  
以河南洛阳牡丹花会、潍坊风筝节、哈尔滨冰灯节、孔子文化节、吴桥杂技节等本土节事为发端,在国内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地方营销意识不断深化、会展业蓬勃兴起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当代节事从主题到内容都呈现出枝繁叶茂、异彩纷呈的态势。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姜军  
回顾工业经济时代各国产业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主导产业部门的转移,众多产业间必然会有兴衰交替,某些工业基地也必然要被替代。德国的鲁尔、法国的洛林、美国的五大湖区等也都曾经历过由兴到衰的过程。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新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决不意味着传统产业的消亡,正所谓只有夕阳产品,而没有夕阳产业,传统产业并不会真正退出历史舞台,而只不过不再是舞台上的主角。因为即使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唱主角,它也需要传统产业对其予以支撑并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大多数传统产业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啸  
公共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项重要构成,公共管理的水平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治理能力的高低。新常态下,公共管理事业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和困境,在探索出路的过程中,则必须始终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以深化改革为手段,不断提高公共管理水平与国家治理现实需求的适配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光亮  杨璐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管理的应然表征为本真理念的回归、结构优化的体认及创新驱动的超越。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管理改革面临的管理"内涵式"发展要求与"外延式"现状之间的矛盾等多重实践困境,文章提出管理环境由"粗放式"转向"生态化"、管理模式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管理方向由"弥补性人治"转向"创新性法治"、管理方式由"行政式"转向"合作化"等出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石良平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使传统的统计调查陷入了困境。统计工作在经济体制改革面前陷于被动。认识这些困境并寻找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出路,是当前统计界的一大迫切任务。统计调查的困境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春明 史建玲  
科研与产业结合,形成“科研贡献产业、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循环,是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但这也是长期困扰我国创新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系统揭示产研结合的内在工作规律,是建立有效工作模式、进而解决其实践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魏新民  蔡宝来  
在新形势下 ,传统教学论已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和教学实践的发展 ,陷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困境之中 ,主要表现是教学价值观陈旧、理论框架封闭保守、学科体系僵化过时、研究方法单一。教学论在由传统向现代转换中的未来走向是建立开放的现代教学论理论体系 ,阐释教学论学科发展与转换中所面临的时代课题 ,实现以学为重心的教学论研究模式的转换 ,加强网络时代的教与学研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春明  史建玲  
科研与产业不能有效结合,是长期困扰我国创新发展的严重障碍。早期推行的产学研联盟,是在社会范围内解决产研结合问题,实践效果不佳。现在,强调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将"结合问题"置于企业范围内去解决——其逻辑是认为企业一体化的组织体系能自然弥合产研之间的距离。但从实践看,"结合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明显解决:面向产业的技术创新不足、创新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立  
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着四大困境:法学教育大而不强,学科设置全而不专,人才培养缺乏广博的知识基础,理论脱离实践。摆脱这四大困境的出路是:法学教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学科设置由全面型向精专型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理论教育和职业实践并重。要及时转变法学教育理念,使法学教育走上正轨,使法学院培养的人才在国内具有适应性,在国际上具有竞争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