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5)
- 2023(10359)
- 2022(9101)
- 2021(9006)
- 2020(7323)
- 2019(17318)
- 2018(17481)
- 2017(32069)
- 2016(18430)
- 2015(20945)
- 2014(21220)
- 2013(20317)
- 2012(18553)
- 2011(16720)
- 2010(16771)
- 2009(14829)
- 2008(14127)
- 2007(12212)
- 2006(10639)
- 2005(9260)
- 学科
- 济(62703)
- 经济(62635)
- 管理(45846)
- 业(42130)
- 企(35540)
- 企业(35540)
- 方法(30407)
- 数学(26069)
- 数学方法(25737)
- 教育(23148)
- 中国(21447)
- 学(19409)
- 农(16178)
- 理论(15647)
- 财(14868)
- 业经(13519)
- 地方(12494)
- 技术(11401)
- 和(10965)
- 制(10856)
- 农业(10697)
- 贸(10180)
- 贸易(10174)
- 教学(9979)
- 环境(9877)
- 易(9846)
- 务(9390)
- 财务(9332)
- 财务管理(9318)
- 发(9171)
- 机构
- 大学(254134)
- 学院(247299)
- 管理(95774)
- 济(86780)
- 经济(84394)
- 研究(83826)
- 理学(83579)
- 理学院(82555)
- 管理学(81007)
- 管理学院(80539)
- 京(55815)
- 中国(54165)
- 科学(53367)
- 范(43132)
- 师范(42841)
- 所(41739)
- 财(38598)
- 研究所(38442)
- 教育(36884)
- 中心(36599)
- 业大(36410)
- 江(36177)
- 北京(36124)
- 农(36117)
- 师范大学(35219)
- 财经(31734)
- 院(30405)
- 技术(30216)
- 州(29481)
- 经(28910)
- 基金
- 项目(172043)
- 科学(135482)
- 研究(132182)
- 基金(120821)
- 家(104111)
- 国家(103088)
- 科学基金(87858)
- 社会(78879)
- 社会科(74259)
- 社会科学(74239)
- 省(68602)
- 教育(67626)
- 基金项目(64465)
- 划(59556)
- 编号(56887)
- 自然(56886)
- 自然科(55493)
- 自然科学(55479)
- 自然科学基金(54450)
- 资助(49373)
- 成果(48566)
- 课题(41533)
- 重点(39312)
- 部(39048)
- 发(36898)
- 创(35831)
- 项目编号(35181)
- 教育部(33979)
- 年(33959)
- 大学(33223)
共检索到357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国平
当下教育学研究正面临着双重危机:一方面,教育学研究的传统几近消失,前辈教育学人治教育学的学统离我们已渐行渐远;另一方面,既有的各种教育学说又面临着对教育现实失语的尴尬。本文尝试从治学方法和治学态度入手对陈桂生教育学研究思想进行梳理,以了解陈桂生以事实为研究对象,以概念构筑认识基础,行历史的、逻辑的分析方法,并感受陈桂生先生平实的治学态度。
关键词:
陈桂生 教育学思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桂生
本文在吴国平博士对拙作平议的启发下,重新检讨了自己对我国教育理论现实状况认识转变的过程。主要是从“大教育现象”的质疑中引出对教育学科分化的关注;从教育分支学科现象中引出教育学“姓教”自律;从教育学名实之辩中引出“教育理论”与“关于教育的理论”的区分;从“关于教育的理论”的再分析中促成对我国教育理论现状的再认识。本文主要是出于对教育学学术信誉的关注而为教育学正名。
关键词:
教育理论 关于教育的理论 教育分支学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认为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蕴涵着依次递进的三重意涵:一是独立思考,二是对某(些)问题的创见,三是对某(些)问题创见的系统论证。分析了当下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呈现出的思想贫困现象,阐述了研究生论文写作中的路径,即坚守为己之学,习得论文结构;学会学术提问,孕育新颖观点;增强自省意识,倾心论文修改。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论文写作 思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兴国
陈桂生先生所著《孔子授业研究》以孔子授业为研究对象,把《论语》看作是有关孔子教育实践的记录,即通过语言来显现的教育实践(授业)。为把握孔子如何授业这一问题,《孔子授业研究》主要是从语境而不是从语义出发,来理解孔子授业的意图。《孔子授业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开创性工作主要表现为:在研究对象上,《孔子授业研究》将孔子授业行为而不是孔子教育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取向上,"历史"的研究与"哲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力图把孔子的授业行动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来理解孔子授业的意图,以回归我国教育文化的源头。在研究方法上,文本分析与语境分析相互支撑。
关键词:
陈桂生 孔子 授业研究 方法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建国
在老一辈教育学人中,陈桂生教授在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方面成果颇丰,其研究别具一格,值得探讨。他主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文献选编,长期执教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选读课,出版多部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力作。这些成果表明,陈桂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具有四个鲜明特征:(1)对教育理论问题的深切关注;(2)普遍渗透了自觉的历史意识;(3)在认识论方面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4)旨在凸显教育主题。这些特点使其研究有别于流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在此意义上,陈桂生提供了另一种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
关键词:
陈桂生 马克思主义 教育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伟
陈元晖作为我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从多学科的视角重视对中国教育学史的研究,并以《中国教育学史遗稿》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为我国教育学史研究奠基。陈元晖认为,教育学的发展需要回到古代教育思想中去,以借古开今,守正出新。基于此,陈元晖以史为基,考据训诂,通过类比中外,激荡争鸣,探寻中国教育学的来源、变革与发展。陈元晖倡导中国教育学要善于总结自己的优秀遗产,并从不同的哲学维度审视中国教育学史,为反思重构中国新教育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他指出,教育学不是记问之学,而是使人聪明之学,要使学生通过"比物丑类"达到"知类通达"。陈元晖通过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性与内源性,实现对本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体现着对教育学的独特定位,以及对中国教育学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文化自信。陈元晖认为,建设中国的新教育学,需将辩证法引入教育学的研究乃至教育实践中,并且使新教育学与未来学相结合、与自然科学相结合,使新教育学成为"出口教育学",从而为新教育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陈元晖 中国教育学史 传统文化 新教育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战军 杨旭婷 乔刚
研究生教育学是一门分析研究生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研究生教育规律及其运用特征的学科。它是在教育实践发展和教育知识积累与分化基础之上形成的教育研究新领域,是对教育学的继承与创新。研究生教育学以研究生教育为研究领域,以研究生教育发展和育人规律为研究内容,以多学科视野和多元方法为研究路径,以非结构化方式建构知识体系,以质性研究、量化研究、动态研究为主要研究范式。研究生教育学的形成有利于教育学深化基本理论,丰富研究范式,提高社会融入度,助推中国教育学走向世界。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学 教育学 新领域 研究生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彭正梅
在德国,一直存在着教育学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之争,并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关于教育学性质的大讨论。这里探讨的就是引发这场大讨论并处于讨论之风口浪尖的德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布雷钦卡教育思想中的两个方面:在教育科学方面主张价值中立,以建立以因果关系为核心的教育科学体系;在教育哲学方面,倡导进行超越科学的价值教育,甚至是价值灌输,以捍卫个体人格的稳定性和社会最低的价值共识。布雷钦卡的这两个转变——从教育学向教育科学的转变,从教育科学向教育学的转变——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显示了其教育学思想的稳健性和新保守主义倾向,体现了德国教育学对科学时代和价值多元主义的回应。
关键词:
教育科学 价值中立 价值灌输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覃丽君 谭菲
美国工程教育学博士生培养以工程教育学为学科基础,遵循工程学与教育学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逻辑,其实质是技术与人文这两种价值取向的交融。在实践中,跨学科的逻辑表征在工程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的缘起、目标与招生要求、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研究认为,工程教育学博士生培养是美国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我国可借鉴相关的做法,通过深化工程人才跨学科培养理念、组建跨学科培养组织等方式创新工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我国"新工科"建设。
关键词:
工程教育学 研究生培养 跨学科逻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明忠 褚照锋 邵攀 魏丽颖 张菊
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建设30多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研究生导师队伍在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建设、研究生培养和高等教育研究中发挥核心作用,探究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导师群体特征,可以揭示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师资力量和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对我国117个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834名研究生导师群体状况的数据分析显示: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分布不均衡;导师梯队建设不合理,性别差异显著,专业化程度较高,但专兼职比例失衡、担任行政职务人员比例较高。因此,需要积极制定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学位质量标准,加强学位点质量管理;完善研究生导师队伍遴选、管理与评价机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耿有权
认为从"研究对象"的确认到"研究领域"的认可,再到适应"学科生长"和"现实发展"的需要,从"高等教育学"分化而来,是"研究生教育学研究"的逻辑演进路径,探讨了处于发展中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学基本理论之逻辑建构问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润洲
从自己读研究生期间的经历出发,认为对于研究生而言,生活即研究。介绍了自己将平时的听课、读文和砺学都当作提升自己研究能力的机会与资源,提出听课要听出自己研究的问题,读文献要读出属于自己的东西,砺学要砺出自己研究的优势,进而使学位论文的写作成为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关键词:
研究生 生活 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安萍 陈若愚 李锦春
阐述了研究生教育学学科构建的基础,论述了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中的争论与困境,提出研究生教育学的发展要充分借鉴吸收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经验。研究生教育学在将来的发展中应强化服务职能,增强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服务能力;深化理论体系建设,通过积极借鉴和引进其他成熟学科的理论体系,完成从经典学科思维向现代学科思维的转变。研究生教育研究者应该开放性地借鉴和吸收其他成熟学科的研究方法,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积极融入鲜活的院校研究生教育实践,促进研究生教育研究院校特色的形成;广泛涉猎人文社科以及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夯实从事研究所应具备的宽广知识基础,努力提升研究者自身的学术水平。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研究者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洪亚军
本文通过对“学科教育学”的理论分析 ,指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 )的“G4教育”类目设置存在缺陷 ,提出设置“学科教育学”类目的必要性以及设置方法
关键词:
学科教育学 专门立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战军
阐述了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内涵,界定了研究生教育学与其他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阐释了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指出了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的理念,认为创新发展是灵魂,协调发展是路径,绿色发展是保障,开放发展是宗旨,共享发展是关键。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学 学科范畴 构建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