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118)
2022(1004)
2021(947)
2020(891)
2019(1865)
2018(1913)
2017(3236)
2016(2099)
2015(2385)
2014(2444)
2013(2448)
2012(2393)
2011(2170)
2010(2468)
2009(2411)
2008(2437)
2007(2318)
2006(2266)
2005(2291)
2004(1974)
作者
(6220)
(5064)
(5052)
(5044)
(3299)
(2484)
(2358)
(1999)
(1961)
(1941)
(1820)
(1771)
(1725)
(1699)
(1670)
(1628)
(1524)
(1520)
(1499)
(1491)
(1465)
(1290)
(1269)
(1236)
(1235)
(1235)
(1163)
(1158)
(1114)
(1078)
学科
(6652)
经济(6632)
管理(6133)
(5015)
(4133)
企业(4133)
(3330)
中国(2933)
(2699)
(2419)
教育(2300)
(2297)
(2257)
银行(2253)
地方(2209)
(2167)
(2061)
制度(2060)
业经(1765)
(1762)
农业(1675)
理论(1634)
(1602)
金融(1602)
(1565)
税收(1474)
(1454)
方法(1437)
体制(1324)
(1274)
机构
大学(28542)
学院(27328)
研究(10422)
(9620)
中国(9405)
经济(9248)
管理(9116)
(6831)
理学(6771)
理学院(6679)
(6606)
管理学(6528)
(6508)
管理学院(6466)
科学(5958)
中心(5737)
(5474)
(5446)
(5129)
(4947)
(4767)
师范(4723)
研究所(4649)
(4466)
北京(4441)
银行(4317)
财经(4305)
(4090)
人民(4043)
教育(3810)
基金
项目(13674)
研究(10786)
科学(10391)
基金(9299)
(7879)
国家(7763)
科学基金(6466)
社会(6268)
社会科(5889)
社会科学(5889)
(5481)
教育(5438)
成果(5102)
编号(4783)
(4685)
基金项目(4402)
资助(4151)
自然(3932)
自然科(3830)
自然科学(3829)
课题(3791)
自然科学基金(3758)
(3331)
重点(3137)
(3036)
(2933)
项目编号(2868)
(2816)
规划(2703)
(2685)
期刊
(15543)
经济(15543)
研究(11603)
中国(9844)
教育(6674)
(5589)
(5436)
金融(5436)
(4877)
学报(4647)
管理(4302)
图书(3970)
科学(3744)
大学(3553)
书馆(3360)
图书馆(3360)
学学(2908)
农业(2687)
技术(2537)
财经(2289)
业经(2267)
问题(1992)
(1981)
(1871)
论坛(1871)
(1765)
经济研究(1751)
理论(1732)
农村(1727)
(1727)
共检索到57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马国平  
陈子彝馆长生平事迹感人,马国平先生文章也写得好,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文字精练到位。又看了一遍,感触颇多。一是,当年曾在锦溪名人榜上看到"陈子彝",并注明是上海师院图书馆主任,江浙地区名家荟萃,记得榜上有很多大家,我馆馆长也能名列其中,心中感到高兴,但也有疑惑,一个高校图书馆馆长就能被家乡父老视为名人?现在看来,当年能担当馆长的确实不简单,其学问和文化水平是如今很多大学图书馆馆长所达不到的。我们为我馆有这样的前辈馆长感到自豪;二是,一个图书馆馆长的思路对一个图书馆的发展实在是太重要了。1954年才成立的上海
[期刊]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作者] 马国平  
(一)在陈子彝写于1950年代的"自传"中,列为同学的有蒋吟秋、顾颉刚、范烟桥、吴湖帆、郑逸梅、王佩诤、沈君匋、俞云陛等人,列为朋友的有颜文梁、沈勤庐、陆調梅等人。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抗战胜利后,叶圣陶返回上海在吴湖帆家与同乡聚会,其中就有陈子彝。解放后,一些苏州籍文化人士在吴湖帆家讨论苏州文化建设,与会者有汪旭初、王佩诤、顾廷龙、潘景郑、陈子彝、赵公紱、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福标  
韩愈文集在清同治时有广州刻本,此本后经理学大师陈澧及其子陈宗颖批点,对韩文的义理颇多发明。此批点本是考察晚清岭南学术界对韩文接受情况的珍贵文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琦  李向阳  
“虾米”与“鲸鱼”握手言和 李:2003年4月8日,威盛与英特尔长达4年之久的诉讼案终于全面和解。你们的官司涉及4个国家的6个城市,共27项专利争议,旷日持久,真可谓开创了企业诉讼的先河。威盛这样一个中国的小企业能令英特尔这样世界著名的大企业屈服,我要向你们表示祝贺。“小虾米”最终战胜了“大鲸鱼”,你有什么感想?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邹建锋  
笔者近三年在对北京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多次申请阅读的基础上,以及对《中国古籍总目》、CALIS(高校古籍文献检索系统)、《中国地方志集成》、《北平国立图书馆甲库善本》、《阳明文献汇刊》、《王阳明全集》(旧本、新编本)、《王文成公全书》、《阳明后学文献丛书》等大型丛书的指引下,通过对数十种嘉靖、万历年间《阳明先生文录》查阅,大致对《阳明先生文录》版本源流主要划分为黄绾、钱德洪、佚名、董聪四种版本体系,黄绾、佚名、董聪本均为28卷本,钱德洪本为精心选编黄绾序本基础之上的重编24卷本,均发源于黄绾序刻《阳明先生存稿》本。黄绾序本保存不少王阳明轶文,其中王阳明公移散佚最为严重,多至数百篇。由于钱德洪多年不懈的努力,最终掌握阳明文集的编辑权,其精简版与续编版汇合体系获得大规模的流通,并在当时浙江巡抚胡宗宪的支持下,嘉靖三十七年24卷本《阳明先生文录》(文录5卷、外集9卷、别录10卷)获得广泛流通,并最终吸收在隆庆二年的《王文成公全书》中。阳明全书收录22卷本《阳明先生文录》(原四卷外集诗歌整合为2卷,别录次序提前至外集之前,为文录5卷、别录10卷、外集7卷),增加《语录》3卷(原11卷本《传习录》整合为3卷),《阳明先生文录续编》6卷(原本8卷,其中3卷公移),《阳明先生年谱》5卷,《世德记》(《阳明先生家乘》)2卷,总计38卷。目前学术界多采用的四部丛刊影印隆庆本,就源于隆庆38卷本,而其前身为苏州闻人邦正本与杭州胡宗宪本,均为钱德洪编辑。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岱孙先生1900年10月出生于福建闽侯,1920年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1922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学士学位,1924年和1926年先后获哈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1927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28年任经济学系主任,1929年任法学院院长。195...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石祥  
杭州八千卷楼丁氏作为清末著名的藏书家而为人熟知,其藏书活动当然也是为人注目的。本文利用丁氏藏书题跋、丁丙年谱等一手材料,分阶段考述了丁氏在太平天国战争中的流亡期间、寓居上海期间及战争结束后的访书情况,介绍了丁氏主要的访书途径、购书地点及数起大宗收购,并论述丁氏的注意搜访四库底本、注重收集残本的访书旨趣。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程焕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育新  黄泰岩  
黄:希望集团在你们刘氏四兄弟领导下,经过20多年的艰苦创业,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全国排名第一的最大私营企业,其中可以总结出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我从陈总您所谈的众多管理经验中悟出一个最核心的东西,这就是希望集团成功的用人之道和育人之道。正如您所说的"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在青年人才身上更是寄托着企业的未来",或者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当然,这里的人一定是有用的人才。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在大赛期间,有一项特殊的活动引起广泛关注。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4部门联合举办了"永远跟党走"职业学校育人事迹报告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贾秋放同志现为苏州市广济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男,中共党员,1991年参加工作,2001年度荣获苏州市卫生计生委三等功,2014年度荣获苏州市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先进个人。贾秋放同志认真学习和践行党的最新思想和基本理论,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素质,把握好方向;时刻以改善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状况为己任,解放思想,钻研和运用新技术,创新精神卫生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紧紧抓住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站在大精神卫生的视角,脚踏实地,推动和领导开展具体项目工作,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龙耀华  
1903年创办的常德图书馆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最早的以“图书馆”命名的公共图书馆,但是由于存在时间不长,相关研究不够深入,究其原因是对于创办者雷光宇的情况大多语焉不详,甚至张冠李戴。本文详细考证雷光宇生平,记述其在图书馆事业的开创之功,兼及其经历、交游与著述,将其放置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去观察和研究,揭示我国近代公共图书馆开创者的思想历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