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0)
- 2023(8742)
- 2022(7929)
- 2021(7569)
- 2020(6388)
- 2019(14880)
- 2018(14933)
- 2017(29013)
- 2016(15990)
- 2015(18034)
- 2014(17995)
- 2013(17832)
- 2012(16256)
- 2011(14505)
- 2010(14230)
- 2009(12867)
- 2008(12261)
- 2007(10409)
- 2006(8948)
- 2005(7523)
- 学科
- 济(59802)
- 经济(59737)
- 管理(44826)
- 业(41594)
- 企(35221)
- 企业(35221)
- 方法(29787)
- 数学(25745)
- 数学方法(25453)
- 农(15224)
- 中国(14404)
- 学(14282)
- 财(14159)
- 业经(13341)
- 地方(12504)
- 理论(10613)
- 和(10418)
- 贸(10376)
- 贸易(10372)
- 农业(10253)
- 易(10011)
- 技术(9740)
- 环境(9645)
- 制(9454)
- 务(9358)
- 财务(9301)
- 财务管理(9287)
- 教育(8787)
- 企业财务(8729)
- 划(8453)
- 机构
- 大学(222963)
- 学院(220575)
- 管理(90526)
- 济(80507)
- 理学(79381)
- 经济(78610)
- 理学院(78500)
- 管理学(77070)
- 管理学院(76689)
- 研究(71645)
- 中国(50658)
- 科学(47790)
- 京(47533)
- 农(36807)
- 业大(36643)
- 所(36132)
- 财(35297)
- 研究所(33307)
- 中心(31947)
- 江(30128)
- 北京(29961)
- 财经(29287)
- 农业(29071)
- 范(28997)
- 师范(28742)
- 经(26686)
- 院(26404)
- 州(25549)
- 技术(23961)
- 师范大学(23299)
- 基金
- 项目(159843)
- 科学(123585)
- 研究(114954)
- 基金(114393)
- 家(100141)
- 国家(99312)
- 科学基金(84796)
- 社会(69377)
- 社会科(65588)
- 社会科学(65569)
- 省(63109)
- 基金项目(62044)
- 自然(57254)
- 自然科(55862)
- 自然科学(55849)
- 自然科学基金(54816)
- 划(52828)
- 教育(52071)
- 编号(47347)
- 资助(47275)
- 成果(37988)
- 重点(35133)
- 部(34182)
- 发(33060)
- 创(32950)
- 课题(32115)
- 科研(30926)
- 创新(30645)
- 项目编号(29535)
- 大学(29480)
共检索到305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铭钦 汪耀富 杜士彬 戴蕴青
以烤烟(NicotianatabacumL.)为试材,研究了陈代期间烟叶香气物质和主要化学成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烟叶中大多数香气物质成分的含量持续上升,尤其是低分子量的成份上升明显;而还原精、烟碱、总氮等化学成份的含量则逐渐下降。在不同的陈化阶段.烟叶中香气物质和化学成份在12个月以前含量变化最为激烈,之后趋于缓慢。对陈化期间烟叶的烟气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陈化时间在18~24个月时烟叶的内在品质最好。
关键词:
烟叶 陈化 香气物质 化学成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铭钦 邱立友 张维群 齐伟成 岳雪梅
以烤烟品种NC89为试材 ,研究了陈化期间烤烟叶片中生物活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 :烤烟NC89在 0~17个月的陈化期间 ,陈化初期叶面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分布较多 ,以后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 ,生物活性随之降低 ;在烤烟叶面微生物中 ,细菌占绝对优势 ,霉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少 ;细菌中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群 ,曲霉和青霉是霉菌的优势菌群 ,放线菌中以链霉菌为主 ;陈化过程中烤烟烟叶中的多酚氧化酶、蛋白酶和α 淀粉酶活性在前期不断增加 ,中后期逐渐下降 ;过氧化物酶活性在陈化期间则一直下降。
关键词:
烤烟 陈化 微生物 酶 生物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铭钦 刘国顺 于建春
对香料烟陈化过程中烟叶内有机酸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香料烟叶片中有机酸总含量在陈化过程中呈连续下降趋势,但不同种类有机酸的变化特点明显不同。在所测定的20种有机酸中,对香料烟特征香气有重要影响的有机酸如异戊酸、β-甲基戊酸、苯甲酸、苯乙酸等成分在陈化过程中有明显的增加,其他成分则呈现程度不同的下降。香料烟总的有机酸含量在陈化过程中前18或21个月变化幅度较大,之后变化趋于缓慢。
关键词:
香料烟 陈化 有机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宏志 凌爱芬 刘国顺 魏跃伟 李超
采用GC/MS对白肋烟不同烟碱转化程度烟叶的中性和碱性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烟碱转化导致烟叶中性和碱性挥发性成分组成比例发生变化,一些重要香气成分如巨豆三烯酮和β-大马酮含量降低,而一些糖和氨基酸类降解产物糠醛、糠醇含量增加,胺类的吲哚含量增加显著。烟碱转化还导致碱性成分中的麦斯明含量大幅度增加。不同烟碱转化率样品的新植二烯、茄酮等香气成分含量差异较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成金 蒋丽红 唐石云 彭世鸿 刘志华 蒋薇 刘春波
[目的]分析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香气成分释放的差异,为加热卷烟的增香配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进行半定量分析,先优化HS-SPME-GC/MS的萃取条件,再通过香气活力值(OAV)确定其特征香气成分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确定优化的萃取条件为0.20 g样品量,在90℃下用50/30μm DVB/CAR/PDMS纤维萃取头萃取45 min,解吸3 min。从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中共检测出76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9种、醛酮类26种、酚类3种、酯类16种、杂环化合物类10种、有机酸类5种和烃类7种。OAV分析结果表明,大马酮、香叶基丙酮、β紫罗酮、甲基庚烯酮、烟碱、4-乙基愈创木酚、丁香酚、亚麻酸、棕榈酸甲酯、γ-十一内酯等成分在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中构成特征香气成分。聚类分析表明,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香气成分的释放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薄片与烟叶原料释放的香气成分在种类与含量上具有较大差异,其可为烟草薄片丰富香气成分的配方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松 王正银 石俊雄
【目的】研究不同香气类型烟叶的质量特征,探讨不同香气类型烟叶的化学成分及品质指标特点。【方法】对贵州4个香气类型烟叶366个样品的16个化学成分、4个化学品质指标和6个吸食品质进行主成分和回归分析。【结果】4种香气类型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化学品质指标和吸食品质差异明显,但各烟叶化学成分的第1主成分组成较为相似,反映烟叶质量主要受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及其比值影响;第2至第7主成分组成差异较大,说明烟叶不同香型与其化学成分组成差异关系密切。4种香气类型烟叶的吸食品质分别与不同化学成分呈显著回归关系,清偏中类烟叶与蛋白质、总氮、氯、氮碱比、磷显著负相关,清香类烟叶与氮碱比、硫和锌显著正相关,偏清香...
关键词:
烟草 贵州省 香气类型 质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铭钦 苏长涛 姬小明 王玉胜 刘金霞 李晓强 陈秋会
研究了成熟度对烤后烟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以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的填充值、叶片厚度、拉力,以及抗张强度在中部叶的尚熟—适熟档次、上部叶的适熟—过熟档次达到最优值;中部尚熟—适熟烟叶的糖含量高,总氮、烟碱含量适宜,各种化学比值协调,而成熟不够或者过熟的烟叶,其内在质量明显降低,上部烟叶则以适熟—过熟时内在质量好,化学比值协调;中部叶中的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在烟叶充分成熟阶段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上部叶的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持续增加,最大值出现在过熟阶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铭钦 于建春 程玉渊 王玉胜
以河南产烤烟为试材,研究了烤烟烟叶成熟度与香气质量关系。结果显示:1)烟叶中主要香气成分的含量随烤烟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如3-甲基2-乙酰苯酚、香叶基香叶二烯、(1S,2E,4R,6R,7E,11S)2,7,12西柏三烯4,6二醇、10异丙基-3,7,13-三甲基-2,6,11,13-十四碳四烯1醇、巨豆-4,6(E),8(E)-三烯酮-3、十四碳酸等,在烟叶充分成熟阶段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缓慢下降;2)烟碱、十六碳酸、(1S、2E、4R、6R、7E、11S)2,7,12-西柏三烯-4,6,11-三醇、(1S,2E,4R,6R,7E,11S)8,11氧撑-2,6,12-西柏三烯4醇等香气成分含...
关键词:
烤烟 烟叶 成熟度 香气质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冀衡 杨虹琦 林桂华 杨述元
为了探索不同烤烟种植生态区烟叶的香型和香气质量与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相关性,1999-2001年分别对5个主产烟区具有典型香气特征的烤烟样品中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了跟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烟叶质体色素的降解产物在挥发性香气物质中含量最高,占所测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的85%~96%.其中以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对烤烟香型和香气质量的影响最大,西柏三烯类降解产物和糠醛类化合物在南方清香型烟叶中含量较高,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和乙酰吡咯在北方浓香型烟叶中含量较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丽飞 陈林波 蔡丽 王丽 韩丽 田易萍 梁名志
采用蒸馏萃取法分别提取紫娟茶(紫娟鲜叶制的蒸青茶、晒青茶)和大叶茶(云抗10号鲜叶制的晒青茶、蒸青茶)的香气成分,GC-MS联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紫娟茶香气物质较大叶茶丰富,且成分差异较大,紫娟茶中分离出大叶茶未检出的化合物有21种,分别为隐品酮、β-甜橙醛、3-乙酰氧基环氧庚烷、乳酸叶醇酯、(E)-6,10-二甲基-5,9-十一烷二烯-2-酮、反-9-甲基-十氢萘-1,8-二酮、橙花叔醇、2,6,10-三甲基-1,5,9-十一烷三烯、2-甲基碘代十一烷、异植醇、6-硝基-环十六烷-1,3-二酮、柠檬烯、甘油、十五烷、十六烷、环戊基乙酸、蒽、邻苯二甲酸-十一烷二酯、Z,Z-4,15-十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樊文举 高娟娟 张建新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外源酶制剂对烤烟烟叶香气品质和燃烧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秦岭烟区主栽品种YN99烟叶为试验材料,设置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糖化酶和α-淀粉酶等7种酶,每种酶设6个浓度水平,共42个酶处理。【结果】不同酶处理烟样中共检测出63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以烯烃类(主要为新植二烯)、醇类、酮类和烷烃类为主,构成了烟叶的主体香气。其中,经120和160 U/g果胶酶处理的烟叶香气总量和主成分得分最高,说明这两种酶处理烟叶的香气质量最佳。烟叶热解过程分为4个明显的热失重阶段。第Ⅱ和第Ⅲ阶段烟样热失重率最高,对烟叶挥发性香气物质贡献最大,其中,经果胶酶处理的烟叶在这2个阶段的热失重率最高,最终样品质量残余率最低。【结论】果胶酶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烟叶中香气物质含量,改善烤烟烟叶香气质量。
关键词:
酶制剂 烤烟 香气品质 燃烧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浩 冯玉龙 刘国敏 邵兰军 张学伟 陈泽鹏 王维
为进一步提高龙岩烟区的烟叶质量,改善烟叶原料的等级结构和部位结构,筛选出适宜龙岩烟区的优化措施。在龙岩武平以云烟87为材料,设6个处理。A1:摘1片顶叶,除1片脚叶;A2:摘1片顶叶,除两2片脚叶(CK);A3:摘2片顶叶,除1片脚叶;A4:摘2片顶叶,除2片脚叶;A5:摘2片顶叶,除3片脚叶;A6:摘3片顶叶,除3片脚叶;研究了田间不同优化烟叶结构措施对烤烟的化学成分、中性香气物质含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A4处理的类西柏烷类产物、棕色化反应类产物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高了9.89%和6.8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铭钦 陈红华 刘国顺 赵明山 胡焕兴 程玉渊 牛书金
以河南省南阳市烤烟为试材,采用GC/MS联用分析技术,研究了常规措施(CK)下增施不同的有机物质对烤烟化学成分和主要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措施相比,增施豆制品处理烟叶中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提高幅度较大,芝麻制品处理增幅相对较小,且各处理之间其他成分差异不大;增施不同的有机物质均能增加烟叶中的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其中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等各类致香物质含量在各个处理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增施有机物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烟叶化学成分之间的协调性,提高了烟叶的香气质量;增施的有机物质种类不同,其效果也有...
关键词:
有机物质 烤烟 化学成分 香气成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堵锡华 王超 李靖 宋明 田林
【目的】为研究香叶天竺葵精油香气成分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与其结构之间的定量结构-保留相关关系。【方法】在分子拓扑理论基础上,计算了61个香叶天竺葵精油香气成分的分子连接性指数和电性拓扑状态指数,将其中5种结构参数(~0X、~4X、~5Xc、E_3和E_8)作为理论描述符,引入到与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相关的回归分析中,构建了拟合度高、预测能力强的QSRR模型,再将这5种分子结构参数作为神经网络法的输入层变量,采用5∶6∶1的神经网络结构,构建了良好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模型的总相关系数rt达到0.9987,预测的色谱保留指数值与相关文献值的相对平均误差仅为0.67%,吻合度令人满意。【结论】香叶天竺葵精油香气成分的色谱保留指数与5种分子结构参数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模型能较好地解释香气成分色谱保留指数的递变规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