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9)
- 2023(9851)
- 2022(8680)
- 2021(8327)
- 2020(6861)
- 2019(16221)
- 2018(16180)
- 2017(31535)
- 2016(17063)
- 2015(19276)
- 2014(19283)
- 2013(18993)
- 2012(17306)
- 2011(15546)
- 2010(15295)
- 2009(13988)
- 2008(13573)
- 2007(11633)
- 2006(10106)
- 2005(8717)
- 学科
- 济(68259)
- 经济(68181)
- 管理(49762)
- 业(47574)
- 企(41090)
- 企业(41090)
- 方法(33878)
- 数学(28630)
- 数学方法(28301)
- 财(17203)
- 农(16898)
- 中国(16698)
- 学(16563)
- 业经(15419)
- 理论(13776)
- 地方(12983)
- 和(11949)
- 务(11569)
- 农业(11537)
- 财务(11511)
- 财务管理(11496)
- 制(11013)
- 企业财务(10968)
- 贸(10926)
- 贸易(10922)
- 技术(10590)
- 易(10565)
- 环境(10425)
- 教育(10026)
- 划(9657)
- 机构
- 大学(245220)
- 学院(241635)
- 管理(100667)
- 济(93646)
- 经济(91565)
- 理学(88243)
- 理学院(87314)
- 管理学(85858)
- 管理学院(85438)
- 研究(77396)
- 中国(55992)
- 京(52358)
- 科学(49308)
- 财(42331)
- 所(38107)
- 业大(36681)
- 农(35712)
- 研究所(35140)
- 财经(34712)
- 中心(34279)
- 北京(33251)
- 江(32813)
- 范(32248)
- 师范(31997)
- 经(31616)
- 院(28477)
- 农业(27868)
- 经济学(27692)
- 州(27337)
- 财经大学(26127)
- 基金
- 项目(170817)
- 科学(134190)
- 研究(125473)
- 基金(124163)
- 家(107612)
- 国家(106725)
- 科学基金(92064)
- 社会(77887)
- 社会科(73677)
- 社会科学(73659)
- 基金项目(66799)
- 省(66047)
- 自然(60647)
- 自然科(59145)
- 自然科学(59134)
- 自然科学基金(58079)
- 教育(57266)
- 划(55755)
- 编号(51574)
- 资助(51137)
- 成果(41601)
- 重点(37662)
- 部(37465)
- 创(35464)
- 发(35392)
- 课题(34769)
- 创新(32908)
- 科研(32721)
- 教育部(32323)
- 项目编号(32169)
共检索到336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森堡(1871—1919) 1913年出版的《资本积累论》一书,1959年由三联书店出版中译本。复旦大学陈其人教授说,他第一次阅读该书时就引起极大的震动。一方面是因为她在书中明确提出资本主义经济是不能独自存在的,要以另一种经济成分的存在作为它存在的前提,这是向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挑战;另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康霖 罗晶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30、31和32章中深刻地分析了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问题,其理论包括生息资本在有价证券形态上的积累,商业信用的积累,生息资本的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借贷货币资本形式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资本、货币、借贷资本之间的转化等。本文着力梳理、总结了马克思关于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相关理论,为当下研究资金是否进入实体经济及为何未进入等现实问题提供较可靠的研究起点。
关键词:
马克思 货币资本 现实资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康霖 罗晶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30、31和32章中深刻地分析了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问题,其理论包括生息资本在有价证券形态上的积累,商业信用的积累,生息资本的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借贷货币资本形式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资本、货币、借贷资本之间的转化等。本文着力梳理、总结了马克思关于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相关理论,为当下研究资金是否进入实体经济及为何未进入等现实问题提供较可靠的研究起点。
关键词:
马克思 货币资本 现实资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康霖 罗晶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30、31和32章中深刻地分析了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问题,其理论包括生息资本在有价证券形态上的积累,商业信用的积累,生息资本的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借贷货币资本形式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资本、货币、借贷资本之间的转化等。本文着力梳理、总结了马克思关于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相关理论,为当下研究资金是否进入实体经济及为何未进入等现实问题提供较可靠的研究起点。
关键词:
马克思 货币资本 现实资本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卢森堡是西欧一小国,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百慕大;购买力仅次于英国伦敦,是欧洲第二富裕的地区。在刚刚公布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07年“全球竞争力年度报告”中,卢森堡由去年的第9名一跃成为第4名,仅次于美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更为重要的是,卢森堡是欧洲仅次于伦敦和巴黎的第三大金融中心、世界第七大金融中心,是交易所债券市场十分发达、全球存托凭证(GDR)数量最多的地区以及全球第二大投资基金管理中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茂森 冯海发
一部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力作──《农业剩余与工业化资本积累》评介杨茂森,冯海发农业剩余与工业化的资本积累问题,具体讲.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为工业化提供剩余积累的方式、数量及时间长度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李博士的专著《农业剩余与工业化资...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定祥 李伶俐
高质适量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源泉 ,高效的资本运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持续的经济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资本积累 ,促进资本的运用 ,这就是资本积累、运用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关系。本文首先对资本积累、运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然后转入中国资本积累与运用形式及途径的考察 ,最后对中国资本积累与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本积累 资本运用 资本深化 经济发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卢森堡直接税管理机构于2007年7月13日发布了一项针对个人获得的资本利得征税的通知,主要涉及个人获得资本利得的三种情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曾忠禄
卢森堡的国际竞争力位于世界前茅,这与竞争情报能力有关。其享利都铎研究中心下属的科技监测中心是欧洲最优秀的竞争情报服务机构之一。它以中小企业为服务重点,提供的服务包括知识产权管理、标准与规范咨询、科技监测以及培训;运作经费来自政府和市场;工作人员都有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通过对外合作和对研究的不断投入提升服务能力,通过定期访问企业掌握市场动态。该科技监测中心的成功模式为我国政府的竞争情报服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政府竞争情报服务 卢森堡 案例研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文进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中存在着形式上结论与逻辑上结论之间不一致的矛盾。从资本本质及其内在矛盾的逻辑发展看,资本积累的结果不仅是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一定是劳动供给的不足和工人阶级的富裕化;而对资本家阶级来说,资本积累只是使他们得到权力与荣誉,但积累的主要成果却并不被他们所享有。因此,资本积累是对资本与资本主义的自我异化过程。
关键词:
资本 资本积累 竞争 市场经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延
中国是否存在资本过度积累导致动态无效率现象,本研究在理论方面发现:资本过度积累现象源于有限期界的戴蒙德世代交叠模型两期寿命的假定,导致实际利率的变化缺少了约束,可能会低于持平投资的增长率。说明资本过度积累现象无需资本动态学方程的特例,资本的过度积累来源于戴蒙德模型两期交叠的期限结构。在实证检验方面,通过对1994~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本研究发现,按照美国经济学家Abel、Mankiw、Summers和Zeckhauser(1989)的衡量方法,简称AMSZ准则,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国不存在资本过度积累导致的动态无效率现象。
关键词:
资本过度积累 戴蒙德模型 AMSZ准则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郝芮琳 黄宝竹
金融化反映了信用货币体系下金融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相背离的趋势,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信贷扩张与实体经济增长背离和实体利润越来越多地分配至金融机构。基于马克思主义信用、就业理论的分析表明,在就业总量上,金融化会抑制现实资本积累,导致可变资本规模收缩并且单位可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就业整体下滑。在就业结构上,金融化带来的金融资本积累使金融业就业经历了从扩张到饱和与高技能化的过程,实体行业则由于现实资本积累的停滞而劳动力需求大幅缩减,同时,其行业工资由于劳动者的激烈竞争而下降,大量高技能人才流向金融业;在实体行业中,新兴行业在金融资本的估值逻辑下受影响较小,传统行业就业则下滑较为严重;金融化对私营企业就业的抑制作用强于国有企业。基于2008—2021年省级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验证了上述分析。当前的稳就业政策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金融资本与现实资本共同积累,着力稳定传统行业和私营企业就业以弱化前期的负向影响,防范高技能劳动力“脱实向虚”。
关键词:
金融化 马克思主义 资本积累 就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大丰
人力资本与外资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力资本的水平对于外资的吸引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充分重视,但是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则为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其实,外资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是显著的。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作用不容忽视。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外资 Panel Data模型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军
完整的资本积累过程至少包括储蓄、投资和资本形成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在储蓄和投资主体不一致的情况下,还需要在储蓄与投资之间插进一个将储蓄导向投资的中介环节。无论哪种形式,都只有在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积累过程之后,才能形成以现实的生产要素形式存在的、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资本。在这一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上,都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阻碍因素,需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关键词:
资本积累,储蓄,中介,投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旭 谭晶
西方经济学基于比较优势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因强调单一因素的作用而无法科学揭示产业转移的内在机制、产业转移的实质和产业转移的价值分配效应。马克思则从生产角度出发,在资本积累和利润率下降规律双重作用的框架下,以劳动生产率为分析基准,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与演化过程中,资本主义企业如何在获取价值增殖和维持企业生存的机制下,不断强化资本空间再配置的动因,揭示了产业转移是资本为实现增殖而进行跨界流动的本质和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价值分配效应,从而构建了一个科学的产业转移理论。马克思这种基于总体性分析的产业转移思想,对新时期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