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9)
2023(5203)
2022(4404)
2021(4037)
2020(3361)
2019(7728)
2018(7548)
2017(14925)
2016(7981)
2015(9078)
2014(9301)
2013(9048)
2012(8269)
2011(7474)
2010(7619)
2009(7453)
2008(7583)
2007(7075)
2006(6407)
2005(6244)
作者
(22509)
(18676)
(18426)
(17931)
(12061)
(8897)
(8525)
(7311)
(6912)
(6882)
(6513)
(6444)
(6192)
(6141)
(6120)
(5918)
(5578)
(5548)
(5529)
(5179)
(4806)
(4577)
(4360)
(4329)
(4313)
(4298)
(4259)
(4195)
(3765)
(3614)
学科
(28286)
管理(28244)
经济(28219)
(24257)
(21828)
企业(21828)
(19997)
(17717)
银行(17572)
(16300)
(11671)
制度(11669)
(11370)
方法(10941)
(10677)
金融(10675)
业务(9806)
(9610)
数学(9234)
数学方法(9157)
体制(8623)
银行制(8489)
中国(8406)
业经(7711)
(7015)
财务(6992)
财务管理(6974)
企业财务(6617)
(6460)
(5210)
机构
大学(114035)
学院(111938)
(49241)
经济(48038)
管理(42747)
研究(37473)
中国(36939)
理学(35267)
理学院(34910)
管理学(34565)
管理学院(34323)
(28767)
(23666)
财经(21643)
(21051)
银行(20201)
(19569)
科学(19092)
(18836)
(18695)
中心(18495)
(18287)
(16558)
财经大学(16343)
经济学(16078)
研究所(15914)
北京(14952)
(14760)
经济学院(14408)
上海(13848)
基金
项目(68893)
科学(54749)
研究(51861)
基金(51544)
(43599)
国家(43265)
科学基金(37829)
社会(34482)
社会科(32767)
社会科学(32760)
基金项目(26814)
(25202)
教育(23848)
自然(23297)
自然科(22739)
自然科学(22733)
自然科学基金(22348)
(21637)
资助(21199)
编号(20180)
(19661)
成果(17505)
(16277)
重点(15678)
(14773)
国家社会(14685)
教育部(14600)
课题(14404)
(14361)
创新(13981)
期刊
(57403)
经济(57403)
研究(41960)
(29831)
金融(29831)
中国(26484)
(24328)
管理(18343)
(15529)
学报(14685)
科学(14263)
大学(12202)
财经(11985)
学学(11585)
教育(10299)
(10118)
经济研究(9217)
技术(8771)
业经(8201)
农业(8049)
问题(7120)
理论(6837)
国际(6158)
实践(6111)
(6111)
农村(5983)
(5983)
(5946)
财会(5743)
会计(5534)
共检索到191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兰日旭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1915年创立时资本才10万元,实收资本不过7万元,当时被人讥笑为"小小银行",但它在总经理陈光甫的指领下,不到几年就进入了全国商业银行的前列,1935年跃升到民营银行的首位。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如此迅速的发展,与陈光甫所定位的"地毯式"经营策略密不可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智  张京昌  
20 世纪初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功的经验表明:观念的变革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是在深入、细致的市场分析后所作出的理性选择;强调金融业务的创新,始终应以稳健为核心,不过分参与投机业务。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耀华  李凯琪  
本文基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1937年调查1454名行员的档案资料,分析了近代员工所动用的社会资本——介绍人和担保人对其工资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行员的社会资本显著增加了其工资收入,高社会资本增加行员成为高级收入工种——经理的概率,降低成为低收入工种——仓库的概率,特别是担保人提供的超额担保增加了从事财务工作的行员晋升经理的概率。本文为理解当前中国社会资本提供了历史借鉴。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严跃平   侯青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大力整顿私营金融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重估银行财产。1950年10月,著名会计师徐永祚等32名代表在上海市第一届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正式提出了重估私营企业财产的提案。在《私营企业重估财产调整资本办法》出台后,众多银行对此存有顾虑。本文基于公私合营红色档案,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为例,探讨金融业重估财产的背景和过程,旨在透过历史细节探索党对该业整顿的原则、方式、经过及意义,更好地理解建国初期人民政府整顿私营金融业的必要性与科学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昂  
中国民营银行难以避免各类政府债务,银行对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作为近代中国民营银行的代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因时制宜,敏锐地调整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与经营方式。银行始终定位于民营商业银行,制定债务风险债券化、商业化的原则,有限承借政府公债,控制债券押款,将政府债务的负面风险降到最低的同时,还支持了政府主导的部分经济建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昂  
中国民营银行难以避免各类政府债务,银行对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作为近代中国民营银行的代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因时制宜,敏锐地调整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与经营方式。银行始终定位于民营商业银行,制定债务风险债券化、商业化的原则,有限承借政府公债,控制债券押款,将政府债务的负面风险降到最低的同时,还支持了政府主导的部分经济建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缪德刚  
20世纪20年代末期,资金短缺使得中国农村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有鉴于此,1932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试办通过信用合作社向农村提供贷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档案材料显示,该行制定的信用合作社规章中,包含信用合作社内部的监督机制,以及银行对信用合作社的约束机制,这为银行规避了农村贷款的风险。虽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通过信用合作社向农村贷款的时间不长,但取得了值得肯定的业绩。这项实践所带来的启示是:在农村金融体系欠缺的情况下,培育信用共同体是推动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村配置资金的策略之一;农村金融服务应切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金融制度改进是持续性的,不仅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也离不开经济、制度环境保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国妍  
对在沪工作的200位农民工的有效问卷调查和对主要劳务输出地区-安徽省太湖县450户农户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农村经济、金融需求的新变化,分析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互助储蓄银行的现实基础,并结合实际提出具体可行的运作模式和实现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韦现飞  
关于组建中国储蓄银行的构想韦现飞一、国有商业银行各自组织存款的弊端按照商业银行经营运作要求,应做到资金自求平衡,防止出现超负荷经营的局面,中央银行不再象计划经济时期那样包揽各家银行信贷资金供应,而是按《巴塞尔协议》规定实行存贷比例(不得超过75%)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培  
1986年以来,我国邮政金融经历了特殊的发展之旅。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获准营业,标示着我国邮政体制及邮政金融改革终于有了一个方向性的重大成果。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应基于既有优势,借鉴邮政金融的国际经验,坚持平民化的经营风格,实行同质化和差异化并重的竞争策略,构建体现邮政金融特色的经营体系,提升对外合作的有效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国妍  
本文根据近年来农村经济、金融需求的新变化,分析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互助储蓄银行的现实基础,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运作模式和实现路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工声  
文章认为,要化解当前金融乃至经济运行中的诸多矛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制度,必须尽快建立储蓄银行,并就建立储蓄银行的具体作用和有关实际操作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翁振中  
一九八七年四月,国务院领导同志带领包括金融行家在内的调查工作组,先后在山东烟台、安徽蚌埠、江苏常州、辽宁沈阳等地进行住房制度改革试点情况的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包括国务院领导同志在内的所有人员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没有金融体制改革的配合,住房制度改革不仅难以起步,即使起步,也将难以为继。主要原因是:现行的金融体制是各专业银行实行纵向管理,利润逐级上缴。而住房生产、流通、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邹鸿鸣  陈功  
近年来 ,我国的商业银行 ,无论从体制上 ,还是从组织形式上 ,都经历了重大变革。然而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站在WTO门槛上的中国商业银行的进一步改革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非常迫切的 ,组建储蓄银行体系的改革思路 ,尽管尚欠成熟 ,然而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索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董治  韩晓宇  
德国储蓄银行是德国银行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德国银行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从18世纪末第一家储蓄银行成立以来,德国储蓄银行已经伴随着德国走过了两百多年的历史。两百多年以来,德国储蓄银行始终影响着德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方方面面,对德国的经济和社会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是德国储蓄银行成功的基石,作为地区性的"小"银行,储蓄银行扎根当地,为地区发展做出了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