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15)
2023(8879)
2022(7378)
2021(7162)
2020(5814)
2019(13404)
2018(13230)
2017(24152)
2016(13347)
2015(15291)
2014(14914)
2013(14836)
2012(14322)
2011(13514)
2010(13756)
2009(12882)
2008(12764)
2007(11393)
2006(10386)
2005(9114)
作者
(40172)
(33662)
(33643)
(31808)
(21418)
(16096)
(15040)
(13077)
(12966)
(12096)
(11886)
(11408)
(10979)
(10898)
(10663)
(10292)
(9834)
(9755)
(9579)
(9493)
(8674)
(8328)
(8067)
(7575)
(7571)
(7539)
(7448)
(7307)
(6875)
(6862)
学科
(55213)
经济(55147)
管理(37014)
(26795)
方法(20950)
(20090)
企业(20090)
中国(19207)
数学(17973)
环境(17810)
数学方法(17799)
(15984)
(14886)
(11904)
贸易(11896)
(11691)
地方(11313)
资源(11258)
业经(11077)
(10848)
(10747)
(10668)
(10435)
农业(10395)
(10026)
(8975)
金融(8973)
(8831)
银行(8809)
(8627)
机构
大学(199040)
学院(194850)
(83316)
经济(81717)
研究(79189)
管理(68189)
中国(60853)
理学(57323)
理学院(56522)
管理学(55526)
管理学院(55175)
科学(49026)
(45478)
(41426)
研究所(38049)
(36811)
(35055)
中心(34418)
北京(29814)
(29183)
财经(29132)
(29114)
师范(28950)
(28783)
业大(28524)
农业(27494)
经济学(26854)
(26742)
科学院(25271)
经济学院(24112)
基金
项目(130599)
科学(102138)
基金(95537)
研究(95341)
(85759)
国家(85112)
科学基金(70279)
社会(61476)
社会科(58082)
社会科学(58062)
基金项目(49725)
(47460)
自然(44203)
自然科(42864)
自然科学(42844)
教育(42682)
自然科学基金(42087)
(41916)
资助(39136)
编号(36959)
成果(31672)
重点(30752)
(30341)
(29377)
中国(27119)
国家社会(26896)
课题(26667)
(26036)
教育部(25230)
科研(24730)
期刊
(95618)
经济(95618)
研究(59432)
中国(46216)
学报(34513)
科学(32112)
(31797)
(25983)
大学(25100)
管理(24922)
教育(23885)
学学(22962)
农业(22602)
(16972)
金融(16972)
经济研究(14815)
资源(14774)
财经(14771)
技术(14419)
图书(13858)
(13711)
问题(13306)
(12948)
业经(12836)
(12607)
世界(12116)
国际(11649)
书馆(10543)
图书馆(10543)
(9688)
共检索到307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娟  
陈云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领导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把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问题提高到战略和国策的高度,对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他在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森林资源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等方面提出的许多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促进了当时环保事业和国土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发展,同时对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静  闵庆文  吴华武  
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对安吉广泛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安吉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竹林产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安吉的经济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状况、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由此得出:如果想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就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其是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优势,将生态价值切实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实现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钟瑛  
陈云财政金融思想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陈云财政金融思想一直被视为我国社会主义财政金融思想的主体之一。在当前综错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学习重温陈云财政金融思想与实践,对于充分正确认识和发挥财政金融特有的职能作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陈云的财政金融思想与实践举措,并结合当前的现实问题,探析了对防控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的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萍  
现代德国的环境保护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立法严格执法,到强化环境监测监管、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对我国环保有重要启示。我国应该结合本国实际从各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之措施加强环境保护。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英侠  史晓婷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思想。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历代领导人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推动着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创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文章通过阐述中国生态思想与马克主义生态思想的内在一致性,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内涵,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启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洪远  金书秦  张灿强  
当前中国农业资源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资源约束增强、污染形势严峻、生态系统退化。这些问题制约农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下降,甚至引发群体性冲突。在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的资源环境约束仍将进一步趋紧,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难以得到根本扭转,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要点是遏制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土壤污染。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一要健全农村生态文明管理体制和制度,二要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技术体系和服务方式,三要强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四要加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玉环  
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重视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在不到30年的进程中,针对具体问题设立项目、采取措施,陆续实施了三类8个重要项目,涵盖植被和湿地恢复、利用中的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农牧业用地保护等各个方面。项目中的方法和措施多种多样,以解决不同的问题和适应各类农场的需要。其中,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项目和做法尤其值得中国借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永芳  
我国古代的农业文明和其他世界文明相比,有着持续和悠久的历史特点,特别是农业文明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世代更替和变迁过程中能延续至今,并留下灿烂的思想和文化,追问其根由则在于我国古代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秉承了祖先的传统文化观念,遵从了世代相传的有关农业的法律制度和其中体现的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规则和制度。这种观念、制度和技术规则对我国当代农业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具有相当的启迪和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秋红  蔡玉秋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剧了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能源的大量消耗,使得有害物质排放量增加,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导致了农业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存,而且所出现的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又反过来直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作为农业大国和强国的美国,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孙晓艳  李爱华  
马克思生态教育思想给我们的首要启示是,中国生态文明观教育不应该是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外在灌输,而是必须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才可能实现其改造经济社会、推进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具体而言,中国当前生态文明观教育应当着力于"四化",即理念化、体系化、制度化和常态化。1.创新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理论和话语体系,引导民众树立内在的生态文明理念。马克思生态教育思想对于这一话语体系建构的启示,至少包括两个相互结合的方面:一是当代中国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孟广文  尤阿辛.福格特  
联邦德国生态环境保护走过了一条污染-治理-预防的道路,即由技术性和应激性转为政策性和预防性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由环保活动家,大企业,学术界,地方及联邦各级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并由一个国家级综合的监测体系监督执行。公众不仅有权力了解结果,而且也将参与政策措施的制订和监督。德国空间规划包含欧盟,联邦,州,区域,城镇和城市建设6个层面。空间规划,特别是生态环境规划已成为预防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措施。然而,联邦德国生态环境规划实施也面临个人交通和小企业污染以及环保成本提高造成企业区位劣势所带来的挑战。这些经验教训对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政策措施的完善及生态空间规划的制订和监督落实.环境评价,特别是规划本身的环境评价具有借鉴意义。具体包括4个方面:1)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实现从提高环保技术手段向预防污染产生转变;2)保证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实施的有效性;3)把空间规划作为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提高生态和环保目标的地位;4)在规划的技术层面上关注居住,休闲,交通和自然保护区用地的增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龚燕飞  聂宏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农业环境的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在过去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应用了对环境具有破坏作用的化学物质。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对于农业的生产和农产品的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在对德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研究中发现,德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不仅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而且也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通过借鉴德国在农业环境保护中的经验,可以为中国农业环境的保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提高中国农业环境保护的效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崔亚虹  
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整个国家的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加快生态农牧业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和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文  
"坚决不打赤字财政",是陈云一贯而鲜明的主张,因为在他看来,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密不可分。建国初期,我国人民饱受通货膨胀之苦,而"币值下跌、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财政赤字庞大"。因此,陈云力主财政安排留有余地,尽量避免出现赤字,尤其忌讳将赤字用于投资。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财政预算保持平衡,物价基本稳定。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财政赤字渐成常态,相应地物价亦呈不断上涨趋势。尽管近年来连年出现的财政赤字主要依靠发行公共债务来弥补,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当下的欧债危机警醒了我们,陈云提出的"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是一条不变的真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花楼  刘永强  李婷婷  万军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两项重要内容。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未来我国城乡建设必将面临更大的环境压力。本文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在对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三界四区"及环境保护规划中的环境功能分区和生态红线的内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基于环境承载力评价对"三界四区"和环境功能分区进行衔接,并根据生态红线对"三界四区"的划分进行微调,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有效衔接提供参考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