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9)
- 2023(14022)
- 2022(11646)
- 2021(10451)
- 2020(8983)
- 2019(20274)
- 2018(19893)
- 2017(38738)
- 2016(20726)
- 2015(23288)
- 2014(23562)
- 2013(23760)
- 2012(22142)
- 2011(20179)
- 2010(20798)
- 2009(20069)
- 2008(20041)
- 2007(18628)
- 2006(16789)
- 2005(15366)
- 学科
- 济(115556)
- 经济(115447)
- 业(90557)
- 企(73054)
- 企业(73054)
- 管理(72370)
- 农(47147)
- 方法(43633)
- 数学(34839)
- 数学方法(34592)
- 业经(32825)
- 农业(31264)
- 财(28921)
- 中国(24331)
- 地方(24002)
- 制(20378)
- 务(20341)
- 财务(20316)
- 财务管理(20285)
- 学(19346)
- 企业财务(19171)
- 和(18106)
- 技术(17956)
- 环境(17529)
- 贸(17079)
- 贸易(17071)
- 策(17065)
- 划(16916)
- 易(16522)
- 体(15987)
- 机构
- 学院(322751)
- 大学(314498)
- 济(148083)
- 经济(145392)
- 管理(127282)
- 理学(108829)
- 理学院(107767)
- 研究(107427)
- 管理学(106277)
- 管理学院(105702)
- 中国(85594)
- 农(66329)
- 京(65265)
- 财(64946)
- 科学(63708)
- 所(55281)
- 财经(51507)
- 江(51017)
- 农业(50822)
- 中心(50101)
- 业大(50075)
- 研究所(49707)
- 经(46359)
- 经济学(45343)
- 北京(40999)
- 经济学院(40811)
- 州(39618)
- 经济管理(37630)
- 范(37523)
- 师范(37191)
- 基金
- 项目(204047)
- 科学(161724)
- 研究(150398)
- 基金(148891)
- 家(128316)
- 国家(127106)
- 科学基金(110047)
- 社会(99136)
- 社会科(93733)
- 社会科学(93706)
- 省(81772)
- 基金项目(79305)
- 自然(68967)
- 自然科(67264)
- 自然科学(67244)
- 自然科学基金(66069)
- 划(65970)
- 教育(65618)
- 编号(60663)
- 资助(59661)
- 成果(47325)
- 发(46419)
- 重点(45398)
- 部(45034)
- 创(44552)
- 业(42735)
- 国家社会(41253)
- 创新(41029)
- 课题(40361)
- 制(38665)
- 期刊
- 济(180182)
- 经济(180182)
- 研究(93355)
- 农(66498)
- 中国(60124)
- 财(53227)
- 管理(48566)
- 学报(46463)
- 科学(45374)
- 农业(44498)
- 大学(35932)
- 学学(34717)
- 业经(33328)
- 融(32022)
- 金融(32022)
- 技术(29650)
- 经济研究(27111)
- 财经(26421)
- 业(23799)
- 问题(23759)
- 经(22901)
- 教育(20501)
- 技术经济(20497)
- 世界(18333)
- 贸(16275)
- 商业(16262)
- 经济问题(16156)
- 版(16127)
- 统计(16104)
- 现代(15726)
共检索到491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希彪
以H.T.Odum的能值理论为基础,对陇东黄土高原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陇东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是建立在对环境资源过度利用的基础上。处在以传统农业为主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阶段。系统能值投入水平和转化效率低,系统生产优势度低,环境负荷不断增加,产品经济成本增加,能值持续性指数下降等,使得该区域农业的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应采取措施增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产出能力,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压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世昌 吴晓磊
[目的]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得以正常运转,研究安徽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效率,以期为今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方法]运用能值分析法,系统分析了2012—2016年安徽省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和能值产出,并选用能值投入率、能值自给率、环境负载率和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4项指标评价能值效率。[结果]2012—2016年,安徽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总投入能值波动不大,不可辅助能值呈上升趋势。可更新能值占总能值投入的比重较高,在可更新能值中,劳动力能值占比为99.63%。能值产出中,畜牧业所占比重最高,其次为渔业和种植业。2013—2016年,安徽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率和环境负载率逐年递减,环境负载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值自给率和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逐年递增。[结论]该阶段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但对环境的利用程度较低,属于消费型经济系统,农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力的投入,今后应充分利用资源环境优势,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依靠科学技术而不是劳动力投入来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谈存峰 王生林
运用能值理论和方法对兰州农业生态经济系统1996~2008年投入产出情况和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农业系统对化肥、农药等工业辅助能投入依赖愈来愈强,对劳动力、种子、有机肥等可更新辅助能的投入逐渐减少;农业投入越来越高,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农业系统生产效率呈降低趋势,环境负载率的不断上升加大了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对兰州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应大力发展有机、循环农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持续发展。
关键词:
能值理论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兰州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珏
能值分析是指通过能值相关理论及原理的分析得出一系列反映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指标体系,借此可深入分析系统的环境容纳能力、能值效率、生态经济效益,系统结构功能特征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更好的发展农村解决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归纳,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国内农村生态系统能值发展状况,研究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针对国内农业生态经济进步的现状客观评价该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当前农业生态发展迅速,但就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研究方面,在资料收集、理论不足等方面依然需要改进。并提出严控人口数量、科学开发后续土地资源、改善土地运用构成、增强可更新环境资源运用效率等对策与建议,以期能为...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红梅 曹志宏 郝晋珉
为更好地评价天津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状况,文章利用能值分析理论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对天津市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状况、环境承载情况和生态系统运行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天津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产出率相对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但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工业辅助能值大幅增加,造成对生态环境的较大压力。天津市应调整其能值投入和产出结构,加大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度,降低以化肥为代表的工业辅助能投入,以促进其农业的可持续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子英 杨君 段建南 熊林金
能值理论是一种定量研究生态经济系统各种能量流转换机理的定量分析方法,本文利用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选取2000~2008年的原始数据,对长沙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结构和主要能值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主要以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值为主,其所占能值比重达到0.40以上,2007年达到了0.45,从而影响了该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能值产出以林业和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和渔业所占比重较低,尤其是渔业,未达到整个能值产出的0.01%;长沙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环境负载率在9年内处于1.52~3.42之间,低于全国的平均值5.89,说明长沙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环境资源未达到...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农业生态系统 演替 长沙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海英 赵建萍 索安宁 杨兴国 黄斌 葛剑平
通过对多年来陇东黄土高原董志塬主要农作物冬小麦和主要果树苹果、梨发育物候和气候变化的同步观测,分析了陇东黄土高原农作物发育物候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分析发现,董志塬近35年来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且以冬季和春季增温为主(冬小麦越冬期增温线性趋势达0.0672℃a/),和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基本一致。增温线性趋势达0.0507℃a/,远高于全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平均增温幅度,也高于陇东黄土高原近35年平均增温幅度(0.0348℃a/),是陇东黄土高原增温中心地带。气候变暖对董志塬冬小麦和果树的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春季发育期普遍提前,冬小麦越冬期显著缩短(缩短的线性趋势达0.674d a/),而...
关键词:
全球变暖 物候期 陇东黄土高原 生态响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耀军 成升魁 闵庆文 黄金川
资源型城市是由于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特殊区域,是我国城市的重要类型之一。论述了用能量和货币评价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不足;介绍了H.T.Odum的系统能值分析理论及能值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和评价指标。最后以铜川市为例,对其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铜川市是资源输出型的生态经济区域,从1949年到2000年的51年间,铜川为外地输出了2541亿元的财富;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首先是当地的不可更新资源,其次是从外地输入的资源与产品,再次是当地的可更新资源;能值货币比值上升,能值利用强度下降,但仍然对资源深加工不够,技术水平较低;环境负荷不断增加,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单位GDP废物排...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 能值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泉 陈朝镇 李铁松 刘永康
本文应用能值理论,对徐州地区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分析,主要涉及能值投入率、能值使用强度(能值密度)、人均能值使用量、人口承载力、电力能值使用量比、能值—货币比、环境负荷率、净能值产出率、可持续发展指数等9个指标及其发展趋势,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表明,徐州市是资源输出型的生态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仍处于欠发达阶段,还有较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卓玛措 冯起 司建华
在青海省能值指标体系构建及赋值的基础上,通过对近20年青海省生态经济系统各能值指标的分析研究表明:青海环境负荷率低、废弃物占总能值使用量的比也较低,人口承载力目前略高于下限,远远低于上限,说明近20年青海省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相对较低,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演变处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青海省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入率、能值使用强度、能值/货币比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表明:青海省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低,经济开发强度和发展水平低,且系统运行主要依赖本地资源,是一个资源输出型的省份;很高的可持续发展指数表明青海省经济不发达,开发程度很低,但同时也说明青海省是一个有较大开发潜力的地区。
关键词:
能值指标 生态经济系统 青海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艳晓 董锁成 李泽红 薛东前 郭晓娜
基于能值理论,从农牧业投入产出、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三个方面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科尔沁沙地边缘的翁牛特旗进行生态经济系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翁牛特旗环境负载率一直维持在3.8~5.5之间,高于赤峰市3.18的平均水平,生态环境压力较大,面临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较低,而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的双重困难。亟需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发展模式,维持和提高该地区的农牧业生态经济可持续性,保护科尔沁沙地乃至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尤飞 董锁成 王传胜
长期以来,黄土高原贫困区难以摆脱社会贫困、经济贫困和生态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由于传统农业占据主导地位,维持系统稳定性的要素比较单一,生态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的光热水分的交换和循环构成了开放系统平衡的关键环节。系统自身组织能力不能推动系统向高等级状态演化,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演化,既需要区域创新系统的不断完善,更需要外部推力作用。该文以定西为例,剖析了同类地区生态经济系统演化过程中,存在于系统内部的和系统外部环境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指出了干旱缺水、垦殖砍伐、人口增长、结构单一、现代化水平低是制约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了定西生态经济发展的国家宏观政策环境、国际和国内的机遇与挑战,区域创新能力。在此基...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定西 条件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金叶 安尼瓦尔.阿木提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强调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本文在此前提下讨论了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逻辑关系。
关键词:
农业 生态经济系统 发展要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华 落合博贵
该文对在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的滑坡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根据当地黄土滑坡的主要类型:滑坡与滑塌,分析了当地这两种不同类型滑坡产生的具体条件,并提出了减缓坡度、增加拦挡、改善水分条件等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陇东黄土高原 黄土滑坡 防治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国兴 马玲飞
基于能值分析理论,对2007—2016年延安、榆林、庆阳、金昌和克拉玛依等西北资源型区域的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显示:2007—2016年各资源型区域总能值使用量大幅度上升,榆林、庆阳和金昌主要依赖本地不可更新资源发展;各资源型区域能值投入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整体系统开放性较差,金昌的废物能值比和环境负荷率最高,环保压力较大;各资源型区域系统稳定度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下降,生态经济系统面临不可持续的压力。因此,应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系统开放性和稳定性,使系统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关键词:
能值分析 资源型区域 生态经济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