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
- 2023(1536)
- 2022(1394)
- 2021(1313)
- 2020(1102)
- 2019(2520)
- 2018(2401)
- 2017(3984)
- 2016(2391)
- 2015(2906)
- 2014(2939)
- 2013(3003)
- 2012(2836)
- 2011(2425)
- 2010(2635)
- 2009(2395)
- 2008(2443)
- 2007(2250)
- 2006(2014)
- 2005(1886)
- 学科
- 济(7413)
- 经济(7406)
- 管理(5227)
- 方法(4795)
- 教育(4680)
- 研究(4199)
- 业(4090)
- 数学(4044)
- 生(3954)
- 数学方法(3827)
- 企(3739)
- 企业(3739)
- 学(3635)
- 研究生(3506)
- 制(2944)
- 理论(2668)
- 度(2348)
- 制度(2344)
- 教学(2332)
- 医疗(2174)
- 疗(2174)
- 服务(2120)
- 财(1565)
- 中国(1518)
- 和(1493)
- 学法(1350)
- 教学法(1350)
- 策(1333)
- 学理(1222)
- 学理论(1222)
- 机构
- 大学(39924)
- 学院(37108)
- 研究(15289)
- 管理(11777)
- 济(10476)
- 科学(10038)
- 理学(9834)
- 经济(9829)
- 京(9696)
- 理学院(9681)
- 中国(9628)
- 管理学(9131)
- 管理学院(9074)
- 所(7931)
- 农(7675)
- 业大(7260)
- 研究所(7236)
- 北京(6447)
- 江(6361)
- 中心(6327)
- 院(6229)
- 农业(6187)
- 技术(5784)
- 工程(5661)
- 范(5562)
- 省(5530)
- 师范(5427)
- 教育(5019)
- 州(4944)
- 室(4863)
共检索到58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强 邢韶华 刘生强 罗爱东 崔国发
野生动物通道是缓解由铁路、公路等引起的野生动物生境破碎化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介绍了野生动物通道的定义和适用目标,提出了野生动物通道的设计原则、依据,以及野生动物通道的位置、数量、形式、宽度、高度、地面基质和开口处环境的设置要求;以云南思小高速公路野生动物通道为例,分析了2005年9月至2008年5月间亚洲象对通道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亚洲象对通道的利用率仅为40%;"通道位置是否与活动路线重合"是亚洲象对通道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建议在通道建设完成后进行持续的野生动物利用情况监测,以评估通道的有效性,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设计,直到野生动物通道利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陆生野生动物 动物通道 设计方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敏纯 彭倩
行政管制作为政府公权力的介入社会治理的方式之一,以保护人民安全健康、保护环境和防止事故为目的,对存在公共风险的行为进行制约。我国野生动物立法虽确立了动物规范利用原则,但当前政府实行的行政管制措施加大了野生动物利用难度,"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再次成为争论焦点。交易作为利用的前置环节,在交易环节采取的合理行政管制措施将有效地规范野生动物利用与公共卫生安全。通过分析我国陆生野生动物交易行政管制现状,发现我国的行政管制存在陆生野生动物保护范围狭窄且封闭、部分行政管制措施不合理、行政管制措施缺乏卫生与安全意识等问题,结合国内外陆生野生动物交易行政管制实践提出扩大陆生野生动物保护范围、丰富管制方式、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交易风险与卫生管制措施等完善路径,以期完善我国陆生野生动物交易行政管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敏纯 彭倩
行政管制作为政府公权力的介入社会治理的方式之一,以保护人民安全健康、保护环境和防止事故为目的,对存在公共风险的行为进行制约。我国野生动物立法虽确立了动物规范利用原则,但当前政府实行的行政管制措施加大了野生动物利用难度,"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再次成为争论焦点。交易作为利用的前置环节,在交易环节采取的合理行政管制措施将有效地规范野生动物利用与公共卫生安全。通过分析我国陆生野生动物交易行政管制现状,发现我国的行政管制存在陆生野生动物保护范围狭窄且封闭、部分行政管制措施不合理、行政管制措施缺乏卫生与安全意识等问题,结合国内外陆生野生动物交易行政管制实践提出扩大陆生野生动物保护范围、丰富管制方式、加强陆生野生动物交易风险与卫生管制措施等完善路径,以期完善我国陆生野生动物交易行政管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钟毓 王博宇 谢屹 阮向东
随着野生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扩散日益严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05年开始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以来,我国初步建成分工明确、层级清晰的全国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体系。为客观和系统地掌握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的建设和发展现状,文章利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的343个国家级监测站的数据和相关资料,描述统计分析了监测站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工作条件、防控条件和能力,发现存在专业人员短缺、基础设备不健全、资金不足等问题,提出加强监测队伍能力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科学技术的使用等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钟毓 王博宇 谢屹 阮向东
截至2016年底,我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已开展逾10年,初步建成了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为客观评价当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的能力,文章基于调研获取的343个国家级(含28个标准站)和26个省级(其中3个为标准站)监测站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监测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监测站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最高的为92.54分,最低的为14.97分,多数监测站的条件不佳和能力不强,尤其是监测防控能力不强。为加强监测防控体系建设,文章建议优先支持监测站建设落后地区的站点建设,加强监测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监测站监测防控设备,积极开展野生动物疾病调查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钟毓 王博宇 谢屹 阮向东
截至2016年底,我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已开展逾10年,初步建成了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为客观评价当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的能力,文章基于调研获取的343个国家级(含28个标准站)和26个省级(其中3个为标准站)监测站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监测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监测站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最高的为92.54分,最低的为14.97分,多数监测站的条件不佳和能力不强,尤其是监测防控能力不强。为加强监测防控体系建设,文章建议优先支持监测站建设落后地区的站点建设,加强监测人才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定 李安琪 张军国 谢将剑 鲍伟东
【目的】利用红外自动感应相机对野生动物进行图像监测是对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有效手段,为了解决野外复杂背景环境导致的野生动物监测图像自动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感兴趣区域(ROI)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野生动物物种自动识别方法。【方法】以红外自动感应相机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拍摄的马鹿、斑羚、猞猁、狍和野猪这5种国家级陆生保护动物的图像为实验样本,采用基于回归算法的目标检测方法,对监测图像中野生动物区域进行检测并分割,生成ROI图像,减少复杂背景信息对物种识别的干扰;利用裁剪、仿射变换等方式对样本数据进行扩充;构建基于全局-局部的VGG16双通道网络模型对样本图像进行训练,最后接入分类器输出物种识别结果。同时,构建了基于VGG19的双通道网络模型对样本图像进行训练,并与本研究训练结果进行比较;另外,将样本图像分别输入本研究算法与VGG16、R-CNN、Fast R-CNN算法进行训练,对比不同算法下的识别效果。【结果】利用本研究模型对样本图像进行训练时,测试集的平均识别精度均值MAP达到0.912,相对于VGG19结构下的训练模型和VGG16、R-CNN、Fast R-CNN,得到了更高的MAP值。【结论】相比于其他算法,本研究提出的物种识别模型更适合于复杂背景下的野生动物监测图像的物种识别,可以得到更高的MAP值与更优的识别效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迪
众所周知,每个国家的士兵在进行野战生存训练时,都要系统学习自我救护的本领,以便在负伤患病又得不到外界帮助的情况下,能自我救治,转危为安。有趣的是,在自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上官大堰
珍稀野生动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它们无法进入课堂与学生接触,而传统视频观摩与图片展示又难以营造现代教学所急需的互动性与沉浸感。该文以北京地区6种珍稀野生动物为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素材收集,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对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运动特征等内容进行虚拟仿真。与传统的动物教学方式相比,增强现实技术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动物科学知识,掌握动物资源与保护的相关内容。该研究为动物科学实验与教学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广琳 刘俊昌 陈文汇 储汪林 游斌
从政府现行统计方法及相关组织或学者的研究成果出发,对我国野生动物贸易统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对报表法、市场统计法和实地调查法等数据收集方法、对使用统计表与统计图等的统计整理方法以及对比较分析、相对分析和时间序列化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在国内野生动物贸易统计中的应用现状的研究,对比分析了各种统计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不足之处,指出了当前我国野生动物贸易统计的重点在于对贸易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和预测缺少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并提出对于野生动物贸易统计方法的研究不仅要重视贸易信息的获得与整理,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研究并探讨出一套适合野生动物贸易特点的分析方法与预测方法,从而能在更深的层面上...
关键词:
野生动物 对内贸易 对外贸易 统计方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严星雨 徐菲菲 钟雪晴
野生动物旅游作为探讨人与动物关系的重要实践,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正确认识其发展历程和理论成果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野生动物旅游相关文献的系统分析,结果发现:(1)野生动物旅游研究主要经历了萌芽期(2000年以前)、探索期(2001年—2014年)和发展期(2015年以后)3个阶段;(2)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影响与影响因素、冲突与管理、伦理转向三大方面,即“影响-冲突-管理-伦理”构成野生动物旅游研究的核心要素链;(3)野生动物旅游研究在理论完善、伦理转向、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未来研究需不断丰富理论视角,构建野生动物旅游共同体,突破传统研究范式,创新研究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应华
2014年8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赴英狩猎一事引发关注。事后,活动的组织方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发布公告称,马云参加的这一次欧洲考察活动,内容为"科学狩猎",此次运动狩猎对野生动物种群的健康发展有益无损。几天后,动物保护组织"自然大学"发出公开信,抗议马云参与运动狩猎。公开信称,运动狩猎在国际上饱受争议,特别是在非洲等欠发达国家,因腐败、狩猎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的存在,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仇永胜 叶利华
环境与发展,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以当前影响野生动物保护的因素及现状为引,分析野生动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野生动物 可持续发展 对策与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永成 孙贺廷 刘枫
近年来,人兽共患病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野生动物作为许多人兽共患病原体的“储存宿主”,其作用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介绍几种古老的和近年来新出现的重大人兽共患病的流行和危害情况,阐述野生动物在其发生和流行中的作用,探讨人兽共患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关键词:
野生动物 人兽共患病 公共卫生 储存宿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俊峰 谢屹
【目的】农户野生动物保护意愿事关野生动物保护成效,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生动力。探究野生动物肇事、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对农户野生动物保护意愿的影响,为防控野生动物肇事、优化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和提高农户野生动物保护意愿提供理论支撑,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围绕野生动物肇事、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和农户野生动物保护意愿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基于云南省野生动物活跃地区837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实证检验野生动物肇事、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对农户野生动物保护意愿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在野生动物肇事和农户野生动物保护意愿关系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结果】1)野生动物肇事对农户野生动物保护意愿具有负向影响,野生动物肇事越厉害,农户野生动物保护意愿越低;2)随着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水平上升,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对农户野生动物保护意愿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影响,影响机制呈“倒U形”,补偿水平53.39%时出现拐点;3)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可调节野生动物肇事对农户野生动物保护意愿的负向影响,发挥先“削弱”后“强化”的调节作用;4)野生动物肇事、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对农户野生动物保护意愿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信仰和不同收入水平下存在异质性,野生动物肇事、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调节作用对处于野生动物资源较丰富地区、野生动物文化信仰较强、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影响更大。【结论】野生动物肇事降低农户野生动物保护意愿,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在野生动物肇事对农户野生动物保护意愿的负向影响中发挥先“削弱”后“强化”的非线性调节作用。建议在促进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生的过程中,加强野生动物肇事防控,优化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野生动物保护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