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0)
- 2023(11413)
- 2022(9920)
- 2021(9057)
- 2020(7333)
- 2019(16438)
- 2018(16475)
- 2017(30860)
- 2016(16951)
- 2015(18814)
- 2014(18501)
- 2013(17538)
- 2012(15924)
- 2011(14368)
- 2010(14525)
- 2009(13653)
- 2008(13279)
- 2007(11835)
- 2006(10621)
- 2005(9680)
- 学科
- 济(59172)
- 经济(59066)
- 管理(54873)
- 业(44932)
- 企(38293)
- 企业(38293)
- 财(19735)
- 中国(19659)
- 方法(18954)
- 农(18090)
- 制(17903)
- 地方(15723)
- 业经(15424)
- 数学(15293)
- 数学方法(15079)
- 环境(15076)
- 务(12559)
- 财务(12526)
- 体(12519)
- 财务管理(12484)
- 学(11894)
- 企业财务(11709)
- 农业(11440)
- 理论(11435)
- 划(11241)
- 贸(10248)
- 贸易(10241)
- 银(10238)
- 银行(10229)
- 体制(10172)
- 机构
- 学院(228160)
- 大学(223736)
- 济(85816)
- 管理(83858)
- 经济(83452)
- 研究(73476)
- 理学(70755)
- 理学院(69880)
- 管理学(68723)
- 管理学院(68265)
- 中国(56949)
- 京(47587)
- 财(45136)
- 科学(43994)
- 江(37108)
- 所(35275)
- 中心(35006)
- 财经(34472)
- 范(32228)
- 师范(31979)
- 研究所(31162)
- 农(31013)
- 经(30785)
- 州(29753)
- 北京(29340)
- 业大(29061)
- 院(27575)
- 经济学(26000)
- 师范大学(25424)
- 财经大学(25041)
- 基金
- 项目(148320)
- 科学(116987)
- 研究(114777)
- 基金(105094)
- 家(89684)
- 国家(88860)
- 科学基金(77225)
- 社会(72897)
- 社会科(68797)
- 社会科学(68781)
- 省(59709)
- 基金项目(55964)
- 教育(53117)
- 划(49334)
- 编号(49182)
- 自然(47569)
- 自然科(46327)
- 自然科学(46318)
- 自然科学基金(45396)
- 资助(40832)
- 成果(40478)
- 课题(34461)
- 重点(33526)
- 制(33213)
- 发(32594)
- 部(32017)
- 创(31269)
- 国家社会(29662)
- 项目编号(29449)
- 性(29407)
共检索到352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秦正茂 樊行 周丽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明确提出了海洋强国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部署。近年来,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区位条件,我国滨海城市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海洋污染加剧、海洋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海洋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深圳位于珠江出海口,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导致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研究认为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城市发展问题,通过由海向陆追溯海洋环境污染来源,并由陆向海提出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对策,探索陆海统筹的海洋环境污染治理路径,从而促进深圳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
陆海统筹 以海定陆 滨海城市 深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建军
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既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也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在国际海底区域还拥有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区。为充分发挥我国海陆兼备的优势,可将陆地和海洋作为整体考虑,并根据国内发展需要和国际上海洋开发形势变化,协调陆地资源利用和海洋资源开发的关系。以维护国家利益和保障资源安全为出发点,以陆地资源开发技术和产业为依托,以创新海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丽丽
目前在海岸带空间规划编制中尚未形成完善的陆海统筹关键技术体系。文章从陆海资源、生态安全、功能、空间、基础设施5个维度着手,通过资源利用优先度分析、层叠用海兼容性分析、陆海功能兼容性分析等技术方法,构建陆海统筹的关键技术体系。最后针对陆海综合管理机制和陆海统筹核心管控内容传导两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沿海省、市(县)海岸带空间规划的陆海统筹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江宜 任文珍 张洁 牟德刚
基于生态优先原则,生态资产价值评估对国土空间规划中精准识别生态极重要区域具有重要意义。以广西涠洲岛为例,综合考虑生态资产的流量和存量,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资产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GF-2图像及InVEST模型,形成生态保护重要性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2018年涠洲岛生态资产总价值约为32.10亿元,海洋生态资产总价值占比最高,林地和岛内水域的单位价值较高,均超过4 015万元/平方千米;(2)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域环状分布于岛屿沿海,特别是岛南北部两端,重要区域与一般区域集中分布于环岛公路以内的岛屿中部,具备开发潜力。基于研究,建议加强保护高价值生态资产,科学规划陆海统筹的高质量空间,绿色发展和向海发展并重,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海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江宜 任文珍 张洁 牟德刚
基于生态优先原则,生态资产价值评估对国土空间规划中精准识别生态极重要区域具有重要意义。以广西涠洲岛为例,综合考虑生态资产的流量和存量,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资产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GF-2图像及InVEST模型,形成生态保护重要性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2018年涠洲岛生态资产总价值约为32.10亿元,海洋生态资产总价值占比最高,林地和岛内水域的单位价值较高,均超过4 015万元/平方千米;(2)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域环状分布于岛屿沿海,特别是岛南北部两端,重要区域与一般区域集中分布于环岛公路以内的岛屿中部,具备开发潜力。基于研究,建议加强保护高价值生态资产,科学规划陆海统筹的高质量空间,绿色发展和向海发展并重,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海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郭树萍 张雪蓓 高洁 周仁佳 徐海娇
基于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总体方案,亟需把海南建设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海南国际旅游岛。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重视,滨海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但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海洋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其部分不合理的开发使得水体及海洋生物等遭到破坏。以三亚湾和大东海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游客对海洋的影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旅游产业最新相关政策对不同主体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借此提高人们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实现海洋与经济双向发展。
关键词:
滨海旅游 海洋环境 三亚 人类活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殷伟 于会娟 仇荣山 韩立民
食物与营养安全研究是长期粮食安全研究的延伸,也是人民追求健康和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而树立大食物观,统筹陆海食物系统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出食物与营养安全状况。本文基于食物营养成分视角,利用食物营养转化模型核算2003—2018年中国食物营养的生产和需求量,运用食物营养富缺指数刻画出中国食物与营养安全的整体态势。结果表明:(1)中国食物营养成分产量均在增长,但增长速度和食物贡献率有所差异;谷物类是热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第一大食物来源和增长贡献者,而脂肪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肉类;海域食物营养成分产量较小,但在单位营养含量、食物多样性以及未来发展潜力上都存在一定的优势。(2)考虑人口结构变化,中国食物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总量逐年上升,涨幅分别达到6.9%、7.6%和7.0%,人口增长是中国食物营养需求增长的第一大驱动力;而中国食物营养的人日均需求量呈现下降趋势,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3)中国蛋白质供应一直处于绝对安全水平,热量长期处于相对安全及以上水平,脂肪长期处于相对安全和供应不足的水平。(4)中国食物损失和浪费量惊人,这也使中国热量和脂肪滞后4~9年进入相对安全和绝对安全水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修颉 林坚 楚建群 赵晔
研究目的:剖析陆海空间规划之间的冲突表现及原因,探索国土空间规划中可实践的陆海统筹规划方法。研究方法:ArcGIS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中国陆海空间规划冲突是不同逻辑起点和规划管理体系下央地政府博弈能力不同的结果;(2)陆海空间规划冲突具体表现在陆海的规划管理边界、国土空间分类、开发保护战略、空间规划安排4个方面;(3)研究制定了统筹边界划定、统筹空间分类、统筹用途调整和统筹管控规则"四步走"的陆海统筹方法。研究结论:"四步走"的陆海统筹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陆海冲突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叶志青
文章从绩效管理系统的角度分析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介绍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学本治理机制下以学生学习增值为质、以课时为量推进绩效工资改革的策略:以学为本,让课值钱,体现教师职业价值;以量为纲,多劳多得,体现教师劳动价值;以质为领,优劳优得,体现教师专业价值。
关键词:
教师 绩效工资 学本治理 深圳市龙华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盖美 徐玉梅 斯铁鑫
多要素匹配是沿海地区演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探究陆海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和资金多要素匹配度及其影响因素则是沿海地区陆海统筹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鉴于2005—2019年中国沿海11省(市、自治区)数据,采用DCI模型、主导要素法和随机森林模型进行陆海多要素的匹配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陆域驱动型省份有辽宁、河北和山东,海域驱动型省(市、自治区)有广西、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和海南,陆海互动型省(市)有上海和广东,多数省(市、自治区)多年间陆海功能交互驱动,作用机制及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2)陆海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和资金要素交互驱动,对各个省(市、自治区)的驱动作用存在显著差别,主导或拉动陆海多要素系统发展;(3)陆海多要素匹配度的影响因素重要性由大到小分别为产业结构、政府调控力、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人才支持力、社会发展水平。研究结论为陆海统筹建设及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丽亚 秦正茂 樊行 缪春胜
自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以来,众多城市相继提出"沿海城市"、"滨海城市"、"海洋城市"等概念,希望通过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促进城市发展。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多集中于海洋自然资源、空间资源、交通通道资源等传统资源范畴。深圳是南海之滨重要的经济特区,典型的"小资源、大都市",在紧约束的背景下发掘海洋资源潜力,实施海洋"大战略",建设海洋强市,促进深圳城市发展,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
海洋 新资源观 城市发展 深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纪学朋 黄贤金 陈逸 王丹阳 宋娅娅
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开发质量与效益的科学依据和基础保障,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城乡融合、陆海统筹原则,以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省份——辽宁省为例,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海洋功能三个维度构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特尔斐法、木桶原理法则、线性加权求和法及多要素空间叠置分析等方法,对其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空间分异明显,适宜建设区与基本适宜建设区呈明显的中心外围分布格局,沿沈大轴线、滨海轴线集聚分布;不适宜建设区以滨海线为轴带南北对称分布;基本不适宜建设区以沈大线为轴带东西对称分布。适宜、基本适宜、基本不适宜、不适宜建设区面积依次为15504.39 km~2、22645.34 km~2、66833.96 km~2、68720.99 km~2,分别占陆海国土的8.93%、13.04%、38.48%、39.56%。自然环境对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建设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不同等级、不同区域自然环境适宜性集聚与分散特性差异显著;经济社会对自然环境的适宜、基本适宜、基本不适宜建设区修正作用明显。海洋功能区的引入,极大拓展了辽宁省国土空间范围。但海洋功能适宜性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由于海洋国土本身属性,其可供直接开发建设空间有限,而保护空间广阔,国土空间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严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姚瑞华 赵越 杨文杰 王东
开展陆海统筹是国家水治理体系的深化和延伸,是尊重生态系统整体性和系统性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应建立陆海统筹的水环境保护议事协调机制、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体系、规划体系和行动体系,改善江河湖海生态系统。
关键词:
陆海统筹 江河湖海 联防联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建明 高楚涵 朱春奎 张娟
文章基于固定效应模型与门槛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环境分权、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1)海洋环境管理事务权力的下放不利于海洋环境治理,将导致地方政府间“逐底竞争”,产生“绿色悖论”效应。(2)海洋环境规制能够有效减少海洋环境污染,但在环境分权的影响下,海洋环境规制的治污效果会被弱化。(3)当以环境分权为门槛变量时,海洋环境规制对于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当环境分权水平超过0.0605时,海洋环境规制的治污效果将被显著削弱。为促进海洋环境良性发展,应适当增加中央政府对于海洋环境治理的权力,推进环保垂直管理改革,健全垂直型环境规制治理体系,因地制宜地设计环境分权策略。
关键词:
海洋环境规制 环境分权 海洋环境污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萍 曹慧敏 田伟君
以研究环渤海地区海水环境污染与经济产业结构的具体关系为目的,选取2011—2020年环渤海湾区三省两市的面板数据,引入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作为研究重点,旨在研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下三次产业经济结构、海洋环境污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三次产业结构—水质污染排放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对污染物的排放量均有显著正相关,第二产业比第一产业对污染物排放量的相关性更强,而第三产业对污染物排放量均有显著负相关。以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二氧化硫(SO_(2))、氮氧化物(NO_(X))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为主要指标,探究渤海湾水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结果中人均固体废弃物(PSW)呈现“S”型,受特殊值影响较大,lnPCOD、lnPNH_(3)-N、lnSO_(2)的EKC皆已达到顶点,lnPNO_(X)的拟合结果也呈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环渤海湾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发展到EKC的“顶点后阶段”,经济发展的环境补偿性越来越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