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35)
2023(13116)
2022(10960)
2021(10151)
2020(8240)
2019(18467)
2018(17773)
2017(32914)
2016(17564)
2015(19138)
2014(17959)
2013(17522)
2012(15778)
2011(14274)
2010(13852)
2009(12870)
2008(12199)
2007(10050)
2006(8719)
2005(7362)
作者
(49252)
(41365)
(41023)
(38814)
(25992)
(19835)
(18379)
(16097)
(15725)
(14213)
(14058)
(13579)
(12947)
(12649)
(12646)
(12575)
(12413)
(12270)
(11741)
(11697)
(10205)
(9804)
(9802)
(9260)
(9246)
(8960)
(8869)
(8832)
(8187)
(8176)
学科
(70864)
经济(70786)
管理(46568)
(44468)
(34027)
企业(34027)
方法(30671)
数学(27622)
数学方法(27408)
中国(22218)
(20791)
(17800)
贸易(17793)
(17383)
(17303)
业经(15472)
农业(14178)
(13529)
地方(13471)
(12520)
环境(11716)
(10953)
银行(10909)
(10594)
金融(10591)
(10508)
技术(10240)
(10180)
财务(10162)
财务管理(10148)
机构
学院(242081)
大学(241892)
(107181)
经济(105610)
管理(90689)
研究(87015)
理学(79957)
理学院(79026)
管理学(77759)
管理学院(77337)
中国(65336)
科学(53348)
(49656)
(45459)
(45023)
(43560)
研究所(40388)
中心(38658)
业大(38552)
财经(37456)
农业(36221)
经济学(34839)
(34567)
(31932)
经济学院(31712)
(31225)
北京(30633)
(30587)
师范(30189)
财经大学(28301)
基金
项目(174665)
科学(138741)
基金(130705)
研究(122879)
(117407)
国家(116509)
科学基金(98910)
社会(83063)
社会科(78911)
社会科学(78897)
基金项目(68912)
(64926)
自然(63697)
自然科(62352)
自然科学(62331)
自然科学基金(61267)
(56680)
教育(55809)
资助(52050)
编号(46411)
重点(40217)
(39339)
(38504)
(37360)
国家社会(36545)
成果(35964)
创新(35005)
科研(34073)
教育部(33770)
中国(32836)
期刊
(108159)
经济(108159)
研究(67955)
学报(43550)
中国(43066)
(41403)
科学(39266)
(32722)
大学(32331)
管理(31505)
学学(30960)
农业(28696)
教育(20799)
经济研究(20280)
(19407)
金融(19407)
财经(18342)
业经(17910)
技术(16713)
(15985)
(15952)
(14548)
问题(14539)
国际(12849)
世界(12605)
(12154)
科技(11474)
业大(11061)
技术经济(10859)
资源(10796)
共检索到340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盖美  徐玉梅  斯铁鑫  
多要素匹配是沿海地区演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探究陆海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和资金多要素匹配度及其影响因素则是沿海地区陆海统筹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鉴于2005—2019年中国沿海11省(市、自治区)数据,采用DCI模型、主导要素法和随机森林模型进行陆海多要素的匹配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陆域驱动型省份有辽宁、河北和山东,海域驱动型省(市、自治区)有广西、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和海南,陆海互动型省(市)有上海和广东,多数省(市、自治区)多年间陆海功能交互驱动,作用机制及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2)陆海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和资金要素交互驱动,对各个省(市、自治区)的驱动作用存在显著差别,主导或拉动陆海多要素系统发展;(3)陆海多要素匹配度的影响因素重要性由大到小分别为产业结构、政府调控力、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人才支持力、社会发展水平。研究结论为陆海统筹建设及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增林  蔡先哲  郭建科  
基于陆海统筹视角,考虑陆域、海洋以及陆海复合经济系统间关系,运用C-D生产函数与索罗余值方程组合模型,并通过中国内地沿海11个省份2006—2016年的投入产出数据来测度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1)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要素源于资本与科技进步,劳动力贡献率较低。"十一五"至"十二五"时期,陆海整体科技进步贡献率下滑2.1%,资本贡献率下降0.6%,劳动力贡献率上升2.8%;(2)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与R&D经费、R&D科技人员和国家政策规划促进有关,部分沿海省份的陆域与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变化不同步;(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潜力存在区域差异,可分为陆域科技贡献、海洋科技贡献和陆海科技综合贡献三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德   赵骁阳   徐之寒   李普   金凤芝   王俊峰  
解析沿海省域国土空间规划下陆海统筹路径的共性与差异,对沿海地区国土空间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以中国11个沿海省(区、市)为案例区,通过耦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和S-CAD政策评估方法,解析与归纳其国土空间规划下陆海统筹的路径。结果表明:(1)基于政策法律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陆海空间利用等因素进行组合分析可得16种潜在组合,其中3种条件变量组合能够解释省域陆海统筹路径。(2)国土空间规划下陆海统筹路径可归纳为3类,即政府政策引领型、生态环境保护型、经济社会发展型。(3)S-CAD政策评估结果显示,由于国土空间规划文本所涉内容不够全面,造成规划手段的一致性较低,规划制定应注重从政策制定者角度出发的政策目标、手段以及结果的一致性问题。此外,生态环境保护条件是影响国土空间规划与陆海统筹协同的关键基础性因素,对于陆海统筹政策效果提升有重要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韩增林  夏康  郭建科  孙才志  邓昭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韩增林  夏康  郭建科  孙才志  邓昭  
沿海地区是陆海统筹发展的区域载体,基于沿海省市的陆海复合系统进行陆海统筹发展的区域评估对海洋强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陆海复合经济地域系统为前提,将沿海城市形成的区域作为沿海地带,基于各沿海城市的集合作为省级沿海地带进行比较分析,建立包括经济、社会、生态以及环境4个维度指标体系,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运用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GML)指数测算沿海地带陆海统筹发展水平并进行区域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总体上,沿海地带陆海统筹发展水平全要素生产增长率大多处于无效率状态,且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明显高估了全要素生产增长率的增长;时间上,陆域、海洋以及陆海综合GML指数的变动趋于一致,呈平稳的态势;效率分解,陆海统筹发展水平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明显是由规模效率变动和技术规模变动的下降所影响。第二,沿海地带正经历从"重陆轻海"到逐步实现陆海统筹发展的过程;对沿海地带陆海统筹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进行分类,浙江、福建及河北属于陆域效率驱动型,环渤海地区(除河北外)、江苏、广西和海南属于海洋效率驱动型,上海和广东属于陆海效率复合型;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产业结构差异、海洋产业技术门槛、海洋资源承载力以及政府政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静  王泽宇  
基于脆弱性视角,从敏感性和应对性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1996—2015年中国陆海统筹绩效,结合核密度估计、多元线性回归和障碍度模型揭示其演化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陆海统筹绩效整体呈缓慢提升态势,两极分化趋势减弱,区域差距逐渐缩小。(2)空间演化上,陆海统筹绩效低值区空间范围不断缩小,中高值区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其中,辽宁、河北、浙江、江苏、广西呈向好发展趋势,天津、山东、广东、上海呈减缓发展趋势,福建、海南呈波动变化。(3)回归分析表明,应对性对陆海统筹绩效的影响发挥主导作用,陆海经济协调发展度、陆海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贡献率、涉海就业结构专业化指数、科研经费投入力度、高层次人才储备率是制约其应对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殷伟  于会娟  杨一单  徐杰  韩立民  
树立大食物观,统筹陆海食物资源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中国沿海地区食物产能水平。文章利用食物营养转化模型分析了1990—2019年中国沿海地区的陆海食物营养(热量、蛋白质和脂肪)产能时空格局,利用耦合协调性模型剖析了陆海两大食物系统产能的耦合协调性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及沿海地区的食物产能均在提升,营养产量增速为脂肪>蛋白质>热量,但沿海地区食物产能贡献度呈下降趋势,且存在被长期低估的情况。(2)陆域和海域食物营养产能空间差异明显,陆域产能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和河北3省,而海域产能主要集中在山东、福建、浙江和广东4省,江苏、河北、浙江和福建4省的陆海产能空间错位较大;时间维度上,陆域食物营养产量变化以增长型为主,海域以两阶段增长型为主,且海域食物营养产量占陆域比重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3)陆海两大食物系统产能的耦合协调值不断升高,而在食物产能类型演变上,1990—2000年,沿海多数省份属于陆海同增型;2000—2010年,陆海同增型省份减少,其他3种类型省份增多,2010—2019年,食物热量和蛋白质陆海同增型省份增多,脂肪陆海同减型和海增陆减型省份增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羽頔  孙才志  
"陆海统筹"战略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乃至"海洋强国"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海洋和陆域两个系统出发,构建包括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个维度在内的陆海统筹测度指标体系,测算环渤海各城市的陆海统筹度,应用核密度估计模型分析其时间差异变化趋势,对各城市陆海统筹现状进行分类研究,并进行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时间上,该地区整体陆海统筹水平呈现逐年提升态势。空间上,所有17个城市均已处于海陆系统协调阶段,其中天津和大连属于陆域主导中级协调型;烟台属于海洋主导初级协调型;青岛、东营、威海和盘锦属于陆域主导初级协调型;其余城市属于海洋滞后勉强协调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殷伟  于会娟  仇荣山  韩立民  
食物与营养安全研究是长期粮食安全研究的延伸,也是人民追求健康和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而树立大食物观,统筹陆海食物系统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出食物与营养安全状况。本文基于食物营养成分视角,利用食物营养转化模型核算2003—2018年中国食物营养的生产和需求量,运用食物营养富缺指数刻画出中国食物与营养安全的整体态势。结果表明:(1)中国食物营养成分产量均在增长,但增长速度和食物贡献率有所差异;谷物类是热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第一大食物来源和增长贡献者,而脂肪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肉类;海域食物营养成分产量较小,但在单位营养含量、食物多样性以及未来发展潜力上都存在一定的优势。(2)考虑人口结构变化,中国食物热量、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总量逐年上升,涨幅分别达到6.9%、7.6%和7.0%,人口增长是中国食物营养需求增长的第一大驱动力;而中国食物营养的人日均需求量呈现下降趋势,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3)中国蛋白质供应一直处于绝对安全水平,热量长期处于相对安全及以上水平,脂肪长期处于相对安全和供应不足的水平。(4)中国食物损失和浪费量惊人,这也使中国热量和脂肪滞后4~9年进入相对安全和绝对安全水平。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萍  李晓清  
随着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给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江苏新一轮沿海开发必须突出沿海城市群和连云港港口建设,关键是沿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港口群、产业带和城市群的陆海统筹发展。本文紧密围绕建设陆海统筹新模式,发挥连云港"一带一路"建设交汇点先导区的优势,支撑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措施,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铃  
2014年12月,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就2015年开工建设"中欧陆海快线"(以下简称"快线")达成共识,成为推进中欧"一带一路"建设合作的重要举措。快线南起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途经马其顿斯科普里和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北至匈牙利布达佩斯,主要建设内容是对连接四国的既有铁路线进行复线化改造和提速等。改造和提速完成后,四国间铁路运输时间将大为缩短,如里程约占快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涛  张雪  马萍  姜明辉  
文章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1991~2010年沿海、内陆区域要素跨区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要素跨区流动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在要素跨区流动中,资本要素配置趋于无效率,劳动要素配置更加合理。劳动要素跨区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大于资本要素。生产要素跨区流动拉大区际之间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叶飞  周敏  石鹏  汤振朋  
碳排放约束下利用超效率VRS-DEA模型和扩展STIRPAT模型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河北和辽宁之外,沿海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较高,技术进步、经济水平、政府干预、能源价格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有促进作用,而能源结构和对外开放对能源效率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子浩  古恒宇  沈体雁  
本文以中国地级市单位的经济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从沿海-内陆城市的分析维度,探讨人口迁入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迁入人口受到迁入地区就业率影响最大,其次为薪资所得、产业结构等经济、社会因素,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将吸引越多的人口迁入。这些迁入人口虽可能给予沿海地区强大的经济动力,但同时也使地方公共品出现拥挤效应,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加林  田鹏  李昌达  龚虹波  
陆海统筹作为我国重大国家战略,既要在国家层面实现海陆要素的优化配置,更要在区域层面引导海陆产业的空间布局,从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当前基于陆海统筹的陆海经济和国土空间利用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大量的实践应用。从陆海统筹相关概念及理论、陆海社会经济关系、海岸带空间利用冲突及规划管控三方面,探讨了不同学科学者在陆海统筹背景下的陆海经济关系、国土空间利用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应强化陆海统筹背景下的陆海资源环境与陆海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多尺度耦合与带动效应研究,明晰区域陆海统筹水平及演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响应机制,重视海岸带空间利用冲突诊断与调控,持续推进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带国土空间规划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