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95)
- 2023(10874)
- 2022(9158)
- 2021(8559)
- 2020(7002)
- 2019(16351)
- 2018(15993)
- 2017(30321)
- 2016(16228)
- 2015(18522)
- 2014(18300)
- 2013(18063)
- 2012(17174)
- 2011(16051)
- 2010(16333)
- 2009(15063)
- 2008(14933)
- 2007(13175)
- 2006(12039)
- 2005(11148)
- 学科
- 济(81915)
- 经济(81852)
- 业(45201)
- 管理(44585)
- 企(35798)
- 企业(35798)
- 方法(32729)
- 数学(29417)
- 数学方法(29012)
- 中国(26623)
- 农(20666)
- 地方(20571)
- 业经(16777)
- 贸(16496)
- 贸易(16479)
- 易(16008)
- 财(15094)
- 制(14020)
- 农业(13975)
- 银(13392)
- 银行(13383)
- 行(13114)
- 融(12991)
- 金融(12991)
- 学(12807)
- 发(12801)
- 环境(12168)
- 地方经济(11745)
- 技术(11248)
- 策(11114)
- 机构
- 学院(237370)
- 大学(236794)
- 济(108466)
- 经济(106595)
- 管理(89593)
- 研究(89090)
- 理学(76354)
- 理学院(75470)
- 管理学(74120)
- 管理学院(73659)
- 中国(69539)
- 京(51628)
- 科学(50944)
- 财(46955)
- 所(45142)
- 研究所(40737)
- 中心(38924)
- 财经(37198)
- 农(36860)
- 江(34879)
- 北京(33922)
- 经济学(33921)
- 经(33891)
- 范(31902)
- 院(31870)
- 师范(31616)
- 业大(31005)
- 经济学院(30334)
- 农业(28437)
- 州(28376)
- 基金
- 项目(152533)
- 科学(121805)
- 研究(112849)
- 基金(112445)
- 家(97905)
- 国家(97124)
- 科学基金(83038)
- 社会(74341)
- 社会科(70777)
- 社会科学(70763)
- 省(57672)
- 基金项目(57363)
- 教育(51827)
- 自然(51506)
- 自然科(50381)
- 自然科学(50373)
- 自然科学基金(49481)
- 划(49253)
- 资助(47947)
- 编号(44215)
- 发(38233)
- 成果(36506)
- 部(34978)
- 重点(34807)
- 课题(31927)
- 创(31702)
- 国家社会(31624)
- 发展(31397)
- 展(30881)
- 教育部(30424)
- 期刊
- 济(123996)
- 经济(123996)
- 研究(76439)
- 中国(51619)
- 管理(36449)
- 农(35520)
- 财(33862)
- 科学(33844)
- 学报(33253)
- 教育(26430)
- 大学(26021)
- 融(25675)
- 金融(25675)
- 农业(24659)
- 学学(24326)
- 技术(21172)
- 经济研究(21154)
- 业经(20197)
- 财经(18936)
- 经(16493)
- 问题(16445)
- 贸(15296)
- 世界(14141)
- 国际(14041)
- 业(13851)
- 统计(13297)
- 技术经济(12680)
- 策(11909)
- 决策(10730)
- 现代(10708)
共检索到374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郑义炜
海权思想最早诞生自西方,19世纪末美国的马汉系统地分析海权对一国权力的影响之后,海权论作为地缘政治理论非常重要的一支成为各国制定其海洋战略的重要指引,然而海权之于国家权力的影响对每个国家的能动作用都是不一样的。中国作为一个陆海复合型国家,对传统海权论的借鉴必须有所扬弃。当前中国海权的发展已是正在进行时,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是中国追求的目标,而其过程中面对的挑战也是无法回避的。
关键词:
海权论 中国海权 陆海复合型国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郑义炜
2012年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2017年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标志着陆海复合型中国地缘战略向海洋转型的开始。陆海复合型大国在向海洋辐射权力之际,会普遍遭遇四大战略困境,中国目前还处于建设"海洋强国"的初始阶段,必须尽力规避或克服内外阻力,阶段性地实现"海洋强国"的伟大目标。而未来中国"海洋强国"的权力定位,一个区域性的"海洋强国"符合中国相当一段时间内的海洋利益,但并不一定符合未来中国海洋利益的长远需要,视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与国际战略环境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忠祥
陆海统筹是事关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大战略,必须加快推动国家发展战略由"以陆为主"向"倚陆向海、陆海并重"的转变,实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海洋发展战略的有效衔接和陆海之间的战略平衡,为真正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和海陆兼备的世界强国创造条件。
关键词:
区域发展 陆海统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忠祥 高国力
陆海统筹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方针,是国家对陆地和海洋发展的统一筹划。本文对陆海统筹的战略内涵做出了阐释,对当前我国陆海统筹发展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进而提出了未来我国陆海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路和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陆海统筹 战略内涵 思路 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加林 田鹏 李昌达 龚虹波
陆海统筹作为我国重大国家战略,既要在国家层面实现海陆要素的优化配置,更要在区域层面引导海陆产业的空间布局,从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当前基于陆海统筹的陆海经济和国土空间利用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大量的实践应用。从陆海统筹相关概念及理论、陆海社会经济关系、海岸带空间利用冲突及规划管控三方面,探讨了不同学科学者在陆海统筹背景下的陆海经济关系、国土空间利用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应强化陆海统筹背景下的陆海资源环境与陆海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多尺度耦合与带动效应研究,明晰区域陆海统筹水平及演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响应机制,重视海岸带空间利用冲突诊断与调控,持续推进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带国土空间规划实践。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丽
随着我国资源环境瓶颈日益加剧,经济运行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与周边国家海洋安全形势日渐复杂多变,陆地和海洋统筹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在此形势下,"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实施陆海统筹发展,作为党和国家首次提出的一个全新发展理念,标志着我国陆海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钱宇虹
21世纪是海洋世纪,这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其中陆海统筹发展是核心问题。我国"向海发展"加速,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海洋开发和保护的政策措施,明确了坚持陆海统筹发展的方针。本文回顾了我国陆海统筹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对陆海统筹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
陆海统筹 国务院 海洋强国 发展历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健 施国洪
从全国陆海统筹发展的整体现状及7个热点城市各自的现状分析入手,从内涵把握、外在发展条件、环境承载能力三个方面指出南通陆海统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并从物流体系建设、全产业链延伸、全价值链管理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南通 陆海统筹 海洋经济 物流体系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丽娟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地处我国西部的一条战略新通道,是广大西部腹地开展生产、建设与发展的空间载体,与西部大开发、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密切相关,承载着交通物流经济融合发展的需要。产业是国民经济之本,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的基础。在推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过程中布局发展和优化升级产业集群,培育创新集群,形成集群优势,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经济增长、培育新竞争优势、应对外部变化的可行方式。本文分析西部陆海新通道产业集群发展条件,梳理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制约难点,提出加快提升新通道运力运能、协同推进产业集群培育、加快建设创新生态系统、建立健全支撑产业集群发展机制的思路建议。
关键词:
西部陆海新通道 物流 产业集群 集群优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姜鹏
国际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利益交互系统,在系统中存在着众多战略层面的施动—反馈模式。地缘政治大国的安全战略选择决定了它与体系其他主要成员间的互动方式,互动方式决定了其可能面临的结构性压力,并最终影响到大国崛起的兴衰成败。通过本项研究可以发现:海陆复合型崛起大国的战略模式可以分为"区域陆权"战略、"全球海权"战略和"区域/全球海陆并举"战略。如果崛起大国尚未形成稳固的陆基周边环境,那么追求"区域陆权"战略是最优选择;如果拥有稳固陆基周边环境,那么追求"全球海权"战略是最优选择。而"海陆并举"战略因"同色竞争"原理,既可能同周边国家陷入"区域陆权"优势的安全困境,也可能同"全球海权"国家陷入争霸战争。因此,"海陆并举"战略往往容易造就一个反对自身崛起的海陆权力联姻。此外,追求单一的"差色互补"原理容易实现海陆功能分异背景下的战略结盟,进而影响大国崛起战略的操作实施。
关键词:
地缘政治 安全战略 崛起战略 中美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增华
二战结束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海军继续受到重视的同时,海上行政执法力量异军突起。中国发展海权,一方面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另一方面,应当整合海上行政执法力量;此外,还应建立海军和海上行政执法力量之间的协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
关键词:
海权 海军 海上行政执法力量 海洋权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培源 孙明松
中国西南内陆直通印度洋的西南陆海新通道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合拢、西南地区“向海开放”的重大工程。构建三国四地区的新经济地理学自由资本模型,在传统东部出海贸易通道、新通道开辟、新通道高水平联通3种情景以及辅之于向西转移的产业补贴政策和促进西部与东部联通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政策两种情形下,模拟分析西南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空间经济效应,结果发现:(1)传统东部出海贸易通道下,中国深化开放政策有利于工业生产向拥有大市场的东部地区转移,但这将进一步扩大东西部差距;(2)西南陆海新通道开辟后,中国西部内陆直接从印度洋出海,贸易成本下降、贸易和市场规模扩大,本地市场效应促进工业生产向西部地区集聚,将缩小东西部差距;(3)新通道高水平联通下,四地区间产业资本布局竞争更激烈,中国西部地区与印度洋周边地区的通道效应最直接,可以很大程度上扭转其区位劣势;(4)与辅之于向西转移的产业补贴政策相比,促进西部与东部联通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具有内生的产业转移效应,或可助力破解“胡焕庸难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萍 曹慧敏 田伟君
以研究环渤海地区海水环境污染与经济产业结构的具体关系为目的,选取2011—2020年环渤海湾区三省两市的面板数据,引入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作为研究重点,旨在研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下三次产业经济结构、海洋环境污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三次产业结构—水质污染排放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对污染物的排放量均有显著正相关,第二产业比第一产业对污染物排放量的相关性更强,而第三产业对污染物排放量均有显著负相关。以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二氧化硫(SO_(2))、氮氧化物(NO_(X))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为主要指标,探究渤海湾水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结果中人均固体废弃物(PSW)呈现“S”型,受特殊值影响较大,lnPCOD、lnPNH_(3)-N、lnSO_(2)的EKC皆已达到顶点,lnPNO_(X)的拟合结果也呈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环渤海湾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发展到EKC的“顶点后阶段”,经济发展的环境补偿性越来越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唐红祥 许露元
西部陆海新通道将"一带"与"一路"有机衔接,是我国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的财税支持政策,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发展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西部陆海新通道财税支持政策的现状及不足,并从优化财税激励政策、创新投融资方式、制定财税支持总体规划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的相关财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陆海新通道 财政支持 税收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萍 曹慧敏 田伟君
以研究环渤海地区海水环境污染与经济产业结构的具体关系为目的,选取2011—2020年环渤海湾区三省两市的面板数据,引入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作为研究重点,旨在研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下三次产业经济结构、海洋环境污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三次产业结构—水质污染排放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对污染物的排放量均有显著正相关,第二产业比第一产业对污染物排放量的相关性更强,而第三产业对污染物排放量均有显著负相关。以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二氧化硫(SO_(2))、氮氧化物(NO_(X))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为主要指标,探究渤海湾水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结果中人均固体废弃物(PSW)呈现“S”型,受特殊值影响较大,lnPCOD、lnPNH_(3)-N、lnSO_(2)的EKC皆已达到顶点,lnPNO_(X)的拟合结果也呈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环渤海湾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发展到EKC的“顶点后阶段”,经济发展的环境补偿性越来越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