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4)
2023(8303)
2022(6915)
2021(6394)
2020(5330)
2019(11759)
2018(11283)
2017(21021)
2016(11677)
2015(12946)
2014(12493)
2013(11995)
2012(11402)
2011(10161)
2010(10367)
2009(9609)
2008(9887)
2007(8876)
2006(7877)
2005(6927)
作者
(37723)
(31591)
(31493)
(29440)
(20207)
(15427)
(14087)
(12226)
(12025)
(11181)
(10936)
(10723)
(10252)
(9968)
(9813)
(9808)
(9426)
(9352)
(9150)
(9059)
(8110)
(7794)
(7735)
(7299)
(7092)
(7022)
(6904)
(6893)
(6433)
(6405)
学科
(43811)
经济(43737)
管理(32769)
(32304)
(25463)
企业(25463)
方法(19607)
数学(16739)
数学方法(16471)
(14160)
(12687)
中国(11877)
(11510)
(10410)
贸易(10405)
(10115)
业经(9956)
农业(9237)
(8260)
技术(7284)
(7076)
金融(7075)
(7001)
理论(6957)
银行(6949)
环境(6897)
(6809)
财务(6791)
地方(6780)
财务管理(6772)
机构
大学(175927)
学院(172291)
(66849)
经济(65583)
研究(63601)
管理(62432)
理学(54750)
理学院(54013)
管理学(52757)
管理学院(52465)
中国(46106)
科学(43385)
(41718)
(37757)
(34427)
农业(33540)
业大(32856)
研究所(31975)
(29372)
中心(28371)
(25854)
财经(24053)
(23520)
北京(23212)
师范(23114)
(22168)
农业大学(22148)
(22008)
经济学(20352)
(19875)
基金
项目(121068)
科学(94022)
基金(89317)
(83339)
国家(82245)
研究(79696)
科学基金(67629)
社会(51474)
社会科(48687)
社会科学(48669)
基金项目(47600)
自然(46487)
(46267)
自然科(45429)
自然科学(45406)
自然科学基金(44640)
(40559)
教育(36098)
资助(35803)
编号(29567)
重点(27902)
(26400)
(25169)
计划(25074)
(25065)
科研(24065)
成果(23791)
创新(23510)
(22171)
科技(22166)
期刊
(71622)
经济(71622)
研究(46076)
学报(39919)
(37763)
科学(33563)
中国(33257)
大学(28704)
学学(27423)
农业(25804)
管理(21878)
(21838)
教育(16101)
(14268)
(12993)
金融(12993)
财经(11902)
技术(11801)
(11741)
业大(11683)
业经(11588)
经济研究(11521)
(10237)
农业大学(9962)
问题(9703)
科技(9397)
世界(8737)
(8396)
资源(8116)
国际(7929)
共检索到251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魏宏瑞  张环宇  
陆文夫在小说《美食家》中精心刻画了众多细腻隽永的饮食意象。饮食意象早已超出其吃喝果腹的含义,不仅具有文本叙事功能,起着塑造人物、驱动情节、揭示主题的作用,而且承载着厚重的文化意义,对小说创作中的日常生活审美书写、地域文化传承与赓续及积极介入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影响。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欣  
中国美学"和"的审美观念,最初源自原初先民的饮食祭祀活动,并逐步演化成为中国古典美学最重要的审美表征。立足于先秦先民饮食活动,"和"审美观念的发展和演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五味调和"之美与"礼乐之和"的审美意蕴。"五味之和"通过展现先秦时期饮食活动场景,解析"甘"与"美"的内在联系;"礼乐之和"通过解析先秦先民"礼-天地-阴阳-四时-鬼神-君主-政教命令-礼仪"模式来阐释"和-礼-乐-德"的结构升华。"以和为美"展现了中华民族审美观的独特基因,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以及文艺创作,亦为中国古典美学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余凤龙   徐羽可   侯兵   徐留倩  
旅游情境下饮食及其消费所呈现和折射的价值意义,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国外旅游研究的重点领域。然而,与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和当代饮食实践相比,我国饮食与旅游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亟待加强。旅游者的饮食动机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或饮食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探讨饮食与旅游关系的重要视角。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研、访谈、网络评论文本等数据和方法,选择长沙和扬州两个典型饮食消费场所,通过两个阶段研究,解读旅游者饮食动机的结构特征,构建影响旅游者饮食动机的解释框架。研究显示,旅游情境下游客饮食动机呈现一个由感官吸引、文化体验、社交分享与身心愉悦组成的四维度结构。基于饮食与旅游的关系,旅游者被细分为美食旅游家、随性美食旅游者与普通美食旅游者,不同旅游者的饮食动机存在主体差异和消费场景差异,但其基本结构也保持相对稳定性和一致性,以“味道”为核心的感官吸引是饮食动机的基础维度。旅游者饮食动机的形成与激发受旅游者内外部、主客观因素的多重叠加影响,是旅游者文化价值观、饮食需求和消费场景嵌入个体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饮食动机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及其个体差异和时空差异。旅游者饮食动机研究为理解旅游者饮食行为和目的地美食营销提供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建新  赵伯飞  
微博客的审美学研究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具有美学和现实的双重意义。从美学层面讲,微博客的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审美再造的过程中体现着审美价值,微博客下的审美观念也在审美价值主体和审美价值客体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发生着消解与重构;从现实层面讲,微博客使生活走向艺术化和艺术走向生活,使品牌走向人情味化,使公民记者成为现实,使微公益事业发扬光大等现实意义都是在为发展和谐健康的网络文明,为人类人性的解放贡献出一份力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祝杨  
"小小H"(网名)是个喜欢美食摄影的豆瓣用户,她关注了一些很红的豆瓣用户,比如"晴天小超人"、"小白素食记录"。2011年3月过后,"小小H"发现,他们越来越多地把自己拍的菜都传到一个叫"下厨房"的网站。这家2011年3月上线的美食分享网站用户发展迅速。到2011年底,下厨房手机APP下载量已经超过百万;截止到2012年10月,这个数据到了400多万,下厨房网站也有了70多万注册用户,平均每天注册接近3000人。"以前(上传的菜品)被赞二三十次就能上主页,现在需要六七十次才有机会。"有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萍  
70年代,日本京都大学人类环境研究所家森幸男教授在研究白鼠患脑溢血过程中,发现蛋白质和胆固醇并不是导致高血压的祸根。通过动物实验得到促使患脑溢血和预防脑溢血的第一手资料。 心肌梗塞的起因是胆固醇在血管中沉积所致,而脑溢血破坏血管的程度却与心肌梗塞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安成日  
日本人的饮食与烹调深受其自然环境和农业特点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在日本,大米一向是主食,平常的每日三餐都以大米为主,其消费量很大。副食则以蔬菜和鱼类为主。米饭、酱汤、腌菜、鱼类及海产品是日本人的日常食谱。传统的饮料则有茶和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郭振东  
饮食常识二则郭振东喝啤酒的益处啤酒,素有"液体面包"之称,它不仅是人们用以解热祛暑的良性饮料,而且有以下五大益处。一、啤酒是消除疲劳的良药。啤酒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当人们工作一天之后,晚餐喝上一杯啤酒,会使疲劳顿消,精神振奋。二、啤酒有助于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曾国军  刘梅  
全球化远非一个去地方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在全新关系体系中重新定义地方性,并生产出新的地方性的过程。全球化背景下,人和企业的频繁迁移突破了以往的既定边界,形成了越来越多的"跨地方(translocality)"。而饮食的地方性是食品之源,是基于全球化背景对"地方身份(place identity)"的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彩萍  白军飞  
本文以Becker的家庭生产消费模型为基础,通过估计在外饮食消费的参与和支出模型,着重分析了北京城市家庭在外饮食消费决策中的收入与时间效应。结果表明收入与时间成本的上升均会显著增加家庭在外饮食的参与和支出水平,不考虑时间效应的收入效应估计有偏。此外,北京城市家庭在外饮食支出在过去的研究与统计中可能被显著低估。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海文  
唐代公主的饮食品种多样,包括主食、肉食、水果与蔬菜、饮料、药膳等。既有中原文化的特质,又有浓厚的异域风情。考古发现的公主饮食器具,包括餐具、酒具、茶具、炊具等,既是当时手工业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实证。唐代公主既遵循传统的中馈之道:亲恭公婆之食、备食祭祀、招待宾客,又对传统家庭依性别系统分工的规定有所突破和扩展。所以,唐代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代,也是女性意识显现比较突出的时代。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曹玲泉  
艺术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特征,广泛地体现在饮食器具、食品制作乃至饮食行为等方面,从而使我国的饮食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蕴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