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94)
2023(2298)
2022(2078)
2021(1953)
2020(1657)
2019(3550)
2018(3562)
2017(6160)
2016(3787)
2015(4371)
2014(4503)
2013(4355)
2012(4193)
2011(3896)
2010(4108)
2009(3861)
2008(3877)
2007(3576)
2006(3451)
2005(3444)
作者
(11116)
(9312)
(9293)
(8983)
(5960)
(4509)
(4247)
(3645)
(3563)
(3396)
(3289)
(3255)
(3172)
(3103)
(3058)
(2971)
(2889)
(2817)
(2719)
(2690)
(2512)
(2339)
(2273)
(2211)
(2194)
(2122)
(2107)
(1991)
(1964)
(1949)
学科
(13581)
经济(13551)
管理(9810)
(8262)
(6758)
企业(6758)
中国(5109)
地方(5046)
(4487)
(4288)
(4095)
方法(3869)
(3487)
业经(3341)
教育(3289)
(3168)
银行(3165)
数学(3085)
(3045)
数学方法(2976)
农业(2890)
理论(2865)
(2580)
金融(2579)
地方经济(2575)
(2532)
制度(2531)
(2499)
贸易(2493)
(2360)
机构
大学(51904)
学院(51192)
研究(20060)
(18344)
经济(17724)
管理(16529)
中国(16022)
理学(13080)
理学院(12875)
管理学(12545)
管理学院(12440)
科学(12008)
(12007)
(11131)
(10460)
(10276)
中心(9793)
研究所(9235)
(9109)
(8707)
师范(8626)
(8408)
(8307)
北京(7749)
(7291)
财经(7184)
师范大学(6986)
农业(6846)
业大(6824)
技术(6680)
基金
项目(29637)
科学(22763)
研究(22620)
基金(20246)
(17830)
国家(17641)
科学基金(14426)
社会(13424)
社会科(12629)
社会科学(12627)
(11684)
教育(11308)
(10257)
基金项目(9889)
编号(9512)
成果(9126)
自然(8977)
自然科(8781)
自然科学(8778)
资助(8702)
自然科学基金(8619)
课题(7753)
重点(7130)
(6490)
(6445)
(6320)
(5962)
(5772)
规划(5686)
教育部(5560)
期刊
(25464)
经济(25464)
研究(18758)
中国(15530)
教育(11254)
学报(9094)
(8697)
(8549)
科学(7750)
(7541)
金融(7541)
管理(7451)
大学(6866)
学学(6052)
农业(5241)
技术(5236)
图书(4953)
书馆(4159)
图书馆(4159)
财经(3821)
业经(3723)
(3517)
论坛(3517)
职业(3502)
(3370)
问题(3363)
经济研究(3327)
(3180)
(2916)
(2883)
共检索到95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冠南  
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中国学术史中的名著,它以疏通儒家经典的音义为中心,兼及备受推崇的《老子》和《庄子》,为音韵学、训诂学和文字学提供了珍贵的材料。该书为《毛诗》所作的释文不仅对《毛诗》进行了考证,还保存了汉代另一著名的诗学流派——《韩诗》的不少遗文。但通过与其他典籍征引的《韩诗》比勘,可以发现,《毛诗释文》对于《韩诗》异文的著录仍有遗漏。兹以《韩诗》的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为中心,结合古籍征引,补出《毛诗释文》失校的含《韩诗》异文之诗句9则,涉及8篇作品。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壮鹰  
《论语》中载有孔子与弟子子夏关于《诗经》的对话,称赞子夏"可与言诗"。所谓"言诗",历来理解为对《诗经》义的讨论,从而把子夏言诗作为他通晓《诗经》之本义并写作《毛诗序》的证据。其实,孔子的"言诗"是"赋诗言志"的意思,它在春秋时代是从属于礼乐仪式的说话方法,与后来直接讲解《诗经》的《毛诗序》没有关系。孔子对于《诗经》的所有论述,都是围绕"赋诗"而展开的,而并没有阐释《诗经》之本义。战国以后,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由礼乐仪式转为经典,才产生了企图诸首解释《诗经》的《毛诗序》。但因为释《诗经》者仍未脱离上古以礼乐为治的时代所形成的隐喻思维模式,仍然用发微索隐的方式去理解《诗经》,故使《诗经》的本义长期被掩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孔德凌  
郑玄所作《毛诗传笺》是研究《诗经》的经典之作,其版本流传问题极为重要。《毛诗传笺》的版本可分为三大类:一为唐及唐以前写本,一为唐宋石经本,一为宋及宋后刻本。现据相关资料考察《毛诗传笺》的版本流传情况。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剑  
日本镰仓至室町时代(约1185—1573)的五山本《毛诗传笺》是一种特殊的刻本,它融合了《毛诗》宋刊本、古本,对江户时代(1603—1867)庆长活字版《毛诗郑笺》产生重要影响。五山本《毛诗传笺》保存了某些古本、宋刊本的面貌,弥足珍贵;日本学者又于正文当中留有批校,展示了更加丰富的《毛诗》文本信息。中国《毛诗》文献附上了日本学术的印记,五山本《毛诗传笺》成为域外汉籍流变的典型之一,因此具有特殊的文本价值与文化意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孔德凌  
清代阮元与孙诒让相继对《毛诗正义》作了细致校勘,但《毛诗正义》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着学者对《毛诗正义》的理解与认识,本文即是在前人校勘成果基础上所作的补充。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福标  
《全粤诗》在编纂过程中,广搜博采各种相关文献,精心校理,保证了数量之"全"与质量之"善",既有助于岭南文学研究的深入,又保存了珍贵的文献资料。以其中陈琏集、陈献章集和谢元汴集三家的校理可窥一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甘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玉丽  
龟兹高僧鸠摩罗什译经中文学性最突出的要属其中的偈颂部分。偈颂与诗歌同中有异,互相影响,其对后世文人的文学创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王维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鸠摩罗什译偈对王维散文偈颂部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句式体例、语言修辞、音声韵律和内容类型等方面;同时,罗什所作三首偈颂对王维的佛理诗创作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罗什译偈、自创诗偈与王维佛理诗文创作之间存在微妙关系,印证了中印文化、文学交流与融合的具体过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昭聪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词源研究成果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南方草木状》虽为农学杂著,然它们对其中的词语的得名之由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其词源探讨表现在多个方面。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世中  
袁枚是清代性灵诗派的代表性人物,一生著述宏富。王英志先生主编的《袁枚全集》,于袁枚诗文搜辑整理方面贡献尤多,为学界研究袁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由于种种原因,袁氏诗文仍有散佚。笔者最近在研究袁枚的过程中,发现袁枚集外文三篇,集外诗二首,现标点抄录于下,并略作考述,以就教于方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冯淑然  
与历史上的众多诗文集一样,顾况诗文经历了一个从结集、散佚,到搜集整理、重新结集不断完善的过程。本文按历史线索系统地考述了顾况诗文的流传和版本源流。顾况诗歌,唐时已经广为流传,为当代诗选选录;并顺利结集二十卷,后亡佚,仅存皇甫湜序。宋元时期,除了书目著录之外,顾况诗文还散见于类书、总集与选集中。到了明代,顾况别集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有三个系统的版本刊刻流传:二卷本,三卷本,四卷本。清代,顾况诗集的刊刻,在明代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增补和完善,三个系统的版本同时流行,其中最为完善的为全唐诗本,此为诸本之集大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蓝青  
屠隆是明代著名的诗文家、戏曲家,一生著述宏富。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屠隆集》是目前所见搜罗屠隆作品最为完备的集子。然因屠隆交游广泛,所作的题赠诗文颇多,仍有不少作品未收入全集。今新辑得屠隆文4篇、诗2首,这些作品均未为《屠隆集》收录,亦未见其他著述征引,当为屠隆佚作。现将所得整理如下,并对部分诗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史实加以相应说明与考证。这些作品对于全面考察屠隆的生平、交游以及文学思想均具有一定的价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文欣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是清康熙四十六年由翰林编修陈邦彦奉敕编纂的大型题画诗集,且是第一部官方编纂的题画诗集。对这部诗集的编者生平、编纂材料来源、体例和编纂目的进行考证,同时将其与之前的题画诗文集进行对比后得出结论,《题画诗》是清廷敕令下的产物。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海平  
钱陆灿是清代顺康年间著名文人,虞山诗派代表作家。其作品康熙年间曾有过刻印,今有《四库未收书辑刊》收录,但遗漏其所作诗文不少,现仅在其他已刊书籍收集到钱陆灿长篇歌行2首、短诗1首、残篇3个,提供给相关研究者,意在抛砖。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澍  
"以文为诗"的提出背景是中唐古文运动。但"以文为诗"中的"文"不限于古文。以文为诗早已发生。实际上,"以文为诗"有以经子文为诗、以史传文为诗、以古文为诗和以骈文为诗等四种型态,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