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39)
- 2023(7628)
- 2022(6723)
- 2021(6013)
- 2020(5465)
- 2019(12651)
- 2018(12375)
- 2017(23763)
- 2016(13561)
- 2015(15584)
- 2014(15637)
- 2013(15697)
- 2012(15041)
- 2011(13770)
- 2010(13804)
- 2009(12954)
- 2008(13188)
- 2007(12155)
- 2006(10465)
- 2005(9404)
- 学科
- 济(57050)
- 经济(56990)
- 管理(34566)
- 业(34476)
- 方法(28683)
- 企(26386)
- 企业(26386)
- 数学(25718)
- 数学方法(25479)
- 农(16609)
- 学(15155)
- 财(14639)
- 中国(14026)
- 贸(11582)
- 贸易(11580)
- 地方(11469)
- 易(11217)
- 农业(10911)
- 业经(10849)
- 制(10245)
- 务(8607)
- 财务(8590)
- 财务管理(8562)
- 和(8424)
- 银(8394)
- 银行(8340)
- 环境(8293)
- 融(8231)
- 金融(8229)
- 企业财务(8091)
- 机构
- 大学(206150)
- 学院(203749)
- 济(81779)
- 经济(80033)
- 研究(76192)
- 管理(72016)
- 理学(62058)
- 理学院(61270)
- 管理学(60028)
- 管理学院(59676)
- 中国(55090)
- 科学(52095)
- 农(49995)
- 京(44648)
- 所(42648)
- 农业(40486)
- 研究所(39312)
- 业大(38688)
- 财(36322)
- 中心(34625)
- 江(31780)
- 财经(29180)
- 北京(27942)
- 院(26946)
- 经(26533)
- 农业大学(26081)
- 范(26009)
- 经济学(25741)
- 省(25624)
- 师范(25544)
- 基金
- 项目(138784)
- 科学(105886)
- 基金(99277)
- 研究(92799)
- 家(90980)
- 国家(90238)
- 科学基金(73524)
- 社会(56240)
- 省(55334)
- 社会科(53189)
- 社会科学(53168)
- 基金项目(52414)
- 自然(50742)
- 自然科(49529)
- 自然科学(49508)
- 自然科学基金(48650)
- 划(47870)
- 教育(42747)
- 资助(41992)
- 编号(36294)
- 重点(32562)
- 部(30476)
- 发(30472)
- 成果(29702)
- 计划(29601)
- 创(28380)
- 科研(27998)
- 科技(26761)
- 创新(26701)
- 课题(26139)
共检索到297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冰 农素群 卢健琴 孙俊丽
探讨陆川猪和大白猪IGF-Ι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以期为猪生产性状标记辅助选择侯选基因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在陆川猪和大白猪群中进行了IGF-Ι基因的基因型频率检测及不同基因型的生长性状效应分析。结果表明,IGF-Ι基因对陆川猪和大白猪的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影响显著(P0.05)。
关键词:
IGF-Ι基因 陆川猪 大白猪 生长性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鑫 施启顺 柳小春 黄生强 蒋隽
以IGF2基因作为控制猪生长性状主基因的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对7个品种/群体共528头猪进行了NciⅠ酶切位点基因型检测,计算了该位点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并对品种间基因型频率进行了x2差异性检验.结合生长性能记录,运用SAS软件分析了IGF2不同基因型对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在杜洛克、长白、大白中,AA基因型比BB基因型生长速率快,生长性能指数高4.06%~8.31%,等位基因A对猪的生长具有正效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德武 杜颖军 张豪 吴珍芳 张细权 杨关福
根据猪Leptin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序列号:U66254、AF026976),PCR扩增产物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HPLC)和直接测序法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筛查,对其中的4个SNP位点(C3469T、C3952G、C4115T和C4227T)进行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共获得35个多态位点,其中C4115T和C4227T位点在长蓝F2资源群中分别缺少1个基因型,且与各性状相关不显著;C3469T位点与猪的平均日增重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TT型和CC型显著高于TC型;C3952G位点与猪的体长和眼肌面积等存在一定相关(P<0.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泽仁 潘鹏丞 徐文文 陈宝剑 刘明君 关志惠 谢炳坤 覃兆鲜
为探究陆川猪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中MyoD1基因所起作用,对陆川猪成肌细胞决定基因1(MyoD1)进行克隆,展开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其在陆川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分析,以NCBI上已公布的野猪MyoD1基因序列为模板,进行特异性引物设计,克隆陆川猪MyoD1基因CDS区,并与NCBI已公布的野猪、牛、绵羊、人、小鼠、大鼠基因序列进行相似性比对,由此构建系统进化树,通过在线软件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而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在陆川猪不同组织中MyoD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陆川猪MyoD1基因CDS区全长960 bp,共编码319个氨基酸,碱基突变共存在5处,与野猪、牛、绵羊、人类、小鼠、大鼠的MyoD1基因CDS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2%,93.0%,92.3%,90.0%,84.3%,84.0%,其中与野猪相似性最高,表明二者亲缘关系最为接近;陆川猪MyoD1基因原子总数为4 680,蛋白的分子质量为33.99 ku,分子式为C_(1457)H_(2296)N_(442)O_(471)S_(14);不稳定系数为63.87,表明其缺乏稳定性;等电点为5.63,属于酸性蛋白;不存在跨膜结构,存在35处磷酸化位点及1处糖基化位点;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占比60.69%。陆川猪MyoD1基因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表达量最低的组织为肾脏。陆川猪各组织中均有MyoD1基因表达,且主要在背最长肌中表达,由此推测,MyoD1基因在陆川猪肌肉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冰 孙俊丽 秦谦涛 潘天彪 蓝海恩 黄敏瑞
为了解陆川猪繁殖性能的遗传潜力和基因多样性,利用PCR-RFLP和PCR-SSCP技术对ESR、FSHβ、PRLR和PRL 4个繁殖性状主效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陆川猪群体中,ESR、PRLR和PRL的优势基因型分别为BB、AA和CC型,其频率分别为0.9146、0.4146和0.2692;FSHβ基因只有AA型。对4个基因进行Hardy-W einberg平衡检测,发现仅有ESR位点基因型符合Hardy-W einberg平衡分布(P>0.05)。而不同基因的遗传结构分析表明,ESR、PRLR和PRL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0906、0.4280和0.5862,分属低度、中等和高度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娜 曾丹 王晓清 王佩 罗志嘉 李潇 周先文
采用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法对中华鳖的2个SNP位点进行验证,并统计其基因型频率。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2个SNP位点与中华鳖6个生长性状(体质量、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体高和裙边宽度)的差异。结果显示,只有A–1609G位点上的体高和裙边宽度有显著差异;这2个SNP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共组成6种双倍型(去掉频率小于3%的双倍型D1、D6和D9),ANOVA分析结果表明这6种双倍型的6个生长性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D4双倍型6个生长性状的均值最大,属于生长优势双倍型。筛选到的IGF2基因上的2个SNP位点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志华 刘红林 李齐贤 胡秀义
利用二花脸、大约克及其F1、F2和回交世代共8个猪群的最小二乘均数,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程序,对猪的初生重、20日龄重和60日龄重的母体效应和基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约克猪初生重、20日龄重及60日龄重平均比二花脸猪依次高04613,13643和20890kg。初生重受母体效应影响最大,而到60日龄时加性基因效应则占主导地位。在总变异中,母体效应由初生时的8889%降至60日龄时的449%;而加性效应则由初生时的561%升至60日龄时的6547%。60日龄时的个体重,大约克对二花脸猪的加性效应为23184kg,显性效应为01128kg。
关键词:
猪 早期生长性状 母体效应 基因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姗姗 刘宗岳 丛波 刘琳玲 宋兴超 彭英华
为了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基因外显子2和外显子1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该基因变异与水貂生长性状的关联性,以红眼白水貂、金州黑水貂和咖啡水貂共计235个样本的血液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产物克隆和Sanger测序技术,筛查IGF-1R基因SNP位点,将差异位点与不同种群的水貂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红眼白、金州黑水貂的外显子2和外显子11上检测到2个SNPs:c. 207G> A和c. 1782G> A;咖啡水貂在外显子2上检测到2个SNPs:c. 207G> A和c. 218T> A,在外显子11检测到1个SNPs:c. 1782G> A。c. 207G> A和c. 1782G> A都属于无义突变。c. 218T> A位点属于有义突变,氨基酸发生改变,脯氨酸变为精氨酸。关联分析表明:c. 207G> A与金州黑水貂和咖啡水貂体长性状显著相关(P A与咖啡水貂的体长和体质量显著相关(P A位点GG基因型是水貂体长的优势基因型;合并基因型GGGA和GGAA可能是影响金州黑水貂体长体质量的有利基因型,认为IGF-1R基因可能是影响水貂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长光 刘亚轩 吴悌霖 林金玉 郭长明 朱志明
采集395头核心群的种猪耳样,采用PCR-SNaPshot方法检测长白猪和大白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内含子3的位点多态性,并分析各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白和大白猪中均存在3种基因型,大白猪3种基因型分布为:AA>GA>GG,长白猪3种基因型分布为:GA>AA>GG.大白和长白猪的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10、0.541,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90、0.459.AA基因型个体比GA和GG基因型个体生长速度快,等位基因A对猪的生长具有正效应,同时背膘厚变薄.3种基因型个体在达100 kg活体背膘厚及其估计育种值(EBV)的大小为:GG>GA>AA.因此,在种猪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婷婷 黎煊 赵书红 雷明刚 刘望宏 刘诗尧
为便于开展种猪采食性状研究及满足测定设备智能化发展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和web技术的种猪性能测定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选取CAN总线进行数据双向传输,采用B/S(Browser/Server)前后端分离架构,前端基于Reactjs技术栈,后端采用flask web框架和MySQL数据库进行系统开发;2次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数据传输可靠性高,各功能模块满足预期设计要求,满足种猪性能测定实际使用需求;以杜洛克种猪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采食性状与生长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并构建了种猪达100 kg体质量日龄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PLS)预测模型,交叉验证结果显示PLS测试集平均决定系数为0.68,平均MAE为3.2 d,使用试验数据对PLS模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以使用采食性状与生长性状结合对种猪生长速度进行提前预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成义 赵芹 高波 王宵燕 吴晗 周辉云 经荣斌 毛九德
【目的】获得猪POU1F1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信息,揭示其在不同品种中的分布特点,阐明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克隆、DNA测序和PCR-RFLP技术进行POU1F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分析,利用一般线形模型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在POU1F1基因1.5 kb的启动子区域内发现5个多态位点;其中,5 bp短片段插入或缺失突变的A等位基因频率在引入品种猪中最高,在培育品种中中等,在中国地方品种最低。一般线形模型分析表明,该多态位点与猪的生长性状存在显著相关。多重比较分析发现,AA基因型个体的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显著高于AB和BB基因型个体(P<0.05),而AB和BB基因型...
关键词:
猪 POU1F1基因 多态 生长性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更元 陈瑶生 李加琪 张豪 王翀
【目的】寻找肉质性状候选优势表达基因,研究猪肉质优良性状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方法】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蓝塘猪和大白猪肌肉组织差异表达的消减cDNA文库,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研究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获得61个有效克隆。对整个文库进行测序分析,获得47条有效序列。用BLAST在线软件与GenBank和GenBank EST等数据库进行同源序列比较,发现其中有2条未知序列。对文库中所包含的MYL1、LDHA、KPNA3、TPM3、HUMMLC2B、GNTN和Oaz等基因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MYL1、LDHA、KPNA3、TPM3和HUMMLC2B这5个基因在蓝塘猪...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成辉 李思发 刘志国 项松平 王剑 潘增云 段江萍 徐志彬
运用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研究了兴国红鲤(Cyprinus carpiovar.singuonensis)、荷包红鲤(C.carpiovar.wuyuanensis)和瓯江彩鲤(C.carpiovar.color)的双列杂交子二代F2的体质量和10个形态性状(全长、体长、体高、体宽、头长、吻长、眼径、眼间距、尾柄长和尾柄高)的上位性遗传效应。结果表明,除体高外,其余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加性×加性上位性方差,其中体质量、全长、体长、头长、吻长和尾柄长的加性×加性上位性方差达显著水平(P<0.05);这10项性状的上位性方差占总遗传变异量的百分率为:体质量11.4%、全长22.6...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淡清 刘永平 郑行生 朱仁刚 黄永祥
对直干桉的树高、胸径、材积、冠幅、枝下高、弯曲度和枝径比等 7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GCA)、特殊配合力 (SCA)、母本效应 (FEM)、父本效应 (MAL)和特殊正反交效应 (SRE)进行了分析 ,重点讨论了树高、胸径和材积 3个性状的遗传效应。这些性状主要受SRE和MAL的控制 ,GCA仅对树高和枝下高有较小的影响。有两个亲本数量性状的GCA值高 ,可用于建立种子园。直干桉自交衰退非常严重 ,有 8个组合的数量性状显著高于平均值。对直干桉进行遗传改良的最好途径是 :通过杂交育种 ,从中再选出优异个体进行无性繁殖 ,培育出优良无性系后应用于生产。若要以建立种子园来改良直干桉 ,必须引进或引...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亚轩 肖石军 郭长明 陈福珍 林金玉 陈晓燕 沈金清 杨锋 林长光
选择对仔猪腹泻有显著影响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F4ac的受体基因MUC13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NaPshot判型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544头大白猪核心育种群进行基因判定及基因型与生长、肉质性状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白猪MUC13基因型分布大小为:腹泻易感杂合基因型GA>腹泻抗性纯合基因型GG>腹泻易感纯合基因型AA,腹泻抗性有利基因G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669,腹泻易感不利基因A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331.3种基因型个体达100kg日龄及其估计育种值(EBV)、达100 kg背膘厚及其EBV的大小为:AA>GA>GG;眼肌面积、肌内脂肪含量和估计瘦肉率的大小为:G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