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6)
2023(9864)
2022(8853)
2021(8465)
2020(7086)
2019(16406)
2018(16440)
2017(31813)
2016(17484)
2015(19659)
2014(19689)
2013(19471)
2012(17798)
2011(16065)
2010(15807)
2009(14303)
2008(13777)
2007(11755)
2006(10186)
2005(8750)
作者
(51929)
(42950)
(42574)
(40398)
(27209)
(20820)
(19253)
(17042)
(16307)
(15263)
(14794)
(14424)
(13668)
(13667)
(13150)
(13071)
(12939)
(12665)
(12172)
(12071)
(10734)
(10382)
(10348)
(9625)
(9605)
(9598)
(9454)
(9389)
(8766)
(8579)
学科
(65765)
经济(65693)
管理(47072)
(45120)
(37728)
企业(37728)
方法(31996)
数学(27274)
数学方法(26907)
(17600)
(17305)
中国(16105)
(14907)
业经(14520)
地方(13663)
(12109)
贸易(12104)
理论(11962)
农业(11764)
(11712)
(11525)
(10538)
技术(10497)
环境(10433)
(9659)
财务(9580)
财务管理(9563)
教育(9485)
(9374)
企业财务(9050)
机构
大学(245000)
学院(242473)
管理(98449)
(90418)
经济(88307)
理学(85896)
理学院(84940)
研究(83904)
管理学(83350)
管理学院(82938)
中国(59525)
科学(55675)
(53340)
(43626)
(43489)
业大(41170)
研究所(40177)
(38798)
中心(37099)
农业(34463)
(34268)
北京(33789)
(32591)
师范(32269)
财经(31890)
(31136)
(29009)
(28246)
技术(26669)
师范大学(26285)
基金
项目(174618)
科学(135401)
基金(125430)
研究(124797)
(111072)
国家(110183)
科学基金(93360)
社会(75216)
社会科(71089)
社会科学(71070)
(68336)
基金项目(67657)
自然(63441)
自然科(61932)
自然科学(61917)
自然科学基金(60784)
(57956)
教育(56616)
资助(52031)
编号(51161)
成果(41145)
重点(38998)
(37655)
(36598)
(36032)
课题(34952)
科研(33848)
创新(33583)
计划(32692)
大学(32037)
期刊
(96290)
经济(96290)
研究(68407)
学报(43836)
中国(43426)
科学(39869)
(38766)
管理(35485)
大学(32229)
学学(30369)
农业(27511)
教育(27442)
(27068)
技术(20712)
(16739)
金融(16739)
业经(15881)
经济研究(14723)
图书(14491)
(14406)
财经(14329)
科技(13106)
理论(12848)
问题(12420)
林业(12227)
实践(12103)
(12103)
(12056)
业大(12046)
(11646)
共检索到344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史立强  张正圣  徐显  赵俊丽  万艳霞  王校栓  
以 5个高强纤维材料为母本 ,6个抗棉铃虫品系为父本 ,采用NCⅡ交配设计 ,对 30个组合的杂种F1的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杂种F1竞争优势明显 ,4个性状具有竞争优势 ,其中子、皮棉产量优势最大 ,其次为铃重和单株铃数。通径分析表明 ,单株铃数对皮棉产量效应最大。在配合力上 ,高强纤维材料亲本以 92 0 80 0 7Ⅲ 长 16 952 和 92 0 80 0 7Ⅲ 长 2 2 的GCA较好 ,抗棉铃虫亲本以中R3、中R4 棉的GCA较好。杂交组合 92 0 80 0 7Ⅰ长 5×中R3和 92 0 80 0 7Ⅲ 长 2 2 ×中R3是较理想的高产优质组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商连光  闫勇  肖荧南  王玉美  华金平  
采用不同来源的常规棉、抗虫棉,按照4×7的NCⅡ设计组配不完全双列杂交得到28个杂交组合,通过2年重复试验,分析F1、F2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产量和品质性状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大多比较低,但衣分的广义遗传力可达92.16%;狭义遗传力大于54.64%的性状为衣分、衣指、断裂比强度和籽指,部分性状的F2狭义遗传力高于F1代。供试组合F1和F2的中亲优势和高亲优势主要表现在产量上;所研究的性状中,F1以皮棉产量竞争优势、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最高,平均值分别为11.31%、34.17%和13.33%;组合P4/P7(鄂抗棉12/5H303)的皮棉产量比竞争对照邯284增产27...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发  邓忠  孙济中  刘金兰  
以4个陆地棉作母本与4个海岛棉杂交,配制16个F1代进行种间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与推广陆地棉品种比较,种间F1代子棉产量、铃重、衣分和衣指的竞争杂种优势为较高的负值,而纤维长度和强度表现较高的正向优势。鄂荆1号和B2(海岛棉)产量配合力高,两者杂交F1代产量高于其他组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征彬  李文忠  郭介华  张金发  
以8个陆地棉品种(系)为亲本,配制了6个单交组合和3个复交组合,对杂种的一些重要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交种F1代比对照有明显的竞争优势,F2代优势下降,但大多数经济性状在F1与F2代之间存在正相关,F2代优势的衰退程度也因不同的组合而有较大差异,有的组合F2代仍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筛选出能连续利用F1和F2代的高优势组合是完全可能的。杂种增产主要是单株结铃数多,大铃和高衣分也是某些杂种增产的原因之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詹有俊  杨涛  孙建船  庄生仁  任福成  张璇  李渊  
用5个特早熟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其农艺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效应及其杂种优势。五个亲本品种的产量、早熟和纤维品质等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早熟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也相当显著,纤维品质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环境因素对各性状均有极显著的影响效应。杂种优势分析表明,F1代的产量性状以皮棉产量的优势最强,平均为30.71%;子棉产量的优势次之,平均为25.02%;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的平均优势分别为16.47%、4.30%和4.10%。生育期和霜前花率等早熟性状F1代的优势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曲玉杰  孙君灵  耿晓丽  王骁  Zareen Sarfraz  贾银华  潘兆娥  何守朴  龚文芳  王立如  庞保印  杜雄明  
【目的】通过1 500个陆地棉杂交组合分析杂种优势与其亲本间数量性状遗传距离的相关性,探讨能否利用大规模杂交组合亲本间遗传距离提高陆地棉杂种优势预测效果,以期为棉花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择来自15个国家和中国23个省(市)的305份陆地棉核心种质为亲本,采用L×T(Line×Tester)杂交设计配制1 500个杂交组合。2012—2013年,在中国南北方13个生态环境下考察其株高、单铃重、衣分、纤维长度等10个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性状,分析F1杂种优势、亲本间遗传距离和群体结构,并采用4种方式(Cor1—Cor4)计算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10个性状中亲优势(MPH)均值的变幅为1.70%—7.40%,平均为4.36%,按父本不同将F1分成5组(A—E),其MPH均值A>E>B>C>D;超亲优势(HB)均值的变幅为-4.17%—1.87%,平均为-0.17%,A、B和E组的HB均值皆为正。10个性状在5组中除D、E组的马克隆值之外,其他性状普遍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其中,单铃重和纤维长度的中亲优势在5组中均以正优势为主(达80%以上),最大值分别为34.01%和9.83%,对应的超亲优势分别为24.25%和5.80%。F1和亲本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单铃重、株高、纤维长度、伸长率和整齐度指数整体表现出一定的超亲优势。父本(测试种)与300个母本之间的遗传距离介于2.280—61.430,平均为21.550,5个测试种与母本间的平均遗传距离D>C>E>A>B,其中,最近值为11.721,最远值为33.271。按最小方差聚类,将305个陆地棉亲本划分为2个主群,包括5个亚群。4种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因样本量、遗传距离变幅和父本不同其结果有所差异,相关性随样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强。其中,Cor1是Cor2结果的整体体现;Cor3与Cor1和Cor2相比,部分性状的中亲优势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有所不同;Cor4的相关性最弱。综合来看,遗传距离与衣分、断裂比强度、整齐度指数和纺纱均匀性指数的中亲优势呈显著正相关,遗传距离与其他性状的中亲优势的相关性因采用的分析方案不同,结果有所不同;在4种方案中,除整齐度指数外,遗传距离与超亲优势的相关性整体表现负相关。其中,遗传距离与马克隆值、纤维长度和衣分的超亲优势相关性较强。【结论】陆地棉亲本间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有一定的线性关系,不同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存在正负和强弱差异,且样本量越大相关性越强。说明基于大规模杂交组合研究陆地棉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效果显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松华  张天真  潘家驹  
在异源四倍体棉种中现已鉴定出22个芽黄突变体、26个芽黄基因,其中v1与v7、v2与v14之间存在着部分同源关系。重叠芽黄基因v16v17的遗传方式独特,单体1测验的分离世代F2和BC恢复产生了黄化的单体株。鉴于杂种棉种子生产现状,作者系统阐述了以芽黄作为指示性状进行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可行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君灵  杜雄明  周忠丽  潘兆娥  庞保印  
以1个高强纤维品系为父本,6个常规棉品系、5个转Bt基因抗虫棉品系和5个彩色棉品系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利用AD模型,分析了3个群体杂交组合主要性状的遗传力和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常规棉群体和抗虫棉群体的衣分、籽棉产量等性状基因显性效应对杂种一代性状形成起主导作用,彩色棉群体的籽棉产量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而衣分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基因的加性效应。常规棉群体的比强度以显性效应为主,抗虫棉和彩色棉群体的比强度以加性效应为主。3类群体中2.5%跨长和马克隆值的遗传效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也较大。常规棉群体和抗虫棉群体的产量性状有一定的杂种优势,纤维长度和细度基本上没有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邢朝柱  喻树迅  郭立平  叶子弘  王海林  苗成朵  赵云雷  
【目的】探讨不同生态环境下陆地棉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遗传效应及杂种优势,为抗虫杂交棉选育和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MINQUE统计方法、ADE遗传模型对10陆地棉亲本材料及其24个F1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组合(6×4)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的3个生态区试验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铃重、衣分、皮棉产量和伸长率、2.5%跨长、比强度、麦克隆值主要受遗传主效因控制,子棉产量、亩铃数和整齐度受环境效应影响非常明显;在遗传主效应中,除铃重外,其余4个产量性状中显性效应值大于加性效应值,5个品质性状加性效应值均大于显性效应值;通过群体平均优势(Hpm)和群体超亲优势(Hpb)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皮棉产量、衣分稳定性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戴茂华  刘丽英  吴振良  
以6个转Bt基因陆地棉作为亲本材料,按完全双列杂交(Griffing 4)设计,从16个性状指标上对其品种间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种F1具有明显的优势,测试的16个性状中有13个性状具有正向中亲优势,5个性状具有正向超高优势,14个性状具有正向竞争优势。通径分析表明:在增产因素中,株高、单铃重和衣分所起的作用大。配合力分析表明:16个性状的遗传变异主要产生于基因的加性效应,而籽棉产量、皮棉重、果枝数、单铃重、衣分、烂铃率、比强度和纤维长度的非加性效应也很强;冀棉616(P5)和衡棉4号(P1)是优良的高产亲本,冀棉228(P6)是良好的优质亲本;筛选出8个高优势组合,其中3个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忠丽  刘国强  杜雄明  付怀勤  李润花  石玉真  
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开始了棉纺工业设备的更新,将目前的部分环绽纺纱改为无绽气流纺纱,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已普遍采用气流法纺低中支纱,美国已研究利用气流纺试纺高支纱,这使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成本下降1/3,产品档次大幅度提高。与环绽纺相比,气流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东倩  韩立朴  薛帅  尤明山  谢光辉  
为选育生物量高的能源高粱(Sorghum bicolor L.Moench),本研究对不同类型的15个高粱品种和4个不育系,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获得60个杂交组合,对地上部生物量等11个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杂交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地上部生物量等10个性状的遗传是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倒伏率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父本NW-21、绿能3号和母本A3晋粱5A地上部生物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极显著高于对照,是适宜组配高生物产量能源高粱杂交种的父、母本材料。A3三尺三A×绿能3号和A3三尺三A×Saccaline是地上部生物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的组合。杂交高粱中在地上部生物量上存在超标优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洪  郑用琏  李建生  刘纪麟  
为有效地利用我国玉米的种质资源,对选自我国西南地区的27个玉米地方品种和3个美国玉米群体(BSSS、Lancaster和品种综合种)进行了配合力分析。方差分析表明,12个性状在组合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大多数性状尤其是株高、倒伏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基因型方差中,一般配合力方差占的比例较高。白瘦地根、大子白、花六十早和六十早等几个地方品种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和产量一般配合力,是组建基础群体的重要种质资源。BSSS是一个适应性较好的外来群体,对改造和提高西南地区玉米地方品种的抗倒伏性和产量具有较好的效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黛珍  王曙光  李炳林  
三元杂种 [(亚洲棉×比克氏棉 )×陆地棉 ]及其反交的回交后代在性状上发生疯狂分离 ,在育性上分离出 3种类型 :可育型、不完全可育型、不育型。对这 3种类型及三元杂种F1减数分裂及其花粉的形成过程观察表明 ,三元杂种F1及回交后代的不育型 ,不育的根本原因在于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 ,引起部分染色体滞后及染色体不均等分配 ,从而产生多分孢子和微核 ,最终导致不育花粉的产生 ;不完全可育型 ,大部分染色体联合配对成二价体 ,仅个别为单价体 ,这些单价体在后期随机向两极分离 ,产生的二分孢子有的正常 ,有的不正常 ,进而形成的花粉粒仅个别正常 ;可育株染色体配对正常 ,因而形成的花粉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安红  吴家和  罗晓丽  肖娟丽  石跃进  
采用NCII设计,利用4个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棉花品种与9个转两类抗虫基因(Cry1Ac和API)纯合系进行杂交组配,对36个组合的F1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组合的竞争优势明显,各产量性状均具有竞争优势,但子指的优势为负值;皮棉和子棉的产量均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两者分别为17.2%和7.9%,皮棉和子棉产量的竞争优势率分别达到86.1%和80.6%。产量性状的优势大小依次为衣分、铃重和单株铃数,分别为4.1%,2.1%和0.7%。对组合的配合力方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9个转基因抗虫棉纯合系各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差异较大,4个母本中的两抗虫棉的皮棉和子棉的产量的一般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