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9)
- 2023(2431)
- 2022(2100)
- 2021(1961)
- 2020(1785)
- 2019(3798)
- 2018(3884)
- 2017(6551)
- 2016(4243)
- 2015(4746)
- 2014(4768)
- 2013(4647)
- 2012(4559)
- 2011(4207)
- 2010(4409)
- 2009(4073)
- 2008(3931)
- 2007(3735)
- 2006(3335)
- 2005(3052)
- 学科
- 济(12815)
- 经济(12797)
- 管理(8789)
- 业(7580)
- 学(6701)
- 企(5578)
- 企业(5578)
- 农(4723)
- 方法(4507)
- 中国(4265)
- 土地(4044)
- 数学(3476)
- 数学方法(3407)
- 财(3194)
- 制(3165)
- 农业(2972)
- 理论(2934)
- 银(2903)
- 银行(2872)
- 行(2769)
- 地方(2690)
- 业经(2634)
- 融(2613)
- 金融(2609)
- 资源(2496)
- 问题(2481)
- 和(2299)
- 及其(2274)
- 教育(2218)
- 环境(2186)
- 机构
- 大学(60164)
- 学院(59934)
- 研究(27217)
- 农(22627)
- 科学(20632)
- 中国(19297)
- 济(18248)
- 农业(18185)
- 经济(17627)
- 管理(17466)
- 所(16446)
- 业大(15738)
- 研究所(15202)
- 京(14887)
- 理学(14184)
- 理学院(13939)
- 管理学(13484)
- 管理学院(13398)
- 省(11951)
- 中心(11925)
- 农业大学(11880)
- 江(11003)
- 室(9956)
- 院(9664)
- 业(9654)
- 技术(9551)
- 科学院(9439)
- 财(9352)
- 北京(9115)
- 实验(8866)
- 基金
- 项目(42250)
- 科学(30589)
- 基金(28539)
- 家(28181)
- 国家(27942)
- 研究(25951)
- 科学基金(21317)
- 省(18035)
- 自然(15741)
- 划(15494)
- 自然科(15318)
- 自然科学(15304)
- 自然科学基金(14997)
- 基金项目(14922)
- 社会(13765)
- 社会科(12848)
- 社会科学(12846)
- 教育(11966)
- 资助(11917)
- 科技(10801)
- 计划(10654)
- 重点(10323)
- 编号(9914)
- 农(9709)
- 发(9145)
- 成果(8614)
- 创(8547)
- 课题(8528)
- 部(8378)
- 科研(8345)
共检索到97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明镜 张献龙 刘金兰 孙济中
对经γ-射线诱变并利用棉花黄萎病菌培养滤液筛选获得的M110101010、M22010和M21010153个抗性细胞系及“珂字201”对照细胞系的几个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黄萎病菌培养滤液处理的7d内,抗性细胞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为先低于后高于对照细胞系。3个抗性细胞系的单宁含量高于对照,棉酚含量低于对照。对M110101010的测定表明,苏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的游离含量增加,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脯氨酸的游离含量降低。
关键词:
陆地棉 黄萎病 抗性细胞系 生化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子曜 李秀青 代培红 雷建峰 柳建飞 赵燚 邓嘉辉 刘超 刘晓东 李月
探究陆地棉细胞色素P450基因GhP450-94C1在棉花黄萎病反应中的生物学功能,为棉花黄萎病抗性基因挖掘及抗病育种奠定基础。通过转录组筛选,克隆获得一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GhP450-94C1,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该基因的理化性质,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GhP450-94C1在黄萎病侵染下的表达模式,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技术初步探究其在棉花抗黄萎病反应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克隆获得一个陆地棉细胞色素P450基因GhP450-94C1,其开放阅读框(ORF)为1503bp,编码一个含500个氨基酸的酸性、亲水性、不稳定的跨膜蛋白,分子式为C_(2597)H_(4025)N_(691)O_(725)S_(22),相对分子质量为57.23ku,定位于内质网膜,含有一个P450结构域;有86.45%的概率存在信号肽;二级结构预测显示该蛋白含有24个α螺旋和8个β折叠;该基因响应黄萎病菌侵染,抑制其表达后植株对黄萎病菌的敏感性增强;初步证明GhP450-94C1是棉花黄萎病抗性反应的一个正向调控因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以春 刘金兰 刘西钊
对陆地棉栽培种与四个陆地棉半野生种族系杂交的F_2—F_4的抗枯、黄萎病特性鉴定筛选结果表明:四个组合后代抗黄萎性较强,病指在11.5%以下;鄂沙28×莫尔利棉和尖斑棉两个组合后代与对照86—1比较,抗枯萎性最强,鄂沙28×墨西哥棉和阔叶棉组合后代抗枯萎性较差,说明四个半野生种族系具有较强的抗萎性因子存在。对陆地棉与半野生种族系杂交低世代进行连续抗病筛选,抗病效果明显提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银华 孙君灵 周忠丽 潘兆娥 何守朴 庞保印 王立如 杜雄明
黄萎病是棉花主要病害之一,鉴定筛选抗性种质为培育抗病品种提供了材料基础。通过318份国内外陆地棉材料的黄萎病鉴定,筛选到5份抗黄萎病材料,144份耐黄萎病材料。国外材料的黄萎病抗性由于国内材料,黄河流棉区的材料黄萎病抗性优于其他棉区。黄萎病病情指数与棉花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马克隆值、整齐度指数存在负相关性。
关键词:
棉花 种质资源 黄萎病 抗性鉴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素君 唐丽媛 李兴河 王海涛 刘存敬 张香云 张建宏
通过关联分析挖掘与陆地棉黄萎病抗性关联的分子标记,为陆地棉抗黄萎病性状的分子检测及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有益参考。选用在棉花基因组上均匀分布多态性较好的237个SSR标记对214份陆地棉材料的基因组变异进行了扫描,并使用Power Marker v3. 25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Structure 2. 2分析群体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3年黄萎病抗性鉴定数据,采用Tassel 2. 1中的GLM(Q)方法挖掘与黄萎病抗性相关的QTLs。结果表明,不同陆地棉材料黄萎病发病情况差异显著; 237个标记共检测到280个多态性位点,共计695个等位变异,变异范围2~6个,平均等位变异数2. 479 0;按照基因型数据可将该群体划分为2个亚群;通过关联分析,在不同年份中发掘与黄萎病抗性显著关联(P
关键词:
陆地棉 SSR 黄萎病抗性 关联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温小杰 马峙英 王省芬 张桂寅 李喜焕
采用SSR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不同年代培育的54个抗枯、黄萎病陆地棉品种(系)分子水平的遗传差异进行了研究。22对SSR引物和20个AFL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446个多态性标记,每个品种平均8.26个。采用SPSS11.5软件计算欧氏距离,中国抗病品种间欧氏距离分布在5.568~11.790之间,平均值为8.906;单一品种欧氏距离平均值为8.530~10.011,高于欧氏距离总平均值的品种共10个,占品种总数的18.52%;85.55%的品种欧氏距离值分布于7.000~10.000之间,表明中国供试抗病品种群体的遗传基础较为狭窄。作为比较对照的4个国外品种间欧氏距离变化在9.05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纪好勤 郭小平 潘家驹
将抗病和感病不同的棉花品种接种黄萎病菌后,对其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在接种后5天,其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显著差异,可以作为抗性鉴定的生化指标。病原菌毒素对感病品种原生质体的破坏程度较抗性品种为大,差异明显,可以作为抗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生理生化指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菊 夏启中 吴冰
以海岛棉海7124(R1)和Pima 90(R2)为砧木,以冀棉11(S1)和鄂棉22(S2)为接穗,利用贴接法得到嫁接苗(S1/R1,S2/R1,S1/R2和S2/R2),成活率均在60%以上,S2/R2的则达85%,表明选用的海岛棉品种与陆地棉品种具有良好的亲和性。抗性鉴定结果表明,S1/R1、S2/R1对黄萎病表现为抗病;S1/R2、S2/R2表现为高抗,说明利用合适的抗病砧木与感病的陆地棉嫁接,能有效地防治黄萎病。接种黄萎病菌3d后,叶片中SOD、POD活性均有加强,MDA含量均有提高。且砧木叶片中SOD、POD活性最高,接穗叶片中SOD、POD活性最低;4种组合的嫁接苗介于二者之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陆承哲 贾培 武盼 唐叶 石琳芳 陈爱民 彭清忠 吴家和
鉴定陆地棉SKS基因家族成员,解析其演化规律,为棉花抗性育种提供新的候选基因。基于已公布的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基因组数据,以陆地棉品种中棉-14为试验材料。通过生物信息学对陆地棉SKS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对其家族成员的染色体分布、进化关系、基因结构、共线性关系等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GhSKS13的表达模式,并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初步探究陆地棉SKS13在棉花抵御大丽轮枝菌过程中的功能。共鉴定到48个陆地棉SKS基因,不均匀分布于陆地棉19条染色体上,聚类分析分为5个亚组,基因序列具有较高保守性,共线性关系分析显示,陆地棉SKS基因家族受到纯化选择。组织模式表达分析显示,GhSKS13在陆地棉根组织中优势表达,并且受大丽轮枝菌诱导显著上调表达。GhSKS13沉默植株对大丽轮枝菌抗性减弱,同时抑制病程相关基因GhPR1、GhPR2、GhPR3和GhPR5表达。大丽轮枝菌入侵GhSKS13沉默植株,其过氧化氢(H_2O_2)沉积明显低于对照,暗示GhSKS13促进活性氧(ROS)的形成。总之,明确了陆地棉SKS家族成员的系统进化关系、染色体分布特征和基因结构特征;并阐明了GhSKS13参与棉花对大丽轮枝菌抗性反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俊兰 张寒霜 王海波 高鹏 贾景日 黄国存 郝企信 魏建昆
通过对棉花体细胞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发现,其发育的四个时期即球形期,心形期,鱼雷期和子叶期均有白化现象。成熟期的白色子叶胚比绿色子叶胚在成苗培养基上生长快,且形成再生植株的频率高。
关键词:
陆地棉,体细胞胚,白化,植株再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宝利 陈志霞 杜亮 叶雪凌 李宁
以14个不同品种茄子为试材,人工接种黄萎菌悬液,判断各品种黄萎菌抗病情况及类型,调查茄子生理生化特性及其根际土壤微环境与抗病特性的关系。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茄子叶片防御酶活性,相对电导率、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蔗糖等生理生化产物含量;采用连续稀释法测定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测定土壤氧化还原酶及水解酶活性,判断各项指标与茄子抗黄萎病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片PPO、PAL活性与抗病性极显著正相关,POD活性、相对电导率、总叶绿素含量与抗病性显著正相关,而MDA含量与抗病性极显著负相关。土壤中放线菌数量,B/F、A/F值与抗病性呈正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蛋白酶、脲酶活性与抗病...
关键词:
茄子 黄萎病 抗病 生理生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海军 董志强 黄国存 崔四平 潘学标
对杂交棉杂29一代、杂29二代及其亲本86—56系((?))、711—22((?))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29一代、二代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具有超亲优势,气孔导度在杂29一代为超亲优势,在杂29二代为中亲正优势。在杂29一代,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为超亲优势,过氧化物酶活性为中亲正优势,丙二醛含量为中亲负优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春琳 许秀兰 徐明庆 刘应高
以四川马厂梁林场川西云杉(Picea balfouriana)为研究对象,探讨云杉落针病发病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设置3个海拔高度(2 590、2 690、2 790 m)样地,进行病害调查,每样地按云杉发病程度分4个病级,分级采集1年生针叶,测定针叶各生理生化指标。病害调查发现,海拔越高,云杉落针病发病越严重。生理生化测定结果表明,云杉落针病发病越严重,POD、PPO和PAL酶活性偏高,MDA含量增加,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减少。
关键词:
川西云杉 落针病 生理生化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宝生 师恭曜 王凯辉 刘素恩 赵存鹏 王兆晓 耿军义 华金平
目的发掘陆地棉Dirigent-like蛋白基因家族,明确不同黄萎病抗性品种间该基因家族成员的多态性及表达差异。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平台,通过RNA-Seq测序技术,获得黄萎病菌侵染陆地棉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Dirigent-like蛋白基因家族成员Unigene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核苷酸序列及编码蛋白的多重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针对该家族成员设计特异的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引物,在Applied Biosystems 7500 Real Time PCR System上使用SYBR green PCR试剂盒标记反应产物,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明 刘金兰 孙济中
陆地棉品种柯字201悬浮细胞团接种在成热培养基上,两周后形成大量1—3mm长的胚状体,20天就有胚状体萌发,51—55天为萌发高峰,以后迅速减少,但直到70天仍有少数胚状体萌发。46—55天之间萌发的胚状体数占总数的54.9%。胚状体萌发前7—10天逐渐失绿白化,萌发后2—3天又恢复绿色。萌发胚在成苗培养基上培养2个月长成具5—10片真叶的再生植株,通过水培技术已移栽成活50多株。再生植株在子叶期就表现出形态变异,以子叶变异最丰富,子叶数有1片、2片以至3—4片;子叶形状有正常的、杯状的及不规则的等多种类型。还观察到大量连体胚。在27株成熟植株中,发现6株不育株。不育株花粉粒体积小,壁无刺、形...
关键词:
陆地棉 胚状体萌发 植株再生 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