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9)
- 2023(8078)
- 2022(6759)
- 2021(6068)
- 2020(5173)
- 2019(11705)
- 2018(11158)
- 2017(20852)
- 2016(11774)
- 2015(12833)
- 2014(12568)
- 2013(12082)
- 2012(10900)
- 2011(9893)
- 2010(9897)
- 2009(9072)
- 2008(8807)
- 2007(7529)
- 2006(6552)
- 2005(5489)
- 学科
- 济(49551)
- 经济(49513)
- 业(32579)
- 管理(32190)
- 方法(28146)
- 企(26806)
- 企业(26806)
- 数学(25518)
- 数学方法(25138)
- 学(12462)
- 农(12095)
- 财(10729)
- 贸(10418)
- 贸易(10416)
- 中国(10372)
- 业经(10284)
- 易(10138)
- 农业(8374)
- 技术(7793)
- 环境(7558)
- 地方(7402)
- 理论(7154)
- 划(7063)
- 制(6799)
- 务(6643)
- 财务(6622)
- 财务管理(6615)
- 企业财务(6303)
- 和(6065)
- 银(5882)
- 机构
- 大学(172180)
- 学院(171922)
- 济(67647)
- 经济(66551)
- 管理(66044)
- 研究(59486)
- 理学(59291)
- 理学院(58594)
- 管理学(57172)
- 管理学院(56904)
- 农(44216)
- 科学(42938)
- 中国(41326)
- 业大(36372)
- 农业(35925)
- 京(35173)
- 所(32218)
- 研究所(30457)
- 财(26635)
- 中心(26262)
- 农业大学(24439)
- 江(23901)
- 财经(22702)
- 院(20985)
- 经(20896)
- 北京(20767)
- 经济学(20712)
- 室(20025)
- 范(19848)
- 科学院(19739)
- 基金
- 项目(130108)
- 科学(102299)
- 基金(97352)
- 家(90203)
- 国家(89568)
- 研究(81247)
- 科学基金(75642)
- 自然(54388)
- 自然科(53262)
- 自然科学(53247)
- 社会(52710)
- 自然科学基金(52328)
- 省(52087)
- 基金项目(51962)
- 社会科(50220)
- 社会科学(50207)
- 划(44784)
- 资助(39710)
- 教育(37756)
- 重点(29889)
- 编号(29171)
- 计划(28951)
- 创(27658)
- 部(27558)
- 发(26900)
- 科研(26330)
- 创新(25941)
- 科技(25457)
- 业(24449)
- 大学(22979)
共检索到226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桂寅 马峙英 刘占国 吴立强 卢秀茹
利用陆地棉色素腺体作为指示性状,采用4个遗传差异较大的品种研究了在基因型竞争条件下陆地棉植株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纯型种植时高产的基因型,在品种混合体中不同基因型竞争下生产力下降,而低产基因型的生产力则有所提高。品种产量越高,由其组成的混合体比预期值减产越多。品种混合体的产量均未超过其组成中的高产品种,多数品种混合体的产量均低于预期值。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株结铃数均具有明显的竞争效应和趋势,单铃重、衣分无明显的竞争趋势。
关键词:
陆地棉,基因型,竞争,产量,产量构成因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献龙 林双龙 吕复兵 董新国
对陆地棉无菌苗的微茎尖(0.5~1.0mm)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MS较SH具较好的成苗效果,活性炭显著地促进了茎尖成苗,不同激素水平对成苗率和苗的发育有不同影响,在使用的碳源中,葡萄糖明显好于蔗糖,光下萌发的幼苗茎尖易于培养成苗,陆地棉茎尖培养在供试品种间没表现出明显差异。
关键词:
陆地棉,微茎尖,离体培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南芝润 李红芳 张换样 李静 李俊峰 王娇娟 焦改丽
【目的】将反义的棉花GhADF1基因导入陆地棉基因组,进一步了解抑制GhADF1基因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方法】构建了GhADF1基因的反义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L.)品种Coker312。【结果】通过PCR检测卡那霉素抗性选择和系统选育获得3个不同转基因事件纯合系(A5、A9、A20),Southern blot显示:反义GhADF1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且能稳定遗传。转基因纯合系连续3代纤维品质分析显示,它们的纤维比强度和长度与对照相比都显著提高。【结论】转反义GhADF1基因可以提高棉花纤维比强度和长度,改善棉纤维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付远志 李鹏云 王浩丽 王清连 李成奇
以我国近年来育成或引进的172份陆地棉骨干品种(系)为材料,对2年棉花株高、主茎长度、主茎节间长度、总果枝数、有效果枝数、果枝长度、果枝节间长度和果枝夹角等8个株型性状与皮棉产量进行了变异、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棉花株型性状和皮棉产量的变异年度间差别不大;除主茎节间长度与皮棉产量呈不显著负相关,其它株型性状均与皮棉产量呈不显著或显著正相关;2年除株高和主茎长度对皮棉产量的直接贡献方向相反,其它株型性状对皮棉产量的直接贡献均方向一致;对皮棉产量直接贡献最大的性状是有效果枝数,其次是果枝节间长度;回归与相关、通径结果吻合,表明可以通过提高有效果枝数和果枝节间长度,降低总果枝数或果枝长度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沛政 秦利 苏丽 胡保民 张天真
【目的】在新疆特有的"矮密早"陆地棉栽培技术体系下,利用不同主栽品种(Gossypium hirsutum L.)组配F2组合筛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QTL,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新疆陆地棉育种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新陆中10号、中棉所35号、军棉1号和新陆早7号4个品种构建了3个F2作图群体,连锁群构建及QTL定位使用MAPMAKER/EXP(Version3.0b)、MapQTL5和WinQTLCartV2.5。【结果】3个作图群体图谱覆盖了除D4和D12外的棉花所有染色体,将筛选出皮棉产量、单铃重、衣分、籽指、结铃数等性状在位置、效应一致的QTL认为是一个QTL,共鉴定、筛选出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占国 马峙英 张桂寅 吴立强
1990~1991年在保定地区自然条件下,利用6个中熟的陆地棉现代品种(系)进行了吐絮进程与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吐絮进程是一个稳定的性状;它与产量性状相关不显著;与纤维比强度、马克隆值和纤维长度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1、-0.9053和-0.9421;与纤维伸长率和整齐度相关不显著;在产量因素中,单株结铃数对皮棉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这一结果提示出,通过田间直接选择单株结铃数高且吐絮进程稳定的类型,可使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得到同步选择和提高,这为培育高产优质陆地棉新品种(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选择途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巩元勇 徐珍珍 郭书巧 束红梅 蒋璐 倪万潮
当前在NCBI中提交的来源于陆地棉的EPSPS基因有2个,随着陆地棉基因组测序结果的公布,为在陆地棉基因组中全面鉴定EPSPS基因的存在提供了便利条件。从陆地棉异源四倍体标准系TM-1基因组数据库中共搜寻获得4个EPSPS同源基因,这4个基因分别分布在A07、A12、D07和D12亚基因组。从这4个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结构的比对,构建进化树的系统发育分析以及基因的转录情况研究来看,定位在A07和D07亚基因组的2个基因属于共线性高度同源基因,定位在A12和D12亚基因组的2个基因也是相同的情况。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已经在NCBI中提交的2个EPSPS基因分别是定位在A12和D12亚...
关键词:
陆地棉 陆地棉基因组 EPSPS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倪万潮 巩元勇 徐珍珍 郭书巧 束红梅 蒋璐
ZIP基因家族是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一类金属阳离子转运蛋白基因家族,通过对陆地棉基因组的全面分析和鉴定,获得GhZIP基因家族系统性的生物学信息。运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从陆地棉异源四倍体标准系TM-1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45个GhZIP基因,这些基因分布在除了A04、A09、D04和D09号亚基因组以外的22个亚基因组,D亚组比A亚组多5个GhZIP基因,有16对基因在A亚组和相对的D亚组上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有44个GhZIP基因具有跨膜结构,其中有36个GhZIP基因的跨膜结构域是6~9个,具有hIs富集区序列并位于膜内侧可变区的有20个GhZIP基因,只有1个GhZIP基因亚细胞定位不在细...
关键词:
棉花 陆地棉基因组 GhZIP基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新平 潘家驹
用五个芽黄品种(系)作父本,与标准系 TM-1杂交。杂种一代再与轮回亲本 TM-1回交,每一世代都针对芽黄性状进行选择,于1988年得到4个具有相同遗传背景,只有芽黄基因不同的近等基因系材料.对20个性状的方差分析表明:V_1对纤维整齐度,V_9对2.5%跨距长度有负的影响,对其它晶质性状无影响。V_9、V_1使得陆地棉生育期延迟。但 V_9比 V_1影响小。V_1使得霜前花(%)减少,V_9对早熟性无影响。V_1、V_9近等基因系与 TM-1比较,V_1在棉花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两方面都明显减少。达到极显著水平。V_9则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V_1、V_9对株高、单株果枝数、籽指三者产生负...
关键词:
芽黄 近等基因系 经济性状 陆地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付安 房卫平 杨晓杰 谢德意 李武 唐中杰
Dirigent-like基因(DIR)编码蛋白质参与木质素的形成,与植物体的病菌防御有关。本研究以抑制差减杂交(SSH)技术获得DIR的EST为信息探针,对棉花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搜索和序列拼接,获得了全长为768 bp的DIR基因cDNA全长,将该基因命名为GhDIR。该基因序列的开放阅读框(ORF)位于70~594 bp,推测编码175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用陆地棉基因组DNA和cDNA分别进行了PCR扩增验证,克隆测序结果表明,所得GhDIR序列与电子克隆序列完全一致,没有内含子。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海岛棉的同源序列表现了最高的相似性,与其他双子叶植物同源序列的相似性次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元宝 王亦学 司怀军 吴家和
应用SSH-PCR技术,在筛选到抗旱相关基因的EST序列基础上,采用RACE技术,分离克隆到全长为801bp,含编码序列(CDS)为522 bp的棉花抗旱相关基因GhCYP1。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该基因与拟南芥、水稻、人等的亲环蛋白基因高度同源,都具有由11个连续氨基酸所组成的单结构域亲环蛋白典型结构,且在保守区都具有PPIase活性所必需的3个氨基酸(R、F、H)以及与环孢素A(CsA)结合位点密切相关的色氨酸(W)。利用半定量RT-PCR对该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在棉花的叶、茎、根中均有表达,且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暗示了该基因可能与植物根系吸水及矿物运输有关,从而在棉花适应干旱胁迫...
关键词:
棉花 亲环蛋白 干旱胁迫 表达模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宿俊吉 雷亚柯 邓福军 宁新柱 林海
为了探讨种植方式在海南对陆地棉部分植株性状的影响。以2个不同基因型陆地棉新品系为材料,研究了垄作覆膜和平作覆膜两种种植方式对陆地棉主根长度、侧根数目、株高、单株铃数、成铃率、单铃重、果枝始节位及小区产量的影响。垄作覆膜方式下陆地棉品系主根长度、侧根数目、株高、单株铃数和产量极显著高于平作覆膜,果枝始节位和单铃重差异不显著;在整个花铃期阶段,垄作覆膜下的结铃数目均明显大于平作覆膜,而其成铃率在降温前低于平作覆膜,升温后渐渐接近或高于平作覆膜水平。大力推广垄作覆膜种植方式是提高海南陆地棉育种工作成效的一项有效举措。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冰楠 乔丹 葛群 栾玉娟 刘小芳 卢全伟 牛皓 龚举武 巩万奎 ELAMEERELSAMMAN 闫浩亮 李俊文 刘爱英 石玉真 王海泽 袁有禄
【目的】挖掘控制棉籽大小性状相关的遗传位点和相关基因,为研究棉籽大小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陆地棉构建的含有300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为研究对象,对4个环境的棉籽籽指、面积、周长、长度、宽度、长宽比、圆度7个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利用液相芯片对RIL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得到的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和表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挖掘控制棉籽大小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nucleotides,QTN),对数量性状遗传位点进行遗传效应分析,筛选候选基因。【结果】7个棉籽大小相关性状在4个环境中均表现为连续正态分布,且具有明显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的范围为1.82%—10.70%,性状的影响基本表现为基因型>环境>基因型×环境,适用于GWAS分析。相关分析表明,籽指与面积、周长、长度、宽度显著相关,长宽比与圆度显著相关,表明可能存在一因多效位点。利用3VmrMLM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定位到47个与棉籽大小性状相关的数量遗传位点。A07染色体上共定位到11个数量遗传位点,其中,A07:71993462、A07:72067994和A07:72198802的位点物理位置接近,在4个环境中稳定存在,与棉籽籽指、面积、周长、长度和宽度关。这3个数量遗传位点位于A07染色体71.99—72.87 Mb区间,标记间R2的平均值>0.8(P<0.001),呈现较大的连锁不平衡。遗传效应分析发现,该区段存在2种单倍型,在棉籽大小的相关性状中,单倍型Ⅱ与单倍型Ⅰ差异性显著,表明该位点直接影响棉籽大小性状,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利用TM-1转录组数据对区间内的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发现Gh_A07G1767在棉籽发育阶段优势表达,Gh_A07G1766在棉籽发育阶段特异性表达,推测其在棉籽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结论】鉴定了47个QTN,筛选了2个与棉籽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家驹 闵留芳 刘康 朱协飞 张天真
为了检测棉花芽黄基因能否作为遗传标记基因用于杂种棉制种,在1989~1997年间,鉴定了芽黄基因对其转育系经济性状的可能影响,以及芽黄转育系与陆地棉推广品种杂交的F1、F2的产量优势。初步结果表明:(1)26个供试陆地棉芽黄突变系中,v10、v15、v20对其轮回亲本的经济性状无不良影响,证明了上述3个芽黄基因有可能作为标记基因用于杂种棉制种;(2)6个芽黄转育系与陆地栽培品种的杂种组合,其F1及F2均表现一定的产量优势。
关键词:
陆地棉 芽黄基因转育系 杂种优势 杂种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冬梅 陈鹏 周步进 孔祥军 周瑞阳
以陆地棉洞A为材料,取不育株和可育株小孢子单核早期花药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在获得注释的66 535个Unigene中,有51个激素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其中不育花药上调表达的有23个,可育花药上调表达的有28个。本研究首次分析了该时期激素相关基因在转录组水平上的差异,并对其中2个关键基因进行了验证,为深入研究陆地棉洞A的不育机理和挖掘关键基因奠定基础。
关键词:
棉花 雄性不育 激素 转录组 差异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